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学堂乐歌到艺术歌曲(1 / 1)

学堂乐歌是中国歌曲创作的先声,从1903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之后,新式学堂在中国诞生,这时在新式学堂里开设了“乐歌”课程,于是,就同时诞生了“学堂乐歌”。沈心工先生是学堂乐歌的第一代重要作曲家,他着手进行的学堂乐歌创作与教学实践对中国艺术歌曲的产生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中国理论作曲学科的重要代表人物,同时也是中国早期艺术歌曲的代表人物黄自先生就曾回忆自己从小得益于沈心工先生音乐的影响,在《心工歌唱集》的序言中他写道:

“记得二三岁时,父亲买了几本唱歌书回来,母亲常抱着我唱那本书里的‘摇摇摇,囡囡要睡了’等歌,不久我就学会了好几首……七岁我进上海初级小学读书……在小学前后共五年,这时期中所学会的歌不下五六十首。因为我自小就很爱唱歌,所以一首首都唱得很熟,就是到现在大致都还能记忆。”

另一位与沈心工齐名的早期歌曲作曲家便是弘一法师李叔同先生。他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也是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他一生写过65首乐歌,其中用现有的曲调配词或者填词的占绝大多数,达到60首。他的创作虽然比沈心工要少,但由于其名望更重,且作词古雅,得到知识分子的喜爱,因此,成就颇高。汪毓和先生曾经评价:“李叔同的许多歌曲在艺术水准上是超过了同时代人的。”[1]比如他根据美国作曲家奥德威的《梦见家和母亲》(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曲调填词的《送别》,至今仍然传唱不衰。

作为中国艺术歌曲的早期探索者和开拓者,“他们逐步尝试着釆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诗词与西洋乐器伴奏有机巧妙地相结合,运用某些西洋先进的作曲技法,突破中国以往的单声部音乐体系为主要艺术特点的音乐创作手法,渐渐朝着和声织体、复调手法、多声部艺术效果等一些能够充分地反映民族精神与时代特征的创作方式上迈进”[2]。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渐渐不满足于一般的集体诵唱学校歌曲,而要求能提供具有更高审美价值的、适合个人演唱的艺术性独唱歌曲和艺术表现力更丰富的合唱歌曲”[3]。从此,中国的艺术歌曲创作有了一个全新的面貌,出现了包括萧友梅、赵元任、黄自、青主、刘雪庵、陈田鹤等在内的一批重要的艺术歌曲作曲家。

中国早期艺术歌曲的作曲家们,大多浸**于中国古代文学诗歌与新文化运动的过渡交替之中,有着复杂的人文背景。以古代诗词作曲的,名作如:青主的《大江东去》、《我住长江头》;黄自的《花非花》、《卜算子》、《南乡子》、《点绛唇》;刘雪庵的《枫桥夜泊》、《春夜洛城闻笛》;陈田鹤的《江城子》、《枫桥夜泊》、《采桑曲》、《春归何处》;马思聪的《关山月》、《山居秋溟》;谭小麟的《自君之出矣》、《正气歌》、《彭浪矶》、《春雨春风》,等等。

而以五四运动之后的新诗作曲的则有:萧友梅的《问》、《南方之雁语》;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他》、《也是微云》、《卖布谣》、《上山》、《听雨》、《老天爷》、《西洋镜歌》;黄自的《玫瑰三愿》、《思乡》、《春思曲》、《天伦歌》;贺绿汀的《嘉陵江上》;刘雪庵的《长城谣》、《募寒衣》、《飘零的落花》;陈田鹤的《山中》、《秋天的梦》、《雷峰塔影》;江定仙的《岁月悠悠》;谭小麟的《别离》;林声翕的《白云故乡》;冼星海的《老马》、《断章》、《风》、《山中》;江文也的《台湾山地同胞歌》;应尚能的《梨花落》、《吊吴淞》;夏之秋的《思乡曲》;陆华柏的《故乡》等,都是传世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