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 企业动态能力与绩效间关系直接效应的研究
在Teece,Pisano 和Shuen(1997)发表的《动态能力与战略管理》一文中,他们通过发展动态能力理论来分析企业财富创造和获取的源泉,从而解决企业获得以及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办法。自从Teece,Pisano 和Shuen(1997)提出动态能力理论以来,许多学者以国际化企业、创业型企业和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动态能力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
一些学者对于国际化过程中企业动态能力与绩效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如Jantunen,Puumalainen,Saarenketo和Kyl?heiko(2005)通过对217家制造型企业和服务性组织进行调查,研究企业家精神导向、动态能力与国际化绩效间的关系,发现企业家精神导向对动态能力以及二者对企业的国际化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提出企业家精神导向和动态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潜在来源。Augier 和Teece(2007)强调了组织常规与组织能力的重要性,实证研究发现于组织常规与组织能力对企业的国际创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Wu(2007)以台湾地区高科技企业为例,研究资源、动态能力与绩效间的关系。具体而言,资源主要由企业家的商业经营技能(Know-how)、创业者资本和内部管理能力组成。动态能力有资源整合能力、资源重构能力、学习能力和快速反应变化环境的能力组成。绩效指的是企业前两年的平均投资回报率。研究发现具有整合与重构功能的动态能力对财务绩效有显著的影响。具体而言,这些高科技公司所拥有的资源对其绩效有显著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通过动态能力的中介效应传导而成的。
一些学者对于创业型企业动态能力与绩效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如Borch和Madsen(2007)以235 家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创新与成长的策略,提出了有利于中小企业占据优势创业位置的四种动态能力,包括内外部配置与整合能力、资源获取能力、网络能力与战略性路径结盟能力,研究发现动态能力与企业创新战略具有显著关系。Newbert(2005)也认为动态能力能够帮助创业型企业较容易取得与配置资源。Arthurs和Busenitz(2006)认为如果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上市企业具有动态能力,其创业行为较有竞争优势,能在股票市场上获得较好的绩效表现。
其他学者对于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动态能力与绩效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如March和Stock(2003)研究发现新产品开发过程中跨期整合活动会促进产品层次、项目层次和公司层次的绩效。Marsh 和Stock(2006)进一步提出,新产品开发中的动态能力孕育在过去新产品开发知识的保持和解释中,能够通过影响整合促进下一次的新产品开发,从而进一步提高绩效使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Eisenhardt和Martin(2000)认为,因为动态能力的基础是可以在跨企业间复制的,它们对于竞争优势的价值在于它们创造的重构资源。Deeds等(2000)以生物技术产业为例,发现动态能力能促进高科技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过程。
但也有许多学者认为动态能力与组织绩效间的关系可能是模糊的,动态能力本身并不必然引致较高的企业绩效,必须要考虑企业所处的环境(Eisenhardt和Martin,2000)。动态能力概念的提出是为了使企业适应环境剧烈变革的情境,并用于解释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但这并不必然说明动态能力对组织整体绩效有直接的、显著的影响效应。此外,在环境变化不是特别剧烈的时候,动态能力的建设需要企业投资很多的资源,这些会给企业带来额外的负担,从而可能会抵消动态能力所带给企业的绩效改进。也就是说,我们在考虑动态能力与组织绩效间的关系时,必须考虑企业所处情境的影响作用。
Eisenhardt和Martin(2000)也认为动态能力是必要的,但是不是对于持续竞争优势不是足够的。他们从资源观的逻辑出发,认为动态能力在追求长期竞争优势的同时重构与提升现存的资源。同时,他们从创业管理的机会创造视角出发,动态能力被认为是在追求短期竞争优势的同时建立新的资源。
Winter(2003)也在《理解动态能力》一文中提出企业投资于较为高层次的动态能力,也就意味着其将承担较高的成本包袱,所以并不必然导致持续竞争优势的产生。特别是从短期来看,企业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显然并不直接,在这个关系链条中可能涉及许多中间环节(Wang & Ahmed,2007)。换言之,我们在考虑动态能力与组织绩效间的关系时,除了必须考虑企业所处情境的影响作用,还要考虑到底动态能力通过作用于什么样的因素,从而提升了企业绩效,最终获得持续竞争优势。这些都是接下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4.2 企业动态能力与绩效间关系中介效应的研究
表2-4 动态能力与绩效间关系以及中介效应的研究汇总
续表
在上一节的介绍中,许多学者以国际化企业、创业型企业和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动态能力为例,探讨了动态能力与绩效间的直接关系,但动态能力如何通过机制和路径影响绩效、通过什么样的机制和路径影响绩效还值得进一步探索。因为企业可以通过动态能力敏感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同时修正企业战略和制度能够促进创新的产生。
在此基础上,一些学者尝试研究动态能力与绩效的中介变量,如社会资本(Blyler & Coff, 2003)、运营能力与外界环境的匹配适应度(Pavlou,2004)、包含战略制定、执行、监控、调整的战略过程(曹红军等,2008)、吸收能力(Newey & Zahra, 2009)等,但从创新方式的角度研究动态能力和绩效间关系的机制和路径还不是很充分。
2.4.3 企业动态能力与绩效间关系调节效应的研究
根据上一部分的理论分析与其他学者相关的实证研究,动态能力与绩效间的正向关系逐渐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同。随着动态能力理论的发展,一些学者逐渐发现动态能力在不同条件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动态能力的效用还取决于重要的情境因素,需要研究权变视角下企业动态能力对绩效的影响机制。
在阅读相关文献后,笔者发现在不同外界环境变量和内部组织变量作用下,动态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也会不同。现有学者们对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的权变关系已经进行了一些实证研究。有的研究分别单独引入外部市场环境变量或者内部组织环境变量,有的是将二者同时引入。相关企业动态能力与绩效权变关系的代表性的研究如下所述。
1.环境变量对企业动态能力与绩效间关系的调节效应
一些学者以环境动态性为调节变量,研究了动态能力的整合子能力与绩效间在不同环境状况下的关系。如March和Stock(2003)引入环境动态性作为调节变量,考察了新产品开发过程中跨期整合活动与产品层次绩效、项目层次绩效和公司层次绩效的关系。在这个研究中,他们把新产品开发过程中跨期整合活动分为知识获取、知识传播、知识解释、知识保持以及知识的应用和行动。
具体可以界定为这样的一种流程:其搜集、整合与内部化来自过去新产品开发项目中的技术和市场营销能力,并把它们用一种系统方式整合到将来的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具有整合功能的动态能力嵌套在这个动态过程中。研究结论是:①对新产品开发过程中跨期整合过程的有效管理可以增加新产品开发成功的可能性,以及保持长期竞争优势;②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动态能力与公司层次绩效关系的强弱会受到环境特征的影响,复杂动态变化环境下动态能力对公司层次绩效的影响更强。
此外,Malik和Kotabe(2009)以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制造企业为例,讨论了政府的政策与法规在动态能力与绩效间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政府的支持政策能够促进绩效的提升。
2.组织变量对企业动态能力与绩效间关系的调节效应
一些学者以风险投资商是否重新注资为调节变量,研究了适应环境的能力与绩效间在不情形下的关系。如Arthurs和Busenitz(2006)引入风险投资商是否重新注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nitial Public Offering,IPO)的上市企业作为调节变量,考察了其对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上市企业第一年股价的影响。研究结论是:①当风险投资商重新注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上市企业时,会增加其抵御产品风险和内部管理风险的能力,提高其第一年的股价;②风险投资商的经验和名望也会对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上市企业第一年的股价有正向的显著影响。
3.环境变量和组织变量同时引入的调节效应
一些学者以环境动态性和伙伴间合作关系为调节变量,研究了跨国合资企业能力开发和能力提升两种流程与财务绩效和竞争绩效之间的关系。如Zhan和Luo(2008)引入环境动态性和跨国合资企业伙伴间合作关系为调节变量,考察了跨国合资企业动态能力对其财务绩效和竞争绩效的影响。在这个研究中,跨国合资企业的动态能力分为能力开发(Capability Exploitation)和能力提升(Capability Upgrading)两种流程。环境动态性分为不可预见性、多变性,以及竞争的密度。跨国合资企业绩效分为财务绩效和竞争绩效,财务绩效包括投资回报率、资产回报率和利润增长率,竞争绩效包括市场份额的大小、相对于竞争对手的市场地位、顾客的满意度、组织声誉和产品形象以及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度。
其研究结论是:①当外国新兴市场中的跨国合资企业拥有不断开发合作双方贡献的现有资源和持续提升与发展新的能力的情况下,才会取得良好的财务绩效和竞争绩效;②当外部环境越动**的时候,能力开发和能力提升的流程对跨国合资企业财务绩效和竞争绩效的贡献就越大;③当伙伴间合作关系的品质较好的社会,能力开发的流程能够更好地影响跨国合资企业的财务绩效和竞争绩效。
通过对企业动态能力与绩效间关系调节效应相关研究的分析,我们发现虽然有相关的学者认为以环境动态性为特征的外部环境以及企业合作伙伴间关系会调节企业动态能力和绩效间的关系(March & Stock,2003;Zhan & Luo,2008),但是我们也发现更多的学者认为外部环境会对企业动态能力产生正向的影响,是动态能力的促进与影响要素(Wang & Ahmed,2007;李大元等,2009)。接下来,我们详细评述企业动态能力影响要素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