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首先要做的,就是如何分析当前的全国统一战争。
战争,分成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总战略一定要清楚明白,否则再纯熟的战术也属于徒劳无功。比如李密带队的瓦岗军,围困东都洛阳达一年之久,在战术上几乎没有明显失误,然而却功败垂成。归根结底,是犯了战略和方向性的错误。李密的瓦岗军的确势大,人数最多的时候有三十多万人之众。但长期围攻洛阳,同王世充拼了个两败俱伤,而且还错过了向全国扩张的大好机会。大唐绕开战事惨烈的黄淮海平原,乘虚直接进军关中,这一步战略算是走对了。然而更加复杂的战略计划,还在后面。
我们先来看一下当时的割据形势图。(如图4-6)
图4-6 割据形势图
形势复杂吗?很复杂。
让我们抽丝剥茧,用现代公司的SWOT分析法[28],分析一下纷繁芜杂的战争形势。
1.唐军的S(优势):
(1)唐军的主要优势是关中没有经过大规模战争袭扰,可以作为稳定的根据地,提供接下来统一战争的军饷给养。
(2)李渊是关陇集团出身,世袭唐国公,又是隋炀帝的嫡亲表哥。同农民军和叛将们的出身相比,更能吸引人才精英的加盟,在北方士族门阀和豪强地主中的号召力很强。
2.唐军的W(劣势):
唐军的士兵前期经历的战争磨炼不够,需要更多实战经验的积累。
3.唐军的O(机会):
(1)黄淮海地区十年征战,民不聊生,貌似强大的王世充和窦建德,其实都已经是强弩之末。单论后勤补给的话,多年来的开仓放粮或者打土豪分田地的做法,越来越不能持久。
(2)南方的几个拥兵自重的军阀,看起来地盘很大,但是实际上他们远离战争最为激烈的核心地区,军队的战斗力偏弱。
4.唐军的T(威胁)主要来自两个方向:
(1)关中的西北方向,薛举和李轨,这两支部队时时刻刻威胁着关中的后方。
(2)占据河东的刘武周,此时势力做大,背后又有突厥支持,最有可能沿着李渊起兵的路线,一路杀进关中。
那时并没有SWOT,但当时李世民制定的进军策略,却遵循了我们上面的结论。他的路线概括起来就是—先西后东,先北后南。也就是说,先稳定自己的西北根据地,之后扫平北方,进而南征统一中国。
公元618年,李世民先在浅水原败于薛举,又在薛举急病去世之后,重整旗鼓击败薛举的儿子薛仁杲(gǎo),平定关中以西的广大西北地区。
公元619年,唐军使用反间计,使李轨内部出现分化,从而俘杀了李轨,平定了西北更西的河西走廊,整个关中以西,成为唐军腹地。
公元619年,刘武周进军太原,留守太原的齐王李元吉连夜逃走。同年十一月,李世民东进山西,打败刘武周。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战争中,刘武周的爱将尉迟敬德[29]归降了李世民。
图4-7 割据发展变化图
公元619年四月,权臣王世充废掉了大隋最后一个皇帝—皇泰主杨侗,自封为皇帝,改国号为郑。大隋最后一个象征性的傀儡政权,也退出历史舞台。(如图4-7)
图4-7 割据发展变化图
公元620年七月,李世民携平定西北的余威,率八万大军东出潼关,进军洛阳,会战王世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