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阿里扎上场之后,手感不佳,连续两次在三分线外的出手都偏框而出。
不稳定,是现在的阿里扎最大的问题。
反观马刺队,老霍里和老巴里在接连在三分线外开张。
第二节打了不到3分钟,马刺队打了湖人一波8:2。
何西蒙最了解马刺队的打球风格,一旦被他们领先之后,想要再逆转回来,不是没有机会,但是很难,非常难。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邓肯和吉诺比利都状态不错的情况之下,这样的事情更难成为现实。
为了稳一手,何西蒙不得不提前进行阵容的微调。
科比上场替下普莱斯,瓦莱乔上场替下梅德维登科。
一个加强进攻,一个加强防守。
科比上场之后,很快用一记标志性的后仰跳投,帮助湖人队止血。
随即,科比又利用利用的突破能力,杀入马刺队的内线,分球底线埋伏的阿里扎,帮助后者命中了一记底角三分球!
湖人队逐渐追上比分,诸葛波波维奇,为了遏制湖人队的起势,陆续换回了首发阵容。
第二节,按照何西蒙的计划,湖人队的主要进攻点是科比!
姚名开局打主攻,第二节打辅助。
科比在第二节可以选择自己进攻得分,也可以选择突破分球,带动队友得分,这个主动权,在科比手中,何西蒙没有做出生硬的规定。
只不过,湖人若是陷入得分荒,何西蒙会呼叫暂停,布置专门的进攻战术,以破除得分危机。正常情况之下,何西蒙只需要调整阵容搭配,紧紧围绕科比展开进攻就可以了。
马刺队原则上不打个人,打体系。
篮球流转分享,谁有好机会,就由谁来出手。
话虽如此,体系也是这样流转,但毕竟球员之间的个人能力有高低强弱之分。
有些机会,对有些球员而言是机会;对另一些球员而言,就不是机会。
故而马刺队在真正执行诸葛波波维奇“用正确、合理、高效的方式打球”的时候,出手权不可避免还是集中在邓肯、帕克、吉诺比利三人手中。
尤其是邓肯。只要邓肯想要,没有“不是机会”的“机会”。个人能力就是这么强,你能有什么办法?
只不过,邓肯很懒,也很会偷懒。只要队友的手感好,他总是不吝啬自己的出手权,尽可能将篮球传到“手感好”的队友手中。他才不会在队友发挥火热的时候,自己还站出来,吭哧吭哧强打篮下……那是傻瓜才干的事情……
这一节,帕克和吉诺比利找不到投篮的好机会。
何西蒙一度用巴恩斯顶替佩顿的位置,打后卫。科比打控卫,错位防帕克,巴恩斯则去盯防吉诺比利。
这么一调整,马刺队后卫线上的进攻压力大增。
邓肯不得不亲自站出来,禁区单挑姚名,帮助球队寻找突破口。
第二节打完,双方再次战成了一个平手。
59:58,马刺队领先湖人队1分,结束了上半场的比赛。
半场休息的时候,全场突然熄灯。
紧接着,大屏幕上,出现了上赛季何西蒙代为执教期间,带领马刺队披荆斩棘勇夺总冠军奖杯的画面。
视频里的何西蒙时而深沉,时而高亢,时刻阴郁,时而兴奋,时而双眉紧锁,时而眉飞色舞,时而对着球员怒吼,时而抱着球员庆贺……
最后的最后,何西蒙在全体马刺球员的簇拥之下,举起了2003-2004赛季的总冠军奖杯……
他不是主教练,但是享受了主教练的所有待遇。
短视频结束,大卫罗宾逊穿着簇新的礼服,作为主持人来到球场的中央。
在“海军上将”的引导之下,全场球迷齐声高呼“西蒙”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