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伪装外表——喜怒不形于色(1 / 1)

鬼谷子说:“在达到了这个目的之后,要在适当的时候离开对方,把动机隐藏起来,消除痕迹,伪装外表,加避实情,使人无法知道是谁办成的这件事。因此,达到了目的,办成了事,却不留祸患。‘摩’对方是在这个时候,而对方表现自己是在那个时候。只要我们有办法让对方顺应我们的安排行事,就没有什么事情不可办成的。”

鬼谷子认为,当我们达到目的之后,需要把自己的动机隐藏起来,消除痕迹,伪装外表,隐瞒实情。实际上,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喜怒不形于色。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信奉做真实的自己,于是他们从来不掩饰自己的喜怒,高兴的时候就笑,悲伤的时候就哭,烦躁的时候就发脾气。这样的情绪自然流露,偶尔是无大碍的,但是假如一直这样,就很容易让自己变得很被动。因为你根本不懂得掩饰自己的情绪,那你身边的人就知道怎样来调动你的情绪,他们可以很轻松地让你笑,让你哭,甚至让你发脾气。这样一来,不是我们去控制别人,而是我们受人控制。

曾国藩做两江总督时,下属李鸿裔来到总督府中。曾国藩特别喜欢他,对他像对待儿子一样。一天,李鸿裔翻看茶桌上的文本,看到一首诗,是某一位老儒所写。这老儒,即是当时十圣贤中的一个。诗文后边写有这样一段:“使吾置于妙曼娥眉之侧,问吾动好色之心否乎?曰不动。又使吾置于红蓝大顶之旁,问吾动高爵厚禄之心否乎?曰不动。”李鸿裔看到这里,拿起笔在上面戏题道:“妙曼娥眉侧,红蓝大顶旁,尔心都不动,只想见中堂。”写完,扔下笔就出去了。

曾国藩看到了李鸿裔所题的文字后,费了很大的周折才把他找了回来,然后指着李鸿裔所写的对他说:“这些人都是欺世盗名之流,言行一定不能坦白如一,我也是知道的。然而他们之所以能够获得丰厚的资本,正是靠的这个虚名。现在你一定要揭露他,使他失去了衣食的来源,那他对你的仇恨,岂是平常言语之间的仇怨可比的,杀身灭族的大祸,隐伏在这里边了。”李鸿裔很敬畏地接受了曾国藩的教诲,从此以后便懂得控制情绪,不敢再胡言乱语了。

大多数有经验的游说者通常都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喜怒不形于色,而这也是他们赢得游说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游说形势紧迫,不论采取何种方式控制自己的情绪,都需要及时、有效地熄灭心中的怒火。如果任由情绪爆发,就会导致你说一些不该说的话,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情,到时候可谓后悔莫及。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是一位善于控制自己情绪的人。有一次,他在德黑兰短暂停留。当晚,伊朗首相邀请他去看舞女帕莎的表演。基辛格看得很专心,帕莎表演结束后,他还跟她闲侃了一阵。

第二天,一名记者当众与基辛格打趣:“你喜欢她吗?”基辛格很恼火,心想这帮好事之徒真是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但表面上他仍然一本正经地回答那位记者:“不错,她是位迷人的姑娘,而且对外交事务也有浓厚的兴趣。”那记者很快就上当了:“真的吗?”基辛格回答说:“那还有假?我们在一起议论了限制战略武器会谈,我费了些时间向她解释了ISS—7导弹怎样改装成U级潜艇上发射。”

众人哈哈大笑,而那位记者自讨没趣。

在游说过程中,最忌讳的是游说者慌乱、狂躁不安,自乱阵脚,言语过激,以至于语无伦次,漏洞百出。虽然这样发泄了我方心中的怨气,但却恰恰给了对手以可乘之机,同时也使自己陷入被动的处境。因此,哪怕游说形势危急,也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喜怒不形于色,积极寻找对策,伺机反击。游说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争执,这是极为正常的,但游说并不是吵架,不是你将对方骂得哑口无言,你就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反之,如果对手用侮辱性的语言激怒了你,而你火冒三丈,出言不逊,那你的处境将由主动变为被动,这样你就只能被对手牵着鼻子走了。

心理支招

鬼谷子认为,一个人要懂得伪装外表,懂得控制情绪,别轻易表现出喜怒哀乐。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灾祸,一定要严守“深藏不露”的原则。简单地说,就是不乱发议论,不显露自己的企图,不结党结派,不让对方窥探出自己的底细和能力,这样他就很难钻你的空子了。沉不住气的人在冷静的人面前最容易失败,假如你说的比实际需要的少,必定会令你看起来更有威望;假如你能小心翼翼地控制自己要吐露的真实思想,他人就没办法弄清楚你心中所想,从而会将自己的弱点暴露在你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