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于1919年2月出版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以其崭新的研究方法和观点,在当时的学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是中国近代史上关于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一部开山之作。
但这部书的内容仅限于先秦(古代),因为卷上的成功,很多人都盼望胡适先生努力进行,由上古到中古,到近世,编成一部完全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把我们三千年来一半断烂,一半庞杂的哲学界,理出一个头绪来,给我们一种研究本国哲学史的门径。
遗憾的是此后人们并没有能看到胡适先生《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下)的问世,但这并不代表胡适先生以后未再继续研究中国哲学史了,自1919年至1937年间,胡适多次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而且主要都是在讲中古哲学史和近世哲学史的内容。
于是编者将这些资料整理出来,按照胡适先生所划分的几个哲学时期编成一套书,希望能够帮助广大喜爱哲学,喜爱胡适的朋友更直观更系统的了解胡适所构建的中国哲学体系。
本套书共分4部,分别对应着古代哲学、中古哲学、近世哲学以及世界哲学,本书大量引用了胡适当时在北大授课时的讲义,像第二部《中古哲学》中的“汗之哲学”一篇就是取用胡适于1919年在北大开的“中古哲学史”一课所编写的讲义。
第一部《古代哲学》的主干内容便是取自胡适于1918年所写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故不再多做叙述。
第二部《中古哲学》,之前提到的其中的第三篇“汗之哲学”取自胡适于1919年在北大开的“中古哲学史”一课所编写的讲义。编者也是以此为核心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内容补充和完善。
这一时期与其称为中古哲学不如说是中古思想史来得贴切,胡适自己在晚年也喜欢把“中国哲学史”改称“中国思想史”,这一时期的资料我想最完善的便是《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和《中国中古思想小史》两部了。
其中《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是1927年5月至1930年11月间胡适所创作的,但未曾发表过,直到1971年中国台湾胡适纪念馆以《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为书名,出版了本稿七章的全部手稿影印本,才为研究胡适的中古思想史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而《中国中古思想小史》则是1931年至1932年胡适在北大讲“中古思想史”时所编写的讲课提要,题名《中国中古思想史的提要》后改为《中国中古思想小史》。
因为中古时期的最大特色是“思想宗教化”,故编者利用其中的资料并按照:中古思想的混合与演变→哲学思想的宗教化→道、儒、佛三教的脉络进行整合,希望能让读者直观地了解到这个时期的各个思想哲学在宗教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其中的第二、第四篇皆取自《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第六篇取自《中国中古思想小史》。
第三部《近世哲学》,这一阶段胡适将其分为两个时期:一是“理学时期——西历1050至1600”;二是“反理学时期——1600至今日”,编者也是以此为主干进行编排,通过对“理学”“反理学”两个时期胡适写有的其代表人物的文章进行整理,并在其中穿插着“清代思想史”以及对科学的论述而编成了这部《近世哲学》。“反理学时期”中描写戴东原的一章便取自胡适著有的《戴东原的哲学》一书,因胡适对戴东原的评价极高,故此篇也为整部《近世哲学》的重点,占了全书将近二分之一的内容。
第四部《世界哲学》共分成以下几个主要篇章:世界哲学;杜威讲演;正统哲学的起源。
前者是胡适的著作;后两者是胡适的译作,标题仍用胡适拟定的标题,选为附录,作为理解胡适哲学的参考。世界哲学部分:导言取自《从历史上看哲学是什么》;正文选录了只包含希腊哲学部分的《西洋哲学史大纲》,《五十年来的世界哲学》以及《实验主义》《杜威论思想》等哲学散论;实用主义的政治哲学,选自胡适口译的杜威讲演《社会哲学和政治哲学》《美国民治的发展》《政治与民意》。
杜威讲演部分,选取胡适口译作品《思想的派别》《现代的三个哲学家》;正统哲学的起源,则是胡适译自杜威《哲学的改造》第一章的材料。
胡适著书,系统的著作不多,世界哲学这部分,更是如此。“半部书先生”可不是思想不系统,而是其实用主义信条使然;胡适,实用主义的忠实信徒,被问题吸引,对体系理论并无热忱,毕其一生,都在传布、践行实用主义方法。
胡适秉承“实验验证”“无证不信”的实用主义信条,本书正是抓住这条主线索,编辑了本书。祈望通过编者的工作,读者能流畅地阅读本书,并对胡适的哲学思想有一个清晰的印象。
最后,本套书的全部内容均取自胡适的专著,讲演稿,口译笔译作品以及哲学散论随笔,其中有几点修改的内容在这里做一下说明:
一、哲学术语,人名,专名。
胡适时代的哲学术语,人名,专名,现在都有统一的称谓,所以,全部改成现在通行的标准术语,比如“意象主义”改成“唯心主义”,“物观”改成“客观”,“名学”改为“逻辑学”,“詹姆士”改为“詹姆斯”;尤其是胡适没有准确区分三位实用主义大师哲学观点的差异,本书分别用“实效主义”“实用主义”“实验主义”来称呼皮尔斯,詹姆斯,杜威的哲学。行文中不细致区分时,统称“实用主义”,这也是现在学界对他们的通用称谓。
二、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和表达习惯的语句。
保持原意的情况下,把文言文的语句,口语词汇,含义重叠和杂糅的句子,统一改成规范的现代汉语书面语。如“视……为”改成“把……视为”;“那”区分成“那”和“哪”;“的”“地”“得”严格区别出来。
三、导言,结论。
胡适原书中缺导言的部分,从他的哲学论文和随笔中整理过来,补充上去。除此之外,主旨相关的几段文字,归为一个小节,并附上标题,方便读者阅读。世界哲学的“结论”部分,取自胡适的一些讲演整理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