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小说写作,如何写出活灵活现的人物(1 / 1)

1.为什么要讲人物,你会学到哪些

这个章节我们来讲人物小传的创作方法。而作为本次系列课程的第一小节,有两个重要的问题:

第一个:人物小传是什么,人物小传的作用是什么?

第二个:人物小传包含哪些要素?

通过这个章节的学习,我们不仅可以学习到完整的人物形象设计、撰写人物小传的方法,还会学习到小说写作中如何去展示人物的方法。

现在我们先来讲第一个问题:人物小传是什么?

人物小传就是人物的一个详细介绍,这个介绍越详细,对我们的小说写作帮助就越大,所以人物小传写作的过程其实也就是人物形象塑造的过程。我们塑造了一个人物的形象,人物的小传也就有了。换句话说,人物小传撰写的过程其实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

那人物小传的作用是什么?

第一个作用:帮助作者了解人物。

很多时候,作者在动笔写作时,并未完全了解自己故事里的人物;不够了解人物的性格,甚至连人物具有哪些能力都不清楚。小说/剧本写作,其实就是一步一步地向读者展示人物的过程,如果我们连自己故事里的人物长什么样子、有哪些特长、具有哪些性格特点都不知道的话,那又怎么能向读者清楚地展示呢?甚至严重的时候,人物小传的缺失或者不详细会直接导致作品的夭折。比如:故事写到三万字的时候不知情节该如何发展了,不知人物该如何出场了,突然就卡住了,举步维艰。停了一段时间,再打开故事可能就会产生挫败感,最后索性就不写了;或者写到三万字的时候发现自己的人物是混乱的,情节也有漏洞,就对故事接下来的撰写没信心了。

再比如,因为在写作的时候对自己故事里人物的性格不了解,所以随便给人物安排情节,把周瑜的台词给了张飞,把过五关斩六将安排给了诸葛亮……那这个小说/剧本就没法看了。

当我们足够了解我们故事里的人物时,我们就知道他会说什么话、会做什么事,就像了解我们身边的朋友一样。了解了他之后,我们就可以给他安排适合他的出场方式、适合他的台词。

第二个作用:塑造出性格鲜明的人物。

不写人物小传导致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人物的性格重合,人物变成一个模糊的概念。虽然作家们极力地在性别、职业、名字、外貌等上面给他们作区别,但是在性格上却没有明显的区别,他们的表达方式、做事风格很接近,甚至如同一人。

我们写小说其实就是尽可能地塑造出不同的人物形象,让每一个人物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形象性格。为什么呢?因为没有读者会愿意看一群普通得跟他生活中的人一模一样的人的故事;并且只有不同性格的人在一起的时候才会产生分歧,发生矛盾,从而形成故事。

我们经常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相同性格的人是很难产生故事的。比如一对夫妻,两个人都非常邋遢,并且他们都对这种邋遢的生活非常享受,不会产生任何冲突,那怎么产生故事呢?

但是如果这对夫妻当中男人是一个非常爱干净的洁癖男,洁癖到地板上有点灰尘都要用抹布给抹掉,而女人邋遢到半月不洗内衣的地步,那这对夫妻的戏就有的看了。洁癖男每天都会很崩溃,邋遢女也会很痛苦,他们每天都会为做家务、整理房间的事情吵架。

两个人之所以成为敌人、会发生矛盾、产生冲突,是因为他们观念的不同而导致的。这种观念可以是价值观、金钱观、爱情观、亲情观,或者是其他任何一种观点。我们不妨想想,古代的忠臣和奸臣为什么会成为对手?其实就是因为价值观不同。

当然,奸臣和奸臣也有可能因为利益而变成对手。忠臣和忠臣之间也有可能会因为对某件事情的看法不同而变成对手,比如宋朝的王安石和欧阳修、苏轼等人。

我们非常清楚地了解自己故事里的每一个人物,才能将他们区别开来,才能确保他们之间的各不相同,从而确保任何两个人在一起都能产生故事。

第三个作用:检查我们的故事大纲。

在写作故事大纲的时候,如果我们对自己的人物不够了解的话,可能就会存在各种各样的漏洞。正如前面所说的,会把诸葛亮的台词给张飞,把过五关斩六将安排给诸葛亮。

我曾经看过一个抗日剧,故事里的主人公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在之前的每一场战斗中都能够凭借自己的聪明战胜敌人。而有一次他带着一个女同志一起去炸日军的军火库,潜入军火库之后,女同志去吸引日军的注意力,他自己则负责引爆炸药包。女同志下去跟敌人搏斗了没多久便牺牲了。这个之前还信誓旦旦地说要不顾一切代价炸掉日军军火库的男同志,没有拉开炸药包的引线,而是抱着炸药包跑下去跟敌人搏斗去了,导致军火库没炸,自己负重伤,在临死的时候,用最后一口气爬向炸药包,企图拉引线,可为时已晚,日军向他连开了几枪。

看到这里我就很奇怪了,本来目的就是要炸军火库,在日军还没发现他的时候他有大把的时间拉引线,他为何非要下去跟敌人搏斗呢?一拉引线,军火库一炸,所有日军都会被炸死,为何还要多此一举?这不符合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更神的还在后面,这个时候外面又冲进来一位同志,徒手跟日军搏斗,这些手里有枪的日军居然也要跟他徒手搏斗送人头,这位同志把日军打趴在地上,有大好的机会拉引线,可他却要跟日军搏斗,最后被一个日本士兵一枪给打倒了,等倒地之后,才想着去拉引线……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匪夷所思的情况?这其实就是编剧不够严谨,他并没有认真地根据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去给他安排情节,三个人物都一模一样,没有任何区别。小说/剧本中,要塑造人物的蠢,也不能一样蠢,蠢也要蠢得各有特色!明明有大好的机会拉引线,却非要等到敌人把他打倒之后再去拉。同时也说明这个故事的逻辑是存在问题的,不是在推着人物往前走。

如果这个编剧好好写人物小传,知道他的人物是一个笨蛋,还是一个聪明人,估计也就不会出现这么大的漏洞而导致故事的后续坍塌。如果前面的一男一女成功引爆军火库,那么外面的那位同志便不会进来就牺牲了,如果他没有牺牲,那么故事情节可能也就不是这么发展了。

所以,当我们写好了人物小传,了解了故事里的人物之后,我们自然就会发现故事大纲中不符合人物性格的地方,从而也就发现了故事大纲的漏洞。我们每写一个人物小传,都是对故事大纲的一次检查,写两个就是对故事大纲的两次检查,当我们写完了小说中主要的七八个人物后,也就对我们的故事大纲进行了七八次的检查。做了七八次检查的故事大纲一般也就不会存在什么大的漏洞了,写出来也就通常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即使存在问题,那也是小问题,稍加调整就可以。

这是人物小传的三种作用。

下面我们来讲人物小传所要包含的要素。

第一个要素是故事人物的性格,比如搞笑的、内向的、懦弱的、聪明的、智谋的、刚烈的、憨厚的等这些大类的、比较直观的性格特点,我们称为人物的核心性格。

《琅琊榜》中梅长苏的核心性格是智谋型的,城府极深;而《战狼2》中冷锋则是英雄汉子的形象。

第二个要素是人物的性别、工作、身体状况等,因为这些都会影响人物的性格和处理事情的方式。比如一个腿脚不便的人一般不会选择去盗窃,一个口齿不清的人不会选择当相声演员。当然,你如果要写一个口齿不清的人非要当相声演员也可以,前提是这个人物要有其能达到目的更好的优势。

第三个要素是人物的家庭背景、受教育情况,这一切对人物的影响不用我说大家也都明白。

第四个要素是曾经发生在人物身上的重大事件,当然这也是人物的背景,还有人物讨人喜欢的地方以及让人不喜欢的地方,甚至周围人对这个人物的评价等。

这些都是人物小传包含的要素。接下来,我们将用三个小节来跟大家分析以上四个人物小传的要素,最后再用一节来讲解具体的小说写作中人物的展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