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因为吉诺比利突破位置很深,想要传球的动作又非常别扭,虽然差点直接将这一球传出了界外。
好在意大利炮手臂不短,伸手将篮球揽了回来,然后转身趁着快船队的补防球员巴恩斯上来之前,直接踮脚发炮!
篮球直奔篮筐,三分命中!
一念地狱,一念天堂。
吉诺比利凭借天生直觉,生生将一个失误变成了一个助攻。
从丢2分,变成了净入账3分,一来一去,相当于是5分的分差。
场边的何西蒙看着吉诺比利的骚操作,表面不露声色,内心其实恨的牙痒痒。
这一球如果吉诺比利让字母哥封盖下来,纳什顺势主导一次成功的反击,那么快船队替补席的士气就算是完全提振了起来!
快船队一鼓作气,极有可能在第一节结束之前,确立接近两位数的优势。
但人算不如天算,妖刀在失误的边缘转了一圈,然后又回去了……不但回去了,还顺势助攻了一个三分球……
这,你让作为对手的何西蒙如何评价?
说吉诺比利早有预谋?应该不是的。如果吉诺比利一开始就奔着传球而去,根本不需要突到这么深的位置。从这个位置再往外传球,且是腾空而起之后的扭身传球,失误概率太高,一般球队若是敢这样传球,分分钟就会吃到主教练的口水……
因为吉诺比利的神来之笔,马刺队在首节末端成功守住了比分。双方进入第二节的较量。
马刺队发球打第一攻,米尔斯单打纳什,突破分球给禁区的斯普利特。斯普利特靠着约基奇,起身想要完成一记抛投。
不曾想,字母哥快速回防,从侧翼偷袭,将斯普利特的抛投一巴掌扇到了翼侧。
侧翼的罗伊啥也没干,白捡一个篮球。捡到机会的罗伊顺势运球前突,追着马刺队退守的防线,一路不减速变向,杀入马刺禁区,最后折叠拉杆上篮成功。
首节的罗伊打得比较保守,没有什么亮眼的发挥。故而第二节一上来,骤然得到机会的罗伊小浪了一把,开启自己的能量条,小暴了一球!
拉杆得手之后的罗伊,微微一笑,貌似感觉不错!
马刺打内线不顺,米尔斯又将目光转到了外线。
第二球,米尔斯还是突破分球,只不过,分球的对象从斯普利特转到了贝里内利。
天王战之战的时候,快船队已经感受过意大利炮发飙时候的恐怖。那一场比赛,吉诺比利助攻,贝里内利投篮,两人联手在三分线外狂轰滥炸,差点逆转了比赛的结果。
所以,本场比赛负责对位贝里内利的巴恩斯不敢有丝毫的放松。第一节末端的一丝放松,就被贝里内利抓住机会,一击命中。
这一球,米尔斯的传球没问题,贝里内利也顺利拿到了篮球,但是想要出手,却遭到了巴恩斯的极力干扰。除了贝里内利无视巴恩斯的干扰,强行起跳。但是那样一来的话,意大利炮的命中率可就没法保证了……简单持球试探了一下,贝里内利找不到机会,只能再次传球,将球给了过来接应的吉诺比利。
吉诺比利接球再突,二次撕扯快船队的防线,吸引了巴恩斯的收缩协防之后,再给跑向底角的贝里内利!
这一次,意大利炮得到了出手的空间,接球出手,再中一记三分球!
突分,再突分!
这一个回合,马刺队打得非常有耐心。米尔斯和吉诺比利反复撕扯快船队的防线,最终给投手贝里内利创造了出手的机会……
巴恩斯防守很努力,防守选择也没有太大的问题,无奈马刺队太难搞,几进几出,防不胜防。
场边的何西蒙只能望球兴叹。
好在快船队的进攻端,在纳什的调配之下,打得非常稳健。
被贝里内利命中一记三分球之后,纳什反手助攻了巴恩斯,基本是在贝里内利差不多的位置,还了马刺一记三分球!
两支球队的替补阵容,整体而言是快船占据优势。
因为快船队内外线球员更加均衡。
内线有约基奇,有字母哥,外线有纳什和罗伊,侧翼还有一个优质的3D球员巴恩斯,战术选择非常丰富,命中率相当也比较靠谱。
相比较而言,马刺队的这套阵容,只要进攻点,集中在锋卫线上的三人:米尔斯、吉诺比利和贝里内利。
战术选择基本上以突破分球为主。内线的斯普利特自主进攻能力有限,而马特邦纳,主要漂在外线为主,喜欢投三分球,作用与贝里内利差不多。
就是在阵容整体处于下风的情况之下,吉诺比利和米尔斯凭借个人能力,不断与快船队周旋,力保城门不失,不让轮转时间结束之后,需要首发阵容来填坑……
能够做到这个程度,说实在的,颇为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