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在内线位置上。
76人管理层拱手送出穆托姆博之后,逼得布朗教练将替补席的老将科尔曼提到了首发阵容。科尔曼与艾弗森搭配得不错,本赛季场均送出10分7篮板,但他毕竟已经35岁,脚步不再那般灵活。更何况,科尔曼的身高只有2米08,大前锋才是最适合他的位置。打中锋,其实有些勉强这位老将。
而肯尼托马斯虽然身体强壮、手感柔和且有一定的篮板球能力,但他的身高之后2米01,对位本华莱士的时候还能勉勉强强,对位姚名的时候,高度上差的就不是一星半点了。一旦形成错位,肯尼托马斯很难限制干扰到姚名。
小前锋位置上,就不用多说了。
范霍恩这位欢喜冤家,再次与麦蒂相逢。这几个赛季,麦蒂攻防两端的实力稳步提升,范霍恩在短暂的爆发之后,能力没有提高,反而因为伤病等原因,得分能力开始减弱。而防守端作为范霍恩最大的短板,也没有明显的提高。很显然,这组对位上,奇才队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至于后卫线上,何西蒙的策略是错位防守。
40岁的乔丹是不可能防住27岁的艾弗森的,但25岁的汉密尔顿可以试一试。
汉密尔顿的绝对速度没有艾弗森快,但汉密尔顿胜在耐力强。何西蒙也没有指望汉密尔顿能够全场限制艾弗森。只要求汉密尔顿通过防守端的纠缠,不断消耗艾弗森的体能,降低艾弗森的投篮命中率,汉密尔顿的任务就算完成。
至于乔帮主,何西蒙现在对他的要求不多。斯诺是一个防守型的后卫,主要得分点来自外线的空位投篮。凭借乔帮主的经验和现在的经竞技状态,防守艾弗森有些困难,防守斯诺不是大问题。
比赛正式开始,双方首选是试探性的进攻。
何西蒙将进攻重点放在了内线。麦蒂面对范霍恩,接连呼叫姚名打掩护,突破之后,吸引科尔曼的补防。
科尔曼一旦移动,麦蒂就分球顺下的姚名。姚名或跟进暴扣,或禁区急停跳投,皆随心意。
科尔曼一旦不移动,麦蒂就直接杀透76人队的防线,上篮取分。
奇才队这一招小配合屡试不爽,令布朗教练非常头疼。
无论是麦蒂还是姚名,对于现在的76人队而言都是优势点。
科尔曼力量足以,但机动性、身高不如姚名。姚名真要高举高打,或者不进篮下,科尔曼还真拿他没有办法。而范霍恩,面对身体素质各方面都强于他的麦蒂,单防本来就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尽可能做一些干扰。
费城76人队这边,布朗教练开局的战术布置,同样强调内线进攻的重要性。76人队的整个身高差奇才队一截,想要突破对手的防线,球员们必须移动起来。而球员的移动,必须以球的移动作为引导。
一开始,76人队这边分享球做得不错。在斯诺的掌控之下,费城球员不停通过相互之间的无球掩护,为队友创造出手的机会。
双方的比分交错上升,奇才队没有获得一边倒的机会。
但随着比赛的进攻,斯诺逐渐发现,无论他的球传往任何方向,都会遭到奇才队的协防截击。唯独传往艾弗森的时候,只有汉密尔顿一人单防。
奇才队故意放水艾弗森?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艾弗森作为费城76人队最强的火力点,奇才队放谁也不敢放艾弗森。因为艾弗森绝对是那种能够以一己之力,打死一支球队的顶级球员。
抛开奇才队“放水”的不可能观点,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奇才队故意为之,想让76人队将进攻的重点全部集中到艾弗森一人身上。
按照中国人的说法,这叫“围三缺一”。
按照NBA自己的说法,这就是“乔丹法则”的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