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透人心不是一件容易事
一旦为人处世,看透人心实在是一件难事,历经千辛万苦的人们毫不含糊地得出这一真理,然而,又不可否认这也是人们走向成功的共同财富。当然,有识之士是看透人心有所思、看透人心有所为的,他们知道处世的最难处,莫过于看透人心;而且为人处世中的识人,自古就是为难之事。人是不容易被人所了解与认识的,当人们去了解和认识一个人时就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解一个人,就必须了解他的表面与实质,而这些又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从辨别一个人的言行真伪起,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是否高尚,中间无不渗透着人的精力与智慧。轻浮地对待不能真正做到认识人。人际关系作为个人成功的要素之一,良好的人际关系要求人们之间需要沟通与理解,而在自己与别人之间,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心墙,要拆除心墙,就必须了解对方,否则,沟通与理解就是枉费心机。
世界上什么事情是最大的事情?有人说,集体的事是大事;有人说,国家的事是大事;有人说,结婚是人的终身大事;有人说,解决人的吃饭问题是大事。这些说法不无道理。但从事业成就的方面上讲,“事之至大,莫如看透人心”。
而中国历史上的明君唐太宗曾经说过“何代无贤”,非常值得今天的识才用才者深思、借鉴。唐太宗之所以使国势欣欣向荣,出现“贞观之治”,就是因为他看透人心识人的独到本领。因此,能否细致入微观察人,在很大意义上决定着个人的生存。
“事之至难,莫如知人。”这是一位宋朝诗人陆九渊所留下的一句名言。这句话揭示了看透人心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难度,说明了普天之下千难万难的事情,没有什么事情比了解和认识别人更难了。
中国还有一句古话“凡事之所以难知者,以其窜端匿迹,立私于公,倚邪于正,而以胜惑人之心者也”,这就导致“事之至难,莫如看透人心”。不难理解,看透人心这样的事情之所以不易了解,是因为有人善于隐藏迹象,把私心掩盖起来而显出为公的样子,把邪恶装饰成正直的样子,去迷乱他人的眼睛,并使他人形成错误的印象。以正直、忠诚、善良的外表作奸恶的掩护,就是这些人的实质难以辨识的原因所在。
俗语说:“人心难测。”人心何以难测?人心是指人的思想,思想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它隐藏在人的脑海里;且思想又非固定的,是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要摸透人的思想是不易的,故说人心是难测的。
人们常说,“知人知面不知心”,这恐怕也道出了“人心难测”的道理。有人说不要轻易相信他人,这不是没有道理的。有的人特别是在感情至深时,总是轻信他人。于是,就有:“对待我真诚,我又为何对别人掩饰自己、向人家讲假话?”所以,把心里的秘密全掏出来给人家。然而,你可知道,他“真诚”地在你面前说别人的坏话,他在别人面前又会“真诚”地说你的坏话。因为人都有讨好他人的心理。而且,人总是在变化的。今天你是他的朋友,明天你可能又成了他的对手。是对手,他就可能利用你那些秘密,特别是隐秘的话来攻击你。
所以,他人的假意往往是不可靠的。对此,最好不要轻易相信它。如果失去了这方面的警惕性,轻信了别人的假真诚,则容易上当受骗。尽管如此,人还是不能不与自己周围的人合作共事,还是必须面对你所赖以生存的群体中的每一个人。为此你只能做的就是谨慎对待,用“人心叵测”来警告自己。
事之至难,莫如看透人心,也有第三个原因,即“人之难知,不在于贤不肖,而在于枉直” 。识别人的难处,不在于识别贤和不肖,而在识别虚伪和诚实。人有坏人与好人之分,英雄有真英雄与假英雄及奸雄之分,君子有真君子与伪君子之分。人还可以分为虚伪与诚实;有表面诚实而心藏杀机;有“大智若愚”,表面看上去是愚笨的样子,而内在里却是聪明之人;有“自作聪明”而实际是愚人;有当面是人、背后是鬼的两面派。
事之至难,莫如看透人心的原因之四在于“材与不材之间,似是而非也”。即指贤才与非贤才之间,似是而非,难以分解。可以说,任贤非难,知贤为难;使能非难,知能为难。正因为任用贤德的人并不太难,了解有贤德的人才真正困难;使用有才能的人并不难,发现有才能的人才真正困难。所以,正因为上述种种原因,难怪人们常说,天下者,看透人心为难。今天,大家懂得看透人心之难,就不会对人轻下结论,就不会擅自决定人事,就会更科学地鉴别和使用人才。
看透人心才能办好事情
古人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办事离不开“人情定律”,不懂不察人情是不可以的,因为,人情是无根的东西,想要固定它,必须牢牢地掌握它。
通晓人情,就是要有一种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情感体验的态度。从正面讲,就是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好像肚子饿了要吃饭,应该想到别人肚子也饿了,也要吃饭;身上冷了要穿衣,应想到别人也与你一样。懂得这些,你就要“推食食人” “解衣衣人”。刘邦深谙此道,所以他在韩信眼中是个通情的人,并且刘邦还使韩信欠下自己的人情债不忍背叛。
汉王四年,韩信平定了齐国,他向汉王刘邦上书:“我愿暂代理齐王。”刘邦大怒,转而一想,他现在身处困境,需要韩信,就答应了。韩信力量更加壮大。齐国人蒯通知道天下的胜负取决于韩信,就对他说:“相你的‘面’,不过是个诸侯,相你的‘背’,却是个大福大贵之人。当前,刘、项二人的命运都悬在你的手上,你不如两方都不帮,与他们三分天下,以你贤才,加上众多的兵力,还有强大的齐国,将来天下必定是你的。”
韩信说:“汉王待我恩泽深厚,他的车让我坐,他的衣服让我穿,他的饭给我吃。我听说,坐人家的车要分担人家的灾难,穿人家的衣服要思虑人家的忧患,吃人家的饭要誓死为人家效力,我与汉王感情深厚,怎能为个人利益而背信弃义。”
过了几天,蒯通又去见韩信,告诉他时机失去了便不再来,韩信犹豫不决,只因汉王对他情深义重。
我们姑且不论刘邦以后如何处死了韩信,但就人情世故而言,刘邦很成功,他能令韩信在想到背叛时心中产生愧疚,不忍去做。
通晓人情从反面讲,就是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爱面子,就别伤别人面子;你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就不能不尊重别人。“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事,也不是没有人做。
项羽就是其中之一。虽然他有“霸王”的美称,却只有霸者的习气,没有王者的风范。他自己想称王,却想不到手下的弟兄也想做官。该赐爵的时候,爵印就在他手中,棱角都磨损了,他还是舍不得颁发下去。
因此,与其说是项羽败给刘邦,还不如说他输给了人情。通晓人情还不够,有的人既通又晓,但自视清高,懒得做。情是做出来的,需要有你的人缘。
有人缘的人,才会广交朋友受人欢迎。
话虽这么说,但人情的“通”,人缘的“有”,是不能靠守株待兔的,天上不会掉下一张馅饼,而且刚好掉到你的嘴巴里。人情要去做。
做人情,前提便是察言观色,瞬间看破人心。
察言,便是“闻一知十”,观色,便是“见面明意”。真正地做到了这一点,让你的朋友欠个人情给你,简直太容易了。
李先生与赵先生在一家商场相遇,赵先生带着他的独生女,两人边走边谈些生意上的事情,当经过女装柜台时,李注意到赵的女儿的眼光落在一件红色衣服上。第二天,李来到赵的家,送给赵的女儿一件红色的衣服作为礼物,赵的女儿很开心,却没想到,父亲有一天要给“李叔叔”一个面子,将这个情还上。
“盲人摸象”尽人皆知。它讲的是:几位盲人摸象,摸到腿的盲人就说像似桶一样的东西;摸到尾巴的盲人说似扫帚一样;摸到肚子的盲人说如鼓一样;摸到耳朵的说如笊篱;摸到牙的说像似角一样;摸到鼻子的说像条粗绳索。盲人由于视觉的障碍,看不见大象的立体画面,每人只摸到象的一部分,却把它当做整体,这个故事给所有想知人识人者如何去全面认识他人有很深刻的启示。
人的潜意识中隐藏着感情、需要、性格、想法、长处、缺点等许多东西,这许多部分构成了人的整体。反过来说,人的整体如同一个立体事物一样,是多面的。每个部分就构成了一个人的面,通过面可以判断一个人的本质属性。但并不是所有的面都和这个人的本质属性相一致,人的本质属性是由大多数的面决定的,如果把人的个别面当成大多数的面,把部分当成整体,就会犯“盲人摸象”的错误。例如把偶然犯错误的人看成是“屡教不改”,把偶做一两件好事的人当成先进人物。这样的后果必定造成知人识人的失误。要避免“盲人摸象”的错误,就必须借助于“立体透视法”来知人识人。所谓“立体透视法”,就是对对象做全面性的综合考察透视,反映这个对象的整体以及这个整体和部分事物所构成的立体画面。具体内容包括多角度透视、多态势透视、多层次透视和多侧面透视。
看透人心的关键在洞察力
要想把事情办好还离不开对人的心理的体察。政治家往往是揣摩心理的高手,而商人为了得到顾客的欢心则更是绞尽脑汁。即使是我们普通人,大到为了成就一番事业,小到为了防止吃亏上当,也都要对人类心理的基本规律有一个基本的掌握。
然而,人类的心理是一个非常精细微妙而又复杂多变的东西。说它精细微妙,是指它深 藏于人的内心之中、潜伏于各种假象之下,变化细微而令人难以察觉。而且,在许多时候, 某种心理感受不仅外人难以把握得住,就连这个人本人可能也不很明白。比如说第一印象这 种现象,其实它完全是凭借一个人的主观感觉,没有人能说得清为什么在对对方的情况缺乏 任何了解的情况下就会产生某种好感或恶感。但是,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中却往往具有至关 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能决定人的命运。此外,人的心理又是复杂多变的,即它始终是处于 一种瞬息万变的状态,并且,其变化的原因及作用机制很难被我们清楚地掌握。
很多人之所以在社交中吃亏上当或者无所作为,很多时候是因为对人的心理的理解是比较单一的,他们看不到人在不同的环境之下可能会有不同的心理表现,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他们往往把复杂的、多样化的心理活动简单化、单一化,用同一种方式去应对不同的情况和不同的人,不懂得根据对方的心理变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和行动。由于他们不懂得顺应对方的心理、争取对方的好感,因此就不能够利用对方的心理、获得对方的支持。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心态,就好像是要用一把钥匙打开所有的锁,这一点事实上就连对门锁有着精深了解的神偷也做不到。
很多人在心理上往往还有这样一个误区,即认为体察别人的心理变化是“琢磨人”,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这其实是一种托词,用以掩盖自己的懒惰和无知,因为体察人心毕竟是一件很费时费力、很费头脑的事情。至于说体察人心是一件不道德的事,就更站不住脚了,事实上,古今中外的伟人大多是体察人心的行家,精于了解他人心理构成了他们伟大魅力的一部分。
熟悉和掌握他人的心理变化,不仅可以因势利导,更可以化害为利。如果你不能学会了 解人、体察人心,那么就不可能改变自己不尽如人意的社交现状。
人类个体千差万别,而世界也正是因此而丰富多彩。由于每个人的先天禀赋及后天经历的不同,使得我们每个人的个性都很不一样。有的人急躁,有的人沉稳; 有的人热情开朗爱热闹,有的人冷漠好静喜独处;有的人精明强干工于心计,有的人则质朴厚道大大咧咧;有的人率真明快,有的人则深藏不露,等等。在这些个性当中,我们很难说清楚孰优孰劣,只能说是各有优缺点。因此,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用一种个性标准来要求所有的人,尊重他人的性格特征是人际交往中最起码的准则之一。固然,性格类似的人之间可能在情感上更接近、交往中更投机,但这并不能成为排斥性格不同者的一个理由。如果从另一角度来考虑的话,性格不同的人之间如果能和平相处、精诚合作,往往会形成某种互补,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然而,只是尊重他人的个性还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尝试着去了解他人的个性,并学会 与不同个性的人进行交往。每一种个性都有其独有的特征,有其喜好和厌恶的地方。针对对 方喜恶之不同,施以不同的交际手法乃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所在。说得更明白、更极端一 点,那就是:避其禁忌,投其所好。
很多人对以上道理往往不甚理解,在人际交往中,不愿意体谅对方的个性特征,只是从主观愿望出发,认为自己所喜爱的别人也喜爱,自己所厌恶的别人也厌恶,用一服药试图包 治天下百病,因此总是与别人发生矛盾和冲突,致使感情不和。
例如,开玩笑是一种很轻松的联络情感的交际手段,但不分场合、不分对象地乱开玩笑就可能导致不好的后果。对开朗活泼的人可以开玩笑,而对严肃呆板的人开玩笑则是自讨没趣并会产生误解。对同事可以开玩笑,而对上级开一些不得体的玩笑则不亚于自取灭亡。
这都说明,面对多样性的个性,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也必须采用多样性的方法和手段。很多无法成功的人在这方面的不足,使得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和麻烦:做下属时,不能团结同事,与他人时常发生纠纷,让领导感到头痛;即使做了领导,也很难得到下属衷心的支持,更谈不上激发下属的工作热情了。许多人把自己在事业上的一无所成归结为人际关系难处,这是很对的,但他们都没有意识到,事实上他们自己才是其事业上的最大障碍。不善于从自己身上寻找人际不和、事业失败的原因,是很多人最常犯的错误之一。
大侦探福尔摩斯破案的故事,已广为流传,脍炙人口。形形色色、离奇古怪的复杂疑案 ,一经福尔摩斯的侦查分析,蛛丝马迹毕现,真相大白。在作家柯南·道尔的笔下,福尔摩斯完全是一个学识渊博、观察力非凡的人。
有一次,福尔摩斯同他的助手华生同时鉴别一块刚刚得到的怀表。华生的鉴别仅仅停留在怀表的指针、刻度的设计和造型上,不能发现一丝线索。而福尔摩斯凭借手中的放大镜, 看到了表壳背面的两个字母、四个数字和钥匙孔周围布满的上千条错乱的划痕。经过周密的 思考,福尔摩斯认为:那两个字母表示主人的姓氏;四个数字是伦敦的当铺的当票号码,表 明怀表的主人常常穷困潦倒;而钥匙孔周围布满的上千条错乱的划痕,则说明怀表的主人在 把钥匙插进孔去给表上弦的时候手腕总是在颤抖,因而这个人多半是个嗜酒成性的醉汉……
0
福尔摩斯在破案过程中,没有顾及这只怀表的新旧程度和价值,而是紧紧抓住那些与案 件有本质联系的细节,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知觉。 它是通过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嘴巴尝、手摸等去有目的地认识周围事物的心理过程。 在这当中,视觉起着重要的作用,有90%的外界信息是通过视觉这个渠道进入人脑的。因此 ,也可以把“观察”理解为“观看”与“考察”。
一个人的观察能力与他的知识、经验以及职业兴趣有着密切关系。对于同一块怀表,福 尔摩斯之所以能够比华生看到的更多,理解得更深,一下子就能抓住那些不大明显,然而却是本质的特征,正是因为他们有着不同的知识和经验。
我们生活的空间中,每天都需要与人进行交流,掌握准确地观察人的方法,可以使你进一步把握好人际交往中的微妙关系,从而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成为社交活动中的焦点人物。
人的观察能力是可以培养的,那么怎样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呢?
第一,要有明确的观察任务。在确定任务的时候,可以把总任务分解为一系列细小的和 逐步解决的任务。这样可以避免知觉的偶然性和自发性,提高观察的积极主动性。
第二,观察的成功与否主要依赖是否具备一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俗话说:“谁知道得最多,谁就看得最多。”一位富有学识的考古学家,能够在一片残缺不全的乌龟壳(甲骨 )上,发现不少重要而有趣的东西,而一个门外汉,却一无所得。
第三,观察应当有顺序、有系统地进行,这样才能看到事物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关系 ,而不至于遗漏某些重要的特征。
第四,要设法使更多的感觉器官参与认识事物的活动。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获得事物各 方面的感性知识,而且所得到的印象也是深刻的。
第五,观察时应当作好记录。这不仅对于收集和整理所观察到的事实是十分必要和有益 的,而且也是促进准确观察的宝贵方法。
看透人心要观察人的言语
古人云:“言未出而意已生。”一个人的言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人的一些实际情况。但如果不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论,辨其是非善恶,也是无法看透人心的。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常常是欲言又止,吞吞吐吐,那么此时他内心的心理密码已经泄露了他的真实动机。下面的几点是告诉人们怎样通过察言而看透人心的具体办法:
一、在正式场合中发言或演讲的人,开始时就清喉咙者多数人是由于紧张或不安。
二、说话时不断清喉咙,改变声调的人,可能还有某种焦虑。
三、有的人清嗓子,则是因为他对问题仍迟疑不决,需要继续考虑。一般有这种行为的男人比女人多,成人比儿童多。儿童紧张时一般是结结巴巴,或吞吞吐吐地说:“嗯”、“啊”,也有的总喜欢习惯性地反复说:“你知道……”
四、故意清喉咙则是对别人的警告,表达一种不满的情绪,意思是说“如果你再不听话,我可要不客气了” 。
五、口哨声有时是一种潇洒或处之泰然的表示,但有的人会以此来虚张声势,掩饰内心的惴惴不安。
六、内心不诚实的人,说话声音支支吾吾,这是心虚的表现。
七、内心卑鄙乖张的人,心怀鬼胎,声音**阳怪气,非常刺耳。
八、有叛逆企图的人说话时常有几分愧色。
九、内心惭趋兴盛之时,就容易有言语过激之声。
十、内心平静的人声音也会心平气和。
十一、心内清顺畅达之人,言谈自有清亮和平之音。
十二、诬蔑他人的人闪烁其词,丧失操守的人言谈吞吞吐吐。
十三、浮躁的人喋喋不休。
十四、善良温和的人话语总是不多。
十五、内心柔和平静的人,说话总是如小桥流水,平柔和缓,极富亲和力。
如何从一个人语言的密码中破译对方的心态呢?闲谈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因为闲谈大多是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进行的,这会使对方心理上御去防线。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东条英机出任日本首相。此事是秘密决定的,各报记者都很想探得秘密,竭力追逐参加决定会议的大臣采访,却一无所获。这时候,有位记者有心研究了大臣们的心理定式:大臣们不会说出是谁出任首相,假如问题提得巧妙,对方会不自觉地露出某种迹象,有可能探得秘密。于是,他向一位参加会议的大臣提了一个问题:此次出任首相的人是不是秃子?因为当时有三名候选人:一是秃子,一是满头白发,一是半秃顶,这个半秃顶就是东条英机。在这看似无意的闲谈中,这位大臣没有仔细地考虑到保密的重要性,虽然他也没有直接回答出具体的答案,聪明的记者,从大臣思考的瞬间,就推断出最后的答案,因为大臣在听到问题之后,一直在思考半秃顶是否属于秃子的问题。记者从随意的闲聊中套出了他需要的独家新闻。
与人谈话时,一些见识浅薄、没有心机的人就会很容易地把自己的不满情绪倾诉给你听。对于这种人,你不应和他保持更深更多的交往,只需当做一个普通朋友就行了。
假如和对方相识不久,交往一般,而对方就忙不迭地把心事一股脑儿地倾诉给你听,并且完全是一副苦口婆心的模样,这在表面上看来是很容易令人感动的。然而,转过头来他又向其他人做出了同样的表现,说出了同样的话,这表示他完全没有诚意,绝不是一个可以进行深交的人。
这种人对一切事物都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千万不要附和他所说的话,最好是不表示任何意见,只须唯唯诺诺地敷衍就够了。
还有一类人,他们唯恐天下不乱,经常喜欢散布和传播一些所谓的内幕消息,让别人听了以后感到忐忑不安。其实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满足一下他们不甘久居人下的虚荣心。他们并不是心地太坏的人,只要被压抑的虚荣心获得满足之后,他们也就消停无事了。
以倾听方式出现的人,其表现是支配者的形态。这种人物的谈语从不涉及自己的事,或有关自己身边的人。他们的话题反而是涉及别人的一些琐事,或对方的隐私秘闻,甚至对对方的一举一动或每条花边新闻都捏着不放手。这是完全彻底地侵犯别人的隐私。
从男女情况的角度来看,表示你很关心对方,或者极度爱着对方,因为你是个忠诚的倾听者。
像这样的倾听者,非常喜欢把话题的重点放在跟自己完全无关的人、名人、歌舞影星的花边新闻逸事方面,这说明他的内心存在一种起支配作用的欲望。
由此可见,他是个沉迷于闲谈名人或明星风流事的人,也说明他很难拥有真正的知心朋友。这类人或许是因为内心生活很孤独,没有生命的**。一个人过于关心自己不太熟悉的事情,并且十分热心去谈论他们,都是表示他内心世界的孤独和空虚。
在现实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一类人,他们无论在何种场合,与别人交谈时,都爱把话题引到自己的身上,吹嘘自己当年如何奋斗的经历。唯恐别人不知道他的光荣历史,而结果,并不像他想象得那样好。
其实,从某个方面来分析他,可以发现他是个对现实不满的人。虽然他没有用怨恨的语言倾诉他的想法,相反是用自我表现的方式表达出来。事实上,他还不知道这种自我吹嘘的言谈,很难适应时代的变化。或许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失败者,完全靠怀旧来过生活。不过可以看出他确实陷入某种欲求不满的环境中,可能他的升职途径遭受阻碍,或者无法适应目前所处的环境。所以他希望忘却现实,喜欢追寻往事来弥补现在的境遇。这是一种倒退的现象,因为眼前的情况是如此的残酷,所以,他仍用梦幻般的表情来谈。从他的话题里,别人会发现他的内心深处正在潜伏着一股无可救药的欲求和不满的情结。
分析一个人的内在表现时,他的潜在欲望不但隐藏在话题里,也存在于话题的展开方式上。在聚会上,大家彼此正在交谈时,突然有人竟然不顾别人的谈话,而突然插进毫不相干的话题,这是相当令人讨厌的行为。
有的人在和别人谈话时,经常把话题扯得很远,让你摸不着头绪,或者不断地变换话题,让别人觉得莫名其妙。这说明这种人有着极强的支配欲和自我表现意识,在他的意识中,很少把别人放在眼里,而完全摆出我行我素的模样,让别人都去听从他的主张,以他的意见为主导。
一般说来,一个政府官员或一个企业的领导,都会有滔滔不绝谈话的习惯,其实,透过这种表面的现象,可以看出他担心大权旁落的心理状态。也可以说,他是一个喜欢占据优势地位的人。
话题的内容不断变化固然是个好现象,但谈得离谱,一切都显得毫无头绪的样子,那就会使听众感到索然无味。假如他是个普通人,总谈些没有头绪的话题,或者不断改变话题,东拉西扯,那就表示他的思想不集中,给别人留下支离破碎的印象。这说明他是个缺乏理性思考的人。
当然,一个优秀的谈话者,是很少谈及自己的东西的,而是将对方引出来的话题分析、整理,结果不断地从对方身上吸取许多知识和信息。在一般情况下,有的人将全部注意力放在倾听对方的谈话上,从性格上讲,这一类型的人很想理解别人的心思,而且具有宽容的心态,有真正的君子风度。
苏东坡是宋代文学家,他极具语言的天赋,长于雄辩的他,却非常注重别人的谈话。有时和朋友聚会,他总是会静下心来,听他们高谈阔论。一次聚会中,米芾问苏东坡:“别人都说我癫狂,你是怎么看的?”苏东坡诙谐地一笑: “我随大流”。众友为之大笑。即使是朋友问的不同观点,他也以“姑妄言之,且姑妄听之”的态度对待。经常使用如“嗯……还有……”、“这个……”、“那个……”等的人,表示他的话不能有条理地进行,思考无头绪,思绪无条理。但即使同样使用连接词,常用“但是……”、“不过……”的人,一般可以认为其思考力较强。当他们在讲话时,脑子里还会浮现相对语以资过滤求证。所谓能言善辩、头脑敏锐的人,就是指此类的人。但是如果此种语调反复出现多次,其理论也随之翻来覆去,迫使对方紧随不舍,不知不觉中被牵着鼻子走,失去了招架之力。
经常使用这种表现手法的人,大都比较慎重。也正是因为如此,说话难免时断时续,只好在重新整合之时,才可以继续下去。这是一种缺乏自信心的表现。
在人际关系中,最容易被破译密码的语言,就是客套语。客套语的存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客套语要运用恰当,过分牵强而显得不自然的人,说明此人别有用意。客套语的反面是粗俗语,一些人会对自己心仪之人,必然冒出随意的言语,以示双方的关系非同一般,给人以亲密感的误会。在毫无隔阂的人际关系中,并不需要使用客套话。不过,当在此种亲密的人际关系里,突如其来地加入客套话的时候,就必须格外小心。有时候,男女朋友之某一方,使用异乎寻常的客套话时,就很可能是心里有鬼的征兆。
用过分谦虚的言词谈话时,可能在表示强烈的嫉妒心、敌意、轻蔑、警戒心等。语言是测量双方情感交流的心理距离的标准。客套话使用过多,并不见得完全表示尊敬,往往也可能含有轻蔑与嫉妒的因素。同时,在无意中会将他人与自己隔离,具有防范自己不被侵犯的预防功能。
某些都市的人,对外乡人说话很客气。这从另一个角度看,或许是一种强烈的排他性表现。因此,往往无法与人熟悉,尽是给人以冷淡的印象。以此类推,假使交情深厚的朋友,仍不免使用客套话时,则很可能内心存有自卑感,或者隐藏着敌意。
喜欢使用名人的用语和典故的人,一般来说大部分都属于权威主义者。对于使用借用语的问题,不但是使用别人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而且还透露一种超越自己以上的东西,一种自我扩张的表现欲。
假如你开口闭口就爱抬出一大堆晦涩难懂的语言或外国语,就会让人有一种走错庙门的感觉。事实上,他只是一个用语言当做防卫自己弱点的人。他这样做,无非是加强说话的分量,同时也表示自己的见多识广,来抬高身份和扩大自己的影响。
此外,还有以下几种方法也是从言语方面看透人心的几种方法:
一是直接交谈法。就是通过与被考察对象直接交谈来辨别他的德才行为。这种方法是人们在知人识人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实践也证明,这是获取被考察者言语并能正确判断其德行较好的一种方法。
日本名古屋商工会议所主席土川元夫有一次接待一位要求到他那里工作的人。谈了20分钟,便作出决定:不能留用。当推荐者问他为什么用这么短的时间就能决定取舍的时候,土川元夫说:“这个人和我一见面就滔滔不绝地说个没完,根本不让我有说话的余地,我在说话时他又满不在乎地不注意听,这是他的第一个缺点。其次,他很得意地宣传他的人事背景,说某某达官贵人是他要好的朋友,另一位名人也是常常和他一起喝酒的酒友,沾沾自喜地炫耀出来故意让我知道;第三我想听的话,他又没有说出来,真令人担心,这种人怎么能做同事呢?”听了这番分析,推荐人也佩服得直点头。
二是耳听八方。就是在与被考察者广泛接触中,做善听他们言谈的有心人。对被考察者的话,在正式场合下说的要听:日常生活中说的话也要听;顺耳的话要听,逆耳的话也要听;正确的话要听,错误的话也要听。从被考察对象者的各种闲言碎语中知人识人。譬如一个在正式场合说话的内容是满口的政治套话,很进步,而在“自由市场”上却说话不负责任,甚至散布一些不满的言论,说一些极为消极的话。这时,我们就可以判断出此人心口不一,不可信其言语。
三是委托传输法。就是通过第三者来获取被考察对象的言语。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被考察者说话也有一定的选择和掩饰性。 比如有的人在场时不敢说,有的脾气不投的不愿说,还有的性格内向的不善说。这时,我们可以通过与被考察对象合得来的第三者与其谈话, 来获取真实的言语。但是,领导者选择的第三者应当是为人正直、有责任心的可靠的人,这样才能保让传输言语媒介的“保真度”。
经过多种渠道,获得了考察对象的大量言语信息后,从这些言语信息中去识破人心。
看透人心要观察人的行动
思想指导人的行动,心里想什么,要想干什么,必然体现在他的言行之上。但有些人的言行并不一致,如果仅听其言,就会受其所骗。所以听其言,必须观其行。人是极其复杂的,因为人的内心所想所要干的与其言行因人不同而有异,即有一致的或相反的。—般而论,刚直的人,心所想的,就照说照干,这种人言行一致易于了解,听其言观其行便知其人。但狡佞的人,所想所要干的是一回事,所说的以至所行的又是另一回事,即以其漂亮的言辞,合乎道义的行为,掩盖其罪恶的用心,因而获得人们的赞赏和支持,以达到其罪恶的目的。所以对这种人,只察其言观其行,一时还难识其人,必须花相当的时间加以考察。
但是,即使最狡佞的人,明智的人以其行观察其人,加以仔细分析,终会发现其漏洞之处,如易牙、开方、哨刁等人,齐桓公认为他们的言行都合乎己意,是忠于己的侍臣,视之为心腹;而管仲从他们“杀子”、“背亲”、“自阉”以讨好桓公,是不近人情之举,他们如此自我牺牲必有所图,故得出“难用”的结论,而桓公不听,结果自取其祸。这证明管仲有知人之明。由此可见,观察其人行动是否合乎道义,是衡量人的标准之一,也是一种看透人心的良法。
要知人需要掌握其人的全部言行的情况,这是知人的基本条件,如果仅据其人一言一行而对其人做出结论,必然失之偏颇。
看透人心,要听其言,观其行。就是强调看透人心不仅要听其所说的如何,更重要的是要看其做得如何,做和行就是我们所讲的实践。
因此,看人要重在其实践,从其人实践中就可知其人如何,实践是知人的标准。
《三国志·蜀书·魏延传》记载:魏延以部曲随刘备入蜀,屡有战功,升牙门将军。刘备任汉中王,迁都成都,物色重将镇守汉中,众论以为必是张飞,飞亦认为非己莫属,因刘备最信任的是关羽、张飞,而这时关羽在镇守荆州。可是,刘备却破格提拔魏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汉中位处前线,是蜀重镇,镇守汉中是独当一面,不用为众所称的虎将张飞,而破格提拔一牙门将军负此重任,这大出人们意料之外,因而引起全军大惊。刘备大会群臣,问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答道: “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刘备赞许,众壮其言。
刘备以知人见称。刘备之所以知人,主要看其人在实践中如何。他选将用人也据此而定。刘备破格提拔魏延镇守汉中,是根据魏延在战争实战中的表现决定的。魏延出身于行伍,他是从实战中打出来的,他学到打仗的本领是来自实战,他是以其卓越的战功获得刘备的赏识的。
《后汉书·虞延传》记载:新野功曹邓衍,因是外戚,有一次得以参加朝会。邓衍容姿出众,仪表不凡,初即帝位的汉明帝刘庄见了,自叹不如,对左声说:“朕之仪貌,岂若此人!”特赐给车马衣服。虞延以衍有容仪而无实行,未曾待之以礼。明帝既赏识邓衍,便下诏令他以南阳功曹职位来京朝见,既到,任为郎中。不久又升为玄武司马,即负责管皇宫的北门,俸禄一千石。后因邓衍在职不服父丧事,明帝知道了,叹气说:“‘知人则哲,惟帝难之。’信哉斯言。”衍惭愧而退。人们因此以虞延有知人之明。
虞延能知人,是因他不是以貌取人,而是重在看他的实行。当时,虞延任南阳太守,他为人正直,用人执法,即使是皇亲国戚,也不讲私情。邓衍是他的属员,汉明帝虽赏识邓衍,重予赏赐,但虞延认为衍“华不副实,行不配容”。即仪容与德行不相称,衍自京回南阳有三年之久,虞延都不任用。因此,汉明帝才令邓衍到京任职。
可见,汉明帝以貌用人则误,而虞延看人不重仪貌而重其行,故能看透人心。
观其行要注重人的日常习惯行为。
一些人在做某些日常性动作时,有一些习惯性动作带有很浓厚的个性色彩,这对于我们知人识人,客观评价一个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种情形是我们一天天地逐渐形成的,它有着极强的稳定性,我们想要一下子改变过来,一时之间却很难办到。心理学家莱恩曾说过:“人们日常做出的各种习惯行为实际反映了客观情况与他们的性格间的一种特殊的对应变化关系。”这大概能为我们从日常习惯行为认识别人提供必要的理论根据。
一个人的所思所想和性格特征都能在举手投足、点头微笑中暴露无遗,那些经验丰富的识人高手往往从一举一动中就能识别人心。有一些习惯动作,可以帮助识人者观察他并轻松地对人认知。这都是识人高手长期的识人经验总结。
手插裤兜者。双脚自然站立,双手插在裤兜里,时不时取出来又插进去,这种人的性格比较谨小慎微,凡事三思而后行。在工作中他们最缺乏灵活性,往往用呆办法去解决很多问题。他们对突如其来的失败或打击心理承受能力差,在逆境中更多的是垂头丧气,怨天尤人。
双手后背者。两脚并拢或自然站立,双手背在背后,这种人大多在感情上比较急躁,但他与人交往时,关系处得比较融洽,其中较大的原因可能是他们很少对别人说“不”。
许多当过兵的人可能都对双手后背这种习惯动作很熟悉。
尽管部队规定在正式场合不许袖手和背手,但还是可以看到在非正式场合一群新兵聊天的时候,突然老兵班长来了,他往往就是背握着手,昂起下巴,在新兵中走来走去。把老班长这种动作换成语言来表示,就等于他在说:“我是老兵,我是班长,你们得听我的。”这是相当自信的姿势。
经常摇头者。经常“摇头”或“点头”以示自己对某件事情看法的肯定或否定。他们在社交场合很会表现自己,却时常遭到别人的厌恶,引起别人的不愉快。但是,经常摇头或点头的人,自我意识强烈,工作积极,看准了一件事情就会努力去做,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吐烟圈者。这种人突出的特点是与别人谈话时,总是目不转睛地看着对方,支配欲望强,不喜欢受约束,为人比较慷慨,哥们儿义气重,因此他们周围总是包围着一群相干和不相干的人。
吐烟圈还能看出此人对某个状况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态度,那就是看他是把烟圈朝上吐还是朝下吐。一个积极、自信的人多半会把烟向上吐。相反,消极、多疑的人多半会朝下吐烟圈。若是朝下吐,而且是由嘴角吐出烟时,表示此人非常消极或诡秘的态度。
拍打头部者。拍打头部这个动作多数时候的意义是表示对某件事情突然有了新的认识,如果说刚才还陷入困境,现在则走出了迷雾,找到了处理事情的办法。拍打的部位如果是后脑勺,表明这种人敬业,拍打脑部只是为了放松一下自己。时常拍打前额的人一般是个直肠子,有什么说什么,不怕得罪人。
拍打掌心者。人与人谈话时,只要他动动嘴,一定会有一个手部动作,比如相互拍打掌心、摊开双手、摆动手指等,表示对他说话内容的强调。这种人做事果断、雷厉风行、自信心强,习惯于把自己在任何场合都塑造成一个“领袖”人物,性格大都属于外向型,很有一种男子汉的气派。
言行不一者。当你给某人递烟或其他食物时,他嘴里说“不用”、“不要”,但手却伸过来接了,显得很客气的样子。这种人比较聪明,爱好广泛,处事圆滑、老练,不轻易得罪别人。
触摸头发者。这种人个性突出,性格鲜明,爱憎分明,尤其疾恶如仇。他们经常做一些冒险的事情,喜欢挤眉弄眼,爱拿人当调侃对象。这些人当中有的缺乏内涵修养,但他特别会处理人际关系,处事大方并善于捕捉机会。
抖动腿脚者。喜欢用腿或脚尖使整个腿部颤动,有时候还用脚尖磕打脚尖或者以脚掌拍打地面,这种人很能自我欣赏,性格较保守,很少考虑别人,凡事从利己主义出发,尤其是对妻子的占有欲望特别强。然而当朋友有困难时,他会经常给朋友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建议。
手摸颈后者。当一个人习惯用手摸颈后时,往往是出现了恼恨或懊悔等负面情绪。这个姿势称为“防卫式的攻击姿态”,在遇到危险时,人们常常不由自主地用手护住脑后,但在防卫式的攻击姿势中,他们的防卫是伪装,结果手没有放到脑后,而是放到了颈后。女人伸手向后,撩起头发,来掩饰自己的恼恨情绪,并装作毫不在意的样子。
摊开双手者。大部分的人要表示真诚与公开的一个姿势,便是摊开双手。意大利人毫无拘束地使用这种姿势,当他们受挫时,便将摊开的手放在胸前,做出“你要我怎么办”的姿态。他做的事情出现了坏的现象,别人提出来,而他摊开双手,表示他们自己也没有办法解决,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摊开双手时,有时耸肩的姿态也会随着张开手和手掌朝上而来。
演员常常用到这个姿势,他们不只是表现情绪,即使在说话前,也能显示出这个角色的开放个性。
解开外衣纽扣者。这种人的内心真诚友善,他在陌生人面前表达这种思想时,最直接的动作便是解开外衣的纽扣,甚至脱掉外衣。在一个商业谈判会议上,当谈判对手开始脱掉外套时,你便可以知道双方正在谈论的某种协定有达成的可能;不管气温多么高,当一个商人觉得问题尚未解决,或尚未达成协议时,他是不会脱掉外套的。那些一会儿解开纽扣,一会儿又系上纽扣的人,做人较优柔寡断,意志坚定,犹豫不决。
拍案击节者。这有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谈话时,一个人以手在桌上叩击出单调的节奏,或者用笔杆敲打桌面,同时脚跟在地板上打拍子,或抖动脚,或用脚尖轻拍,这种节奏并不中途停止,而是不断地嗒嗒作响,这些就是在告诉你他已经对你所讲的话感到厌烦了。另外一种情形是,一个人在看书、读报、看电视,尤其是看球赛之类突然拍案击节,表示他对故事情节或运动员的某个动作表示赞赏。这种人一般性格乐观,对烦恼不记挂于心。
双手叉腰者。这种人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经过最短的距离以达到自己的目标,他突然爆发的精力常是在他计划下一步决定性的行动时,看似沉寂的一段时间内所产生的。这个姿势,就像他用V字代表胜利的符号一样,成为他的特征。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就是这个意思。
观其行还要善于识别其假动作。
识别一个人的假动作,对于知人者看清对方的真面目具有重要意义。假动作多见说谎者,即言行不一者。
在求人与被求者面对面时,被求者有时为了表示拒绝,可能编个谎话来搪塞。当然,求人者并不知道他在说谎,除非谎言当场被揭穿。然而这种情况很少见,大多数人是在事后才知道。而在当时被求者是毫无防备的,也许说谎者惯于此道,让人信以为真,但是总有一些动作或手势显现出他(她)刚才说了谎话,只是被求者没有留意观察而已。
通常的假动作有:
掩嘴。这是一种明显未成熟、还带孩子气的动作。用拇指触在面颊上,将手遮住嘴的部位称作掩嘴,也许说谎者大脑潜意识中使他不想说那些骗人的话,而导致了掩嘴这一动作。也有人假装咳嗽来掩饰其捂嘴的动作,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如果一个同你谈话的人常伴有掩嘴的手势,说明他也许正在说谎话。可当你讲话时,听者掩着嘴,也许说明听者觉察到你在说的话令他不满意。
有时,这种掩嘴的动作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形式:用指尖轻轻触摸一下嘴唇;将手握成拳状,将嘴遮住。
触摸鼻子。当一个人说谎后,会有一种不好的想法进入大脑,于是会下意识地指示手去遮捂嘴,但是,到了最后的关头,又害怕别人看出他在说谎,因此,只是很快地在鼻子上摸一下,马上就把手放下来。当一个人不是在说谎,那么,他触摸鼻子时,一般是要用手在鼻子上摩擦一会儿,或搔抓一下,而不是只轻轻触一下。
摩擦眼睛。人们在说谎时,往往会去摩擦眼睛以避免与人的目光接触。从男人来讲,摩擦眼睛通常较用力,如果是说大谎时,他常常转移视线,如用眼睛看着地板。摩擦眼睛的好人, 一般都是在眼的下方轻轻地揉。这样做一是为了避免动作粗鲁,二是怕弄坏了自己的化妆。为了避开对方注视,她们常常眼看天花板,拉衣领。专家研究发现,当一个人说谎时,往往会引起敏感的面部和颈部组织的刺痛感,因而就必须用手来揉或搔抓。说谎的人感到对方怀疑他时,脖子似乎都会冒汗,这时他下意识地拉一拉衣领。
搓耳朵。这种手势常暗示着听者没有听出谎言。搓耳朵的变化形式还包括拉耳朵,这种手势是小孩子双手掩耳动作在成人动作中的一种重现。搓耳的说谎者还会用手拉耳垂或将整个耳朵朝前弯曲在耳孔上,后一种手势也是听者表示厌烦的标志。
挠脖子。说谎者讲话时常用写字的那只手的食指挠耳垂下方部位。有趣的是这种手势通常要挠上五次左右。
一个说谎者,除了以上几种表现外,还有其他一些表现,如:平时沉默寡言,突然变得口若悬河;不自觉地流譬出惊恐的神态,但仍故作镇定;言词模棱两可,音调较高,似是而非:答非所问,或夸大其词;故意闪烁其词,口误较多;对你所怀疑的问题,过多地一味辩解,并装出很诚实的样子;精神恍惚不定,座位距你较远,目光与你接触较少,强作笑脸;对于你的讲话,点头同意的次数较少。如此等等。
辨认对方的假动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巧,掌握这一技巧,有助于识破对方人性中的好些弱点。
那么,怎样才能辨别人之真伪呢?识人难,有识人者与被识人者两方面的原因。作为识人者,往往受浮光掠影、情绪判断、感情用事、固执己见诸多因素的影响。而被识人者又往往由复杂而多变的心态组成,会给辨别贤才带来困难。尽管如此,识别人才的真伪并不是无章可循的。
一是要不露声色地旁观。俗话说的“旁观者清”,这句话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说识人者须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可以平心静气,比较客观,比较准确,能超脱地对人才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其二是说被观察者只有在缺少戒备心理,很少以取悦的心态进行“乔装打扮”时,呈现出来的才是比较淳朴的“真容”。
二是要面对面地直观。旁观法识人主要是在旁观,而面对面地直察却要做正面接触,通过直接“交锋”而获取对一个人的认识。
如果知人识人只停留在人的表象上,一些本质的东西也就无法准确把握,结果必然导致事与愿违,甚至祸国殃民。
隋朝的杨广,知道父皇母后不喜欢太子杨勇,便设法矫饰,只纳姬妾几人,与肖妃住在一起,住、食均很朴素。一次,其父杨坚到杨广住处,看见乐器弓弦大多断了,又都蒙着尘埃,如同未用过一般,就以为他不好声色,大为称“善”。于是父皇母后更薄勇,愈加称赞杨广德行。杨广则处处表现其仁孝:有一次观猎遇雨,左右给他拿来油衣,他说,士卒皆沾湿,我哪能独穿此衣!令拿去。每次来朝,车马侍从,都很俭素;敬接朝臣,礼极卑屈。其声名日隆,超过诸王。临回扬州时,入内辞母,故作留恋,洒泪依依。杨广知其母意已属他后,便开始构设夺宗之计。由于杨广善于矫装,上下都称为仁孝,夺宗之计终于得逞。但是继位不久,却因其残忍、骄奢、**乐而亡国。他正是以洁身达到****的目的,以虚直掩盖其奸佞之行为。
看透人心要观察人的精神
俗话说:“去掉稻谷的外壳,就是没有精髓的谷糠,但稻谷的精华——米,仍然存在着,不因外壳磨损而丢失。”这个精华,就是人内在的精神状态。神平则质平,神邪则质邪,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是以观神识人。一个人的神,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由其内存心智所决定的。
从上往下看,会把人看矮了;从下往上看,会把人看高了;从近往远看,会把人看小了;从门缝往外看,会把人看扁了。只要没看透人之“精”,人之“神”就会犹如“盲人摸象”,从不同的角度得到不同的结论。为什么会“不识庐山真面目”?恐怕是“只缘身在此山中”。没有认识到其“精”,其“神”,其内在本质。
观察一个人的“神”,可以辨别他的忠奸贤直。“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平常所说的“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不分品质好坏而是人所共有的精神状态。这里谈及的“神”与“精神”一词不完全一样,它发自于人的心性品质,集中体现在面部,尤其是两只眼睛里,即曾国藩所说的“一身精神,具乎两目”。
如果一个人的“神”平和端庄,“神”定,表明他道德高尚,对上级忠心耿耿,不会肆意叛之,也不会因周遭事物的变化而随意改变节操和信仰,敢于坚持正确的东西,意志很坚定。
如果一个人的“神”侵邪褊狭,“神”挫,其品格卑下,心怀邪念,容易见异思迁,随便放弃自己的道德情操而趋利。这种人平常善于掩饰自己,往往在准备充分、形势成熟后才显出本性,而不会轻易发难,这是大盗大贼一类的人。
需要说明的是,神固然与天生遗传有关,但更主要的是在后天环境中磨炼出来的。王莽这个人在历史上的名声并不太好,但就他本人的才能胆识而言,在当时也算得上是一个极其难得的人才。如果他不篡取王位,不显露本性,仍像未夺得朝政大权之前那样勤奋忠心地工作,俭朴地生活,说不定会成为一个流芳百世的周公式的人物。
精神贯穿在一个人生活的始终,是生命力的表征。生命力强旺,精、气、神、血就充足丰沛,脉相也沉稳有力。如果血枯气散,精神恍惚,就是生命力衰竭或受损之象。“大伤元气”就是精、气、神、血受损伤。
但精、气、神三者却是看不见的。质藏于形内,又决定形的神韵风姿。中医理论认为:形有助于养血,血有助于养气,气有助于养神。如果形体完备无损,血液就能够流通(中医有“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说法);血液流通无阻,气就能顺畅:气一顺畅,神就明清爽朗。因此说,形能养气,气能安神。气不沉稳,思想就浮躁,就不能静下心来,在这种状态下,人去办事是收不到良好效果的。
精、气、神、血的稳定性是一个较长时期的过程。如果四者长时间浮躁不定,精力不能集中,做事效率低,才能得不到充分发挥,事业兴衰可想而知,长此以往,命运的通达骞滞不言自明。
反之,精、气、神、血四者旺足,生命状态奇佳,精力高度集中处于亢奋状态,可以激发体内潜能超水平发挥,平常有五分能力,突然间会暴涨至七八分,事业自然会顺利发达。成绩平平的学生在关键时刻会考出高分,精神亢奋的运动员会做出惊人神技,原因就在于此。精神足与不足影响到才能发挥,从而决定事业和命运。
精神状态良好,能调节激发体内潜能,灵感与超水平发挥就有实现的可能。这种说法当然不足以解释精神与一个人事业、命运好坏的关系,谨聊备一说,供参考。
气沉不下来,就做不好事情。“神”与“精神”还不是一码子事。神是一个人生命力、行动力、意志力和思考力的综合体现,是有质无形的东西,主要集中在人的面部,尤其是两只眼睛里。人们展示到它的实体,却能够感觉到它的存在。经由各种磨炼,神会发生变化,智慧、阅历、才能和信心增长了,神也会更加明清精湛,丰厚纯熟。
因此,从外表上察人,主要察精神状态。
神的表现为洒然而清,或者为凝然而重,这都是好的,皆来自于心内的清明厚重,形与质的关系就是由神知心的理论根据。内心清明厚重,决定着他思维敏捷,大脑清醒,判断正确,以这样的条件去领导他人和处理问题,自然凯旋而回。神清,是内心聪明智慧的表现,如果一清到底,光明而彻,这样人的命运、事业也就是好的。如果神浑浊不明,内心的聪明智慧也没有多少,或许可以制造一点无聊的笑料,却不足以当用,这样的人就不足为论了。
神有余的表现是,眼光清莹流转,目不斜视,眉毛清秀尾长,容色澄澈如冰泉,清如一泓秋水。极目远眺时,如秋日长空里太阳照霜天;收目近观时,如春回大地和风拂过鲜花;处理事务时,果断刚毅,镇定沉稳,临危不乱,如猛虎踏步深山中;与众人相处时,和和融融,却又不为众人所淹没,像凤凰飞翔在雪原上,始终不失去娇美和艺彩,成为众人瞩目焦点。坐,稳如磐石;卧,静如栖凤;行,洋洋洒洒,气定神闲,言不妄发,性不妄躁,喜怒不动心,荣辱不变节。世事纠纷错于眼前,利色**纷纭身畔,而守贞如玉,心静如水。这样的人动如猛虎、静若处子,不为外物所动,既能得众人的喜爱和敬佩,又有做大事的才力风范,自然前程远大。
神不足的表现是,似醉非醉,头脑浑浊不清;不愁似愁,经常忧心凄苦;似睡非睡,一睡便又惊醒;不哭似哭,经常哭丧着脸。不嗔似嗔,不喜似喜,不惊似惊,不疑似疑,不畏似畏。神色昏乱不定,容仪浊杂不清,精神恍惚的神情状态就像出现重大失误,凄惨悲壮而又痛苦不堪,甚至带着恐怖感。言语瑟缩寒滞,闪烁隐藏不定,卑躬自怜,有如女子遭人凌辱。面色初时花艳,继而暗淡无光,语言初时迅捷,继而吞吐木讷。这样的人做事往往虎头蛇尾,有始无终,其事功前程自然可以预见。
熟知了神有余与神不足的区别,就很容易判断一个人的生命力、行动力、意志力和思考力的强弱。前面所列举的各种表现犹如病状,由病状来判断病情,再佐以验血、照光等手段,病情就十拿九稳。由神察人心性才能也大抵如此。
一个人的“神”,主要集中在两只眼睛里,因此,我们可以从眼睛观察出一个人真正的心性。
举例来说,20年前演戏的坏人就是一副典型的坏胚子模样一出场马上惹人嫌;好人则一脸无辜,纯真无邪,根本用不着介绍。一些制作用心的电影加上演员的精湛演技,不用刻意化装,一个人的好坏善恶从眼神中就表露无遗。
记得曾看过一篇文章说到,美国“天才老爹”这部影片之所以会成功,实在是老爹——比尔·寇斯比戏演得好,从眼神就可看出他是一位慈父、好友、好医生、好丈夫。
一些恐怖片中,若剧中人物心性邪恶,从眼神中也感觉得出来。所以要想演员的演技如果希望能够像什么,就必须透过眼神,表现出其扮演角色的意念与行为。同样,在日常生活中,若能经常对他人表示关怀,付出爱心,以善意对人或事,在长期的培养之下,自然就会流露出关爱的眼神。如果一天到晚存心算计他人,嫉妒怨恨,眼神必会常露凶光,令人害怕。
一个人最容易被他人看穿的也是流露出的眼神,在心理学中讲的心灵透视,就是常常从眼神里探究出一个人的心性、成就高低等。如果一个人的眼睛长得细长,黑白分明,看上去很深邃,有光彩,即所谓“黑光如漆,照晖明朗,瞳子端定,光彩射人”,则反映出这个人比较聪明,有智慧,因为眼睛透出了一股灵气。反之,如果一个人两眼浅短,眼神浑浊呆滞样,表明其人无才,反应比较愚钝。眼球转动较快的人,反应较快,反之则相反。眼睛最忌“四露”,即露光、露神、露威、露煞。所以眼神是透视人的品格和个性以及聪明才智特别注意的部分。例如从大商家或高层政治人物的眼神中,可以看到自信、肯定及权威,他们的眼神与普通人的眼神一定有所差异。这些,上述这点笔墨难以形容,希望读者多把握机会,留意观察,日常生活中多体验比较,就不难发现其中奥妙。
眼神其实是行为语言的最富个性特征的表现,因此人们才把眼睛比喻为“心灵的窗户”。
孟子曾有过对眼睛的论述,他说:“胸中正则眸子明焉,胸中正则眸子暗焉。眸子不能掩其恶也,善恶在目中偏。善者正视,眼清、睛定;恶则斜视、不定、神浊”。因此古人把眼睛称为“检察官”。
古人认为,一个人的眼睛不能掩盖心里的邪恶念头:心胸纯正,眼神就清澈、明亮;心胸不正,眼睛就昏暗,有邪光。可见,从一个人的眼睛可以清清楚楚地分辨—个人的品质高低,心术正邪。
具体来说,观眼识人心包括下列内容:
(1)眼睛闪闪发光,表明对方精神焕发,是个有精力的人,对会谈很感兴趣;
(2)目光飘忽不定,表示他是个三心二意或拿不定主意抑或紧张不安的人;
(3)目光炯然,表明他是个有胆识的正直的人;
(4)目光呆滞黯然,说明他是个没有斗志而索然无味的人;
(5)目光忽明忽暗,说明他是个工以心计的人,已听得不耐烦了;
(6)主动与人进行视线交换的人,说明他的心胸坦率;
(7)不敢正视或回避别人的视线,表明此人是个内心紧张不安或言不由衷、有所隐藏的人。
看透人心要观察人的表情
表情是对人的心理活动最表面、最直接的反映。中国传统的人相学以脸形、相貌等占测一个人的性格与命运,是有失偏颇的,但如果凭面部表情来推测和判断一个人的性格,大致上是有相当的准确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