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三角困境(1 / 1)

心的出路 贝弗利·斯通 1186 字 4个月前

面对现实

为何难以抉择?因为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也许你坚信割舍并无想象中那么让人心痛,但事实偏偏相反。类似的自我安慰只是自欺欺人罢了。面对一段感情破裂的婚姻关系,你也许无动于衷,无能为力,也许继续沉沦其中,难以重新开始。你到底应该怎样才能割舍一段已不再属于自己的感情?只有早日挥别错的人,对的人才会出现。

你在为做决定而疲于奔命之时,也是你生命中的关键时刻,人生重要的转折点。你若能把握好这极其关键的时刻,就能实现自我价值,还原原本的自我。为此,当机会来临时,你需要有一部人生哲学来给予你行动的勇气,就如耐克口号说的一样,“现在就行动吧!”模式一将展示我们是怎样学习的,进而又是怎样做出决定的。这个模式对于那些缺乏行动勇气的人们来说非常有帮助。

此模式展示了我们怎样时常在由行动、反思和计划组成的没有尽头的三角运动中停滞不前,陷入困境。也许你正处于一段不愉快的关系中,你每天都忙于工作和生活,直到午夜才有时间反思如何改变受挫不已、虚度光阴的现状,你不断计划着改变:和伴侣交谈,共同协商各自该如何做出改变来改善婚姻关系;这段关系该何去何从,继续勉强凑合还是各走各路?

破釜沉舟,断然行动

你可曾尝试实施过你的计划,看能否行得通?你会发现,这如同破釜沉舟,需要无比的勇气和一份坚持,并要抱着背水一战、毫无退路的心态。

但实际上你只是在令自己停滞不前罢了。危急关头,你惧怕尝试,却又一次退缩到原来的三角困境中。

模式一:三角困境运动模式——停滞不前

三角困境运动——停滞不前的状态

反思你们当下的关系、生活状态并预计将来,你制定了宏图大计,但在采取行动面前,却无所适从,你曾想过:

行动出击。

咨询律师。

面对现实。

调整相处策略。

转移视线,趋利避害。

淡泊名利,知足常乐。

不听父母和朋友的规劝,也不倾听小孩的心声。

你想过要立刻做出以上行动,并计划实施,可始终没有勇气迈出第一步。

此三角困境模式也是许多人生活的大体模式。人们成年累月地在此模式中来回运动着,反思着他们的行为、生活状况,制订计划试图改变不佳现状。可每次到采取行动的紧要关头,人们都会临阵退缩,一无所获。也许你能在下面这些难产的“决定”中找到自己曾经的影子:

工作职位晋升。

出国重新开始。

自立门户,自主经营。

编写著作。

使生命更有意义。

团结同事,友好共事。

但你未曾真正采取行动,这些“决定”只是你虚无缥缈的梦。无论此举是伟大之举还是微不足道,你都从未跨越界限,尝试迈出跨越性的一步。既然如此,你就不该时常抱怨身陷其中是多么地疲于奔命、焦躁不安了,这完全出自你自己的选择。

改变面临的困境

既然不快乐,为什么不尝试勇敢迈出这跨越性的一步呢?为什么不听从自己心中所想,决定去留呢?为什么宁愿犹豫不决、痛苦万分,也不愿冒险一试,也许会有转机呢?正如我之前所说,恐惧是其罪魁祸首。

往前迈一步是何感觉?摆脱困境,咨询律师,接受现实,改变相处方式,不过分苛刻要求,享受生活的平淡,不听父母劝告,告诉小孩真相又是什么感觉?没错,是害怕。每每想到这些,人们不禁会因焦虑而坐立不安,甚至影响健康。

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最大危害在于,它产生下列这些让人为之害怕的想法:

离开对方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的?真的就会过得更好吗?

离婚后我能独自应对房产变卖、财产分割、衣食住行、情感阴影以及安抚小孩心理创伤、应对父母和朋友的强烈反对等问题吗?

我真能找到更合适的人吗?

若继续勉强凑合,你可能会想:

分开已是不争的事实,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

分开后也许我会过得比现在更好。

为什么还要去忍受一个早已无欲无求的人?这么委曲求全值得吗?

这样做真能保护孩子免受伤害吗?

因此,阻碍我们迈出这跨越性的一步的,是来自下面这些方面的恐惧:

把握稍有不慎就会出错,事与愿违。

伤害身边关心自己的家人及朋友或招致他们的反对。

存在许多未知的因素,结果是那么不可预知。

你害怕面对不可预知的未来,你不能确定迈出这一步到底是对是错,因为你不知道你是否因此而:

得到真正的快乐。

更加成功。

过得更好。

现在感觉如何

也许你会认为这是在吓唬你,其实是帮你迈出行动的第一步。

综合上述的原因,要迈出这一步的确是困难重重,但垂头丧气停滞不前,甚至重蹈覆辙又当作何感想?你可曾想过,多少次凌晨三点仍辗转难眠,心中不解的疑团叩击着心灵,萦绕着思绪,这不如意的生活难道就没有使你痛苦不堪吗?

面对生活,你只有变与不变两种选择

选择维持现状,你也许能避开尝试带来的紧张及焦虑。然而,生活终究是那么现实,充斥着紧张和焦虑,你避无可避。与其做无谓的逃避,不如接受现实,直面人生,果断抉择。

选择一

继续忍受停滞不前所带来的痛苦和愧疚,一如往日垂头丧气,得过且过,却不愿另觅出路去尽力改变不如意的生活,而只是一味地慨叹生活的无奈,岁月的蹉跎。如此以往,你将抱憾终身,一生只有不断抱怨乃至沉沦,惶惶不可终日。直至临去之时,回想你虚度的一生,也只能含恨而无奈地慨叹一句:“要是……该多好。”

选择二

纵然承担着对未知将来的担心和忧虑,但为了更快乐和美好的将来,仍毅然选择孤注一掷,拼死一搏。只有勇于迈出第一步,你才能发掘和实现自身生命潜在的价值潜能。

压力无处不在

毋庸置疑,不管是留在原地停滞不前,还是尝试迈向不可预知的未来,压力总会伴随着你。无论作何选择,你都会承担风险。但冒险做一次决定,实现一次突破,能让你在再次回首生命时心存宽慰,心满意足。

想要重获自我,没有选择,唯有迈出这跨越性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