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我国珍稀植物(1 / 1)

一、桫椤

你知道吗?在中生代盛极一时的恐龙是以什么为食呢?这就要分析当时的植物主要有哪些类群。当时是蕨类繁盛的时候,所以植食性恐龙的主要食物是蕨类植物。桫椤是现在唯一幸存下来的木本蕨类植物,在中生代它应该是大型植食性恐龙的食物之一。

图3-1 桫椤

桫椤(图3-1)又叫树蕨,全世界的桫椤共有6属500多种,中国有2属14种和2个变种。桫椤在白垩纪曾盛极一时,与恐龙并称当时的两大标志性生物,是植食性恐龙的主要食物。经过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多次强烈的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只有极少数的桫椤幸存下来,成为目前地球上仅存的木本蕨类植物。

桫椤树高6m左右,胸径可达20cm。从外观上看,桫椤有些像椰子树。仔细观察,桫椤圆柱形的树干直立挺拔,上面布满棕黑色不定根,底部的根长短不一交织在一起,形成厚厚的“根被”,上面常常生长着小植物和苔藓,给人以历经沧桑之感。树顶长着老、中、青三层长约4m的羽状复叶,仿佛一把绿色的巨伞。

桫椤叶似凤尾,形如华盖,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独一无二的观赏价值。现在常常将它栽种在庭园的阴湿之处作为大型观赏植物。驻足观赏,你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它曾经盛极一时的过去,也会为它濒临灭绝的现状而担忧。

晒干之后的桫椤颈部被称为蛇木,可以制成蛇木板、蛇木柱等,木屑可以作为栽培热带兰的基质。蛇木入药被称为“龙骨风”。

过去,我国的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等地都有桫椤分布,很多文人墨客还写下了关于桫椤的诗歌,比如下面这首。

桫椤树

宋 梅尧臣

桫椤古树常占岁,在昔曾看北海碑。

今日四方俱大稔,不知荣悴向何枝。

由于桫椤是木本蕨类植物,繁殖周期很长。它没有花,也不会产生果实和种子。它的自然繁殖靠叶子背面的孢子进行,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很大。从孢子萌发到幼年孢子体,需要一年以上,而这一段时间的温度、湿度变化都可能使它死亡。近年来,由于森林被大量破坏,桫椤生存的环境越来越恶劣,它需要的温暖、潮湿、荫蔽、土层肥厚的环境条件越来越难以满足,这使桫椤的自然繁殖越来越困难。再加上人为砍伐等原因,世界上的桫椤已经处于濒危状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它列为珍稀濒危植物。我国也将它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还在贵州赤水和四川自贡建立了桫椤自然保护区。在自贡市容县有一个占地10km2的桫椤谷旅游景区里约有1.6万株桫椤,蔚然成林,非常壮观。

幸运的是,现在桫椤的人工繁育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人们不必担心这种珍贵稀有的植物彻底消失,但如何保护它们的自然生存环境,让它们自然繁衍生息,仍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