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死猪不怕开水烫,司马相如厚黑制伏老丈人(1 / 1)

人都有自尊心,特别是有些人更好面子,因此,你在待人处世中,要行厚黑之道,就要抓住对方好面子的心理,故意做一些使对方“没面子”的事,往往效果极佳。他怕丢面子而你不怕,他又能把你怎么样?

人们都知道汉代的大辞赋家司马相如,以文才闻名海内,殊不知他在厚黑方面也深得其中的奥妙,并且以厚黑之术为自己脱困解贫。

有一年,司马相如外游归川,回来的路上,路过临邓。临邓县令王吉久仰司马相如之名,恭请至县衙,连日宴饮,写赋作文,好不热闹。

此事惊动了当地富豪卓王孙。卓王孙原是赵人,秦人移民时迁来临邓,以冶铁致富,家有万金,奴仆千人。听说来了个大才子司马相如,也想结识一下,以附庸风雅。但他仍摆脱不了商人的庸俗,故而实为请司马相如,但名义上却是请县令王吉,让司马相如作陪,司马相如本看不起这些无才暴富的人,所以压根没准备去“陪宴”。

到了约定日期,卓王孙尽其所能,大排宴席。县令王吉因平日依仗卓王孙钱财之事甚多,所以早早就到了,但时辰早过,司马相如却没有来,卓王孙如热锅上的蚂蚁,王吉只好亲自去请。驳不过王吉的面子,司马相如只好来到卓府,卓王孙一见其穿戴,心中早已怀瞧不起之意,心想自己是要脸面之人,请来的却是这样一个**无礼之辈。

司马相如全然不顾这些,大吃大嚼,只顾与王吉谈笑,早把卓王孙晾在一边。忽然,司马相如听到内室传来凄婉的琴声,那琴声不俗,司马相如一下子停止了说笑,侧耳细听起来。

卓王孙原被晾在一边,讪讪地毫无意思,今见琴声引住了这位狂士,于是夸耀地卖弄说这是寡女卓文君所奏。司马相如早已痴迷在那里,忙请求让卓文君出来相见,卓王孙经不住王吉极力相劝,派人唤出卓文君。

司马相如一见卓文君,两眼直勾勾愣在那里,他万万没想到这个俗不可耐的卓王孙竟有如此美丽高雅的女儿。于是要过琴来,弹了一曲《凤求凰》向卓文君表达爱意。卓文君心里明白,爱慕司马相如的相貌和才华,当夜偷偷来司马相如处,以身相许。经过商量,两人一起逃回成都。

卓王孙知道后,气得暴跳如雷,又是骂女儿不守礼教,又是骂司马相如衣冠禽兽,发誓不准他们踏入家门。卓文君随司马相如回到成都后才知道,她的夫君虽然名声在外,但家中却很贫寒。万般无奈,他们只好返回临邓,硬着头皮托人向卓王孙请求一些资助,不料,卓王孙破口大骂:“我不治死这个没出息的丫头就算便宜她了,还想要我接济,一个子儿也不给!”

夫妇俩都很聪明,很快想出了一个“绝招”。

第二天,司马相如把自己仅有的车、马、琴、剑及卓文君的首饰卖了一笔钱,在距卓府不远的地方租了一间屋子,开了一个小酒铺。

司马相如穿上伙计的衣服,卷起袖子和裤腿,像酒保一样,又是擦桌椅,又是搬物件;卓文君穿着粗布衣裙,忙里忙外,招待来客。

酒店刚开张,就吸引了许多人来。这倒不是因为她们卖的酒菜价廉物美,而是前来目睹这两位远近闻名的落难夫妇。司马相如夫妇一点也不感难堪,内心倒很高兴,因为这正好给顽固不化的老爷子现现眼。

很快,临邓城里人人都在议论这件事。卓王孙毕竟是一位有身份、有脸面的人物,十分顾忌风言风语,居然一连几天都没有出门。

有几个朋友劝卓王孙说:“令爱既然愿意嫁给他,就随她去吧。再说司马相如毕竟当过官,还是县令的朋友。尽管现在贫寒,但凭他的才华,将来一定会有出头的日子,应该接济他们一些钱财,何必与他们为难呢?”

卓王孙虽然气得吹胡子瞪眼,却又无可奈何,只好分给卓文君夫妇仆人百名,钱财百万,司马相如夫妇大喜,带上仆人和钱财,回成都生活去了。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所采取的策略,恰好符合了厚黑学的精髓,套用一句老百姓的俗话,这叫做“死猪不怕开水烫”,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我已经走投无路,到了这步没法再惨的田地,还要那面皮做什么?你不怕丢脸,我更不怕丢脸,要丢人现眼,索性一块儿丢了吧,看谁的“面子”能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