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先祖的慈爱(1 / 1)

关于先祖 柳田国男 356 字 2个月前

前面提到的藤原的例子,如今在乡下,即便是公认的老户,追溯其成立的日子,也顶多追溯到是当时分出的新家。我在南多摩遇到的老人也是一样,都是由新近成为先祖的人立下的门户。像源氏、平氏、藤原氏、橘氏这样的能够说得上是正宗的本家的,打着灯笼都难找。听说有些在神社服务的家系,是神代以来的嫡传正宗。家和人的身体一样,都有生死荣衰,新旧更替实属自然。在我国的历史上,像战国时期那样旧豪族没落衰亡,曾经有过几次。那时的人们对家系永续的关心比现在的人要强烈得多。父母也罢、子女也罢,都同心协力保持家系的延续。即使分家,也一定会考虑不损害家系的繁荣强大,不做好周密的安排,是不会迈出分家这一步的。在同一个村里,除了以“部屋”“隐居”的方式新立门户,和现在相比,新立门户的难度要大得多。过去的分家大多在村外,有时甚至在意想不到的远处,理由正在于此。

耕地原则上是最安全的财产,以前很多地方只能靠耕地维持生计。也有人开荒种地,靠自己的能力扩大耕地的面积,这是个事半功倍的好事,由此可以过上富足自在的日子。那些交纳“年贡”①的普通的农民,只要愿意吃苦,也可以丰衣足食,让子孙安泰。因此,只要有土地就不怕的想法成为固有观念,而且现在也根深蒂固。人们对孩子的爱,表现为一种非常痛苦的形式。先祖传来的东西属于本家,任何削弱本家的行为都愧对先祖。而孩子多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所以老人一生劳作累弯了腰,还要在山野搜寻空地,希望能为次子及以下的孩子留下点财产,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也有的人说我自己一生的财产都会分给孩子们,这也无可挑剔。实际上,人到老年还殚精竭虑,尝试各种可能,甚至越界从事很多已经不是农家传统的行业。这些都有值得同情的动机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