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公子荆”一章?,
富者可以为法;
读《论语》“齐景公”一章?,
贫者可以自兴。
舍不得钱,不能为义士;
舍不得命,不能为忠臣。
注释
①读《论语》“公子荆”一章:《论语·子路》:“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这是说卫国公子荆善于居家,对自己的家境总是感到满足。
②读《论语》“齐景公”一章:《论语·季氏》:“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这是说富有如齐景公,死了无人称颂,有德如伯夷、叔齐,虽饿死而名垂千古。伯夷、叔齐:《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遂饿死于首阳山。”二人被视为古代高风亮节的典范。
译文
读到《论语》中公子荆总是满足于自己家业的内容,富有的人可以当作法则;读到《论语》中齐景公豪富却无人称颂,伯夷、叔齐贫穷却名垂千古的内容,贫穷的人也应该振作。
舍不得钱,做不了义士;舍不得命,做不了忠臣。
简评
欲求太过,家业永不知足,则总多劳累。富而不积德行善,则最终还是被人忽视。贫穷而有大德,这样的人,因为少,所以总是受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