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11章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三十根辐条凑集于一个车毂上,有了车毂当中空的地方,才能使车轮转动而起到车的作用。)
1.《容斋随笔》的揭示
南宋洪迈(1123一1202),字景庐,号容斋,他在其《容斋随笔》中有篇《无用也有用》的文章,他认为,庄子很清楚老子讲“当其无”的用途,引用庄子的话说,庄子说了:
“人们都知道有用的作用,而不知道无用的作用。”又说:“知道了无用的用处,才可以和他谈论用。大地是非常广大的,人所使用的就是容纳两脚的地方,其余的并没有用。然而,把脚踏在地上,然后把脚周围没用的地向下挖掘,周围成了深渊,必然胆战心惊无法立足。可见被挖的地似乎是没用的,其实大有用处。”洪迈接着。谈了他自己的看:
眼睛光亮便看得清楚;耳朵灵敏便听得明白;鼻子通畅可以闻气息;嘴巴通彻可以尝美味;心里通达,思路便畅行无阻;智慧透彻,便已到达德的境界。
道是不可以壅滞的,壅滞了就要梗塞,梗塞不止,结果行为必定狂妄,终致互相践踏,互相攻击,祸害从此生起。凡物有知觉的,都靠气息周转不停;假使气流不畅,并不是天的过失,因为天生万物,都以孔窍通气息,又怎会阻塞气流?是人的声色嗜欲,阻塞了那条通道啊!
人肚里是空虚的,所以能容纳胎儿;心地必须空虚,方可安容天机。比如房屋没有空余的地方,婆媳难免有所争吵。人也是一样,心地若不空虚,六情自会互相争夺。
洪迈说,这道原来出自《老子》中的“有了毂中间的空隙,才有车的作用”。
洪迈还通过《礼经》的《学记》篇的启示进一步开悟“有用”和“无用”的道理。他与道:《学记》上又记载说:“用鼓奏不出美妙动听的音乐,但没有鼓,美妙的音乐就不能完美,水没有五颜六色的色彩,但没有水,各种颜色便不能鲜艳。”
2.《学记》上的启悟
此处所说的道理是一样的。
现在看来,飞行的鸟用的是翅膀,如果把它们的腿捆住,它们就飞不成。人奔跑时用的是腿,如果捆住他们的手,就跑不成。科举考试比的是学业,要录取的是有才能的人,但笨拙的人也可以参加考试。战场上取得胜利,首先需要的是勇气,但年老怯懦的人也参加战斗。可见,有用和无用,怎么能分别开呢?因此,治理国家的领导者,不要把天下的人都看成没有用的人就好啦!“真心修道”的密码
老子在19章说:(聪明和智巧伤害自然,所以弃绝它人民反而得到百倍的益处。仁和义束缚天性,所以弃绝它人民反而能恢复孝慈的天性。机巧和货利,能使人产生盗心,所以弃绝了它盗贼自然就绝迹……保持朴素,减少私欲。)“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庄子在以下两篇向世人开启老子的:“绝圣,弃智”的密码。庄子的论证显然像古代的“愤青”,甚至信过轻视圣人和对虚无主义的夸张,但确实也包含了深刻的哲理。当这些哲理被文明生活的物质条件取代时,人类心灵平静的本质就已丧失。
1.注意,盗也有道
为防备开箱、探囊、摸柜的小偷偷窃,必定要等东西用绳子捆好,用锁锁好的人,便是世上所谓的聪明人。但是大盗来了,背着柜,提起箱,挑着行囊而逃,还唯恐你绳子捆得不紧,钥匙锁得不牢呢!这样看起来,所谓的聪明人不就替大盗做了预备工作吗?
姑且针对此事谈论一下:试看世上的聪明人有哪个不替大盗做铺路工作?有哪个圣人不替大盗看守的?何以见得呢?举个例子说吧!
从前齐国人口众多,城市相接,邻里相连,鸡和狗的叫声各地都可听到;捕鱼的范围和耕种的地区合起来不下两千余里;全国境内,凡是建立宗庙社稷,实施地方行政等事,无不以圣人的法则为主。
但是自从田成子杀了齐君夺得齐国后,竟连齐国取法于圣人治理国家的法度也一并“偷窃”了。所以田成子虽名为盗贼,却能身居尧舜的地位。当时小国不敢向他抗议,大国不敢对他讨伐,竟使他的子孙传到十二代,这不是以圣人之法,来保护盗贼的安全吗?
再进一步说吧!试看世上有哪个最聪明的人不替大盗积蓄货财?有哪个大圣人不为大盗看守赃物的?何以见得呢?
今且以龙逢被杀、比干被挖心、苌弘被破肠、子胥的尸体被投在江里任其腐烂等事来看,这四人是那么贤能,还不免被杀被弃,圣人法度的祸害也就可想见一斑了。
所以盗跖的徒弟问他说:“强盗也有道吗?”
盗跖说:“怎么会没有呢?譬如:起意偷人家屋里的东西,先要推测里面的虚实,如果能算得准确,就是圣德;先进去就是勇;后出来就是义:知道见机行事就是智;分赃公平就是仁。没有这五种德性而能成为大盗的,可说是天下绝无仅有的事。”
这样看来,行善的人若未获圣人的道,就不能立身;盗贼没有圣人的道也无法行盗。但是由于天下的好人少,坏人多,所以也使得圣人之道为天下谋利的少,祸害天下的人反而多了。因此有人说:“把嘴唇掀起来,牙齿就觉得寒冷;鲁国的酒薄了,赵国的京城就被围。”圣人和大盗原是彼此相连的。世上只要有圣人,便少不了大盗。
就因为这个缘故,所以要天下大治,必得打倒圣人,释放盗贼才行。这跟泉水干了,山谷才空虚;高山平了,深泽才能填平是一样的道理。只要圣人一死,大盗平息,天下方能太平无事。
如果圣人不死,大盗不能肃清,即使借重圣人治理天下,也不过是替盗贼增加利益罢了。这就好像有了斗斛来量米谷,就有利用斗斛来做诈伪的事;有了秤杆来称东西,就有利用秤杆来做欺骗的事;有了官印作为信物,就有假造官印图利的事;有了仁义来纠正人的行为,就有假借仁义来做虚伪的事。怎么会这样呢?
且看:那偷窃别人腰带钩子的小贼,捉到了就被杀死,而那偷窃君国的人反倒做了诸侯。并且在诸侯的府第内,歌功颂德之声不绝于耳,仁义之教频传,这不是假仁义来为非作歹吗?
这种放任大盗强夺诸侯的地位,和利用仁义、斗斛、秤锤、官印求取私利的事,虽有官方的重赏与酷刑,却都无法禁绝,这实在是圣人的过失啊!
因此有人说:“鱼不可以离开深渊,国家的名器不可明告人。”圣人的法则,就是治理天下的利器,是绝不可公开让天下人知道的。
所以只有摒去圣智,大盗方可肃清;摔毁珠玉,小盗才不会产生;烧毁印信,人民自会诚实;击破升斗,折断秤杆,百姓自不争执;毁尽天下圣人的法度,人民才有资格和在上的议论……废除六律,消灭竽瑟,塞住师旷的耳朵,而后天下人方能恢复真正的听觉。
若能毁去文章,舍弃五色,粘合离朱的眼睛,天下人才能恢复真正的视觉;毁坏钩子、绳索、弃去规矩,折断工倕的手指,而后天下人才有真正的巧艺,俗语说:“大巧的人反似笨拙,就是这个道理。除去曾参、史鳅的忠信行为,封锁杨朱、墨翟的言论,抛弃仁义之说,而后天下人的道德才能和玄妙的大道混合。
如果人人不自显他的视觉,天下就不会被“光芒的气焰”烧坏;人人不显露自己的听觉,天下就没有忧患;人人不显露自己的智慧,天下就不会惑乱;人人不显露自己的德行,天下就没有**邪的行为。
像曾参、史鳅、师旷、工倕、离朱等人,都是标榜自己的德性以扰乱天下,于法来说,这是毫无用处可言的。
2.小心不要伤害到人的本心
崔瞿问老子:“如果天下不必治理,如何使人心向善呢?”
老子回答说:“小心,不要伤害到人的本心就可以了。人心是很容易动摇的,不得志则居下,得志就在上位了,上下不已,因此自暴自弃,得不到丝毫的安适。
“温和的时候,柔弱的心可以制服刚强:顺心时,人心热如焦火;失志时则又寒如冰雪。心情的变化快速无比,一眨眼的工夫,它可以越过四海之外。平稳的时候,像是寂静的深渊;心念突起,又像悬于天上一样。有如脱缰的野马无法控制的,恐怕就是人心了。
“从前,黄帝首先以仁义鼓舞人心,尧、舜争相模仿,以至于瘦骨嶙峋,腿上无毛来求天下人形体的安适。他们苦心施行仁义和经营法度,却仍不能改变天下人的心志,作乱的人相继而起。由尧驱逐驩兜至崇山,放逐三苗于三崦,流放共工到幽都这些事看来就可明白了。
“到了三代,这种情形更为严重:一方面有夏桀的残暴,一方面有曾参、史鳅的德性,因而儒墨的学说纷纷而起。于是乎喜怒是非互相猜疑;愚者智者,互相欺侮:善恶互相攻讦;虚伪诚实,自相讥讽;天下的风气自此大坏。
“由于道德的分裂,使得人们的生活散乱不堪;又由于好求无涯的知识,使得天下百姓智穷才尽,随之而来产生了斧钺刀锯的刑具,天下岂有不乱之理?这都是鼓动人心造成的祸患啊!
“所以贤能的人隐居在高山深岩中,万乘的国君却坐在朝廷上恐惧忧虑。而今,儒墨之流看到死刑献的尸体狼藉遍地,服刑役的相拥互挤,受刑劳的到处皆是,才开始奋力挽救当世的弊政。唉!他们也太不知耻了。
“就因为我知道圣者是刑罚产生的根源,仁义是桎梏的凭藉,相对也就知道曾参、史鳅的行为是夏桀依恃的准则了。所以:“只有断绝圣贤,抛弃智慧,天下才可以得到太平。”
庄子身处战乱时代,时局动**不安。假如他没有身历其境,蒙受其害,是不可能晓得那种不堪消受的痛苦。古人有句话叫做“宁作太平犬,莫作乱世人”,因此,庄子深刻地理解到与他同样过着“春秋无义战”时代的老子,为什么他要说“绝圣智,民利百倍”的话,其中的廴码所在,就是:人们如果不卖弄聪明才智,本来还会有平安静的生活,但却被一些标榜圣人,标榜智慧的才智之士搅乱了。
3.生活修养的中心原则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老子这句话,是紧接着前面“绝圣弃智”来讲的。也算是老子本人的最后见解。然而,假如社会人类真能以“见素抱朴吉它私寡欲”来作为生活的态度,天下自然太平。乃至个人拥有这种修养,一辈子便是最大的幸福。《春秋》,是中国第一部历史书籍。有人说《春秋》不能读,读了会使人奸诈狡猾。孔子自己也说过:“知我者《春秋》,罪我者《春秋》。”历史读多了,好的榜样没学成,坏的手段全学上了。例如,一般人读历史小说《三国演义》,诸葛亮难效,曹操易仿。看小说都想当书中的主角,读《三国演义》,想当刘备者不少,想当赵子龙、关公者更多。很多人将自己的欲望,投射到书中有大能力、大聪明的角色情境中,结果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画虎不成反类犬,何其可悲!
其实,在《春秋》一书里,好的道理处处可寻,坏的现象也连篇累牍。那个时候,对圣人的标榜特别的多,几乎每一个会讲会说的都是圣人,聪明才智之士,比比皆是。从春秋到战国这一阶段,在我们整个历史中,真是人才辈出的时期。我们读春秋、战国时的著作,有时看到某人讲的话,非常有理,但是再从反面想想,又觉不对,应是反面正确才是,然后再转到另一个层面来看,则前述二者不无可疑。每个人的意见都很高明,也都有值得商榷之处。当时真是一个文化变乱、社会变乱的时代。西方人有一个历史观点:社会历史到了末期,在变乱不安时,才产生哲学家、思想家。然而,依我们的历史哲学看来,与其如此,不如不要这些哲学家来得好。高度的哲学智慧,是从痛苦变乱中的刺激锻炼而成,代价未免太高。
葛洪像
葛洪(约281-341]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旬容(今属江苏)人。东晋道教理论家、炼丹术士、医学家、文学家。少时以儒学知名,后崇信道教,尤好神仙导引之法。主张儒、道、方术兼治,以神仙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司马睿任丞相时,用为属官。后因积极参与镇压农民起义,赐爵关内侯。晚年,闻交趾(古地名)出丹砂,自求为勾漏令,携子侄至广州,被刺史邓岳劝阻,留在广东罗浮山炼丹。著有《抱朴子》,其内篇二十卷,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等,属道家。外篇五十卷,大部分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属儒家;其中《钧世》、《辞义》、《尚博》等篇,多涉及文学理论问题,提出文章非“余事”,以“有益”于世为贵;强调今胜于古;主张德行与文章并重等,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又曾托名刘歆撰《西京杂记》。共载一百二十九条,多为西汉统治阶级和文人学士的轶事与掌故。并杂有一些怪诞的传说。说我国最早的轶事小说之一。其书“摭采繁富.取裁不竭”,“意绪秀异,文笔可观”,许多故事常为后世戏曲、小说取材,或已成为流传典故。另有《肘后备急方》、《本草注》等。所以,老子反对标榜圣人,反对卖弄世智辨聪。春秋、战国之间,善于奇谋异术的高人,一个比一个高明。例如范蠡,他帮助越王勾践复国,实行他老师计然子所教的六法,不过用了其中的三四项策略,便稳定了国际情势,而越国也复兴了。最后名与利、功勋等等,一样也不要,自己一走了之,到别的地方做生意去了。至于做生意的方法,也是他老师计然子教的。像春秋、战国这一类的智慧之学,简直看不完,太热闹了。
像东晋的葛洪就以抱朴子作为号,可见他深懂“见素抱朴”的脱俗的生命情操。“见素”,“见”指见地,观念、思想谓之见;“素”乃纯洁、干净。孔子在《论语》上亦讨论到此问题。“素”如一张白纸,毫不染上任何颜色。人的思想观念要随时保持纯净无杂。也就是佛家禅宗的两句话:“不思善,不思恶”,善恶两边皆不沾,清明透彻。而“抱朴”,“朴”是未经雕刻、质地优良的原始木头。有些书用“璞”字,“璞”与“朴”通用,没有经过雕琢的玉石外壳为璞。“朴”与“璞”,表面看来粗糙不显眼,其实佳质深藏,光华内敛,一切本自天成,没有后天人工的刻意造作。我们的心地胸襟,应该随时怀抱这种原始天然的朴素,以此态度来待人接物,处理事务。如此,思想纯洁无瑕,不落主观的偏见。平常做事,老老实实,当笑即笑,当哭即哭。哭不是为了某个目的,哭给别人看;笑不是因为他讲一句笑话,我不笑对不起他,只好矫揉造作裂开嘴巴,露出牙齿装笑。这就不是“见素抱朴”的生命境界。
再来,“少私寡欲”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儒道两家,并没有叫人做到绝对的“无欲”,彻底无欲,简直不可能,假使做到了,那就超凡人圣了。只有佛家修行,先要无欲,因此被儒家批评为陈义太高,难以企及。儒道二家认为“少私寡欲”,已经是了不起之事。“少私寡欲”可以近乎道,但尚未完全合于道。
老子主张“绝仁弃义”,不以圣人为标榜,不以修行为口号,只要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做人,那便是真修道。“绝仁弃义”,要废除那些假仁假义,伤天害理的做法。有时候,我们看到历史上的故事,很多是口头上大吹仁义道德,要帮忙人家、救助人家,结果对方倒了大霉。这种仁义其名,侵略其实的勾当,非常要不得。至于“绝巧弃利”,那是针对人类喜欢耍自己的聪明才智,自认高明而言。东西方宗教皆认为使巧用计,想办法耍手段,一般都是为了图利自己,那是强盗心理,是不道德的。因此,老子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作为我们生活修养的中心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