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统台湾并设立政府(1 / 1)

康熙大帝传 徐苑琳 3375 字 1个月前

在台湾问题上,康熙一直坚持:“主权领土是涉及国家大利害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必须寸土必争,不容有丝毫让步。”因此,在是否留守台湾这个问题上,康熙目光长远,坚持抵制放弃台湾的声音,在台湾设立府县,建立长期驻军的制度,这对于祖国统一和台湾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康熙十九年(1680年)郑经返台后,纵情酒色,怠闻军政,将台湾事务均委与长子郑克臧与大臣陈永华。康熙二十年(1681年)三月十七日,郑经于台湾承天府去世,终年40岁。

郑经死后,由长子郑克臧继位,郑克臧知书达礼,是一个合格的接班人,而且早在康熙十八年(1679年),郑经率师西征时,就留他奉命监国,由其岳父陈永华辅政。

但随后,郑氏集团内部再次发生内乱,冯锡范、刘国轩发动政变,郑克臧被杀,年仅十二岁的郑克塽被拥立继位,政权内部人心不稳,冯锡范为了立威,准备杀人,军中上下都打算向大清投诚,这样一来,整个郑氏集团已经是摇摇欲坠了。

此时,姚启圣立即上疏朝廷,建议趁机攻取台湾,康熙立即召开朝廷内部会议,商议具体策略,李光地举荐施琅重新担任福建水师提督,因为施琅精通水上情形,且富有战略思想,整个郑氏集团听到其名都闻风丧胆,姚启圣更是一再举荐,而施琅曾经在四大臣辅政时期所上的《尽陈所见疏》此时也被重新提上日程。

从施琅的自身条件来看,他的确是攻台清军主将的合适人选。首先,施琅生长在海边,自幼随父从事海上贸易活动,精通航海,对海疆的气候、地理等方面的情况了如指掌,施琅从军后,转战东南沿海,有丰富的海战经验。其次,施琅通晓兵法、战阵,并一贯主张以武力统一台湾,所以多年来精心谋划对台用兵方略,提出“因剿寓抚”的战略方针及一整套实施方案,不但周密完备,而且是切实可行的。再次,施琅是从郑氏阵营中反叛出来的,他熟悉台湾郑氏集团内情,他的智勇韬略也一向为郑军官兵所畏惧,他在郑氏集团中的故旧很多,为他争取内应和进行情报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最后,施琅不但是武力统一的坚决拥护者,而且对统一充满信心。

然而,在这一问题上,施琅并没有立即答应下来,而是对康熙说:“收复台湾,是我们大家的夙愿,皇上英明,我也想略尽自己绵薄之力,但我是汉人,又是投降过来的,我的处境恐怕要辜负您的厚望,再说,自从我朝建立起来,每次出征,都是满族王公贵族挂帅。”

康熙语重心长地说:“你的顾虑和难处我能理解,你不要担心,我让你挂帅,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虽然满族的文武大臣很多,但是说到水战经验,没有一个人比得上你,十三年前,你提出的建议很好,我就知道你有把握,我也了解你,听说你一有时间,就阅读史书和兵书,经验丰富……”

“是的,因为我想成为一个有文武才干的有用之人。”

康熙听到施琅这么说,便点头道:“这就对了,你平时就是一个很努力的人,刚才你说到身份的问题,在我这,我只任人唯才,我不计较这个人的身份是汉人还是投降过来的人,只要是有才干的,我都会重用,以前的王辅臣,几次三番叛变又投降,我都没计较,而汉族的将领赵良栋、张勇等人,我也是论功行赏,对于勒尔锦,我也是犯了错就惩罚。”

施琅大为感动:“既然皇上如此信任微臣,我就是战死沙场,也虽死无憾了,收复台湾,从国家来说,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从我自身角度看,我的父亲和弟弟都被郑成功杀害,我怎能不尽力?不过,请皇上放心,战场上我不会计较个人私仇,会以国家利益为重的。”

“那我等你凯旋。”

于是,施琅终于复任福建水师提督之职,加太子少保衔。施琅还请求专征之权,总督和巡抚只负责后勤给养,不必干预军务,但是这一点被否决了,施琅明白朝廷还对自己心存疑心,万一有人打自己的小报告,自己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所以他请求皇帝能让身边的侍卫吴启爵陪同自己一起前往台湾战场,这样,皇帝便放心了。

但是他的这一提议又被兵部否决了,他们的意见是,如果皇帝身边的侍卫都能发号施令,这与当年派太监监军有何区别,如此很容易造成军机贻误,但是康熙能明白施琅的用意,所以极力为施琅说:“一个小小的侍卫,在京城对于我来说也没什么用,到了台湾,还可以通消息,就按照施琅的想法做吧。”

于是,康熙为施琅设宴饯行。1681年,施琅赴福建。回到厦门后,便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一边整船,一边练兵,兼工制造器械,亲自挑选工匠和船,历时数月,使原来全无头绪的水师船坚兵练,事事全备。

但就在即将进兵的时候,施琅和姚启圣针对如何攻取台湾的问题发生了分歧,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是在台湾和澎湖两个地方,到底先攻取哪个。姚启圣认为他可以与施琅各率一支船队,同时攻打,一旦拿下台湾,澎湖就手到擒来了。

施琅的意见则相反,他认为只要拿下澎湖,就抓住了要塞,他说:“郑军中当属刘国轩最为骁勇善战,如果刘国轩被我们打败。那么台湾就能不战而降。”在他看来,即使集中兵力也难以取舍,更别说分路攻击了。一起攻击,如果其中一路失败,另外一路也会受到影响而导致整个战局失败。

第二是如何利用风向的问题。姚启圣认为可以利用北风,而施琅则认为,北风猛烈,规律难以掌握,南风温和,将士们不会晕船,而且在风的上风流,更容易取胜。

二人在这一问题上各执己见、互不退让,这种情况下,施琅给康熙递了一份奏折,希望康熙能给自己专职之权。

对于海战,康熙并不熟悉,所以也不好拿主意,所以他召来议政王大臣进行商议,在听取他们的意见时,武英殿大学士明珠认为,一人带兵进剿,可得行其志,而两人一同领军,未免会彼此掣肘,有诸多不便,所以只需要施琅一人前去便可。

明珠是首辅大臣,他的话大家都很认同,康熙也同意,于是就改变了原来合兵进取的办法,决定让施琅独立专任,并相机而动,让总督和巡抚只负责运送粮饷,不干涉带兵打仗的事。

台湾方面,早在康熙二十年(1681年)的农历九月,当时康熙让施琅担任福建提督的消息传到郑氏家族内部的时候,他们就惶恐不安了,他们知道施琅的能耐,但此时,他们一时搞不清楚清军的意图,所以对于如何防御,也就找不到突破口了。可巧这时破获了两名要员给姚启圣的一封密信,写有“澎湖无备,可速督兵前来,一鼓可得。若得澎湖,台湾即虚,便将起兵相应”的内容。如此,郑氏集团才在澎湖的防守上加了重兵。

郑克命刘国轩为正总督,统管水路两军,将士达两万余人,战船二百余艘,自副将以下,都有先斩后奏的权力,又命令征北将军曾瑞、定北将军王顺为副,共守澎湖。

康熙二十一年十月,康熙给施琅的专征台湾的命令才收到,彼时的施琅集结了各路总兵在海上进行操练。

他接到命令后,为了扰乱郑氏集团的视线,一直对外宣布消息称自己要利用北风进攻台湾。到十一月,又对外说北风太过强劲,不利于打战,令各部仍回原地待命,自己率船队又回厦门,此时,镇守澎湖的刘国轩也糊涂了,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连福建总督姚启圣也弄不清楚施琅意欲何为,此时,他就派了一个副将到台湾去招抚,心想可以借助施琅的威慑力招抚成功,而自己能捞到主要功劳。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正月,郑克在被招抚后回信,称坚持照朝鲜例,称臣进贡,不剃发、不登岸。姚启圣奏报了朝廷,康熙的答复是“台湾城,皆闽人,不得与朝鲜等比”。姚启圣招抚虽未成功,但起到了麻痹郑氏集团的作用,为后面使施琅能出敌不意地进兵作了铺垫。

在六月份以前,清军做好了一切准备,部队已经集中到铜山。六月十一日,施琅召集了各镇、协、营、守备、千总、把总等随征军官,将“先锋银锭”放在桌上,传令给大家:“进兵澎湖,谁敢为先锋者,领取,以便首先冲锋破敌。”传令好长时间,没有人出应。忽然,提标署右营游击蓝理挺身而出,领取了银锭。施琅在诸将面前,大大赞扬了蓝理的勇敢精神。

六月十四日凌晨,施琅率领水师官兵2万余人、各类战船300余艘从铜山起程。澎湖郑军大将刘国轩对施琅集师于铜山的消息,早已知道,但他认为六月份是飓风骤发季节,施琅又是深谙海上风浪的人,此时不会冒险出兵的。

十五日晨,刘国轩突然收到消息,称前方清军战船已经乘着风浪逼近,心中惊恐不已,慌忙命令各岛守将,移大炮罗列海岛应战。施琅带领清军以迅雷之势迅速占领了澎湖以南的主要岛屿,第二天命令全师出动,向澎湖本岛进攻。但在前进的途中遇到了逆风,清军战船被郑军大队战炮包围,施琅乘船冲入重围解救,但是不小心被炮火击伤了右边的眼睛,不得不命令战船结束战斗,初战失利。

二十二日,在经过五天的休整后,施琅决定分兵与澎湖郑军守军展开了决战。两军对战时恰巧遇到南风大作,海上波涛汹涌,施琅督促战船继续前进,据敌上流,乘势奋击,在这场战斗中,他巧妙地运用了“五梅花”战术(即以船5艘围敌船1艘),一个个包抄围歼,这一场水上战斗打了一整天,以清军大胜结束,郑军死亡1.2万余人,其中副将、总兵以上的将领47人,游击以下军官300余人;焚毁大小战船200余艘,并有军官100多人、士卒4800多人投降。而清军损伤较小,其中官兵死伤300多人,1800多人负伤。刘国轩见大势已去,即乘小船逃回了台湾。澎湖等36个岛屿,逐一被清军占领。

澎湖之战的胜利很快传到了清廷,康熙立即命令将这个消息发散到朝廷内外,随后特派一名施名侍郎赴福建,慰问全体官兵。规定“凡官员俱加一级,兵丁尽加恩赏,以示鼓励”,这一措施给了全体官兵更大的鼓舞。

其中名将蓝理腹破肠流的故事广为流传。当时在澎湖海上时,清军与郑军短兵相接,战舰相向。刘国轩在澎湖岛上还构筑十多座炮台,沿岸筑造短墙,分派重兵把守。蓝理率战船出击,郑军部将曾遂率船迎战。双方从辰时战至午时,海上硝烟弥漫。蓝理越战越勇,突然一枚炮弹飞来,弹片击中其腹部。蓝理倒下,曾遂大叫:“蓝理死了!”蓝理之弟蓝瑶将蓝理扶起。蓝理挣扎着站起来,握紧拳头大喊:“蓝理没死,曾遂死了!”并连呼:“杀贼!杀贼!杀贼!”声大如雷,清军士气大振。

这时,蓝理的肠子已经流出来。族人蓝法为他将肠子捧放入腹,具弟帮他包扎穿衣。蓝理全然不顾,还在大喊杀贼。双方都以铁钩钩住对方船只,向对方掷火箭、火龙、火罐。蓝理命以火药桶攻敌,击沉二艘,烧死无数。郑军被迫败退。

康熙在清廷知道这件事后,很受感动,后来在见到蓝理时,亲自察看他的伤口,将自己亲笔书写的“所向无敌”横匾赠给了他。

郑氏集团澎湖失守,台湾失去了屏障,他们的精良部队已经所剩无几,眼看台湾即将失去,郑氏集团内部大家没了主意。此时,冯锡范站了出来,他给郑克出了个主意,可以召集文武官员讨论对策。大家遂聚在一起,开了个会,会上大家各抒己见,出现了两种主张:

一种是要放弃台湾,逃奔吕宋(今菲律宾),继续反清,冯锡范比较认可这一种观点,会后即组织力量,准备行动。有的还打算在离台湾时,要大抢一把。可这消息一传出,弄得人心惶惶,昼夜不安。

另一种是以刘国轩为代表的一批人,主张接纳清廷的招抚,坚决反对逃奔吕宋。刘国轩耐心地劝冯锡范,现在台湾是众志瓦解,守亦实难,投奔他国,何能成业,不如举全地版图以降。

在听了刘国轩的分析后,冯锡范也觉得很有道理,就主动劝自己女婿郑克降清,郑克经过反复考虑,眼看现在民心尽失,还有谁来为自己死守呢。仓皇逃难,又没有生路,唯一的退路就只有接受清廷的招抚了。

在这个节骨眼上,施琅派使臣前去台湾招抚。开始,冯锡范和郑克又纠结起来,但刘国轩说,自古以来都是识时务者为俊杰,现在大势已去,何必苦苦挣扎,于是,郑克派了礼官郑平英等4人,到澎湖谈判,不过他们还是坚持台湾不登岸的条件,这一点被施琅当场拒绝,在施琅看来,郑氏是因为战败而接受招抚,现在还提无理要求,这分明是搞缓兵之计。便命来使回台湾告郑克,如果是真诚归清,就让刘国轩、冯锡范亲自来本军前请降。

郑克得知施琅的态度很强硬,便又派冯锡范的胞弟冯锡圭、刘国轩的胞弟刘国昌,携带降表到澎湖交给施琅,放弃原来的非要留居台湾的条件,这样,施琅才感觉到对方的态度真诚,便立即将这一消息上报了朝廷,康熙接到郑克块降表后,先交议政大臣讨论,后又征求满汉大学士们的意见,大家都认为可以接受郑克投诚。康熙最后表示:“若不许其投诚,则彼或窜处外国,又生事端,不若抚之为善。”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七月二十七日,康熙对台湾投诚人员颁发了赦诏:“更念以兵力攻取台湾,则将士劳瘁,人民伤残,特下谕旨招降,倘其来归,即令登岸,善为安插,务俾得所,勿使余众仍留原地。”

八月十一日,施琅率官兵前往台湾受降。郑克闻讯,立即派官员挂彩旗、奏乐,坐船出鹿耳门迎接,引导进港。郑克亲自率领刘国轩、冯锡范等重要文武官员,齐集海岸,列队恭迎官兵,然后与施琅等在天妃宫会见。

八月十五日,康熙接到施琅的报告,大为快慰,挥笔写了《中秋日闻海上捷音》一诗,最后两句是:“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康熙将那天自己穿的衣服脱下来,派人疾驰送给施琅,写诗赞扬施琅智勇双全,建立奇功,安定南海疆,流芳百世。后又授施琅靖海将军,封为靖海侯。

十八日,郑克等剃发。施琅当众宣读康熙谕旨:“尔等果能悔过投诚,倾心向化,率所属伪官军民人等,悉行登岸,将尔等从前抗违之罪,尽行赦免,仍从优叙录,加恩安插,务令得所。煌煌谕旨,炳如日星,朕不食言。”郑克等遂遥向京师叩头谢恩。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十二月,郑克等奉朝廷命令到了北京。康熙为郑克等“纳土归诚”的行动,予以肯定和鼓励,特授予郑克一等公爵,刘国轩、冯锡范一等伯爵。将他们都安插在上三旗,拨给了他们田地房产。对同来投诚的2000余名文武官员,4万余名兵士,都命户部作了妥善安置。康熙对刘国轩首先归命,并劝郑克纳土归来,给予很高的评价,亲自召见他,特授为天津总兵官。康熙听说刘国轩家中人口众多,住房问题棘手,遂命户部另外配给他住房。不久,康熙下诏,认定郑成功、郑经并非“乱臣贼子”,将他们父子俩的棺材归葬其故乡福建南安。

收复了台湾后,清廷要考虑的就是台湾的弃留问题了,对此,朝廷内部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的极力主张“迁其人,弃其地”,有的认为台湾“海外丸泥,不足为中国加广”,只需留澎湖为东南沿海的屏障就行了。就连原先积极主张收复台湾的大学士李光地,也主张将台湾放弃,他认为台湾山高水长、远离大陆,管辖起来尤为费劲,还不如割让给荷兰人,让他们世代进贡,这才是一劳永逸的办法。施琅听到朝臣中出现放弃台湾的主张,便立即向朝廷呈送了《恭陈台湾弃留疏》,在奏折中清晰地说明了自己在台湾当地的调查结果,指出了台湾对于大陆政治的重要性,他表示出坚决反对放弃台湾的决定。随后,福建总督姚启圣等反对放弃台湾的奏章也送到了朝廷。

康熙的想法和施琅等人的不谋而合,他认为必须留守台湾。为了统一大家的思想,就反复征求意见,做说服工作。

有一次,他问李光地,如果台湾被外国殖民者占领,将会对大陆的安全造成什么影响?李光地回答康熙说:“目前没有什么问题,因为有陛下的圣明,几十年可保无事。”康熙批评了李光地,说他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如此且置郡县,若计到久远,十三省岂能长保为我有?”康熙又问汉人大学士王熙等意见。王熙等同意施琅的看法,认为台湾有地数千里,民众10万,其地甚为重要,一旦放弃被外国人占据,就会成为犯上作乱的人的匿身之地,故以守之为上策。康熙听后说:“若徙其人民,又恐致失所,弃而不守,尤为不可。”便又令议政王大臣会议。结果是一致主张“请守已得之地,设兵守之为宜”。

在大臣中持留守台湾意见的人占大多数,于是,康熙便于二十三年四月十四日,下令设置台湾新的政权机构。将郑氏政权的东宁府改为台湾府,南路设凤山县,北路设诸罗县,在台湾府治所在地设台湾县,澎湖归台湾府直辖。规定台湾府县的官员,由福建总督及巡抚在本省现任官内挑选。经姚启圣等推荐,康熙批准了汉军镶白旗人蒋毓英,为台湾第一任知府。据说蒋毓英上任后,关于他的知府衙门的朝向问题还有个故事。原来台湾的官邸民舍,不知是地理气候的原因还是其他原因,大门都习惯向西开。蒋毓英将知府衙署建在东方坊,将大门向南开,用这种习惯表示和内地的制度一致。

康熙批准设立台湾府后,又采纳了施琅的建议,于台湾建立驻兵制度。计设:台湾总兵1员,水师副将1员,陆师副将2员,兵8000,分为水陆8营;澎湖设水师副将1员,兵2000,分为2营,每营各设游击、守备、千总、把总等官,与内地编制相同。总兵、副将、参将、游击等官,3年与内地转升、轮换,无致久任,永为成例。康熙亲自选定正黄旗参将杨文魁,为台湾第一任总兵官。清廷在台湾建置政权机构,派驻重兵,增强了边防,促进了台湾经济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