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7.教育

共和国时期没有公立学校,教育是私人的事情。帝国的早期流行一种混合的体系,既有公立的学校,也有私立的。后来,教育则完全处于国家监管之下,教师的工资通常由地方政府支付,有时也由帝国的金库出钱。

比起希腊人,罗马年轻人接受的教育更为实际一些。《十二铜表法》是要牢记的;特别注重修辞和演讲,因为掌握公共演讲的艺术是有政治雄心的罗马公民一项不可或缺的技能。

征服希腊后,罗马与希腊的关系更近了。罗马年轻人学习希腊语,有时甚至忽略了自己的母语;我们听见监察官加图抱怨他那个年代的年轻人说母语前先学会了希腊语。名门出身的年轻人通常去希腊完成自己的学业,就像美国的毕业生经常去欧洲一样。许多罗马最有名的政治家,像西塞罗和恺撒,都深深受益于在希腊的学习。

在14-18岁的时候,男孩都会把他们紫色卷边的托加袍换成羊毛的长袍,它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罗马公民身份和罗马平等的重要标志。

348.妇女的社会地位

结婚之前,女人都是东方式的深居简出。婚姻给了她们一定的自由。她们可以出席圆形竞技场的比赛,去剧院看演出——这些都是婚前所不允许的。

罗马早期,世风淳朴,妻子和母亲在家庭中享有尊贵而稳定的地位,离婚十分鲜见;据说,到公元前231年之前,尚无先例。但是,到了后期,女子的地位开始下降,离婚变得普遍起来。丈夫有权因为微不足道的原因或没有任何原因与妻子离婚。这种对家庭关系的枉顾绝对是罗马堕落的原因之一。

349.公众娱乐;剧院和竞技

剧院的文娱演出、圆形竞技场的赛事和露天竞技场的格斗是罗马人的三种主要公共娱乐活动。总体而言,这些娱乐活动随着自由的削弱而变得越来越多,各种娱乐场所的盛大节日庆典代替了共和国的政治集会。

悲剧在罗马不受推崇;人们在竞技场看了太多真实的悲剧,不喜欢舞台上演绎的悲伤故事了。剧院的娱乐形式一般是喜剧、闹剧和哑剧。最后一种最受欢迎,因为剧场太大,不可能让全部观众都听见声音,而且罗马有那么多民族,身势语是唯一所有民族都懂的语言。几乎从一开始,罗马的戏剧就是粗野不道德的。它是摧毁罗马原本淳朴道德风尚的主要媒介。

比剧院更受欢迎、更重要的另一种娱乐便是竞技场上的各式各样的赛事,尤其是战车比赛。

角斗士

350.角斗士的搏杀

其致命魅力远超其他公共娱乐活动的是圆形竞技场上角斗士的角斗。角斗表演起源于伊特鲁里亚,然后流传至罗马。早期的伊特鲁里亚人在战士的墓前屠杀俘虏,认为这样的鲜血献祭会让死者的亡灵高兴。后来,俘虏被允许互相搏杀,这样比直接的冷血杀戮更人道一些。

罗马第一次角斗表演发生在公元前264年两个儿子给他们的父亲举办的葬礼上。这次表演是在广场上举行的,因为当时还没有用于角斗的露天竞技场。从那以后,人们对这种娱乐活动的爱好与日俱增,帝国初期的时候则变成了一种迷恋。现在要满足的不是死人的灵魂,而是活人的精神需求了。一开始,角斗士是奴隶、俘虏或者判了死刑的囚犯;但到最后,骑士、元老、甚至女人只要愿意都可以下场。在罗马、卡普亚、拉韦纳等地还有专门的训练学校。自由民卖身给这些学校的所有者,各阶层混不下去的人们以及花光了家产的贵族败家子,都群起效仿。奴隶和罪犯被鼓励精通这门技艺,因为如果他们数年后能在角斗场上活下来,就可以获得自由。

通常,受伤角斗士的命运掌握在观众的手里。他可以伸出食指表示乞求怜悯,如果观众挥舞手帕或者大拇指朝上,则表示这个角斗士可以活下去;不过,如果他们大拇指朝下,就是让胜利者给失败者致命一击。

共和国后期,具有野心的领导人之间的竞争无疑会增加角斗士表演的次数,因为这是取得民心的保证。当然,特大规模的表演只能由皇帝来举行。提图斯为了庆祝弗拉维圆形竞技场的建成,举行了长达100多天的表演,大多数是角斗士的格斗。图拉真凯旋式上的表演时间更长,1万多名角斗士在竞技场上搏杀。

351.奢靡

我们用奢靡一词指代罗马人奢侈放纵的生活。这个恶习在罗马早期几乎是见不到的。早期罗马人有勤俭节约的习惯,像马尼乌斯·库里乌斯·登塔图斯一样,他们满足于贫困的生活,视富贵如浮云。然而,共和国后期,随着对东方的征服以及共和国后期腐败的行省制度的发展,罗马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统治阶级以不正当手段迅速积累了巨大的财富,罗马进入了一个奢靡生活的时代,其奢侈程度在世界上其他的首都都是闻所未闻的。这种奢侈在共和国的最后一个世纪和帝国的第一个世纪里达到顶峰。财富从未像这一时期的罗马一样被滥用。人们普遍暴饮暴食、沉迷赌桌。

352.国家分发粮食

国家分发粮食是罗马生活的重要特点。这一有害的做法源于盖约·格拉古(第275条)。帝国建立前夕,有30万罗马公民领受了这一国家福利。在安敦尼时代,这一数字得到继续扩大。粮食的来源主要是非洲和其他产粮行省的进贡。到了3世纪,除了粮食,国家还分发油、酒和猪肉。

这种国家赈济是错误的,它的恶果不可低估。人们整日无所事事,衍生出许多其他的罪恶,我们有足够的理由认为,这种福利是导致罗马社会道德败坏的主要原因。

353.奴隶制

共和国后期和帝国早期,罗马的奴隶数目都非常庞大,据估计和自由民的数量一样多。有些大财主拥有的奴隶达到2万人之多。富有的罗马人极爱排场,这导致家庭内部服务部门繁复,奴仆众多,每个奴隶负责不同的工作。一种称为“鞋奴”,专门负责打理主人的拖鞋;还有“记名者”,其唯一的职责就是记住别人的名字,然后跟着主人出门时提醒主人。奴隶的价格从几美元到1万或2万美元不等——当然,后者是很少见的。希腊奴隶最昂贵,因为他们有学识,可以做一些需要有一定才能的工作。擅长医术或有其他专业技能的奴隶可以出租或放归自由,只要他们把收入的一部分上交前主人即可。

就像当年希腊一样,奴隶来自战争或绑架。亚洲或非洲的一些偏远地区,几乎被奴隶贩子弄得人口荒芜。无钱交税的人被卖作奴隶,有时,穷人将自己卖掉。

瓦罗(Varro)曾把奴隶比作“会说话的农业生产工具”,监察官加图也建议奴隶主把年老的奴隶卖掉,以节省供养他们的支出。很多时候,奴隶都是戴着镣铐劳作,睡在地下的监牢内。残酷的虐待带来的是入骨的仇恨,就像一句有名的谚语所说:“有多少个奴隶,就有多少个敌人。”共和国时期的奴隶起义也证明了这一点。

帝国时代,奴隶的境遇稍好一点——这要归功于斯多葛学派和基督教。从帝国的第一个世纪开始,对奴隶的人道主义情感明显上升。帝国不允许主人杀死奴隶或卖作角斗士,甚至也不能虐待奴隶。基督教的牧师鼓励释放奴隶,宣称这是主人的善行。

除了哲学和宗教,其他社会经济因素也对奴隶境遇的改善起了作用,逐渐把残酷的奴隶制度变成了更柔和一些的农奴制度。农奴制是整个中世纪社会生活的特征。这场伟大的变革比任何改变都能够代表古代世界向中世纪的转变,它宣告了西欧历史上新的历史时期的开始。

(1) 中世纪时,这个名字被转变成半岛的脚趾,它构成了今天的卡拉布里亚。

(2) 早期,他们在北意大利和坎帕尼亚建有定居点。

(3) 这件有趣的伊特鲁里亚文物由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以4.8万美元购得。它在1901年被发现于一座古伊特鲁里亚人墓地。几乎战车的每一个部件,包括车轮,都为青铜所覆盖。遗迹大概可以上溯至公元前7世纪。

(4) 库里亚大会。

(5) 马尔斯的英文名Mars,与3月的英文名March很相似。

(6) 雅努斯的英文名Janus,与1月的英文名January很相似。

(7) 军事组织单位是百人队(Centuria),正如名字所示,在早期一个军事组织单位可能包含100个人。

(8) 轭门由两根长矛插在地上,然后在离地几英尺的地方放上第三根。作为投降的象征,战俘被迫从轭门下通过。

(9) 即著名的没有选举权的公民,因为他们无法在罗马的大会上进行投票。

(10) 弗兰克,《罗马帝国主义》(1914),第40页。

(11) 罗马人和拉丁人都参与了这些早期拉丁殖民地的创建,罗马殖民者放弃了他们的罗马公民身份,仅具有拉丁人身份。

(12) 普布利乌斯·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埃米利安努斯,汉尼拔的征服者西庇阿·阿非利加努斯收养的孙子。他征服迦太基后,就以小阿非利加努斯著称。

(13) 《伊利亚特》,第6章,第448节。

(14) 战争结束后,那些到现在为拉丁城镇享有的权利被授予了所有位于波河和阿尔卑斯山之间的城市。

(15) 公元前70年的人口普查显示,当时的公民人数是90万,远远多于战争前的39.4336万人。

(16) 这种历法以旧有的埃及历法为基础,在欧洲得到了普遍使用,直到1582年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对其进行了改革,改革后的历法就是著名的格里高利历。除了希腊教会(俄罗斯等)这些继续使用罗马儒略历的国家外,新历法在所有的基督教国家都得到了采用。

(17) 公共广场讲演者的讲台。之所以这样称之,是因为它饰有俘获的敌舰舰首。

(18) 腓利比之战后,安东尼进入亚洲,旨在解决那里的行省和附属国的事务。在奇里乞亚的塔尔苏斯,他遇上了著名的埃及女王克利奥帕特拉。就像此前的恺撒大帝一样,安东尼完全被“尼罗河之蛇”的魅力给迷惑住了。他在她的陪伴下,受她魅力的役使和才华的**,忘记了其他一切——抱负、荣誉和国家。

(19) 屋大维一直追赶安东尼到埃及,在那里,安东尼被自己的军队抛弃,再加上奸诈的女王派一位信使告知他她已经死了,安东尼便自杀了。克利奥帕特拉接着便试图运用自己的魅力来征服屋大维,但是失败了,由于意识到他会把她带到罗马,去为他的胜利锦上添花,她也自杀了,时年38岁。随着克利奥帕特拉的死亡,著名的托勒密(Ptolemies)王朝也画上了句号,埃及从此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

(20) 执政官通常由奥古斯都提名,为了使他大量的朋友和亲信会觉得有尊严,任期被大大缩短。后来,保民官的任期被缩短至2到3个月。

(21) 从现在起,我们应该用这个荣誉姓氏来称呼屋大维。

(22) 这些数字或许包含着罗马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也就是说,逐渐承认外国人享有城市的所有权利,直到文明世界的每一个自由人都成为罗马公民。

(23) 这是由奥古斯都创建的一支精锐部队,本意是为皇帝提供贴身保护。它的编制为1万人左右,且在城门边沿城墙有永久的营地。很快,禁卫军就成了帝国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够左右皇帝的废立。

(24) 19世纪大规模的考古,挖掘出了庞贝城的大部分,展现了这座古老城市的街道、房子、剧院、澡堂、商店、神殿及各种纪念碑——形象地向我们展示了一幅1800年前罗马帝国时代的画卷。

(25) 罗马尼亚及邻近地区说罗曼语的人大概有1000万。看起来,中世纪有大量说拉丁语的移民从多瑙河南部来到这一地区。

(26) 关于城墙,最好的作品是由J. C.布鲁斯撰写的《罗马城墙》(伦敦,1851),《罗马城墙手册》由同一个作者撰写,是前者的缩减版。从泰恩河畔的纽卡斯尔和卡莱尔之间的霍特惠斯尔火车站,你便能轻易看到保存最好的一段城墙。旅行者不应该错过这些有趣的罗马占领英国时的纪念性建筑。

(27) 佃农(种地的人)本是自由民,他们耕种帝国的或大地主的土地,支付一定的租金或实物。到公元3世纪,他们中的许多人由于债务或者其他原因沦为半奴隶状态,被拴在他们耕种的土地上。这种地位由于文中提及的原因成为合法的阶级地位。这就是中世纪农奴制度的开端。

(28) 这种社会转变在戴克里先之前就已经开始了。为了加强帝国对产业的控制,行业协会已经变成了职业世袭的制度。

(29) 拉丁语 In hoc signo vince。

(30) 《剑桥中世纪史》,第1卷,第5页。伽列里乌斯曾颁布过一个赦令,给予基督徒崇敬上帝的自由,但并没有确认普遍的宽容原则。

(31) 《地狱》,第19卷,第115—117节。

(32) 阿里乌斯派以埃及亚历山大城一位主教阿里乌斯为首。亚他那修也是这座城市的副主教和后来的主教,是东正教和天主教三位一体观的倡导者。

(33) 瓦伦斯(364—378)是东部皇帝。西部皇帝瓦伦提尼斯(364—375)已死,由格拉提安(375—383)继任。

(34) 金烛台被运往非洲,100年后重现于君士坦丁堡,查士丁尼因为迷信的原因又把它放回了耶路撒冷。从此,历史上再没有关于它的记载——梅里维尔。

(35) 很多今天仍在使用。

(36) 罗马建造巨大的砖石拱门来穿越洼地和山谷,不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水往低处流,而是他们无法造出足够大、又足够坚固的管子来承受压力。

(37) 比起演讲和散文,他写的书信得到了更高的赞誉。他写给朋友阿提库斯的信——有近300封保留了下来——是书信体写作最有魅力的范本。

(38) 我们要注意一点,古代意义上的一本书只是一卷手稿或羊皮纸,其包含的内容无法与现在出版物的一卷相比。因此,恺撒在当时的8卷本《高卢战记》,在今天只能算上一本中等篇幅的单卷本的作品。

(39) 后来又有一部名为《新律》的法令,包括查士丁尼于《法典》完成之后颁布的法律。

(40) 尽管罗马人有丰富的政治经验,也有十分复杂的不成文宪法,但是,除了市政管理体系,他们对政府管理艺术和宪法并无永久性的贡献。是英国人,在没有罗马先例的情况下,制定出了现代国家宪法。罗马人的集会对立法没有起到指导作用。后世政治家也并不赞同共和国的二人执政官制度。罗马共和国元老制中唯一一个值得赞扬的特点,即在元老院中为前执政官留席位,也没有为现代宪法制定者所采纳,尽管詹姆斯·布莱斯在评价美国联邦体制时说,他们本来是打算这样做的,以促进立法体系中上议院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