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远地分家(1 / 1)

关于先祖 柳田国男 459 字 1个月前

坂东①的“八平氏”②和武藏的“七党”,还有其他类似的原来只有本地才有的姓氏,后来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原因正在于前文所说。血统是否一致并不重要,只要地域合适,或者其他别的条件合适,家业就能繁荣扩大,扩展到远方。实际上,家业的扩大并不是在各地均衡发生的,只有那些规模大得多的大户人家存有这方面的记录,过去就有“庄园”③虽然属于一个领主但分布在各地的情况。“平家追讨”④以来,有几次论功行赏,新的封赏的领地几乎都是东西相隔很远的。这其中,也有隐藏的理由,比如关系近的,封地就近些,还有以前就在此地居住等。总之,像这种飞地很多的状况,对分家而言,是非常合适的。这些飞地专门由本家下辖给代官让其管理并非不可能,但是监督起来分心费力,货物运输成本也高。所以本家有弟弟或者次子,想让他们自立门户的,就直接分给他们,这也是很自然的做法。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江户时代的大名领地的分封。仙台①的伊达家系分出了伊予②的宇和岛,赞岐③的高松则来自水户④德川家,此类例子不胜枚举。寻常百姓也是如此,最初有两个以上店铺或者农场的,最后大体都是如此留下遗言死去的,或者一开始就是这样打算的,很少有人去做别的工作。考虑到我们有这样长久以来所形成的习俗,新立门户是需要一定的基础的,比如经济基础。任何生物都本能地不会把种子洒在没有养分的地方,而人类则更是会有意识地做出规划,从一开始就把能够出产作物的土地作为分家的一个必要条件。最初,这几乎是分家的唯一的条件,在我们看来,是理所当然的。

从中世以来,日本的国语中便把每家拥有的基本财产称为“toku”,大概从汉文的“所得”“得米”的“得”而来,其意义大概是从“获得”引申而来的。从不知道何时开始到现代的民法,用“家督”这个词来表示各家的“得”。无论怎么想,“督”这个汉字都没有“得”的意思。有人说或者是“福德”的“德”,是由“御德用”这个词而来。其实汉字的“德”和这个意思不同,不过是日语的谐音字而已。那么,世袭的财产在被称为“得”或者“家督”之前是怎么称呼的,就是一个问题。或许这个问题根本没有答案。我想,当京都之外的地方上也盛行分家之后,换言之,大家族制开始走向崩溃后,这个词自然便丧失了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