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未被升迁情况的六个建议(1 / 1)

台积电工作法 彭建文 869 字 2个月前

如果你是那个“没被升迁”的人,你该怎么调整自己呢?我提供六个方面的建议作为参考。你可以通过这六个方面,全方位检视自己的能力,同时因应公司需求,把自己调整到最好的状态。

1. 分析企业文化

别人得到升迁而你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应该先想到公司的企业文化。对优秀的人都做好的五个方面进一步分析,在你的公司,哪一个方面突出的人容易被看见,好好思考自己努力的方向是否与企业文化的要求吻合。

假设你身处的公司不重视专业能力与工作方法,只在意人际关系,那你就要思考自己是否做得到。如果自身价值观与企业文化不合拍,可能就代表自己并不适合在这家公司继续待下去。

如果企业文化和你的价值观相符,你就应该进一步调整自己,不只是心理调适,也要看看自己哪方面还做得不好,还可以加强什么能力。公司的组成就像金字塔,每年能升迁的可能就是顶端的几个人。当下也许没有你的一席之地,不代表你往后都没有机会。

2. 分析升迁者的优缺点

回到原点,我认为能得到升迁机会的人,一定有优点。用前面提到的五个方面分析升迁的理由,就能从中得知自己跟他的差距在哪里。比方说,升迁很快的同事专业能力很强,也经常为公司解决复杂的问题和项目,很懂得与主管搞好关系,因此时常被主管表扬。

分析出他人有哪些能力比你强,你就有努力的方向。这样一来,你不仅能摸索出公司升迁的规则,还能更快地调整好心态。

3. 回归升迁的本质

除了心态上的调适,更重要的是回归本质,问问自己,到底想不想升迁。

升迁不只是权力与薪资增加了,相应要负的责任也会跟着增加。就我的观察,职场上有很多人希望晋升,但期待要承担的责任相对变少,总认为有权力之后,就可以把工作丢给职级比自己低的人,变相转移责任。千万小心,这样矛盾的心理会反映在行事态度上。虽然你会因为别人升迁心里感到不平衡,但你展现出的态度也没有给人“积极希望晋升”的感觉。

你应该自问,是否准备好承担更多责任。如果真心想升迁,除了理性分析企业文化,审视自己是否表现出积极主动的态度之外,“诚实面对自我需求”也非常重要。

4. 养精蓄锐,等待机会

有些人不喜欢出风头,喜欢埋头做事。以工程师为例,我发现这种贯彻“老二哲学”的工程师为数很多。他们的心态大抵是:反正自己就是认真工作,尽量做好主管交办的每项任务,总有一天会有升迁的机会。

人的性格早在进入社会前就已定型,不会因为进入职场而大幅转变,低调进取也没什么不好。对这样的人,我的建议是持续提升自己,尽量做好专业能力、态度与工作方法、努力三个方面,让自己的优点被人看见,机会来临时主管才会想到你。

5. 考虑部门的升迁名额

一个部门的升迁名额是有限的,如果你想要晋升,就要考虑部门的升迁名额是不是已经满了。如果是,与其一直被动等待机会,不如主动询问转换部门的可能性。只要你有足够强的专业能力,换到升迁通道比较顺畅的部门可以更快地升迁。

这个方法跟“养精蓄锐,等待机会”提到的概念是相反的,一个是主动出击,另一个是被动等待。但我认为两者都有一个大前提,就是晋升的企图心要够强大。

6. 制定明确的目标

许多人遇到同期进入公司的同事升迁的情况,第一反应大多是抱怨“为什么不是我”。其实这类抱怨对调整心态是没有帮助的,应该要试着理性分析同事升迁背后的逻辑是什么,然后为自己设定目标。这点很重要,因为只有设定目标,才会有动力实践。设定目标,绝对不是“我要当主管”这样含糊的目标,而是必须给自己一个明确的时限,承诺自己在某段时间内务必达成目标。

回想当年看到同期进入公司的同事升迁,我也告诉自己几年内要升上主管,最后虽然多花了一年时间,但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自己才会有明确的努力方向与动力。

最后,我帮大家整理了升迁的四个重点:

① 做好五个方面:专业能力、态度与工作方法、努力、人际关系和主管的印象。

② 确认心态:自己是否真心想升迁?自己是否准备好承担更多的责任?

③ 考虑实际升迁名额:自己所在的部门升迁名额少,自己是该转换部门,还是留下来累积实力?

④ 制订明确的目标:在这个目标下,列出待完成事项,并且加上时间限制,努力才会更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