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乎想象的肛门 实弹和空炮(1 / 1)

“实弹和空炮傻傻分不清楚”,做过肛肠手术的朋友跟我如是抱怨——肛门功能失常后,屁意与便意傻傻分不清楚。尽管听起来有点好笑,但现实中可真笑不出来。

肛门就像一台精密仪器,可以立即区分出肠道中过来的是固体、**还是气体,并且在仅当它是气体时才将其排出。如果同时存在固体和气体,肛门能只排出气体,并将固体留在直肠内。人造物是无法实现这些功能的。

如果不能区分屁和粪便,你的生活会相当不便——你总不能每次都要跑到厕所的马桶上才能放屁。假如从事的是那种不方便上厕所的职业,岂不是要天天穿着纸尿裤了?

每每谈到这个问题,都会有人说“我的肛门有时会把气体和**搞混”。诚然,即使是健康的肛门也很难将像水一样的稀便与气体截然分开。但是,这种情况并不多见,也就是在腹泻时才会出现,“偶尔犯错”也情有可原。

肛门的强大功能不止于此。

肛门可以在“无意识中”阻挡直肠中的粪便,不让其轻易排出。假如每当直肠里有粪便时,你都要用力憋住,那是什么感觉?恐怕很难正常生活,就连睡个安稳觉都很困难吧。

控制肛门收缩的括约肌有两种。一种是肛门外括约肌,另一种是肛门内括约肌。肛门外括约肌是我们可以自主控制的肌肉,即随意肌。而肛门内括约肌是一种不随意肌,不受自主意志的调节。

如果让你收紧肛门,相信你可以做到。此时,参与活动的是肛门外括约肌(以及耻骨直肠肌)。

直肠的容量无疑是有限度的,随着粪便逐渐累积,直肠壁被拉伸,肛门内括约肌在排便反射的作用下松弛。这时,你就可以自主控制肛门外括约肌来排便。

婴儿会出现反射性排便,因为他们排便的调节功能尚未成熟。成年人则可以通过大脑皮层控制肛门外括约肌的收缩,对抗神经反射带来的便意。

这些强大的肌肉和精密的感受器支持着我们的正常生活。平时我们对肛门的重要性并无实感,但它的确是无可比拟的卓越器官。

谨防肛门外伤

因异物进入肛门无法取出而去医院就诊,这样的案例相当多。直肠和肛门会因此受伤、出血,甚至穿孔,引发严重的腹膜炎。很多患者需手术治疗。

有相当多关于异物插入肛门的研究报告。患者的年龄范围很广:从20多岁到90多岁,而且据称男性的数量是女性的17~37倍[14]。插入的异物多为家庭日用品,饮料瓶和玻璃杯约占42%[15],其他还有牙刷、刀、体育用品、手机、灯泡等。

另外,因空气压缩机的喷嘴插入肛门并意外导致死亡的报道也不鲜见。这是一种极其危险的行为。

肛门**过度从而造成肛门和直肠损伤的案例也不少。因为直肠表面是一层柔软的黏膜,所以如果动作太过粗暴,直肠很可能撕裂或出血。与**相比,肛门和直肠壁都更为脆弱。

假如肛门或直肠损伤严重,痊愈前的一段时间内都无法正常使用。这种情形就需要通过手术制作人造肛门以改变粪便的排出路径。即便治疗成功,术后也可能无法完全恢复肛门的功能,还有出现后遗症的可能。

刚刚说过,肛门功能障碍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相当大。

当然,不仅是肛门外伤会出现这种情况,直肠和肛门疾病(如直肠癌和肛门癌)的手术都可能造成肛门功能障碍。因为手术切除病灶时,肛门周围的肌肉和神经势必会受到损伤。

此外,交通事故和运动伤害造成的脊髓损伤也可能损伤肛门的神经。

什么是人造肛门?

除了直肠和肛门外伤,腹腔的某些疾病也可能需要人造肛门。据说日本有超过20万人[6]拥有人造肛门[16]。因为它隐藏在衣服里,难以发现,让很多人误认为人造肛门是类似于起搏器或人工关节的一种装置。

所谓“人造肛门”,就是在肚子上开一个洞,拉出一段大肠,让它与外界直接相通。它只是不同于屁股上的肛门的一个出口,并不是嵌入式装置。在暴露于体外的大肠处加一个袋子,就可以收集粪便了。粪便会自动流进袋子里,患者感受不到排便过程,需定期去卫生间清理。

与之类似的人造**则是用肠子来代替**。同样从腹部开孔处将肠的末端拉出来实现排尿的目的。人造**的外观和原理与人造肛门相似,它们被统称为“造口(stoma)”。

造口袋有除臭功能,如果使用得当,不会有异味,也不会泄漏。患者也可以在使用防水胶带的情况下洗澡。遗憾的是,温泉等场所有时会禁止使用人造肛门的患者入浴。有人认为用干净的袋子包覆的人造肛门很脏,那么人自己的肛门能有多干净呢?**在外的肛门直接泡在热水里或许会更脏。

多说一句,屁股上的肛门与人造肛门不同,被称为“自然肛门”。建造临时人造肛门时会同时保留自然肛门,这样患者就会有两个“肛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对二者的名称加以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