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亚里士多德的人生哲学
1.至善就是快乐
亚里士多德的人生哲学,开首便说什么叫做人生的“至善”。希腊人大概公认人生的“至善”是快乐。但是怎样的生活才可算“快乐”呢?“快乐”是活动的生活,循善而行,终身行之而不已。一切外物,都只是这种“至善”的附属品。
2.对快乐的三层界说
上文“快乐”的界说,有三个层次:
第一,是“活动的生活”。
亚里士多德说,“善”不仅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活动。这个区别很重要。他说“正如奥林匹克的大运动会,想获得喝彩,须是上场争赛,方可望胜。人生也是如此,好人虽多,获得众人喝彩的还只是上场的人。”虽然不能就此说亚里士多德是积极入世的学者,但提倡积极乐观勇敢进取的精神还是很明显的。
第二,“循善而行”。
这“善”就是“理性”。万物之中,只有人能用理性指挥自己的行为,理性指导生活,就是节制;指挥得尽善尽美,就是至乐。因此,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节制之道就是快乐之道。
第三,“终身不已”。
亚里士多德说,“一只燕子,一日晴天,算不得春景。一时偶尔理性的生活,不能长久,也不能使人快乐。”这就是讲,快乐的生活、节制的生活还需要持之以恒,“有一言而能终身行之”,这就是至善,就是快乐了。
3.循善而行
亚里士多德又说“循善而行”的善字含有两个部分。
一要知道什么是善,二要依着所知的善做去。
有些人知道“善”了,偏要为恶,有些人知道善了,只是不能约束情欲,所以终不能为善。因此,若要做到“快乐”的生活,不但要知何者是善,还要训练一切嗜欲情感,要使服从所知之善。
4.两种善
因此,亚里士多德说“善”有两种:
(1)知识之善,(2)品行之善。
“品行”包括一切性情,欲望,感情。从前苏格拉底说,知识即道德,因为只见了第一种善,不曾注意第二种善。
5.品行之善
亚里士多德的知识论属于经验派,所以他论人生道德都说是教育的结果,并不是天生的才性。此处所说“教育”,并不是读书学算之类,乃是情欲的训练。天生的情性欲望,并无善恶可说,都只是造成“品行”的原料。
训练的功效使那些可善可恶的趋势,变成一种固定的习惯。所以说“品行之善只是习惯所养成心神的定性。”训练情性,习于忍耐,自重,公义,种种美德,后来凡做忍耐,自重,公义的事,便觉愉快;做苟且,懦怯,不正的行为,便觉不愉快。这就是习惯的功效。习惯做去,便成天性。若要品行好,先要习惯好。
6.中和
好行为与不好的行为,有什么标准的区别呢?亚里士多德说,这个区别在于行为是否合于中道。人的情性欲望太过了,或是太不够,都不好。情性欲望,无过无不及,处处适中,就是好的。品行的“善”只是一种有常的性情,发为有意志的动作,依各人的差异,都得中道。这中道的规定,或由理性,或由圣贤师法。
7.什么是“中道”
这条界说有当注意的几点。
第一、须是“有意志的行为”。譬如不会射箭的人,胡乱射箭,或偶然中的,终不算善射。人生行为,须有意志,须有选择,方才有善恶可言。有意的适中,方算是善。
第二、须是“依各人的差异,都得中道”。可见这个“中”并无一定,是因人而异的,是因境地而异的。所以这个“中道”的规定,极不容易。这一层道理极为重要。懂得此理,便知人生哲学决不能替我们定下呆板的规矩。
第三、善即是“中道”,过与不及都是不善。“中道”只在一点,其余无数点不是过就是不及。可见为恶极易而为善很难。知得此理,人生行为便该如何谨慎!
中道与过与不及,可用下表图示:
太过
中和
不及
卤莽——勇敢——懦怯
奢侈——慷慨——吝啬
谄媚——恭敬——无礼
8.意志
亚里士多德论善恶最重意志。他说,我们评判善恶,并不单指表面行为,而是评判行为背后的意志。我国古人所谓“诛心”,御赐义相同。为什么呢?“因为本人的意志才是最根本的,意志决定着人的行为。”要把善恶问题谈得通透,就需要时时关注这个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