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儿(1 / 1)

倩儿

福建潮州府有一个有钱的人,俗称老江头,世居福建南安县。他生有一个儿子,叫江澄,小名江蛮秀。自古以来,潮州地区的人,把最好的称为蛮。因为江澄从小就长得特别的俊美秀丽,所以在起名字的时候,就用了这个蛮字。江澄十七岁时,进入府学深造。

江澄的母亲姓萧,有位舅舅曾当过部郎,但是后来生病死去了。他留下守寡的舅母王氏,主持萧家的家务。舅舅死后留下了一子一女。女儿大,小名倩儿,与江澄同岁。儿子还很小,才刚刚六岁。

倩儿长得漂亮可人,所以很多官宦人家都争抢着要与萧家结亲,但都被王氏婉言谢绝。

江澄与倩儿自幼一起长大的。两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后来他们长大,江澄要上学读书,倩儿则在家里学做针线女红,他们见面的日子就不多了。然而每次他们见面时,二人总是情意绵绵,恨时无多。

一次,王氏过生日,江澄与母亲同去祝寿。正赶上了大雨天,江澄母子不能回家,只好留宿于倩儿家里。夜里,萧氏与王氏姐妹只顾谈论一些家中琐事,江澄和倩儿无事,在大厅里玩骨牌。玩耍间,江澄几次触着倩儿温软的手腕,顿时心旌摇动,忍不住撸开倩儿的衣袖,露出洁白如雪、滑如凝脂、嫩如细藕的手臂,细细把玩。倩儿只是捂着嘴儿“吃吃”地笑。

倩儿有个丫鬟,名叫春兰,聪明俊俏,因此倩儿非常担心春兰勾引江澄,便想方设法,使春兰没有接近江澄的机会。然而春兰也有意于江澄,便对倩儿怀恨在心,天天寻找机会,想从中惹是生非。

有一天早晨,江澄有事要见王氏,王氏当时还没有起床,倩儿却早早地起来了,散乱着头发,站在栏杆旁边,一边抽着烟,一边看花。江澄看见她,便笑着凑上前去,向倩儿讨要烟袋。倩儿只顾看花,就没有搭理江澄。江澄突然向前,搂住倩儿的脖梗亲吻起来。没想到这情景被春兰看见了。随后,春兰偷偷地把这件事告诉了王氏。

王氏听说之后非常生气,叫来倩儿,追问她与江澄可有亲吻之事。倩儿拒不承认,王氏说:“这是春兰亲眼见到的!你个无耻的丫头,还想嘴硬么?”倩儿当即脸红到脖子根,立刻责骂春兰:“你是我的丫鬟,我待你不薄,你为什么胡说八道毁我名节?”

春兰听了她的话,便含笑跪下说:“奴才哪里是胡说呢!小姐当时正靠着栏杆抽烟,四少爷来了,为了抽你的烟,求了好长一阵子,小姐才让他抽了三口。要没有这事,奴才怎敢乱说呢?”倩儿羞愤至极,气得掩面大哭。王氏再找江澄时,他已溜走了。

王氏虽然很喜爱女儿,但这件事情关系到萧家门风,因此她感到特别生气,狠狠斥责了倩儿一顿。萧氏也知道了这件事后,她就告知了江澄的父亲。江父盛怒之下,狠狠地打了江澄一顿,从此不许江澄再去舅父家。倩儿哭泣不止,一整天不吃东西,到晚上便上吊死了。王氏见女儿惨死,哭得死去活来,但是悔恨已经来不及了。

倩儿死后,江澄日夜思念她,竟然神志昏乱了。他终日总是胡划乱写“咄咄怪事”四个字,同时还闹着要去倩儿的坟上,被家里人强行拦住才没有去。

到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时,江澄的父母恰巧都生病了,他们不能前去祭扫祖坟,就让江澄前去扫墓。江澄趁此机会到倩儿坟上,狠狠哭了一场,以泄久压在胸中的忧郁。

哭了很久,江澄才发现天已经黑了。因此当天晚上,他没有回家,就住在了看坟人的小房里。可是他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觉。

二更天时,万籁俱寂,只有风吹树林发出呜呜的声音。几只萤火虫,发出星星点点的亮光,飘落起伏于秋天的枯草丛中。在这样荒凉的夜晚,江澄又想起了倩儿,想那昔日风采照人的弱女子已化作一抔黄土,他们一对有情人相隔于阴阳二界,再没有相见的机会,不由泪如雨下。

这时,天河出现,银河转动,树影不时掠过窗前。恍惚之中,听到门外有轻轻的敲门声,时停时敲。江澄听了,便披上衣服去开门,见有一人站在门前,仔细一看,正是倩儿。江澄喜出望外,当即上前拉着倩儿的手,进到屋里,相对而泣。两人一个说他离别的怨恨,一个倾诉分离的哀愁。彼此吐露心声后,两个有情人情深意浓地亲吻拥抱在一起。

倩儿请求江澄说:“自从我们分手后,我日夜思念你。这样吧!你就对父母撒个谎,说这里读书清静,你要搬到这里来住,那么我们就可以长期厮守在这里了。”

江澄摇摇头说:“这个办法也不妥。现在两位老人有病在身,况且家里已请了教师,所以住在这里毫无理由,还是另想别的办法吧!”倩儿点点头。过了一会儿,倩儿又说:“我想回家看望我的老母,你能带我回家去吗?”江澄答应了。

他们刚刚走出门外,江澄就觉得自己的身体变得轻飘飘的,像是驾了云,他不由得闭上眼睛,听得两耳忽忽生风。当他再睁开眼睛时,竟然已经到了萧家。他们进了内室,只看见王氏坐在那里一边流泪叹息,一边嘱咐家里的人明天准备好香火、纸钱,她自己要去倩儿的坟上祭奠。倩儿刚要上前,又停住脚步,退了出来。江澄奇怪地问:“你为什么这样来去匆忙?”倩儿回答说:“五更鼓声就要响了,那时我就回不去了。”说完她拔脚就走,江澄紧跟其后。他们来到一座洞前,那洞门只有灯口一般大。倩儿把江澄拉进洞里,江澄觉得自己的身子变得很小,只有几寸长。

洞里很小,四壁都是木板,顶棚很矮,他只能屈膝蹲着。倩儿哭泣着对江澄说:“我的阳寿没有到头,阴曹地府不收留我,所以我的阴魂只能守在这里。现在,我的尸首依然完好,没有腐烂,你若是不嫌弃我的话,可告诉我母亲,去南关求那个在街上讨饭的病疥僧,为我祈祷招魂,我就可以重返人间了。”

这时,江澄方才知道眼前这个竟是倩儿的魂魄,这个山洞就是装殓倩儿的棺材。于是,他惊喜地答应了倩儿的嘱托。谁知倩儿说完竟不见了,江澄急得大叫,猛地坐了起来,竟把守在他身边的父母吓得后退了几步。随后,两位老人止住了哭泣,对江澄说:“儿子呀!你终于醒过来了!”江澄呆呆地问父母:“我怎么在这里呢?”萧氏说:“儿呀,你还在做梦呢!你一睡不醒,已是一天一宿了。我们都认为你不能活了,想不到你竟醒转过来,真是上苍保佑啊!”

江澄始终没忘记倩儿的嘱托,回家的路上,他设法打听到了南关那个讨饭的和尚,并向他说了事情的前后经过,请他务必救人一命。和尚笑着说:“不谙世事的少男少女做了错事,叫老僧又得多做一件善事了!”说完,就同江澄一起去见舅母王氏。江澄告知舅母和尚能够救活倩儿。

舅母王氏听了后,半信半疑。但是又一想,或许和尚能有特殊的办法,就由他随意处治。他们一群人来到倩儿墓地,掘开墓丘,取出棺材打开一看,见倩儿脸上的颜色果然未变。那和尚又用手从倩儿脑袋到脚跟统统捏了一遍,说:“姑娘已死二寸了!”众人不解其意,和尚解释说:“倩儿的尸体好比挂在绳索上的干鱼,虽她存留的日子不太长,但也有些腐烂。假如拖延过七天,就不能再复活了!”说完,他就将手伸进他的皮口袋里,取出了一粒如同小米般大的红药丸,塞进倩儿口中,然后再嘴对嘴地使劲吹气。过了一会儿,就听见倩儿发出细小的声音,渐渐地全身上下有了暖气,只是不能开口说话,她握住母亲的手,两行珠泪滚落下来。

王氏又惊又喜,她跪在地上给和尚连连磕头,把面额都磕肿了。那位和尚见了,笑着走开了,转眼的工夫,便没了踪影。

倩儿回到家里,卧床养病一个多月,才恢复得和以前一样,只有两只脚及后跟处,常是寒冷如冰,看来和尚所说已死了二寸之说,就是指这个了。王氏也看到江澄如此的重义气、重情义,被他的举动所感动,就决定将倩儿嫁给江澄为妻。婚后,两人的感情一直很好。

我的长官周老先生与江澄的父亲有深交,对于江澄和倩儿的事情,知道得很详细,并曾经对我讲述过这件事。

兰岩评论道:天底下的男女之间的情爱事,本来可以顺乎情理,而成全美事。但是往往生出众多的波折与意外,致使美丽而善良的少女,含冤于地下;钟情而多才的男子心中永留创伤,终成千古恨事。然而这又是通过那些不懂新事物的妇女,拘泥固执陈腐观念,轻率地加以干预所造成。所幸上天不忍心叫这一对感情特别深厚的人,因伤心而死去。就有这么一个有特异法术的和尚,出面成全了江澄与倩儿的婚事。可叹,人世间哪能常有这样的好和尚,使忠贞于爱情的人死而复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