桃花女子(1 / 1)

平阳有个郑生,从友人处学来占卜扶乩之术,常常说中吉凶之事。亲朋好友遇见疑惑不决的事,都愿意到他这里算一算,听他的决定。此人年仅二十,如同帽上装饰的莹玉,俊美潇洒,而且风流儒雅,擅长写诗歌。空暇时则与乩仙互相唱和,虽然仙人无所明示,也会逗留一整天,才告离去。

乙卯年春二月,他的同窗们都立志参加应试秋天的科举,郑生也希望自己榜上有名,于是大家聚集在城西的一座寺庙里,悬挂起占卜的扶架,召唤仙人,以卜算能否考中。刚烧完画符,乩笔即舞动起来,写出几个大字:“我是桃花女子。郎君最近是否安康喜乐?”郑生从来未见过这个名号,大家也都非常惊愕。乩笔又舞动起来,接着写了一首七绝:“儿家旧住桃花岸,君子曾匀柳叶眉。蝶不寻香香觅蝶,晓风残月负多时。”大家看到这些轻佻不正经的乩语,都劝郑生赶快撤下占卜的扶架。郑生年纪轻,正是情感萌动之时,竟然想入非非,加之喜爱其诗句,便坚持叩问应试将会有怎样的结果。见乩笔好像疾风一样迅速书写,又成七律一首,诗道:“些儿心事为情苗,故解星珰下碧霄。绿绮抱来谁与拨,红笺叠就或重烧。胡麻自是羞相问,灵鹊非关懒作桥。前日眉峰今浅淡,因郎蹙损待郎描。”大家读完诗后,都大吃一惊,郑生也露出害怕的神色。乩笔又写了这样一段话:“有众多旁人在此,女儿家的情事不便向你仔细说明,而且功名之事不属我所掌管,请就此退下。”写完,微微闻到麝兰的芳香,乩笔便止住不动。友人中有观察敏锐的人,劝告郑生:“兄台一定不可再干了,刚才的事情是妖魔鬼怪所为。恶魔即将出现,现在躲避或许还来得及,自己再迎上去必定大祸临头。”于是撤下乩坛,不再让郑生请神算命,其他人也都默不作声,各自散开离去。

郑生回到家中,虽然心里对这件事也非常疑惑,但是对桃花女子非常思慕,以为这是自己浪漫的经历。第二天,他又设立乩坛,暗地里召她降临。乩笔又开始舞动,降临的却是他平时经常邀请的鹤仙,是吕洞宾的坐骑。郑生便向它叩问桃花女子的踪迹。鹤仙在盘中写下二十个字后,就离开了。鹤仙写的是:“安不居官好,一了便烦恼。醜者半不知,人去他来了。”看其意思表面似乎是劝人归隐,其实隐含了“女子鬼也”四个字谜在里面。郑生执迷不悟,反而认为鹤仙戏弄自己,向他预示将来功名不显。隔了一天,郑生又专门召桃花女子,而且祷告说:“桃花大仙,假如你不嫌弃小生,请你现在就履行上次约定的事情。”乩笔摇动,果然她又重新降临。郑生问她为何不来,她通过乩笔写道:“昨天被飞琼姐姐邀请去参加斗茶游戏,实在离不开身。不然心中牵挂着这件事,有谁会随便忘记呢?”郑生与她互相唱酬,她写的诗句,秀丽柔媚,读后令人心神摇**,而且诗中使用了很多情词挑逗郑生,清清楚楚地表露了对郑生的爱慕之意。郑生于是被她所迷惑,丝毫不考虑会有什么不良的后果。直至日暮,她才告退,依然恋恋不舍,郑生也感到神思恍惚,好像失去什么似的。从此以后,郑生没有一天不召唤桃花女子,每召必定前来,而且再也用不着催促神灵降临的画符了。郑生向外借口说在家潜行修炼,整天不出门,有客人到访也没有心思接待,白天只与乩笔做伴。

一天晚上,郑生又不顾长夜,召请桃花女子降临,她应召而至。郑生有心想干一些风流勾当,一上来便调戏似的问女子的容貌怎么样。女子用诗回答他:“花作温柔玉作肌,笔尖早已涤胭脂。狂夫漫问奴颜色,初放夭桃嫩柳丝。”郑生读罢,神魂颠倒,一时忘记女子是仙人,轻佻地调笑说:“以前你曾经答应待我为你画眉,可是直到今天,我连你半个面孔也没有见到过,难道汉朝京兆张敞手中的眉笔能往空中画吗?”女子也不作分辩,又写了一首五律:“久待霜毫画,非关妾掩门。雾中花自有,泥畔絮偏存。欲种合欢树,终须杜宇魂。何时轻似叶,飞上苎萝村。”郑生正想问她明白,乩笔已经不动了。

没过两天,郑生患了心悸症,嘴里念念叨叨个不停,像是与人交谈,实际上他什么人也没有看见。然而,他虽然不再扶乩召仙,床头枕畔,却时常有新诗出现。家人偷偷察看,笔画柔美漂亮,绝对不是郑生的笔迹。诗作较多,我也不大记得住,现在抄录其中最容易让人销魂的几句,如“红豆抛残思欲碎,青梅剖破意徒酸”“闲书情字原非恨,欲佩萱花又不忘”“依稀似梦含羞觉,仿佛如君带笑迎”“裙边豆蔻春空结,眉上葳蕤锁不开”“翠带近来慵自解,银缸何日倩郎吹”。共有十几联,句句语意**缠绵,读后让人销魂蚀骨。郑生一日不死,女子的艳笔也就一日也不停。

郑生的朋友们听说他患病,都来探望,大家都极力劝他排除邪念。郑生虽然然默不说话,心里则隐隐约约,似乎有些明白。友人走后,他的病有所好转,全家都很高兴,互相庆祝。第二天早晨起床洗漱时,没想到在盛水用的器皿中发现了女子写的一首律诗。诗云:“归去来兮胡不归,春风春夜掩双扉。香添帐底芙蓉艳,暖入波心鹬鹩肥。自有暮云压玉枕,何须朝露恋荷衣?温柔乡与蓬山近,莫把蓬山咫尺违。”郑生得到这首诗后,整天惘然若失,病情又重新加剧,终于卧床不起。十天以后,便魂归地府,此时与召仙扶乩那天不过只相隔两个月的时间。

郑生死后,托梦给友人,说:“女子身在九泉之下,却骗我说她居住在仙境之中,这也言过其实,颠倒黑白。但是现在我与她相处得很好,并无一点烦恼。请麻烦转告我家里人,别再思念我。”友人从梦中惊醒,向他的家人转达了郑生的话,大家听后,无不感到震惊骇然。人们始终没有弄清楚那女子是哪个朝代的人,她写的诗稿至今还流传在人间,山西人也有曾见到过的。

外史氏说:扶乩算命不一定真能灵验,而灵验的也不一定就是真仙。所以凡是能够召之即来的,大多只是处于鬼魂与神仙之间罢了。这是为什么呢?神仙一定不屑一顾,而鬼又无力来,于是灵鬼正好适合做这种事情。尽管这样,世上热衷于扶乩的人很多,而郑生竟然因此遭受早逝的横祸,这究竟是因为他自己心术不正呢,还是其中真有一段前世留下的姻缘呢?以前,我的内弟也喜欢做这种事,然而世上所谓的“托乩”,只不过与人巧做手脚,谎称是神明的指示,并不是真有什么神仙显灵,那些乩诗,都是扶乩的人自己代神灵写的。他后来对我讲:召乩的时候,觉得恍恍惚惚,好像有神灵帮忙,几十字的诗篇,挥笔即成,这中间也常常有很多应验的时候。这样看来冥冥中大概真的有灵物在操纵吧?只恐怕操纵者或许是鬼魂和妖怪,定然会损耗人的精魄,害人深重,所以就放弃了这种方术,不再扶乩召灵。由此看来,我的内弟还算得上是一个通达明白的人。而世上热衷于这类事情的人,却还没有从之前的教训中吸取经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