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碗生风,一杯忘世,非饮用六清
不可。作《茶酒单》。
茶
欲治好茶,先藏好水。水求中泠、惠泉(1)。人家中何能置驿而办?然天泉水、雪水,力能藏之。水新则味辣,陈则味甘。尝尽天下之茶,以武夷山顶所生、冲开白色者为第一。然入贡尚不能多,况民间乎?其次,莫如龙井。清明前者,号『莲心』,太觉味淡,以多用为妙;雨前(2)最好,一旗一枪(3),绿如碧玉。收法须用小纸包,每包四两,放石灰坛中,过十日则换石灰,上用纸盖扎住,否则气出而色味全变矣。烹时用武火,用穿心罐,一滚便泡,滚久则水味变矣。停滚再泡,则叶浮矣。一泡便饮,用盖掩之,则味又变矣。此中消息,间不容发也。山西裴中丞尝谓人曰:『余昨日过随园,才吃一杯好茶。』呜呼!公山西人也,能为此言。而我见士大夫生长杭州,一入宦场便吃熬茶,其苦如药,其色如血。此不过肠肥脑满之人吃槟榔法也。俗矣!除吾乡龙井外,余以为可饮者,胪列(4)于后。
(1)中泠、惠泉:均为泉名。中泠位于江苏镇江,古有『天下第一泉』之称,今已不存。惠泉,即惠山泉,位于江苏无锡,相传唐代陆羽等茶人将其列为『天下第二泉』。
(2)雨前:正如明前茶为清明节前采摘的茶叶,雨前则是谷雨前采摘的茶叶。
(3)一旗一枪:指幼嫩的茶叶。芽尖细如枪,叶开展如旗,故名。
武夷茶
余向不喜武夷茶,嫌其浓苦如饮药。然丙午秋,余游武夷到曼亭峰、天游寺诸处。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1),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故武夷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2)。且可以瀹(3)至三次,而其味犹未尽。
(1)香橼:又名枸橼或枸橼子,果椭圆形,果皮淡黄。其变种为佛手。
(2)忝(tiǎn):辱,有愧于,常用作谦辞。
龙井茶
杭州山茶,处处皆清,不过以龙井为最耳。每还乡上冢,见管坟人家送一杯茶,水清茶绿,富贵人所不能吃者也。
常州阳羡茶
阳羡茶,深碧色,形如雀舌,又如巨米。味较龙井略浓。
洞庭君山茶
洞庭君山出茶,色味与龙井相同。叶微宽而绿过之。采掇最少。方毓川抚军曾惠两瓶,果然佳绝。后有送者,俱非真君山物矣。此外如六安、银针、毛尖、梅片、安化,概行黜落(1)。
酒
余性不近酒,故律酒过严,转能深知酒味。今海内动行(1)绍兴,然沧酒之清,浔酒之洌,川酒之鲜,岂在绍兴下哉!大概酒似耆老宿儒,越陈越贵,以初开坛者为佳,谚所谓『酒头茶脚』是也。炖法不及则凉,太过则老,近火则味变。须隔水炖,而谨塞其出气处才佳。取可饮者,开列于后。
金坛于酒
于文襄公家所造,有甜、涩二种,以涩者为佳。一清彻骨,色若松花。其味略似绍兴,而清洌过之。
德州卢酒
卢雅雨转运家所造,色如于酒,而味略厚。
四川郫(1)筒酒
郫筒酒,清洌彻底,饮之如梨汁蔗浆,不知其为酒也。但从四川万里而来,鲜有不味变者。余七饮郫筒,惟杨笠湖刺史木簰(2)上所带为佳。
(1)郫:县名,在今四川省。
绍兴酒
绍兴酒,如清官廉吏,不参一毫假,而其味方真。又如名士耆英(1),长留人间,阅尽世故,而其质愈厚。故绍兴酒,不过五年者不可饮,参水者亦不能过五年。余常称绍兴为名士,烧酒为光棍。
湖州南浔酒
湖州南浔酒,味似绍兴,而清辣过之。亦以过三年者为佳。
常州兰陵酒
唐诗有『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1)之句。余过常州,相国刘文定公饮以八年陈酒,果有琥珀之光。然味太浓厚,不复有清远之意矣。宜兴有蜀山酒,亦复相似。至于无锡酒,用天下第二泉(2)所作,本是佳品,而被市井人苟且为之,遂至浇淳散朴(3),殊可惜也。据云有佳者,恰未曾饮过。
(1)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李白《客中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由于东晋的侨置制度,历史出现了两个兰陵,『北兰陵』是山东兰陵县,设于春秋时期,『南兰陵』为江苏常州,东晋时兰陵县的士大夫乔迁至此,仍用原籍地名,但自隋朝以降,常州不再称兰陵。一般认为,李白诗中的兰陵是指『南兰陵』常州,而袁枚在此篇中描写的,亲眼见过常州的兰陵酒中泛有『琥珀光』的经历,自然也为这种观点提供了佐证。
(2)天下第二泉:即惠山泉。见本单中《茶》篇。
溧阳乌饭酒
余素不饮。丙戌年,在溧水叶比部家,饮乌饭酒至十六杯,傍人大骇,来相劝止。而余犹颓然,未忍释手。其色黑,其味甘鲜,口不能言其妙。据云溧水风俗:生一女,必造酒一坛,以青精饭为之。俟嫁此女,才饮此酒。以故极早亦须十五六年。打瓮时只剩半坛,质能胶口,香闻室外。
苏州陈三白酒
乾隆三十年,余饮于苏州周慕庵家。酒味鲜美,上口粘唇,在杯满而不溢。饮至十四杯,而不知是何酒,问之,主人曰:『陈十余年之三白酒也。』因余爱之,次日再送一坛来,则全然不是矣。甚矣!世间尤物之难多得也。按郑康成《周官》注『盎齐』云:『盎者翁翁然,如今酂白。』(1)疑即此酒。
金华酒
金华酒,有绍兴之清,无其涩;有女贞之甜,无其俗。亦以陈者为佳。盖金华一路水清之故也。
山西汾酒
既吃烧酒,以狠为佳。汾酒乃烧酒之至狠者。余谓烧酒者,人中之光棍,县中之酷吏也。打擂台,非光棍不可;除盗贼,非酷吏不可;驱风寒、消积滞,非烧酒不可。汾酒之下,山东膏粱烧次之,能藏至十年,则酒色变绿,上口转甜,亦犹光棍做久,便无火气,殊可交也。尝见童二树家泡烧酒十斤,用枸杞四两、苍术二两、巴戟天一两,布扎一月,开瓮甚香。如吃猪头、羊尾、『跳神肉』之类,非烧酒不可。亦各有所宜也。
此外如苏州之女贞、福贞、元燥,宣州之豆酒,通州之枣儿红,俱不入流品;至不堪者,扬州之木瓜也,上口便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