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布朗教练要求活塞队锁死马刺队的外线,坚决不能给空位出手的机会。
汉密尔顿、比卢普斯、普林斯,再加上拉希德华莱士,彼此补位,快速轮转换防,确实没有给马刺队太多出手的机会。但马刺队非常耐心地抓住了仅有了几次机会,吉诺比利命中一球,帕克命中一球,特科格鲁命中一球。马刺队第二节的三分球命中率是100%,三投三中……
凭借三分外线稳定的发挥,再加上禁区内邓肯的稳定发挥,马刺队在第二节中规中矩得到22分。没人爆发,但也不至于得分偏低。
而对手活塞队,这一节是紧赶慢赶,也就得到23分。这还是本华莱士倾力参与进攻的结果。如果没有本华莱士的帮忙,活塞队次节的得分绝对不会上二十。
汉密尔顿在鲍文的死缠烂打之下,5投2中。比卢普斯在吉诺比利和帕克的轮换纠缠之下,2投0中。
活塞队的后场双枪在这一节彻底哑火,拉希德华莱士又被邓肯压制,如果不是替补席的奥库和林奇亨特在轮转时间上来得分,活塞队落后的分数,就不是4分这么简单。
往常的比赛,基本上都是活塞队禁封对手,这一节比赛,活塞队差点被对手禁封。
拼防守,马刺队狠起来,也不是善茬。
但何西蒙不喜欢拼纯防守。一来观众不爱看,二来太折磨主教练。
没有一颗强大的心脏,你是驾驭不了防守篮球战术的。
但这场比赛不一样,何西蒙不敢冒险,也没有资格冒险。他必须用稳妥的姿态,拿下这场比赛的胜利。为了最后的总冠军奖杯,哪怕场面再难看,也在所不惜。站上总冠军领奖台上的人,才是真英雄。输球的,不管打得再漂亮,都是狗熊。
至半场结束,马刺队43:39,领先了活塞队4分。
第三节,场面依旧令人昏昏欲睡。
两队主教练将进攻节奏压到了极限,为了减少失误,不给对手打反击,恨不能每一次进攻都让球员打满24秒。
马刺队这边,邓肯成为了最大的背锅侠。吉诺比利和帕克每次找不到出手的好机会,就把球交给邓肯去内线硬凿。
邓肯倒是来者不拒,来一次打一次,尽管命中率不高,13次出手仅命中4球,但加上罚球线上的4罚4中,邓肯此节稳稳拿到了12分,保证了马刺队的基本火力不落下风。
反观活塞队,布朗教练始终在寻找进攻突破口,但始终没有找到。
前两场比赛,至少有一人在线的汉密尔顿和比卢普斯,本场比赛打到现在,一人仅得12分,一人仅得8分。
要说何西蒙实施的什么牛逼的防守战术,遏制住了这两位,那就是纯粹的扯淡。
前面六场比赛,何西蒙哪一场比赛,不是费尽心思想要遏制活塞队这两杆最重要的火枪,但哪一场比赛完全成功过?
战术还是那些战术,球员也还是那些球员。
只不过,从总决赛第一场打到总决赛第七场,活塞队在场上奋战最勇猛的,始终是首发阵容的五虎。
替补席的奥库、林奇亨特出战时间少,承担的战术地位弱,帮不上太大的忙。
反观马刺队,除了首发五人组,替补席的霍里爆发过,特科格鲁精准过,马里克罗斯和内斯特洛维奇虽然出战时间不多,但也算是为邓肯扛过大本,奉献过力量。
相比于活塞队,马刺队的阵容深度更厚,可用之人更多,战术变化更丰富。
一轮系列赛打到现在,就算是“打不死”的汉密尔顿,也出现了体能下降的情况,更何况体能还不如汉密尔顿的比卢普斯。
前面6场比赛,比卢普斯至少爆发三场吧?
G1战砍了25分,G2战的27分,G5战的34分……如果活塞队夺得最后的总冠军,比卢普斯毫无疑问将是总决赛最有价值球员。
但,比卢普斯还能继续爆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