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字号街车(1 / 1)

我对中国爱乐乐团的印象断断续续。2003年,成立三周年之际中国爱乐乐团在上海大剧院首次登台。余隆春光满面地上台指挥了一套**四射的曲目。我坐在第一排幸福地看着电视偶像杨澜洁白的皮肤,听着她和余隆之间妙趣横生的对话。2004年上海广播交响乐团在一片争议中改制成上海爱乐乐团,高层换血,门户清理。联想到同样由广播交响乐团改制而来的中国爱乐乐团,两支乐团在京沪两地各自发展,各有着代表不同指挥学派的指挥家带队,均由广电机构管理。然而时过境迁,曾经处于同一层级的两支广播乐团,如今竟迎来天壤之别的差距。由此可见,改制并非目的,而是手段,更是技巧。归根结底,事在人为。

对于中国爱乐乐团,这个人无疑就是余隆,以及以他为代表的整个团队。2005年8月,因工作变更暂驻北京,使我对中国爱乐乐团有了更为频繁的接触,对其有了深入的了解。在京游走至今将满五年,经历乐团十年历程过半,很荣幸能成为乐团发展的见证者。当然作为一支乐团,改制成功与否,最终要落实到音乐会现场的演奏水准。

驻京后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有四场音乐会。第一场是克劳斯·维瑟指挥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我仿佛听到了一个被圣灵附体的乐团,在指挥家和歌唱家的“煽风点火”下营造出无底的音响深渊。第二场是乐团首席客座指挥潘德烈茨基指挥乐团全球首演他的第八交响曲,那半场音乐会给我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以至于让我一度满世界地寻找第八交响曲的商业出版的唱片。第三场是乐团铜管声部在中山音乐堂演奏帕里斯特里纳的《小坎佐纳》,是展现国内乐团普遍最为薄弱的管乐声部的良机。铜管乐师们站在音乐堂台上台下,营造出历史上最早的“环绕声”效果。得益于优秀的铜管演奏员,那首毫不起眼的短小作品让我一直无法忘怀。第四场便是最近余隆指挥上演的音乐会版歌剧《风流寡妇》,开启了国内重量级乐团、指挥、导演和阵容献演轻歌剧之风。五年内乐团上演的曲目之广、首演之巨、邀请客座之多,恐在国内无出其右。它们代表的不仅仅是“量”,而是凝聚在“量”背后的创意和努力。至今,中国爱乐乐团仍旧是京城近十支正规编制乐团中唯一能提前公布完整演出季计划的职业乐团。如果说存在便是理由,那对于中国爱乐乐团来说,这一理由便是它的无可替代和独一无二。

这一我心目中的“国字号街车”即将迎来十周年。转瞬之间,我也老了十岁。从怀才不遇的大学毕业生,到现今皱纹初现的中年“文青”,将数不清的晚七点半至十点的黄金约会时光献给了余隆和他的团队,也自甘寂寞地享受了五年多的一人独醉,音乐是我最忠诚的伙伴。然而我不能忘记那些断代之前的先人。中国广播交响乐团与胡炳旭合作的柴科夫斯基第五交响曲录音,在我听来简直具有穆拉文斯基和圣彼得堡爱乐的遗风。在新主的十周年之际,勿忘旧主植下的一草一木。那些在乐团改制祭旗下存活的、消失的、改头换面的、以泪洗面的人,为中国爱乐乐团的前身、中国爱乐乐团的当下和未来奉献的人,举杯同庆的荣耀,属于你们。

201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