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I的概念及阅读前的工作(1 / 1)

什么是BOI?

这是思维导图中的一个概念,英文全称是“Basic Order Ideas”,可以翻译为“基本顺序思维”,理解起来就是中心思想框架或者是核心思维纲要。

还是那句话,名称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利用这个概念,帮助我们更好地快速阅读。

为什么要在快速阅读的课程中提到BOI这个概念?

这和结构化阅读有很大的关系。

BOI是什么时候形成的?严格地讲,在作者写一本书之前就形成了,就是说,作者在计划写一本书之前,首先要构思好一本书的BOI,即先要构思好一本书的框架,然后再根据框架来写这本书。

所以,BOI是先于一本书而形成的。如果读者能够在阅读前就很好地抓住作者的BOI,那这次的阅读就是非常成功的,而且是非常高效的。

这里似乎形成了一个悖论:书还没写,BOI已经形成,是因为作者在自己的头脑中很好地构思了这本书,这个还是能理解和接受的。但是书还没读,如何才能感知到作者的BOI呢?这个似乎是不可能的。

其实也有办法,而且办法还非常简单。这个方法在这本书一开始的时候我就曾经提过,那就是巧妙地应用一本书的目录。

很多人在阅读时容易忽略目录,也许只有在查阅一些手册资料的时候才会翻看书的目录。其实任何一本知识类、理念类的书的目录,都是作者BOI的一种体现。

但是,我相信很多读者朋友肯定有一个疑问:即使我能看懂(其实仅仅是认识字)作者的目录,我又如何能真正理解每条目录所代表的意思呢?

答:不能。

那我为什么还要做这项看似无用的工作呢?

答:必须做。

如何能更好地理解一首古诗所带给我们的意境呢?

最好的办法是:把自己当成诗人。

钱雷老师在给孩子们讲解古诗记忆的时候,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首诗是谁写的”,这时候孩子们就会齐声回答“我写的”。

同样,我们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也要把自己当成作者。把自己当成作者,就是试图找到作者在写这本书之前的心态和想法。当这本书还没有开始写的时候,作者脑子里在想什么?

肯定在想:这本书我应该如何写呢?然后呢?

我要从这个、这个、这个等几个方面去写。这里所说的“这个、这个、这个等”其实就是一本书的目录。

作者构思一本书的过程一般是这样的:

首先确认一本书的主题,这就相当于思维导图的中心主题,也就是书的题目或者是方向。

其次整体考虑这本书准备写几个大的部分或者篇章,这就相当于思维导图的第一级分支,也就是一本书的主目录或者叫一级目录。

最后再考虑每一个大的部分或者篇章分别计划写哪些内容,这就相当于思维导图的第二级分支,也就是目录中的二级目录或者叫章节目录。当然还有的作者会考虑得更详细,每个章节中会大约计划写哪些观点、举哪些例子等。

那么在大脑中形成的这个从大到小、从整体到部分、从概况到细节的书写计划(其实就是一张思维导图)就是这里要说的核心概念“BOI”。

作为读者,我们虽然没有办法准确地知道作者在构思一本书时的BOI是什么,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作者列好的目录找到作者的BOI。

因此,在阅读目录的时候,我们要模拟作者构思这本书的过程,按照从大到小、从整体到部分、从概况到细节的模式去阅读。

先整体地了解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再了解作者主要讲述了哪几个大的问题,最后详细了解每个问题分别讲了哪些内容。

可能有些朋友会说:仅仅通过看目录,有时候很难看清这些问题,因为有些目录实在是太简单了,根本看不到细节的东西。

没有关系,阅读目录时我们尝试像作者一样思考就可以了。看到目录中的某一条,就按自己的思路去思考和假设:“作者会在这个章节讲些什么呢?”

有了这个过程,我们就能带着问题和目的去阅读,大脑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就会有很大程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