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曰:“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之开阖以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
鬼谷子说:“纵观古今的历史,可知圣人生活在世上便是要成为众人的先导。仔细观察阴阳两类事物的开合变化并加以判别、分辨,进而了解事物存亡的途径,筹划万事万物从开始到结束的发展过程,通晓人们思维变化的规律,揭示事物变化的征兆,从而把握事物变化的关键。所以说圣人在世上的作用,从古至今都是一贯的。尽管事物的变化没有止境,然而他们最终都各有归宿。或者是属阴,或者是属阳;或者是柔弱,或者是刚强;或者是开放,或者是封闭;或者是松弛,或者是紧张。”
现代社会复杂多变,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无法完全做到坦然和随心所欲,因此,适当地了解和运用一些“捭阖之术”是十分必要的。当周边的环境对自己发展有利时,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捭”的战略,开启自己,积极主动地进攻,以便获得更大的胜利。但是,一旦周边的环境对自己十分不利,我们就要采取“阖”的战略,收敛自己,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不过,在这里,“阖”的战略并不是指消极地等待时机的来临,而是应该积极地创造条件,等待时机,使当前形势朝着有利的方向转换,一捭一阖,一阴一阳,循环始终。
相传,勾践战败后,他接受了大臣文种的建议,收买了吴国太宰伯喜丕向夫差称臣纳贡求降,越王和王后到吴国给夫差为奴做妾。夫差答应了,却在吴国对勾践夫妻极尽羞辱,勾践在夫差面前一副感恩戴德五体投地的奴才相,嘴里还感激夫差不计前嫌以德报怨,宽宏仁慈。勾践在夫差面前表现得十分恭敬,称自己为贱臣,小心翼翼,百依百顺。夫差要上马,勾践就跪下来让夫差踏在自己的背上。夫差生病了,勾践在夫差面前寝食难安,问病尝粪,一边吃着夫差的大便,还一边说出自己的忠诚之志:“恭喜大王,大王的病就快好了。”
就这样,勾践以自己的忠诚打动了夫差,终于,夫差下令让勾践回到越国。勾践回到越国之后,立志报仇雪恨,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自己的志气,于是在吃饭的地方挂上一个苦胆,每逢吃饭的时候,就先尝尝苦味,并问自己:“你忘了会稽的耻辱了吗?”他还把席子撤去,用柴草当褥子,这就是后人一直传诵的“卧薪尝胆”。
经过多年的努力,勾践召集诸大夫,向他们宣告说:“我准备和吴国开战,决一生死,希望士大夫同心协力,跟吴王夫差颈臂相交肉搏而亡,是我最大的愿望。从国内考虑,我们的国力不足以损伤吴国,与国外的诸侯结盟也不能毁灭它,那么,我将抛弃国家,离开群臣,手举刺刀,更换姓名,改变容貌,去当奴役,侍奉吴王,以便找机会刺杀他,我虽然知道这样做危险太大,要被天下人所羞辱,但我决心已定,如果那种方法还不可行,我也一定要想办法实现自己的诺言!”
后来,越国与吴国在五湖决战,吴国军队大败,越军包围了吴王的王宫,攻下城门,活捉了夫差,在灭掉吴国两年之后,越国称霸诸侯。
在吴王夫差面前,勾践简直跟奴才差不多,甚至比奴才还卑贱,受到了夫差的百般侮辱不说,嘴里还要感激夫差不计前嫌以德报怨,并自称“贱臣”。这样的姿态,比委曲求全更甚,勾践所受的侮辱和苦难那不是普通人能及的,但他都忍下了。其实,他早就有了复国大计,之所以在夫差面前百般受辱,那是为了赢得夫差的信任,这样自己就可以早日回到越国施行复国大计。那看似的委曲求全,实则是勾践采用的“阖”的策略,在兵败吴国后,勾践便隐去锋芒,忍气吞声,暗中积蓄力量,用种种措施来慢慢转化不利的形势。一旦形势有利于自己的时候,就马上采取“捭”的策略,主动征战,一举吞并了吴国。
心理支招
鬼谷子认为,忍辱负重,也是有目的的,如果一个人不管遇到何人何事都采取忍耐的态度,那这样的忍耐就是愚蠢的。在忍耐的同时,我们应该问自己“为什么忍耐”“忍耐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当心中有计划,那就必须忍耐;羽翼未丰,也需要忍耐。这样的忍耐是一种智谋,因为在委曲求全的同时,他早已将所有计划掌控于胸中,忍耐不过是为赢得最后成功拖延时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