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千金(1 / 1)

朝内朝外所有反对势力,业已**平,杨坚称帝只剩下了程序问题。

公元581年,杨坚“受禅”登基,改国号为隋。

五王进京,一网打尽;击退尉迟迥,火烧邺城。

擦干血迹,拔剑四顾,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

赵王宇文招死了,宇文招的女儿不干了。宇文招的女儿叫做千金公主,千金公主是柔弱女子,但千金驸马的来头很大—这个人叫做沙钵略可汗。

沙钵略可汗,突厥人,突厥汗国的第六位可汗。

突厥,六世纪中叶崛起于中国漠北,是古代中国北方在匈奴、鲜卑、柔然之后的又一个草原部落联盟的统称,主体民族号称突厥人。“突厥”这个词,来源于突厥人经常活动的阿尔泰山,阿尔泰山的形状形似古代战士的头盔—“兜鍪(móu)”[18],这个词在突厥语里的发音就是突厥。突厥原本是柔然人的附庸,被柔然人称为“炼铁奴”。

公元552年,突厥首领阿史那土门打败柔然,建立了突厥汗国,自称伊利可汗。建国之后,突厥势力发展很快,迅速取代柔然占领了整个蒙古高原。

北朝早就有和亲的传统,鲜卑人更是。

早期北魏的兰陵公主就曾经和亲柔然,后来突厥崛起,西魏的长乐公主和亲突厥。突厥传到了第六代可汗,沙钵略可汗这里。千金公主代表北周,和亲突厥。

沙钵略可汗以为岳父宇文招报仇的名义起兵,其实并不全是为了千金公主,也是为了他自己。因为受汉文化教育多年,隋文帝杨坚自从登基称帝以来,对突厥不纳贡,也不和亲。这个举动惹恼了突厥人,所以沙钵略可汗早就怀恨在心。五王进京,宇文招被杀,这只是突厥起兵的一个借口而已,而且这个借口听起来非常正气凛然。

沙钵略可汗起兵,但杨坚并没有惊慌失措,因为杨坚手下拥有长孙晟。

长孙晟这个名字我们很陌生,不过长孙晟的第四个儿子叫长孙无忌,还有个女儿,后来成了唐太宗的长孙皇后,长孙皇后后来还生了唐高宗李治。长孙晟,也就是后来唐太宗的老岳父,当然也是唐高宗的外祖父。

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确实名气大,但长孙晟一点也不含糊,只不过长孙晟是低调的奢华而已。从世界历史宏观视角来讲,长孙晟的巨大影响,甚至还要远大于他的两个儿女。

长孙晟这个人从小博览群书,而且擅长骑射,拥有非常高的武艺和个人魅力。当时千金公主和亲突厥,派出去护送的使者就是长孙晟,后来长孙晟获得沙钵略可汗的充分信任,在突厥待了一年之久。在此期间,长孙晟对突厥的风土人情,山川地理,部落构成,乃至内部矛盾都做了深入调查。等到长孙晟归国,杨坚对长孙晟拿到的情报十分关注,提拔长孙晟为奉车都尉[19]。

长孙晟知道,刚刚登上皇位的杨坚,暂时立足未稳,所以仓促之间面对突厥的大兵压境,当然可怕。但可怕的是突厥汗国,而不是沙钵略可汗。对当时的突厥汗国而言,沙钵略可汗只是一个弱势的首领,真正的权力实际被瓜分了。突厥汗国可汗这个位子到了沙钵略可汗这一代,部落被一分为四,有四个人同时自称可汗,分别是沙钵略可汗、达头可汗、阿波可汗、突利可汗。这四个人其实就是叔侄兄弟关系,只不过各自谁也不服谁。这四个人号称“四面可汗”,于是突厥内部开始分裂了,只是在形式上还保持着突厥汗国的招牌。

这一次,长孙晟觉得,让突厥汗国这块金字招牌彻底倒掉的机会来了。

长孙晟仔细分析了突厥目前的情况,为杨坚提出了八字对敌方针—远交近攻、离强合弱。而在随后的很多年中,这八个字一直是中原王朝对付突厥的基本国策,一直到突厥这个强大的国家彻底消失在古代中国北方。根据这个八字方针,在杨坚和长孙晟开始进行一系列谋划和离间,叔叔达头可汗渐渐地和堂侄沙钵略可汗之间有了微妙的猜疑。

开皇二年,也就是公元582年,沙钵略可汗和达头可汗联手侵犯隋帝国边境,不过当战争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沙钵略可汗希望能够扩大战果,而达头可汗则认为需要见好就收。叔侄二人发生了非常激烈的争执,最终导致达头可汗带自己的人马撤回到了草原。

开皇三年,沙钵略可汗再次南侵,隋文帝杨坚派大军兵分八路进行坚决反击。阿波可汗在长孙晟的劝说之下,按兵不动,最终导致沙钵略可汗和阿波可汗兵戎相见,沙钵略可汗甚至杀掉了阿波可汗的老妈。最终没有办法的情况下,阿波可汗西逃,投奔了达头可汗。

在长孙晟这个超级大厨的搅和之下,突厥汗国这杆大旗终于撑不下去了。

同年,突厥彻底分裂成西突厥和东突厥。

当然,我们认为,外交手段必须配合军事手段的使用,只有在隋帝国的军事重压之下,突厥才会如此轻易地被肢解。而如果只是单纯地打外交牌,军事上节节败退的话,也很难有什么像样的突破。所以,归根结底,拳头大才是硬道理。外交不会雪中送炭,只有和军事相配合,才能锦上添花。而长孙晟所做到的事情,无非是在隋文帝杨坚军事胜利的基础上,把外交的成果发展到了极致。

突厥分裂之后,沙钵略可汗彻底怂了,派人主动到帝国朝廷找皇帝讲和。与此同时,千金公主上书,要求改自己的宇文氏为杨氏,认杨坚做干爹。隋文帝杨坚则顺水推舟,赐姓杨,认下来了这个女儿。与此同时,特改千金公主为大义公主,将其编入隋朝宗室名录。

所以,这样反倒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你们突厥人就不要嫌我杨坚不和亲了,现在你老婆一改姓,那不就是我老杨家皇室的闺女跟你过日子了?

就这样,沙钵略可汗终于被打发了。不提和亲的事了,因为已经和了,还和个什么劲?更加不提让隋朝纳贡的事情了,反而是自己年年给自己的干老丈人隋文帝杨坚进贡。

杨坚自然也没有亏待这位干女婿,此后一直坚决支持沙钵略可汗跟其他突厥部落搞内讧。拉一派打一派的玩法,让突厥人越打人越少,突厥部落越打越弱。

简单说一说颇为出人意料的尾声。

几年以后,沙钵略可汗病死,千金公主又下嫁了沙钵略可汗的儿子都蓝可汗。

有一次,干爹杨坚赏赐了大量中原的奇珍异宝给千金公主。

千金公主看到大量来自中原故土的器物,睹物思人,当即赋诗一首:

盛衰等朝露,世道若浮萍。

荣华实难守,池台终自平。

富贵今何在?空事写丹青。

杯酒恒无乐,弦歌讵有声。

余本皇家子,漂流入虏廷。

一朝睹成败,怀抱忽纵横。

古来共如此,非我独申名。

惟有《明君曲》,偏伤远嫁情。

这其中的“余本皇家子,漂流入虏廷”有歧义,可以解释成突厥,也可以解释成宇文家的闺女成了老杨家的闺女,那么虏廷就是隋朝廷。这件事情,让杨坚非常不爽。要知道当年曾经做过普六茹坚的杨坚,非常忌讳的就是别人称呼他“蛮夷”。杨坚传令给突厥人,要千金公主死。

最后,千金公主死在了曾经的儿子、如今的新老公都蓝可汗剑下。

世事难料,不胜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