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媚娘升职记(1 / 1)

因为是皇族,弘农杨氏在大隋一朝于朝廷为官的人很多,比如前面提到的杨素、杨玄感。其中有很多人是在杨坚称帝之后才入朝为官的,这些人显然属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然而还有一些人,是在北周时期就已经发迹的。杨坚建立大隋前后,这些本家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杨坚称帝后更是位极人臣,比如观王杨雄[1]就是。

杨雄有位弟弟,叫做杨达,也是任职大隋朝的官员。杨达有个女儿—杨氏,杨氏在四十四岁这一年,作为续弦,嫁给了大唐的开国元勋,李渊的好朋友—武士彟[2](yuē)。婚后,杨氏为武士彟连续生了三个女儿,其中的二女儿,就是武则天。换句话讲,武则天的母系,就出自弘农杨氏。

公元637年,唐太宗李世民召武则天入宫,封为五品才人,赐号“媚娘”,从此,武则天才有了人生中第一个正式名字—武媚娘。这一年,李世民39岁,武媚娘13岁。

此时的武媚娘,身若浮萍。两年前的公元635年,李渊去世,老友武士彟悲伤过度,不久也郁郁而终。留在世间的寡妇杨氏和三个女儿,备受世人的白眼和欺凌。甚至于武媚娘同父异母的哥哥武元庆和武元爽,也经常呵斥排挤自己的继母。

进宫之后的武媚娘,境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她的才人称号,不过是唐太宗众多嫔妃中不起眼的小角色。首先,唐太宗有皇后一名;皇后以下,还有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四个妃子;妃子以下,还有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九位嫔;嫔以下,九位婕妤;婕妤以下,九位美人;美人以下,九位才人。

也就是说,嫔妃里面,比武媚娘地位更高更容易接近唐太宗的,有多达32个女人;跟武媚娘地位平等机会均等,一样是才人称号的女人,有9个;这还不算他身后的宝林、御女、采女,这些比才人地位更低的女孩,有81个。

武媚娘骨子里,是一个性格强硬且不服输的女人。然而面对这样的竞争态势,她还是感到绝望。熟读儒家经典和历代史籍的她知道,历代宫廷嫔妃出人头地,无非有三个途径:第一,靠自己获得皇帝恩宠;第二,尽快给皇帝生下儿子;第三,利用外戚上位,也就是自己的娘家人的势力。在武媚娘看来,这三条途径对于当下的自己来讲,都太过奢侈了。尤其最后一条,是最指望不上的。所以,要想在唐太宗的嫔妃团队里面脱颖而出,必须另辟蹊径才行。

武媚娘需要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在可能的那个机会来临之前,她要做好各种充分的准备。在这种漫长的等待之中,武媚娘首先不能自甘消沉,她每天要自我激励,给自己正能量;还有,即便机会渺茫,依然要保持一颗淡定从容的心;此外,即使是无人欣赏,武媚娘也不能荒废自己作为一个女人赖以生存的谋生技能。

武媚娘这一等,就是十二年。

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按照唐代宫廷的传统,如果皇帝驾崩,那么皇帝所有没有子女的嫔妃,将统统被带到感业寺出家为尼。后宫的职场法则是残酷无情的。因为一旦皇帝不在了,连同皇帝作为主管的部门也消失了,你的职业生涯也随之走到了尽头。此时的武媚娘感到恐慌和无助。

然而静下心来之后,她隐约感到,这又何尝不是一次机会。因为在唐太宗的后宫,自己即便再等上十二年,等到人老珠黄都未必有机会出人头地。但是唐太宗不在了,还会有新的皇帝来接替他的位子,新的皇帝,会组建新的团队,也就意味着新的机会。新的皇帝,就是皇位的第一顺序继承人,也就是现在的当朝太子。武媚娘瞬间感到柳暗花明。她利用太宗仅存的最后一点时间,借太子李治出入宫廷探病的机会,同李治建立起了关系。

机会总是属于有准备的人。在满脸愁容、一脸憔悴,提前进入尼姑状态的一众嫔妃中间,李治发现了国色天香、才华出众,又有生活情趣,浑身充满正能量的武媚娘。年轻的太子,对武媚娘一见倾心。武媚娘命运的转折点,就此到来。

长孙无忌像

公元649年五月,唐太宗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走完了传奇的一生。在经历人生中诸如虎牢关之战、玄武门之变这样的血腥往事,尤其是几年之前太子李承乾和四子李泰同室操戈后的两败俱伤之后,唐太宗最终选定的接班人是为人忠厚、性格懦弱的李治。或许唐太宗再不希望看到已经四海一统的大唐,有更多的纷争和仇恨。同一年,李治登基称帝,史称唐高宗。与此同时,武媚娘随同其他几十个嫔妃一起,在大唐官方组织之下,到感业寺出家为尼。

一年之后,唐太宗周年祭。

唐高宗李治到感业寺进香,见到了武媚娘,也下定决心将武媚娘接回宫里。天生缺乏主见的李治,将这个想法告诉了当时他的妻子—王皇后(太原王氏[3])。出人意料的是,王皇后支持李治的想法,并且主动帮助李治理顺武媚娘从感业寺回宫的具体流程。王皇后对待武媚娘的态度,绝对不是出于仁慈。一来,算是对唐高宗李治的顺水推舟;二来,没有生育的王皇后,想借武媚娘上位来打击她的情敌—萧淑妃(兰陵萧氏)。

然而,事态的发展远远超出了王皇后的预料。

从感业寺回宫的武媚娘,被李治封为九嫔之中排名第一的—昭仪,仅次于皇后和四妃子。并且很快,武媚娘替李治生下了一个儿子李弘。王皇后没有想到,前门狼未退,后门又进虎。这个武昭仪,是比萧淑妃能力和手段更上一个层次的狠角色。虽然只有二十几岁,但武媚娘经历过两朝后宫,经历过数不清的明枪暗箭,当然也经历过人生的大起大落。相对而言,王皇后和萧淑妃,也不过只是依附于男人生存的普通女人而已。她们两个的争风吃醋,在武媚娘的眼中,只不过是小孩过家家的游戏。武媚娘心中所有的宫廷政治,包括同皇帝的花前月下在内,都是残酷的斗争,只要有斗争,则必然是你死我活。

公元655年,在武媚娘的背后策划之下,朝野上下终于出现了对于皇后废立问题的大讨论。这场大讨论,使朝堂上出现了泾渭分明的两派。以高级官员为基础,长孙无忌为首的传统“关陇集团”派,以及以中层官员为基础,许敬宗为首的政坛新势力。然而最重要的一票,唐高宗李治,是坚决地站在“废王立武”的立场上的。

事态发展到这一步,政治嗅觉敏锐的大臣们,已经隐隐感觉到了某种异常。皇后废立的问题,不仅仅是后宫争斗,也不仅仅是皇帝的家务事了。而是朝廷的保守和激进两派的斗争,也是关陇贵族和政治新势力之间的博弈。换句话讲,武媚娘策划的这个废后议题,成功地抓住了唐高宗以及政治新秀如许敬宗们的职场心理,将废后问题,上升到了朝野两派谁都输不起的一场政治大决战。时年二十七岁的李治,在立场上始终没有妥协。他的强硬,是他背后武媚娘的决绝,也是年轻的李治个人政治态度和准备施展政治抱负的一种外在体现。

如果不看唐高宗李治,其实双方在牌面上的实力对比,差距还是蛮大的。

比如说反对“废王立武”的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是世家子弟,长孙无忌的老爸,就是前文讲到的分化突厥人的民族英雄长孙晟。长孙无忌和李世民从少年时代就是熟识的布衣之交,后来长孙无忌的妹妹嫁给李世民,他也就升级成了李世民的大舅哥。而这个长孙无忌的妹妹,也就是后来多谋善断,而且能够帮助李世民出谋划策的长孙皇后。前面我们提到的前太子李承乾,以及魏王李泰,都是长孙皇后嫡出的儿子。如今得了天下的唐高宗李治,也是长孙皇后亲生。

长孙这个姓氏非常不一般,它源自鲜卑拓跋氏,属于北魏皇族。长孙这一支的祖先,长期以来在鲜卑各部落中间立功最大,而且又是拓跋氏的宗室之长,所以后来到了魏孝文帝拓跋宏执政的时候,干脆就赐姓“长孙”了。后来的长孙氏先祖,就代代以长孙为姓。所以从血统上来说,长孙无忌是典型的鲜卑后裔,也是典型的关陇集团成员。

长孙家族代代都是朝廷重臣,而到了长孙无忌这里更是发扬光大。

我们先看一下李世民手下的嫡系组成。

和其他普通帝王相比,唐太宗李世民这个人的一生比较与众不同,这个人既是开国皇帝,又是守业皇帝。换句话说,唐帝国的创业原始股份他占了一大股,而后来又是以他为核心组建了第二代领导集团。

因此唐太宗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用到了不同的人才。他的核心人才梯队按照时间顺序,以及李世民的政治生涯发展,大概可以分成四大类。

1.天策府[4]创业盘

三王会战结束,李世民被李渊封为“天策上将”,特被恩准单独在洛阳开府。李世民就以洛阳为基地,以天策府为核心,把自己麾下这些年收罗的能人异士进行整合。无论出身关陇旧臣,还是地方割据势力,乃至于各路农民军,全部都汇集到李世民帐下,最终形成了听命于李世民的官僚集团雏形。

2.玄武九将[5]敢死队

唐高祖武德九年,也就是公元626年,在与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明争暗斗中,李世民决定不能坐以待毙,所以提前在玄武门下手,发动政变杀死太子和李元吉,史称“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从一开始就注定要杀人沾血的,而且要搞的人也都是皇帝的儿子。李世民特地挑选了九名心腹中的心腹参与政变,当然,前提必须是能打的主儿,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再怎么是心腹也肯定不行。这九个人,后来就被称为“玄武九将”。

房玄龄像

3.十八学士[6]智囊团

李世民心里门清,帮助老爹把江山打下来了,又从同胞骨肉手中把江山抢到了自己怀里,但是革命容易建设难。要是接下来改善国计民生,搞轰轰烈烈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变革,单单是依靠当年的各路军头,以及在玄武门门前的豪侠之士,那是肯定不行的。所以早在“天策府”开府的同一年,李世民就在都城长安设置了“文学馆”,吸纳各路英才,组建了一个专门帮助皇帝讨论和参谋军国大事的组织,因为成员有十八人,所以被称为“十八学士”。十八学士,后来就成为唐太宗的御用智囊团。唐太宗后来命当时的大画家阎立本为十八人画像,有《十八学士写真图》传世。

4.凌烟阁二十四功臣[7]备忘录

二十四功臣,是在唐太宗晚年的时候,帝国以国家名义确立的,多年以来追随李世民闹革命和搞建设的功臣名录。后来李世民命阎立本作画,为二十四位功臣绘出了真人大小的肖像画,名为《二十四功臣图》,陈列在帝国皇宫内的凌烟阁里面,因此被称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杜如晦像

这里面,革命和夺权时期的功臣,基本上集中在“天策府”“玄武九将”,以武将为主;而抓革命促生产时期的功臣,基本上集中在“十八学士”,以文臣为主。那么“二十四功臣”,则是对所有文臣武将在唐太宗一生中贡献的一个总评。

以上提到的,就是货真价实的唐太宗李世民嫡系。

有些嫡系,上了其中不止一个名单,比如武将中的秦叔宝和尉迟敬德,又比如文臣中的房玄龄、杜如晦,但所有这些人,都比不上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是天策府的重要成员之一,是“玄武九将”之一,又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所以,面对唐高宗李治的新政权班子,长孙无忌首先是李治的亲娘舅,又是前朝唐太宗时期嫡系中的嫡系,重臣中的重臣。

对“废王立武”这件事情的抵制,长孙无忌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长孙无忌的背后,还站着褚遂良。

虽然比不上长孙无忌的家世显赫,但褚遂良也出身于江南的官宦家庭。他的老爹叫做褚亮,褚亮是“十八学士”之一,而且褚亮在十八学士里面的地位非常高,我们前面提到的《十八学士写真图》,负责画画的是阎立本,而负责题赞的就是褚亮。褚遂良除了擅长政务,还能够写一手好字,在当时帝国的书法界,褚遂良和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

褚遂良在唐太宗时期,一步一个脚印地升迁,最终官至中书令,也是唐太宗时期除了魏征之外的一代名相。

李勣像

唐太宗临终托孤,两位辅政大臣就是长孙无忌搭配褚遂良的组合。

我们反过来再看,支持“废王立武”的许敬宗。

说许敬宗是政坛新势力,其实也并不准确,这只是从他的政治地位以及影响力的角度来考量。实际上许敬宗的辈分可不低,岁数也大于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他比长孙无忌大了两岁,比褚遂良大了四岁。不仅如此,许敬宗还曾经是太宗时期“十八学士”之一,只不过后来十八学士中的大部分都混得很好,许敬宗并没有大红大紫而已。

不过,拿褚遂良和许敬宗做类比,倒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许敬宗跟褚遂良的老家一样,都是江南地区的杭州。如果再往上数,祖上都是当年南渡的来自北方的中原士人。褚遂良和许敬宗的祖辈,世代在江南为官,但并非豪门大族出身,跟北魏北周大隋,乃至八柱国家关陇六镇这条线上的官僚体系也有区别。所以如果说因为长孙无忌的存在,就把整个“废王立武”事件往关陇集团与平民集团的斗争上引,恐怕也无法完全自圆其说。

褚遂良像褚

不过有一点是确定的,许敬宗的仕途比较坎坷。

许敬宗的老爸许善心,虽然官至隋帝国的礼部侍郎一职,但许敬宗少年时期也是从上私塾、考秀才开始,一点一点步入隋帝国官场的。而到了隋炀帝时代,宇文化及发动叛乱,杀掉许善心,许敬宗无奈投奔了瓦岗军,又随瓦岗军投奔了李世民。虽然早早就名列“十八学士”,但许敬宗在政坛上后来并没有顺风顺水。我们认为,这个跟他本人的从政能力以及个人魅力,绝对有很大关系,因为反例就是褚亮的儿子褚遂良嘛。

到这里,我们似乎可以改变一下如上的陈述,“废王立武”之争其实跟传统观点上的“关陇集团”与“山东集团”的官场角力关系并不大。而是纯粹的因为武媚娘利用个人影响力的背后运作,而形成的一次政治站队。

站队的双方都在押宝,赌的就是双方的政治前途。根据屁股决定脑袋的朴素价值观,站长孙无忌这派的,多半会属于既得利益者,可以称为“保守派”;而站许敬宗这派的,多半是暂时不得志的中层官员,他们渴望更多变革,渴望更多机会,可以称为“激进派”。

保守派和激进派虽然在进行决战,但可以预见的是,在最后的表决中,很难看到激进派的影子。因为最终的决策,一定是唐高宗李治组织的小范围讨论。这可以是一场皇帝组织的高层办公会,也可以是一场小范围朝议。而这样的小范围,激进派们的级别往往不够。

褚遂良书法作品《大唐三藏圣教序》局部褚

我们来看一下,最后参与讨论的四人组—分别是太尉[8]长孙无忌,司空[9]李勣(jì),尚书左仆射于志宁,尚书右仆射褚遂良。

于志宁出身于关陇贵族,他的曾祖父是西魏八柱国之一的于谨。而于志宁本人,则是早期天策府创业成员之一,也曾经位列“十八学士”。于志宁在唐高宗李治年间受到重用,时任宰相。

我们重点关注一下李勣,这个人的经历,包括这个人的名字都十分传奇。

说李勣大家都很陌生,不过说李勣本姓徐,字懋(mào)功,叫做徐懋功,很多人就知道了。李勣原名叫做徐世勣,早年追随翟让,算是瓦岗军的联合创始人之一。然而翟让死后,李密带领的瓦岗军战败,李密西入潼关投了大唐。李密投降不要紧,把徐世勣一个人扔在了关东,还带着一群瓦岗的残兵败将。徐世勣没有像李密那么慌张,清点手中的人马地盘、武器粮饷整理成册,以李密的名义,也投了大唐。

李渊得到瓦岗军的原班旧部投诚,大喜过望。同时感叹徐世勣的镇定,对李密的忠诚,还有对大唐的向往。大喜之下,赐徐世勣姓李,于是徐世勣就成了李世勣。这还不算完,后来李世勣又被窦建德所破,被逼无奈为窦建德效力一段时间。后来,找到机会又重新回到了李世民麾下。再后来李世民做了皇帝,李世勣为了避李世民的讳,再次改名叫李勣。

李世民手下的李勣,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帅才。

内战内行,外战比内战还内行。

李勣参与过虎牢关之战,表现十分突出,战后李世民被封为上将,李勣被封下将。后来李世民登基称帝,李勣挂帅,帮助李世民灭了东突厥,灭了薛延陀,灭了高句丽。李勣一个人,几乎打遍了半个亚洲。

在最后讨论“废王立武”议题的四人小组中间,李勣是唯一的纯粹的武将。虽然当时李勣只是担任一个司空的虚职,但李勣对于军队的影响力,是其他三个人完全无法相比,也远远想象不到的。

皇帝的想法很明确,王皇后生不出儿子,武媚娘生儿子了,所以要废王立武。

皇帝要求下属们表态,四个人各有打算。

长孙无忌已经表态表了无数次了,反正就是不行。之前许敬宗旁敲侧击解劝不行,武媚娘的妈妈杨氏去说也不行,李治以帝王之尊来说情还是不行。到了最后表决,长孙无忌基本上就不吱声了,因为懒得废话。

李勣不想搅到这盆子浑水里面去,请了个病假,没去开会。

于志宁想做个骑墙派,观察一下形势再做决定,因此不想吭气。

只有褚遂良,是个火暴脾气。

褚遂良的论点很鲜明:

1.王皇后出身太原王氏,世家大族,不能轻易废;

2.先帝临死前,把李治你和皇后同时托付给长孙无忌和我,我们要负责;

3.如果一定要废王立武,那么废王可以,立武坚决不行,要立也要立一个高门大姓的女子。

4.当年武媚娘是侍奉先帝的女人之一,你李治把她收了也就收了,但怎么可能做皇后?

这最后一条说得太过露骨,把唐高宗李治搞得脸红脖子粗。

褚遂良又趁热打铁,把上朝用的笏板砸到地上,同时磕头磕得脑袋流出了血,说:“(如果皇帝你坚持废王立武)笏板我不要了,告老还乡。”[10]

矛盾迅速激化了。李治火冒三丈,武媚娘也从里屋掀开门帘子走出来,要求治褚遂良欺君之罪。

小范围讨论也讨论不成,只能散会。

不过最终,“废王立武”的问题,皇帝还是找到了完美答案。

李治在另外一个场合单独召见李勣,再次征求李勣的意见,李勣这一次藏也藏不住了,装病也来不及了,只能不那么情愿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军界辈分最高,功劳最大的李勣终于表态了。唐高宗李治的眼前,豁然开朗。而到了上朝的时候,许敬宗更是带头出来添油加醋:“种田的老汉多打收了几斛麦子,想换个老婆也没有这么难吧?更何况是我们的皇帝!”[11]

大局已定。

决战的结果,政坛新势力大获全胜。

好一个“废王”可以,“立武”就不可以。好一个要立也是立“贵妇”,反正“立武”就是不行。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们的傲慢,还有于志宁这种见风使舵的“骑墙派”的狡诈,让武媚娘把所有的恨都压在了心底。

公元655年,王皇后被废,武媚娘被立为新皇后。同年,王皇后和萧淑妃被囚禁,不久就悲惨地死去。也在同一年,褚遂良被赶出长安,外放到潭州(湖南长沙)任都督,之后又屡次被诬告,最终被贬到了爱州(越南清化),死在任上。

公元659年,由于许敬宗的诬告,长孙无忌被削职为民,贬到了黔州(重庆黔江)。在黔州,长孙无忌又被逼自杀。同一年,于志宁受到长孙无忌事件的牵连,被外放到荣州(四川荣县)。

其实,废王立武是一次标志性事件,政坛新势力的胜利,标志着政权空前地集中到了皇帝本人手中。而之前还有点遮遮掩掩,只能依靠丈夫李治的庇护勉强掺和几句朝政的武媚娘,如今借力打力,实现了在朝堂上的初露峥嵘。

公元660年,唐高宗李治头痛病发作,完全不能处理朝政,很多国家的大政方针,都由武媚娘代为完成。唐高宗不知道的是,这个头痛病将伴随他的一生,而武媚娘也将成为他又爱又畏,但又离不开的“贤内助”。

公元664年,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媚娘,合称“二圣”。武媚娘终于实现了自己临朝听政的梦想。

然而,这样的兴奋,并没有持续太久。公元667年,李治的头痛病愈加严重,于是命太子李弘监国。一个让武媚娘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终于还是到来了—她的亲生儿子,将成为朝堂之上她的最大政敌。而按照武媚娘之前的想法,对待所有政敌,必须像寒冬一样地冷酷无情。这一次,面对的是亲生儿子,如之奈何呢?

武媚娘面临新的课题。

事实上,武媚娘同她的四个儿子,个个有故事。

长子,李弘。

武媚娘同长子矛盾的第一次集中体现是在公元671年。这一年的李弘,极其偶然地发现了在宫中幽禁的当年萧淑妃的两个女儿,同时也是自己的同父异母的两个姐姐—义阳公主和宣城公主。此时,已经被囚禁了十六年的两个女人,年届三十而无人问津,居然连婚配的自由都没有。李弘同情两位姐姐的悲惨处境,也内疚于自己母亲的狠毒。在李弘的斡旋之下,最终两位姐姐都风风光光地嫁出去了。看起来皆大欢喜,然而这件事情,在武媚娘和李弘心中,却埋下了深深的芥蒂。这个时候的武媚娘,日日为如何处理这样的母子关系而伤透脑筋。

公元675年,年轻的李弘意外猝死。李弘死后,他的太子之位由武则天的次子李贤接替。

次子,李贤。

武媚娘不用再为如何处理同李弘的关系而过多纠结,因为接下来她要考虑的是李贤了。李贤,和他的哥哥李弘一样,是一个有能力有抱负还有自己想法的年轻人;李贤,又同他的哥哥完全不一样,相比李弘的稳重敦厚,李贤的性情更加刚烈而张扬。也因此,李贤和自己的母亲武媚娘,始终处于关系紧张的状态。

个性张扬的李贤,曾经写了一首很有名的诗来讽刺自己的母亲—《黄台瓜辞》:“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犹尚可,四摘抱蔓归”。不得不说,李贤是一名合格的段子手,这首诗很快占据了当时大唐娱乐圈的头条,并且一直流传到了今天。在李贤的臆想中,长子次子三子四子,一个个都在等着武媚娘来消灭。这首诗的神逻辑,对武媚娘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我们甚至猜想到武媚娘内心的悲凉—职场顺风顺水,予取予求,结果到头来成了孤家寡人。自己的亲生儿子都可以写诗来嘲弄自己,血浓于水也成了形同陌路。然而这份悲凉,却更加激起了武媚娘性格中强硬的那一面。

公元680年,已经年过半百的武媚娘,找借口废掉太子李贤,继任者为她的第三个儿子李显。又过了四年,李贤被逼自尽。

三子,李显。

同他的两个哥哥相比,李显是武媚娘稍显逊色一点的儿子。朝中总是有很多人在传,说李显是长得最像太宗李世民的一个。然而除了长得像,实在看不出二十四岁的李显,与同年龄段的秦王李世民有任何相似之处。况且,传这些传言的人,多半还是心怀鬼胎,为了讨好武则天而用李显来打击李贤。然而同两个哥哥相比,李显又是幸运的,因为他终于早早登上了梦寐以求的帝位。公元683年,与武媚娘相知相恋相爱相恨了一辈子的唐高宗李治去世。同年,太子李显即位,史称唐中宗。

李显的能力虽然遭人质疑,但他的政治野心却不小,关键是毫不掩饰。刚刚当上皇帝不久,李显就想安插亲信,以加强自己的实力。他先是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岳父韦玄贞[12]从普州参军[13]的位置,提拔为豫州刺史(省长)。韦玄贞的省长位子没做几天,紧接着,李显又想将老岳父提升为侍中[14]。这种火箭发射式的提拔,因为过于荒诞,而被武媚娘的亲信裴炎所抵制。然而李显却说了一句更加荒诞的话:“我即使把天下都给韦玄贞也没什么不可以,还在乎一个侍中吗?”[15]政治智商之低,不足以撑起其政治野心之高。

这次的言论,李显彻底惹恼了武媚娘。因为武媚娘知道权力来之不易,自己从一个十三岁的柔弱小女子开始走到今天,做过才人,做过尼姑,做过昭仪,经历过数不清的刀光剑影,腥风血雨,难道就是让自己的儿子轻佻地把权力当成私相予授的礼物?很显然,李显这个拿政治当游戏的人,遇到了武媚娘这个拿政治当战场的人。

李显的一句失言,最终导致了惨烈的结局。

公元684年,韦玄贞被流放,当年死去。韦玄贞的四个儿子,韦洵、韦浩、韦洞、韦泚(cí),全部被杀。武媚娘将唐中宗李显贬为庐陵王,流放湖北,同时立自己的第四个儿子李旦为帝,史称唐睿宗。

四子,李旦。

中国古代的皇室成员中,有两种聪明人。一种聪明人,可以在众多皇室成员中脱颖而出,荣登九五至尊;另外一种聪明人,则可以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左右逢源,得享善终。不要以为后一种聪明人很容易做,要知道纨绔子弟自小锦衣玉食,能屈能伸恰恰是最难得的。君不见,有多少皇室成员被杀被屠,被流放被废黜?一辈子不愁吃穿用度,能够善始善终,其实也算皇室成员一种不错的归宿。李旦就是后一种聪明人。

李旦的皇帝做得相当憋屈。身为当朝天子,李旦是不能参与上朝的。换句话讲,每天应该是皇帝主持的皇帝高层办公会,皇帝本人不能参加,而由太后武媚娘代为参加;不仅如此,公元686年,武媚娘假意还政于皇帝,李旦坚辞不受;又过了几年,在武媚娘改朝换代的时机成熟之后,李旦主动加入了趋炎附势的大臣中间,一起跪求母亲登基称帝;李旦还请求母亲,在她登基之后赐自己姓武,而放弃自己姓李的权利。做人到这个份上,你让武媚娘怎么舍得再去欺负这个可怜的孩子?

然而,我们认为,这其实正是李旦做人的高明之处。他不仅此时让位给武媚娘,多年之后还再次让位给自己的儿子们,李旦的政治哲学是始终如一的。李旦二次让位的时候,李旦的长子李成器、次子李成义坚辞不受,反而让位给更加有能力的三子李隆基(后来的唐玄宗)。多年以后的李隆基,追谥自己的大哥李成器为“让皇帝”。在李旦的家庭中,他和儿子们的父子关系稳定,儿子们之间的兄弟关系融洽,这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是非常罕见的。

后宫王皇后倒了,朝堂上的政敌也倒了;外戚倒了,自家儿子们也倒了。

武媚娘慢慢攀上了权力巅峰。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武媚娘也并非没有遇到过非常激烈的反抗。

比如徐敬业事件。

徐敬业其实就是李敬业,前文提到的李勣的孙子。因为李勣生前被皇帝封为“英国公”,于是李敬业也早早世袭了爷爷英国公的爵位。

李敬业的前半生过得顺风顺水,但是后来因为犯了一件案子,李敬业由眉州刺史被贬为柳州司马。要知道眉州刺史相当于今天的省部级官员,而所谓的柳州司马,其实根本就是个虚职。名义上是做司马,实际上相当于贬官流放,这是唐代官场的潜规则之一。比如白居易就曾经被贬为“江州司马”,因为这事,还曾经写了一首《琵琶行》;而白居易的好朋友元稹,则曾经被贬为“通州司马”。同期,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和刘禹锡被贬为郎州司马的事件中,更是牵扯出了“二王八司马”[16],也就是一下子被贬出来八个州的司马。

由省部级官员一把手,被搞成了有名无实,到荒蛮之地吃闲饭的所谓“司马”,出身显贵,自视甚高的李敬业感到不爽。

不爽到了极致,李敬业就联络了同时被贬的其他人。

其中就包括那个写《鹅》的骆宾王。

几个官场的失意人,聚集在扬州,商议起兵反对武媚娘。公元684年,李敬业打出了兴唐反武的口号,并且由骆宾王起草,发出了针对武媚娘的战斗檄文《代李敬业讨武曌檄》[17]。

文章写得不错,但是事却干得虎头蛇尾。

李敬业为了证明自己的合法性,就找了一个和前太子李贤长得很像的人冒充李贤,以争取到更多人的支持。这是一次为发泄被贬怒气,为迎合世人流言,同时夹杂着一点个人私货的造反,当时很多人都看得很清楚。李敬业的叛乱到最后也仅仅限于扬州附近的几个城市,在李孝逸的平叛大军到来之后,李敬业就很快一败涂地。

这场貌似正义的起事,从开始到结束,仅仅用了两个月时间。

因为被定义为一场叛乱,李姓被剥夺,李敬业变成了徐敬业,并很快被叛军内部自己的部下所杀。写得一手好文章的才子骆宾王,则下落不明。

徐敬业之后,朝野上下对武媚娘的妇人干政,越来越趋于习惯性接受了。

公元690年,各方的时机都成熟的情况下,武媚娘改唐为周,自称皇帝。赐李旦武姓,责令其搬到东宫居住,但是却始终不给李旦以皇太子的名分。武媚娘不再是遮遮掩掩地垂帘听政,而是名正言顺地荣登大宝。武媚娘为自己改名武曌[18],意思是“日月当空”。

武曌,终于登上了女皇的宝座。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从武媚娘到武皇后,从武皇后到武曌。从告别破碎的家庭,到成功打动唐高宗李治;从逃离清冷的感业寺,到战胜情敌政敌,乃至自己的儿子们。武媚娘终于完成了从无名小卒,到执掌乾坤的华丽转身。

这是一场堪称完美的武媚娘升职记。

当然,从另外一个层面,这也是冥冥之中,弘农杨氏对于陇西李氏的一次完美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