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腓力二世统治下的西班牙(1556—1598)(1 / 1)

579.腓力的性格和统治原则

与他的父亲不同,腓力是典型的西班牙人。他代表了典型的西班牙民族的性格、理想和信念,就如同路德代表了德意志民族的性格一样。作为一个真正的西班牙人,腓力拥有很强的宗教性格。腓力治国理政的工具之一就是宗教裁判所。他利用宗教裁判所压制异端,这不仅因为他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相信异端邪说是蓄意的罪恶,应该受到严厉处罚,而且更因为他认为异端邪说是叛国的。

腓力具有非凡的治国才能,他工作起来不知疲倦,全身心投入到无休止的国事中。他凡事亲力亲为,不容他人置喙,大臣都只是办事员而已。他甚至干涉或试图干涉臣民的私事——如何着装,什么时候可以使用车辆,如何教育后代等。在这样的制度下,整个西班牙只有一个大脑,只有一个思想指引国家。所有地方的自由和个人主动性都被压制。这种高度集权的政府体系被腓力传给了继任者,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西班牙人民的不幸。

腓力统治下最重要的事件当然是,他对尼德兰起义的武力镇压和用“无敌舰队”(Invincible Armada)进攻英格兰。这些事件与尼德兰和英格兰各自的历史联系在一起,我们在这里只是一笔带过。(31)

580.土耳其舰队勒班托海战的失败(1571)

总体而言,腓力至少为基督教文明做了一个很大的贡献。他帮助基督教世界抑制了奥斯曼土耳其在地中海的发展。在这之前,土耳其人攻占了重要的塞浦路斯岛(Cyprus)并且袭击了马耳他(Malta)的医院骑士团(Hospitalers)——马耳他岛曾因骑士团的杰出的防御而免于落入异教徒之手。整个基督教世界大为震动,教皇、威尼斯人和腓力二世等人结成一个联盟。一支庞大的舰队被组建起来,腓力二世的同父异母弟奥地利的唐·胡安(Don John of Austria)为其统帅。

联军舰队在希腊西海岸的勒班托海湾(Gulf of Lepanto)遭遇了土耳其的分舰队。这场战争之惨烈在地中海军事史上自罗马人和迦太基人的第一次布匿战役之后再无可比。奥斯曼舰队几乎全军覆没,成千上万被关在土耳其桨帆船上的基督教战俘被解救出来。所有基督教国家为之欢欣鼓舞,其意义不亚于第一批十字军攻克耶路撒冷。

勒班托海战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它标志着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之间长达1000年斗争的转折点。尽管穆斯林也曾经遭受过许多挫折,但是在此之前笼罩在基督教世界南部和东部的威胁——前有阿拉伯,后有奥斯曼土耳其这样的穆斯林强国——从来没有像这次战役那样得以解除。勒班托海战的胜利彻底驱散了基督教世界的恐惧乌云。奥斯曼土耳其人虽然后来在其他地方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再也没有恢复这一场灾难中丧失的威望,并且从此之后逐步走向衰落。

581.腓力去世(1598)

1588年,腓力以他的“无敌舰队”向英格兰——当时新教的坚固堡垒——发动了著名的袭击。但是,腓力的这一行动却以失败告终。10年之后,腓力去世,从而也结束了他对西班牙的长期统治。

582.驱逐摩里斯科人(1609—1610);丢失尼德兰

腓力二世去世以后,西班牙在权威、声望和影响力上都逐渐衰退。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西班牙统治者的偏执和暴政。因此,在腓力三世(Philip III)统治时期(1598—1621),由于对摩里斯科人(32)的驱逐而使西班牙的制造业和其他产业都遭受了沉重打击,再也没有恢复过来。腓力三世相信驱逐异教徒是取悦上帝的仪式,就像当初希伯来人将迦南人(Canaanites)从巴勒斯坦赶走一样。但是腓力三世这样做还有其他的动机。摩里斯科人被控告——并非没有根据,他们因对受到的压迫和迫害如此的绝望,就与非洲的摩尔人以及奥斯曼土耳其人一起谋划入侵西班牙,从而威胁到西班牙的和平和领土完整。

在1609年至1610年间,所有摩尔人的后代——超过50万最聪明、技术精湛而又勤劳的所有摩里斯科人后裔的半岛居民——基本上都被驱逐流放到北非地区。曾经人口众多、风景优美的地方变成了空**的村落和荒芜的土地,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西班牙遭受了多么沉重的打击。它确实实现了宗教统一,但是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西班牙在半岛遭受重创的时刻,她在外部的属地也遭到损害。在我们称之为《1609年停战协定》(Truce of 1609)中,西班牙被迫承认新教尼德兰(荷兰)事实上的独立。在这些省份脱离出去后,西班牙失去了它最宝贵的属地。西班牙现在已经从历史舞台上第一流强国的序列中消失了。(33)

对西班牙16世纪历史的简单回顾,至少能揭示其失败和迅速衰落的两个原因:第一,在欧洲错误的帝国政策让其卷入了永无休止而又毫无结果的战争;第二,政治上的专制和宗教上的偏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