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赵元任的艺术歌曲创作(1 / 1)

赵元任,字宜仲,1892年生于天津,祖籍江苏武进。1915年,赵元任入哈佛大学学习哲学并选修音乐,1918年获博士学位。1925年回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任教,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并列为清华“四大导师”。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语言组主任,并当选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1938年,赵元任先生定居美国,先后在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教授语言学、音乐史等课程,1982年去世,享年90岁。

赵元任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一位重要的代表性人物。他的歌曲创作集中发表在1928年出版的《新诗歌集》当中,萧友梅先生曾经这样评价,“这本Schubert派的艺术歌曲出来,替我国音乐界开了一个新纪元……教我们不能不称呼他做‘中国的Schubert’”[5]。

在他的歌曲创作中(12首艺术歌曲,根据胡适、刘半农等人的诗歌谱曲),既有反映社会现实和劳动人民生活的作品,比如《卖布谣》、《老天爷》、《劳动歌》、《西洋镜歌》、《我们不买日货》、《看,醒狮的怒吼》,等等。也有一些十分优美的艺术性很强的歌曲,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教我如何不想他》、《海韵》、《上山》,等等。

《卖布谣》是现实主义题材歌曲创作中很重要的一首作品,同时也是赵元任先生非常喜爱的一首歌曲,当他再次回国来到上海音乐学院时,曾亲自用无锡方言演唱过这首歌曲。整个曲子只有41个字,简练、质朴,曲调也十分简单。

《教我如何不想他》是赵元任根据刘半农在五四时期写的一首著名的白话诗谱曲的,以清新雅致的微云、清风、海浪、月光的意象,描摹出浪漫的爱情形象。这首歌曲也被认为在调性思维和民族风格的拓展上具有相当重要的示范价值。比如“微风吹动我的头发,教我如何不想他”一句,是在主调E大调上,小七度上行跳进之后,转为属调,形成了“变宫为角”的一句“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他”。

赵元任的歌曲创作“大胆探索‘中国化’的和声,注意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中国派’曲调的特点,以其音乐学的优势,在创作中对歌词与曲调的关系处理得细致入微,别具匠心”[6]。而对于艺术歌曲创作中起到关键作用的钢琴伴奏,“赵元任在这些歌曲的创作中不仅以优美动听的曲调恰如其份地表达歌词所要求的思想感情,并十分重视通过具有不同性格的钢琴伴奏织体,来发挥钢琴与歌声共同在艺术形象塑造中的作用”[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