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莫里拿着卡瓦德六世的圣谕离开地下室的时候,已经到了落日时分。
他抬头望去。只见金色的太阳降至西方,天边镶上了一圈的淡金 色彩边,如同阿胡拉玛兹达身后的至圣光轮一般。登上旋梯的顶端,大祭司莫里松了口气。他花了近乎半天的时间,才说服了卡瓦德六世向哥特发兵。但代价就是进攻的时间要提前一不能是在他即位之后,而是现在、立刻。看来,这个老不死的时半会还是不想退位。
莫里无声的回头瞄了一眼,顺手将房间门关上。若是他现在出兵,就会把原本独庾于他的战功的大头拥到卡瓦德六世身上。这对于他得到王位之后的立威有非常大的影响。
祭司们因为畏惧、贪婪或是忠诚而服务于他的父亲。但等卡瓦德六世死去,即使那些祭司们暂时听从他的命令,也很快会出现什么特殊的想法。毕竟莫里有一个致命的政治弱点一他的母亲是军 人阶级出身。
若是按照萨珊的传统,他从最开始就根本不应该成为大祭司。所以一旦他的威权无法压制那些祭司们,他们立刻会发起反…而且具有天然的借口。大祭司们完全可以召开议会,革除莫里的教籍。一旦他脱教,就意味着他从教士”阶级跌落到了军人”甚至“文人”的下层阶级。那么他就成为了波斯的僭主,立刻失去 了统治波斯的神圣权力。
虽然他没有证据能够表明,大祭司们对自己有这样的敌意…但莫里不想把自己统治的基石,建立在对臣子的全然信任中。他想要向哥特发起战争,虽然部分的原因是想要趁虚而入,趁若哥若是如此,等他日后再进攻哥特的时候,难度顿时就会锐减哥特的命脉 就是他的战略纵深。缺失地中海东侧临近萨珊波斯的区域,和他们缺失北侧临近法克的领土意义是一样的,都是致命的危机。
但另外一个…就是莫里想要拿这次大胜立威。
想都不用想,这场他必然赢的。哥特连国王都没有,国内乱成团,他再挑好所罗门王南下的时候发起战争,哥特怕是连调兵都不敢一若是他亲自领兵在西部战场大胜,再加上他的出身,军队势力和部分祭司都会直接依附于他,而且他会得到平民阶级的忠诚。然后他再借机挑起与法兰克的战争,就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把他拉下台。因为谁也付不起这个责任一没有人可以在他刚刚夺得大胜之后,直接越过他指挥军队。
和平时期,掌控军队算不上太大的权……但是在战乱时刻就不同了。和祭司们的看法不同,里并非是一个狂热的战争爱好者。实际上他非常冷静。他只是清楚,只有在战争中,他才能借助军队逐渐学控这个国家上层的力量。才能将他已经学控的军事力量逐渐转化为实际的政治力量,才能坐稳他的这个位置。
“不过也行吧…”
莫里叹了口气。
他的眼神意外的平静淡漠。
让卡瓦德六世在位时期发动战争,有弊也有利。他的确少了一个争取军人阶级、 赢得民心的机会,但这却能让他上前线这件事变得理所当而且不用担心后方的叛乱。这才是最重要的。在他的计划中,有一个不稳定因素,就是奈司们会不会发动暴力政变有参与会议的情况下,就将他的王权革掉,那么他一办法都没有。
只能带着军队回头直接打穿他们。
但哪怕他成功夺回了王位,他的王权也必将变得不再神圣。他将成为暴力夺权的僭主,而非是顺理成章、在阿胡拉的注视下继承权力的圣他在不在王都。实际上x对政局没啥影响。卡瓦德六世依日坐镇。大祭司们依日不敢反叛。
他也不会离开太久。因为这次战争的主要目的并非是将哥特直接击垮、或者获得尽可能多的土…而是为了让民众得知自 己获胜,同时毁怒法兰克人。所以他这一去不会太久,只要率军连续打下几座只有守军的城市,派潮驻扎部队,他就可以回返了。一来去,也用不到两三周,再快点有了这样的战功,他的位置就可以坐稳一随着局势的紧张,军人阶级的重要性也会随之上升,学握了军人阶级的他,政治地位也将水涨尽管顺序反了,但这方面对他来说,影响其实不是很大。虽然降低了收益,但也同时降低了失败的风险。
其里也不由得在心中暗自钦佩卡瓦德六世。
“那么接下来,就是调兵
他低语者,离开了王宫。
今日就要召集各地军队,夜中马比出发。
两日后在边境镇再重新集结,七日内就要打穿哥特,十天之内就要回归。
这一点都不难。因为北部军溃散、东部军的主力也北调,西部和南部军队没有国王的指令也调不过来。也就是说,他们要攻打的,是只有三分之一兵力的东部军,仅占哥特的总兵力十分之一左右。这点人再分摊到每个城镇里,基本 上可以视作毫无还手之力。而且上面也没有迎战的指令,指不定打到一半,剩下的就往南或者往西跨海逃跑了。莫里早走一天,就能早回来一天。只要赶在卡瓦德六世断气之前回来,他就将占据绝对的主动权一“就这样吧。
年轻的大祭司下定决心,拿若卡瓦德六世签了字的调兵令直奔军营。只有一点,是他所不知道的。在王宫顶层,国王的卧室中一也就是 卡瓦德六世的替身午睡的那间屋子里。
卡瓦德六世的替身,不知道被谁用枕头闷死…刚刚断了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