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写出好故事
小说/剧本其实就是讲故事。就像小时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给我们讲故事一样。唯一的区别在于我们是用文字讲故事,我们的对象是坐在书本的对面,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则是与我们面对面地用语言来讲述。
那我们作家的任务是什么呢?怎么样才算是把小说写成功了呢?
不同作者对一个成功小说的看待标准也不一样。有的人认为能得到评论家的认可就已经算是不错了,而有的人认为获得茅盾文学奖就算是成功了,还有的人认为拿到诺贝尔文学奖才能算是成功。
但是对于小说或剧本而言,是否畅销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如果读者不愿意为你的作品埋单,多少还是会很失落。
而读者是否愿意埋单,很大一部分因素是由故事决定的。所以在畅销小说/商业剧本的写作当中,“故事”就显得尤为重要,甚至是决定胜败的关键。
说到这里可能有些朋友表示纳闷,不是说写小说最终应该要回归到立意吗?的确,伟大的作品之所以伟大,不仅仅是故事编排得好,立意也是很高的,比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等作品之所以能够畅销多年,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的故事情节精彩,也不仅仅是它们的人物形象塑造得足够鲜明,它们还具备一定的社会效益和思想高度。
一些有写作基础的读者可能又问了:那小说的主题呢?所以,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初学者写小说可以先不去思考主题。这可能颠覆你过往的认知。
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在写一个作品的时候,不停地在想我到底要表达一个什么样的主题、我要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别人一个什么样的道理等,那么你的这个故事就会很单薄。因为在你的故事里面,读者就只会看到你所定的这一个主题。
我们来举个例子。
一个作者定的主题是:父母应该要用爱来养育孩子。那他在这个作品里面表达的就是父母应该如何爱孩子,孩子要如何孝顺父母。所有的事件,所有的台词、情节都是围绕着这一主题进行的。那么,无论故事设计得再曲折、再跌宕起伏,故事都会很单薄、不丰满,也没有任何悬念。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们都知道这句话的意思——不同的读者去读《哈姆雷特》这本书,他们得到的和感悟到的是不一样的,他们读出来的这个故事的主题也不一样。
就像《西游记》,有人说它是写官场腐败的,有人说是写佛道之争的,还有的人说是写三教合一的。但是,我们试想,如果《西游记》的作者早在写这个故事的时候就想着要通过这个故事写出官场的黑暗,那读者还能读出其佛道之争吗?还能读出三教合一吗?当然不会!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难道是作家莎士比亚早在构思《哈姆雷特》的时候就构思了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的性格吗?还是在这个作品里面已经策划出了一千种不同的主题呢?
当然不是,如果说莎士比亚在构思这个作品的时候就在这本书上注入了一千个不同的主题、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的性格,那我想我们今天就不可能读到他的作品了,也不可能讨论他的作品了。为什么?因为把一千个不同的主题注入一个作品中,一千个不同的人物性格特点放在一个人身上,那是计算机干的活,不是人能做到的。
就算是让你把一千个不同的人物性格罗列在纸上,那至少也得花上好几个月的时间;况且你还要把这一千个人物性格设计在一个人身上,还要让不同的人读出不同的东西出来,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确实是不同的读者在阅读《哈姆雷特》时就真的读出了不同的主题。那到底莎士比亚是怎么做到的?
显然,莎士比亚在写《哈姆雷特》之前,他并没有把一千个不同的主题都放在这个作品里面,他也没有把一千个不同的人物性格整合在哈姆雷特一个人身上,他做的仅仅就是把一个故事讲好,讲得跌宕起伏,让人一边泪流满面一边欲罢不能地往下读着。
而在讲述这个悲剧的时候,这里面就有着作者自己的爱情观、人生观、世界观,以及自己的金钱观、伦理观等。也就是说,因为故事是作者设计的,所以故事里面主人翁的价值观、爱情观、金钱观等其实也是作者身上具有的。
作者并不是刻意在其作品中注入这些观点,而是在写作的时候潜意识注入的。
人本身是多面的、复杂的。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包括爱情观、伦理观等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的。
所以作品也就变得复杂,不同的人读出了不同的主题。
举个我父亲的例子。
我父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在庄稼地里过完了自己的一生,一年四季忙碌不停。春天,种完自己家的地,父亲还会牵着牛,抬着犁去给别人耕地挣钱。秋天收完自己家的庄稼,父亲又会去给别人家收庄稼挣钱。
从这点上看,我父亲是个勤俭持家的好男人,一个老实本分的农民。
可是我的父亲又有另外一面:当他遇到知己时,他可以在一天之间把一年辛苦种地积攒的钱用来与朋友大醉一场,全部消费掉。
从这方面看,他又是一个不顾家庭、随意消费的人。
那我的父亲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不同的人对他就有了不同的看法。
我要表达的意思是人是复杂的、变化的,莎士比亚也是,所以他完完全全地把自己的灵魂注入这个作品里面之后,作品里面的人物就很形象生动,活灵活现。人们去阅读他的作品,就像是在跟他相处,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体会。
一个人的世界观是复杂的,性格是多面的,对金钱的看法,对爱情的看法也是复杂的,甚至连我们自己都无法清楚地认识我们自己。
同一个人物,会接收到不同人对他的不同看法和评价。比如,有人说我父亲是个勤俭持家的人,也有人说他挥霍无度,还有人说他对朋友很忠义。
同理,不同的人去读同一部作品自然也会有不同的解读。
讲这么多就是想告诉每一个初学作者,当我们写一个作品的时候,我们不需要刻意和过度考虑作品的三观问题。因为在讲一个故事的时候,所有的这些语言场景、人物行动都是你设计的,都会按照你的安排去走。这些人物的选择、台词的设计都会带出你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你的思想也就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了。至于你的三观是什么样的,让读者们自己去读就好了。
作为小说作者,你的任务只有一个:写出一个好玩的、能让读者不看到最后就不撒手的故事就可以了。
学习小说写作,我们先要做的就是学习如何讲好一个故事。怎么去构思、怎么去切入、怎么去描写、怎么去塑造人物形象,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我们也就会写一个故事了。至于其他的东西,就交给读者自己去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