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中庸之道(1 / 1)

1.做事为了快乐,不是为了成功。

你越是这样,越会成功,因为这符合成功之道。

成功之道即自然之道,即固有之道,当然也即中庸之道。俗谓的成功,指做事“成了”,你成了什么?你一边“成了”,一边“毁了”。未有成功不伤害自身的。

周武王伐纣,可以叫“成了”吧?他自以为成了,并把儿子命为“成王”(即周成王),但天下毁在他手中。

天下不是毁在失败了的暴秦手中,而是毁在成功了的仁周手中。

成功者的害处极大,“一将功成万骨枯”,孟子说“好战者当受上刑”。但孟子以暴抗暴,又不如孔子以心弃暴。

不是水灭火,而是火自灭。

孔子前半生灭火,后半生让火自灭。前半生他求这求那,最后两不相求,快乐而终。

他明白做事是为了快乐,不是为了成功。换句话说:做事不是为了做事,而是为了做人。

2.不是改造环境,而是安于环境。

孔子想去九夷居住,就安于九夷的环境,而不是去改造它。

越改造越坏。

如今的塑料袋白色污染,当初就是为了改造环境。白色塑料袋装东西干净,是吧?装的时候干净,一扔就脏了环境。大量使用,大量改造,所以大量污染。

孔子思索一种不扔的东西,它不是只用一次,而是永久使用。它甚至不是循环使用,而是一直用之不竭。孔子找到了这种东西,这就是中庸之道,保守的中庸之道。

人类因保守而保全自身,必因进步跌入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