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陵得道的密码(1 / 1)

老子密码 古敏 4681 字 1个月前

《老子》在第23章中说:“同于道者,道也乐得之。”(认同了我主张天道的人,我的天道说也乐于让他得到。)在35章里,老子说:“执大象,天下往。”(凡是执行天道的人,那天下信道的都会来归顺他的。)在第21章,老子就说过:“恍兮惚兮,其中有象。”(在人们看来信道的人都是在精神上恍恍惚惚的,但在恍惚中,其中就会产生天道的形象来。)老子在第77章中还说:“天之道,其张弓欤?”老子所说的“张弓欤,”原意是指:“我的天道说,不就像张弓射箭一样吗?”

这里暗含了姓张的密码,有个姓张名陵的人看了,自以为替老子行“天道”,非姓张不行。果然,他真的开创了道教。信徒们称张陵为张道陵,并尊奉他张天师。道陵就不说啦,至于“天师”,即是指弘扬“天道”之师的人。

1.创建五斗米教

张陵7岁就读《老子》,生来见世风日下,就弃官归隐北邙山,并创建了“五斗米教”。

张天师像张陵(4-17),字辅汉,《历代神仙通鉴》和《列仙传》传其为汉留侯张良的八世孙,沛国(今江苏丰县)。人张陵7岁时就读《老子》,悟通仕途沉浮。他当了一阵子江州县长,便因见世风日下而弃官归隐北邙山(今河南洛阳北)学长生之道。

张陵后来隐居在四川鹤鸣山修道,著道书《老子想尔注》等二十四篇,自称“太清玄元”,创立了早期道教。之后,他又携弟子王长至江西传道,他所创立的道教一直在民间流传,由于规定入教者需交五斗米,因此也称“五斗米教”。魏晋以后,道徒尊张道陵为“天师”,五斗米教称为“天师道”,成为道教正宗。

五斗米道奉老子为教主,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教人奉道悔过,用符水咒法治病。设置二十四个传道教区,称二十四治,治内设祭酒以领道民。

张道陵死后,其子张衡、孙张鲁相沿嗣教,继续传播五斗米道。除用符咒治病外,还“加施静室,使病者处其中思过”,设“鬼吏”专为病者请祷。承袭古代关于天官(天帝)赐福,地官(地祗)赦罪,水官(水神)解厄的神话传说,祷时书写病人姓名及“服罪”文书三份;一份“上之天;著山上”,一份“埋之地”,一份“沉之水”,称“三官手书”。因病家常出五斗米以谢,俗称“五斗米师”。

张道陵第四代孙张盛在西晋永彭年间移居江西龙虎山(今贵溪境内)广收道徒,尊张道陵为“掌教”和“正一天师”天师名号即出自这里。唐玄宗册赠“太师”,明崇祯帝加赠“六合无穷高明上帝”

《老子》书上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损不足而补有余”。张道陵深得《老子》五千言精髓,他这禀持劫(损)富(有余)济贫(补不足)的天道思想,为东汉末年的张角,张梁、张宝三兄弟的“太平道”奠定了理论基础。张角自称太平道“大贤良师”,“天公将军”,发动农民起义,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政治口号。

张天师修禅图唐

修禅”是道教的基本修行活动。修禅的基本姿势有5种,主要为坐式,通常称“坐禅”,其余有卧式、行走式、立式和随意式。上面三图分别为:卧禅图;行禅图;坐禅图。“五斗米教”发展成“天师道”、“太平道”,“最后成为道教”渊源。

2.道教历史的演变

道教是我们中国本土的宗教。从上面我们已经得知了张道陵在东汉顺帝时期开创五斗米道的秘密:是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道教才得于始成。自东汉之后,乃至于今,道教已经日趋成熟完善。我们从下图可以发现到道教在历史上不断演变的过程。(图一)(图二)毛泽东找到应用道的密码

《老子》是智慧书,给中国人带来很大的实惠,但获益最多、用得最好的还是一代伟人毛泽东。1??初谈读《老子》就得40个铜板

在毛泽东早期的读书活动中,有一件涉及到老子的事,颇为引人注目,那就是他同萧子升一起与刘翰林的会晤。

当时,他和萧子升都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正赶上学校放暑假,为了了解天下的万事万物,他和萧子升开始了徒步旅行。他们走到了宁乡地方,由于走的肚子饿了,又加上身上没有钱,于是便想找一户人家讨点饭吃。他们听说当地有三户读书人,声望最高的是刘翰林,于是便想到他那里去。由于是要去见翰林,所以就决定作一首诗,以此投合这位老知识分子。毛泽东先开了口,吟出了第一句,萧子升接着连出了第二句和第三句,毛泽东又吟出了最后一句。四句诗合在一起,便成了一首下面的诗:“翻山涉水之名郡,竹杖草履谒学尊。途见白云如晶海,沾衣晨露浸饿身”。这首诗既称颂了刘翰林的隐居生活和学识,又表达了自己的艰苦求访和所遇到的饥困。刘翰林见到这首诗,感到他们很有学问,便热情地接待了他们。谈话中,他们说到他们曾读过“十三经”,也说到他们读过《老子》和《庄子》;谈到《庄子》和《老子》的版本,他们还回答了刘翰林说到的问题:“最好的《老子》注是王弼作的,最好的《庄子》注是郭象作的。”刘翰林非常赏识他们的学问。临分别时,刘翰林还给了他们四十个铜元。2.评用相结合

毛泽东早在长沙读书的时候,就已经读过了《老子》一书,熟悉了《老子》一书中的思想。而且就是从那时候起,毛泽东就开始了对《老子》思想的评用。例如,曾评说到老子的思想。认为人类向往大同世界j是不现实的:“人现处于不大同时代,而想往大同,亦人处于困难之时,而想往平安”,“是故老庄绝圣弃智、老死不相往来之社会,徒为理想之社会而已。”在这里,毛泽东否定了老子的“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以此说明了“大同时代”并不存在,同时也说明了老子的理想社会的不存在。后来,毛泽东走上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征途,为了说明问题,也是常常评用到老子的思想。例如,1949年,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提到当时的困难时,就借用了老子的思想。毛泽东写道:“多少一点困难怕什么。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老子说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由此可见,毛泽东读《老子》是评用相结合的。否则就读死书了。

3.得出了给出的东西又收回来的结论

1936年底,为了总结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毛泽东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文中讨论到战略退却中丧失土地的问题时,毛泽东就巧妙地运用了《老子》三十六章中“将欲夺之,必固与之”的辩证思想,有力地说明了想要得到必先失去的道理。毛泽东说:“关于丧失土地的问题,常有这样的情形,就是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这是:‘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原则”。接着,毛泽东就用事实作了形象的分析:暂时的丧失土地,是为了将来的恢复土地,是为了将来的扩大土地,没有现在的丧失,就没有将来的恢复和扩大;买者丧失金钱,是为了取得货物,如果不丧失金钱,就不能取得货物;卖者丧失了货物,是为了获得金钱,如果不丧失货物,就不能获得金钱;睡眠和休息丧失了时间,但却换来了明天的精力,这时如果不丧失时间,就不能得到明天的精力。所有这些都说明,“欲将取之必先与之”是一种科学的辩证思想,是方法论中宝贵的真理。

1956年3月5日,毛泽东在听取国务院有关部门汇报手工业工作情况时,作了题为《加快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指示,指示中又一次运用了《老子》中“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辩证思想。这是就着国家企业要帮助合作社企业来说的。毛泽东认为:国家企业要帮助集体所有制的合作社企业,要拨物资给他们,而且价格要合理。这是因为,国家企业是全民所有制,合作社是集体所有制,两者不一样。合作社一开始时经济基础不大,需要国家来帮助,国家可以把替换下来的旧机器和公私合营并厂后多余的机器厂房,以低价拨给合作社。这样做,看来是国家暂时吃点亏,但是待到合作社发展大了以后,国家就会增加税收。这样,给出去的东西,不就又收回了吗,而且收回的会大大超出给出的。这就是“取”和“与”的辩证关系。

4.看到了坏事能转变为好事

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演。讲演中说到“坏事能否变成好事”时,毛泽东运用了《老子》第58章中“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辩证思想,充分地说明了坏事可以变成好事的道理。毛泽东把二千多年以前老子说过的话拿出来,是针对当时一些怕出乱子的人的。毛泽东用老子的话说明,“在一定条件下,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的东西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在毛泽东看来,“日本打倒中国,日本人叫胜利。中国大片土地被侵占,中国人叫失败。但是在中国的失败里面包含着胜利,在日本的胜利里面包含着失败”。后来的历史,证明了毛泽东的观点,也证明了老子祸福相倚的辩证思想。

与老子哲学有关的,还有毛泽东的一处哲学批注,就是毛泽东对《辩证唯物论教程》的一处批注。这个批注在时间上虽说不一定是在最后,但是就其内容来说,却是有着一定总结性的。

关于《辩证唯物论教程》的批注,是毛泽东读到该书第三章第六个问题“对立的相互渗透”处写下来的。原书此处写道:“对立的相互渗透,一个对立向他一对立的转变,存在于一切过程中。为要暴露及指摘这种相互渗透的性质,必须具体的地分析过程……”。毛泽东就此批注说:“……军队的休息训练,同时即是加强战斗力;退却与防御,同时即是准备进攻;良药苦口,同时却利于病;忠言逆耳,同时却利于行;羊肉好吃,无奈烫得慌;玫瑰花可爱,刺多扎手;佳人却可倾国;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都是互相渗透、互相转变的对立。一切对立都是这样的”。在这里,老子的祸福相倚论,与其他对立统一的事物是并提的。这是毛泽东对老子哲学的辩证法的肯定。

5.看出老子比较老实

1964年8月,毛泽东在一次会上说:“我看老子比较老实,他说‘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要打倒你把你抬起来,搞阴谋,写在了书上。”1968年,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又谈及当时围绕老子哲学观的那次唯物唯心的争论,他说:任继愈讲老子是唯物论者,我是不那么赞成的。得知天津有个教授叫杨柳桥,他有本《老子今译》,他说老子是唯心主义者,客观唯心论者,我就很注意这个人。此外,毛泽东还高度赞美《道德经》的文采斐然,他开导人们:学楚辞,先学《离骚》,再学老子。“玄之又玄”的密码

老子在第1章未句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的深奥就像神秘的天地,难以捉摸,但却是万千事物的总门。)禹王锁蛟

1.“龙战于野,其血玄黄”的

《易经》上说:“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老子倡导了“玄之又玄”的玄奥道理,故后来道家崇尚“玄”色(青黑色),所以道士一般或穿青衣或穿黑衣。这种做派、很符合老子“玄之又玄”本意,原因是道教鼻祖老子反对战争,热爱和平。因为“龙在旷野上争斗,血流遍地”。另外,据《管子·权修》说:“人贱其服爵,则人主不贵。”故而历代帝王都非常重视衣冠的颜色。黄帝以黄色为贵,舜时尚赤;大禹尚青黑;商汤尚白。歧周在未登上天子之位时,以赤色为上。周武王在夺取商汤天下之后,一是以黄帝为自己的楷模,二是为合不上九之教诲,乃取明黄为尊。(五色为赤黄青白黑。黑为始,赤为极,明黄为九五。后世效周,明黄遂成帝王专用的服色。

道家推崇尚青黑的大禹。大禹继舜帝之位后,因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这种不顾小家顾大家的精神深得道家赞赏。大禹治水最终取得了成功。他把全国划为兖、青、徐、冀、豫、扬、荆、梁、雍九州进行统治,结束了我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制的社会组织形态,建立了一种新型的社会政治形态——国家,用阶级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推动了我国历史的发展。

大禹

传说上古时有大禹,是女娲的十九代子孙,活到三百六十岁,进入九嶷山后成仙飞走了。后又经过三千六百年以后,尧掌管天下,当时洪水滔滔,人民许多被淹死,大禹很忧念这件事,就在石纽山泉转生为人,他就是治理洪水的“禹”。

玄黄,也具指玄天地黄。玄天,是指天空,白天是青色的,夜晚,是黑色的。老子看出玄天的变幻莫测,悟出了自然的道犹如神秘的天空。大禹统一九州,是自然的必由之道。反对战争,崇尚青黑,谈玄论道,成了道家仰望与神往的根本。

2.“玄”道之天门

“众妙之门”的“门”是“天门”,是“玄之又玄”的天门。《庄子·庚桑楚》上说:

庄子像

“老庄学派”的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人,是继老子之后,战国中期道家集大成的人物。,庄子自幼聪明好学,与惠施为同学、挚友。曾南游楚越。探访古风。一生率直。崇尚自然。非毁礼法,傲视王侯。楚威王曾以厚礼聘其为相,被他拒绝。从此终身不仕。退隐江湖,以编草鞋为生。寓言传道,著书十万余言。后人编成《庄子》一书。其中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庄子曾做过宋国蒙地方的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相传大道的降生与毁灭均无原因,它有具体的事实而没有可见的出处;有久长的渊源而没有开始的根本;有出生的处所又看不见窍孔,但却有具体的事实、不确的所在,这样就构成了空间(宇);有久长的渊源而无开始的根本,就形成了时间(宙)。

有生,有死,有显,有灭,但都无法看见显灭的途径,这就叫做“天门”。天门便是“无有”,而万物就是从“无有”产生出来的。

3.玄学之道要人安于现状

玄学之“玄”出之“玄之又玄”这个密码。“玄”如前所讲,原是青黑的天空,和崇尚大禹。这里又引指深奥,不容易理解的东西。对不符合事实或距离事实太远的话,人们会讲“太玄了”或说“故弄玄虚”。在魏晋时期,何晏(190~249)与王弼(226~249)等为代表的道家人物,以宣传《道德经》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而得“玄学”之名。玄学主张“以无为本”,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无”,万事万物都是“无”所派生的。所谓“无为”,即是要人安于现状。东晋以后,玄学与佛学之禅宗超于合流。

天门

《山海经》载:“大荒当中,有山叫日月山,它是天的门户。日月山的主峰是吴姬天门,是日和月进入天宫的地方。4.玄道为长生神仙提供依据

道教人士认为“玄”和“一”,相当于“道”。 “玄”和“一”是《老子》中的概念。《老子》中有“玄”字共11处,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一章的“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有与无统一的道,是幽远深妙不可测知的,这是道的特征。《老子》中还有“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六章)及“玄德”、“玄同”的说法,其中“玄牝”是指化生天地万物的根本。 东晋葛洪在其《抱朴子·内篇》中以“玄”代“道”,他说:“道者,万物之源也。”(《塞难》)又说:“玄者,自然之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畅玄》)在这里,“玄”和“道”有同等意义,都是指宇宙万物的本源。不过葛洪的“玄”更是微妙难识,变动莫测,虚无飘缈,有极大的神秘性。如他说:“眇昧乎其深也,故称微焉。绵邈乎其远也,故称妙焉。其高则冠盖乎九霄,其旷则笼罩乎八隅。光乎日月,迅乎电驰。或倏烁而景逝,或飘毕而星流,或混漾于渊澄,或雾霏而云浮。因兆类而为有,托潜寂而为无。沦大幽而下沉,凌辰极而上游。金石不能比其刚,湛露不能等其柔。方而不矩,圆而不规。来焉莫见,往焉莫追。”这里所言,旨在揭示“玄”的神秘特性。葛洪谈“玄”说“道”,其目的在为神仙长生提供最后依据,所以他说“玄之所在,其乐无穷;玄之所去,器弊神逝”,认为只有“玄道”才“可与为永”,即长生成仙。

5.重玄是达到绝对虚空的境界

唐代道士成玄英将《老子》的“玄之又玄,衍化为“重玄之道”。他认为:“有欲之人唯滞于有,无欲之人又滞于无,故说一玄,以遣双执。又恐行者滞于此玄,今说又玄,更祛后病。既而非但不滞于滞,亦乃不滞于不滞,此则遣之又遣,故曰玄之又玄。”成玄英所谓“玄”,既是非有,又是非无;既是有,又是无。而“重玄”是既否定有,又否定无,意即不执著于什么东西,甚至连执著也不执著。这种超然物外的“重玄”,没有物我、亲疏、贵贱、利害、福祸的分别,达到的是一种绝对虚空的境界。

6.鲁迅论魏晋玄学的得失

东晋以后,不做文章而流为清谈,由《世说新语》一书里可以看到。此中空论多而文章少,比较他们3个差得远了。3人中王弼20余岁便死了,夏侯、何晏二人皆为司马懿所杀。因为他二人同曹操有关系,非死不可,犹曹操之杀孔融,也是借不孝做罪名的。

二人死后,论者多因其与魏有关而骂他,其实何晏值得骂的就是因为他是吃药(指五石散,据说人吃了能转弱为强)的发起人。这种服散的风气,魏,晋,直到隋,唐,还存在着,因为唐时还有“解散方”,即解五石散的药方,可以证明还有人吃,不过少点罢了。唐以后就没有人吃,其原因尚未详,大概因其弊多利少,和鸦片一样罢?

晋名人皇甫谧作一书叫《高士传》,我们以为他很高超。但他是服散的,曾有一篇文章,自说吃散之苦。因为药性一发,稍不留心,即会丧命,至少也会受非常的苦痛,或要发狂;本来聪明的人,因此也会变成痴呆。所以非深知药性,会解救,而且家里的人多深知药性不可。晋朝人多是脾气很坏,高傲、发狂、性暴如火的,大约便是服药的缘故。比方有苍蝇扰他,竟至拔剑追赶;就是说话,也要胡胡涂涂地才好,有时简直是近于发疯。但在晋朝更有以痴为好的,这大概也是服药的缘故。

魏末,何晏他们以外,又有一个团体新起,叫做“竹林名士”,也是7个,所以又称“竹林七贤”。正始名士服药,竹林名士饮酒。竹林的代表是嵇康和阮籍。但必竟竹林名士不纯粹是喝酒的,嵇康也兼服药,而阮籍则是专喝酒的代表。但嵇康也饮酒,刘伶也是这里面的一个。他们7人中差不多都是反抗旧礼教的。 .

这七人中,脾气各有不同。嵇阮二人的脾气都很大;阮籍老年时改得很好,嵇康就始终都是极坏的。

阮籍年轻时,对于访他的人有加以青眼和白眼的分别。白眼大概是全然看不见眸子的,恐怕要练习很久才能够。

后来阮籍竟做到“口不臧否人物”的地步,嵇康却全不改变。结果阮得终其天年,而嵇竟丧于司马氏之手,与孔融、何晏等一样,遭了不幸的杀害。这大概是因为吃药和吃酒之分的缘故:吃药可以成仙,仙是可以傲视俗人的;饮酒不会成仙,所以敷衍了事。

他们的态度,大抵是饮酒时衣服不穿,帽也不带。若在平时,有这种状态,我们就说无礼,但他们就不同。居丧时不一定按例哭泣;子对于父,是不能提父的名,但在竹林名士一流人中,子都会叫父的名号。旧传下来的礼教,竹林名士是不承认的。即如刘伶——他曾做过一篇《酒德颂》,谁都知道——他是不承认世界上从前规定的道理的,曾经有这样的事,有一次有客见他,他不穿衣服。人责问地;他答人说,天地是我的房屋,房屋就是我的衣服,你们为什么进我的裤子中来?至于阮籍,就更加不了了,他连上下古今也不承认,在《大人先生传》里说道:“天地解兮六合开,星辰陨兮日月颓,我腾而上将何怀?”他的意思是天地神仙,都是无意义,一切都不要,所以他觉得世上的道理不必争……

陶潜在晋末,是和孔融于汉末与嵇康于魏末略同,又是将近易代的时候。但他没有什么慷慨激昂的表示,于是便博得“田园诗人”的名称。但《陶集》里有《述酒》一篇,是说当时政治的。这样看来,可见他于世事也并没有遗忘和冷淡,不过他的态度比嵇康、阮籍自然得多,不至于招人注意罢了。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习惯。因为当时饮酒的风气相沿下来,人见了也不觉得奇怪,而且汉魏晋相沿,时代不远,变迁极多,既经见惯,就没有大感触,陶潜比孔融、嵇康和平,是当然的。例如看北朝的墓志,官位升进,往往详细写着,再仔细一看,他是已经经历过两三个朝代了,但当时似乎并不为奇。

据我的意思,即使是从前的人,那诗文完全超于政治的所谓“田园诗人”、“山林诗人”,是没有的。完全超出于人世间的,也是没有的。既然是超出于世,则当然连诗文也没有。诗文也是人事,既有诗,就可以知道于世事未能忘情。譬如墨子兼爱,杨子为我。墨子当然要著书;杨子就一定不著,这才是“为我”。因为若做出书来给别人看,便变成“为人”了。

由此可知陶潜总不能超于尘世,而且,于朝政还是留心,也不能忘掉“死”,这是他诗文中时时提起的。用别一种看法研究起来,恐怕也会成一个和旧说不同的人物罢。

7.丁文江论玄学

丁文江在《玄学与科学》中写道:

玄学这个名词,是篡辑亚里士多德遗书的安德龙聂克士造出来的。亚里士多德本来当他为根本哲学或是神学,包括天帝、宇宙、人生种种观念在内,所以广义的玄学在中世纪始终没有同神学分家。到了17世纪天文学的祖宗伽利略发明地球行动的时候,玄学的代表是罗马教的神学家。他们再三向伽利略说,宇宙问题,不是科学的范围,非科学所能解决的,伽利略不听。他们就于1633年6月22日开主教大会,正式宣言道:

“说地球不是宇宙中心,非静而动,而且每日旋转,照哲学上神学讲起来,都是虚伪的……”

无奈真是真,伪是伪;真理既然发明,玄学家也没有法子。从此向来属于玄学的宇宙就被科学抢去。但是玄学家总说科学研究的是死的,活的东西不能以一例相绳(与张君劢一鼻孔出气)。无奈达尔文不知趣,又做了一部《物种由来》(读者注意,张君劢把达尔文的生存竞争论归人他的人生观!),证明活的东西也有公例。虽然当玄学家的忿怒不减于17世纪攻击伽利略的主教,真理必竟战胜谬论,生物学又变做科学了。到了19世纪的下半期连玄学家当做看家狗的心理学,也宣告了独立。玄学于是从根本哲学,退避到本体论。他还不知悔过,依然向哲学摆他的架子,说“自觉你不能研究,觉观感触以外的本体,你不能研究。你是形而下,我是形而上;你是死的,我是活的”。科学不屑得同他争口舌:知道在知识界内,科学方法是万能,不怕玄学终久不投降。

8.玄学之道是明哲保身的

南朝梁元帝萧绎,字世诚,小字七符,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梁武帝第七子,封湘东王,后任荆州刺史,都督荆雍九州诸军事。侯景攻下建康(即今南京),逼死梁武帝。他依附西魏,消灭宗室萧纶、萧纪势力。继命王僧辩讨平侯景,即帝位于江陵(今湖北江陵市)。承圣三年(554),雍州刺史萧备引西魏军来攻,他战败被杀。元帝好谈玄学,西魏兵已攻至城下,他还在龙光殿上大谈玄学,百官身穿军装听讲。都城被魏军攻下,他集古今图书四十万卷付之一炬,并感叹道:“读书万卷,却有今日,文武之道何用!”

魏晋名士也读玄学,但这是展现其独立的人格,自有其可爱之处。但作为一代君主的梁元帝,当兵临城下时,还在大讲玄学,必然是清淡误国了。况且,竹林士贤之一稽康就是因读玄学而被杀。所以,读者应务实,不可故弄玄虚。

老子的“玄之又玄”的道,是切实利已的,也是利他的。其道最主要的特点,也是密码即是“明哲保身”。例如:

五代时大臣冯道(取自老子“道可道”的第一个“道”字)字可道(取自老子“可道”),自号长乐老,瀛州景城(今河北交河东北)人。唐末,从李克用,为掌书记。后唐、后晋时均任宰相。契丹灭晋后为太傅,后汉、后周时为太师,历事四朝、十帝,身居高位,明哲保身。他虽无谏诤之能,也无贪暴之迹。长兴三年(932),在他倡议下,后唐国子监校订《九经》,雕版印刷,至后周完成。官府大规模印书就是从这里开始。契丹灭后晋时,他在京师朝拜契丹主耶律德光。耶律德光嘲讽他说:“你是何等老子?”冯道自嘲地回答说:“无才无德痴顽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