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哑巴卖刀的故事:哑巴由于无法叫卖,只得坐在地上用刀一截截地切铁丝,人们看到他的菜刀如此坚硬、削铁如泥,便纷纷购买,一抢而光。
在19世纪末,英国北部里兹市,有一个年轻人也是用类似的方式来售货的,所不同的是,他并非天生的哑巴。
这个年轻人名叫马克斯,是波兰犹太人,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他的母亲因为难产而过早地离开了人世,马克斯是由他的姐姐抚养大的。19岁时,他已长成一名强壮的青年,强烈的责任感使他觉得不能再依赖家人生活了,必须自立自强。于是,在1884年,他毅然离开家乡,只身闯入商界碰运气。
当他到达里兹城时,已经身无分文了,而且语言不通。值得庆幸的是,这里聚集了许多犹太人,他们很乐意接济新来的本族人。有个叫杜赫斯特的犹太富商,专做批发百货生意,他觉得马克斯为人忠厚,却因不懂英语,很难找到职业,便主动借给这个青年人五英镑,要他做点儿小买卖维持生活。
当时,五英镑可不算个小数目,马克斯决定用这笔资本做小商贩,刚好杜赫斯特是百货批发商,取货不成问题。
由于马克斯不懂英语,售货时不好讨价还价,所有货物清一色售价一便士,并打出招牌“不要问价钱,每件一便士”,以此招揽顾客。
他的经营方式也与众不同,别人都是想尽量把手边的货卖掉,而马克斯总是收集各种好货色放在摊上,然后以同样的价钱出售,并用开架的陈列方式,让顾客任意挑选货物。不久就树立了品质优良、价格公道的形象,很多顾客都来光顾马克斯的露天摊位。
两年后,马克斯的生意有了一定的发展,他又将“便士市集”开到约克郡等地,聘请一批女孩子当售货员,他自己则奔走于各地。由于业务发展太快,马克斯越来越感到资金与能力均不足以应付目前的形势,要求批发商杜赫斯特与之合股,这时他所欠的五英镑早已还清,对方已不再是债权人了。
杜赫斯特无意去做零售商,就把自己的理账员斯宾塞介绍给马克斯,斯宾塞投资300英镑,成为“便士市集”合股人。
斯宾塞是土生土长的英国人,具有相当的经营头脑,在他的策划之下,“便士市集”业务发展更加迅速。
到1903年时,“便士市集”及零售商店激增至36家,商店已经打出“马克斯·斯宾塞”的招牌,在伦敦闹市也设立了一家百货店。
不久,斯宾塞和马克斯先后去世了,身后留下了“马克斯·斯宾塞”公司,以及那一套独有的经营传统——薄利多销,物美价廉。
马克斯的后辈们成功地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传统。
1972年,西夫勋爵就任该公司董事长,他向公司的全体员工说:“如果我们公司的商店卖的这些东西的质量达不到可供我和我的家人吃或穿的水平,那就不能拿出来卖。”
为了保持这种信誉,并且区别于其他零售商,他们给公司出售的商品都挂起了“圣·米歇尔”的商标。全公司的二百六十多家分店中,清一色都是这个牌子的商品,而在其他的任何一家商店中,“圣·米歇尔”的商品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
所以,马克斯·斯宾塞公司的商店至今都不给顾客开发票,顾客退货也无须发票,因为店方根本不会问你为什么要退。
公司并不像大多数零售商那样,从供应商手中购买成品,而是靠自己拥有的百名训练有素的技术人员与制造商合作,对商品设计、原料选择、生产工序以及质量检验等方面进行研究,按公司的要求进行生产,以切实保证“圣·米歇尔”商品的优越性。
他们都自豪地宣称:“我们是第一家要求制造商生产消费者需要的产品,而不是他们生产什么我们就进什么货的公司。”
马克斯·斯宾塞公司对外从不靠广告宣传,但他们的声誉和名望却不告而知,在英国无人不晓。
一次,一个电视记者在公开场合采访前首相撒切尔夫人,问她的内衣从哪儿买的,首相说:“怎么啦?当然是马克斯·斯宾塞,人人都上那儿买东西,不是吗?”
从事广告业务二十多年的广告公司主席米勒认为,马克斯·斯宾塞公司的名声确实很响亮,这从广告的角度来看是反常现象。其实,有了优质的商品,有了响亮的牌子,他们当然不需要花冤枉钱去做广告了。
确实如此:倘若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在你的商店里川流不息,最有效的宣传方法就是口碑。只有当口碑不能快速传递商品的动态时,才真正需要广告。
一个多世纪以来,马克斯·斯宾塞公司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已经摆脱了地摊集市和小本经营的地位,成为雄踞世界著名工商企业之列的大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