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与子婴结盟,夜入咸阳城,打了辛胜一个措手不及,无奈之下,辛胜只好与刘邦合作。
虽然刚开始他也打算与刘邦结盟,但今时不同往日。
入了咸阳城的刘邦,在主动权上占有绝对优势,而辛胜假如要夺回优势, 那只能与刘邦作战。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这不符合辛胜的利益。
所以他退而求其次,将主动权交给刘邦。
于是乎,刘邦顺理成章的入主咸阳城。
可无论事先如何算计, 刘邦入主咸阳城后,还是有些茫然四顾。
咸阳的壮阔恢弘, 远非普通城池可比, 特别是庞大的咸阳王宫,一进去就找不到北。
尽管在函谷关有整顿风纪,但将士们还是被青春靓丽的贵族少女、以及美姬吸引,**掳掠时有发生。这使得整个咸阳陷入一阵恐慌,民众纷纷出逃。
刘邦虽说做过泗水亭长,也见过始皇帝出巡,但却从来没涉足皇城。
不光将士们迷花了眼,就连他自己也晕乎乎的。
这一日,刘邦刚与辛胜缔结盟约,便顾不得整顿风纪,带着樊哙等人一路小跑进咸阳王宫。
当他们看到富丽堂皇的咸阳王宫时,整个人都傻了。
于是兴奋地观赏王宫里的各色建筑,花园,水池,以及后宫嫔妃居住的地方。
“大王,想不到这王宫这么大, 感觉比咱沛县大多了!”一名跟刘邦沛县起义的将领一边观赏王宫,一边感慨道。
“沛县才多大!”樊哙鄙夷的吐槽道:“这里可是秦国的都城,你拿国都跟一个小县城比?”
“就是,樊哙将军说的对,沛县怎能与咸阳比!”另一名刘邦的将领随声附和道。
眼见众人七嘴八舌,一旁的刘邦听不下去了,笑着摆手道:“好了!都别争执了,咱们来的可是咸阳王宫,跟沛县比什么!”
“对对对,大王说的有道理,咱们不比沛县的房舍,比美姬,这里的美姬数不胜数啊!”樊哙点头浪笑道。
“哈哈哈——”
听到樊哙的话,众人哄笑一片。
刘邦也笑着挥手道:“这么大的王宫,咱们都没看一半,美姬就数不过来,索性今晚住这里,好好数一数!”
“大王万岁!”
众将士闻言,立刻欢呼雀跃。
旁边的萧何眉头微皱,当即拱手道:“大王,此举有些不妥!”
“嗯?”
刘邦一愣,疑惑的看向萧何:“萧先生这话什么意思?”
“大王,子婴曾与您有约定,要善待秦人,您不能失了秦人心!”
“这.....”
刘邦迟疑了一下,恍然醒悟,却见一旁的樊哙黑着脸不说话,于是笑骂道:“你个猪屠夫,自己美梦做不成了,给老子甩脸色?”
“哼!”
樊哙不愤的哼了一声,拱手道:“萧先生所言有理,大王与那子婴有约在先,咱不做言而无信之人,更何况,大王还要整顿风纪,咱也不能只整顿别人,自己却泡在温柔乡里!”
刘邦闻言,一阵大笑:“哈哈哈,猪屠夫!走!出去说。”
........
当刘邦回到幕府,曹参便匆匆赶来,向他禀报了军中乱象,特别是**、抢劫的乱象,尤为严重。这让刘邦非常不满,于是当夜聚将,商量善后事宜。
“诸位,吾等已经入城几日,不知感想如何?”刘邦坐在主位,淡淡开口道。
周勃闻言,朝刘邦拱了拱手,笑道:“大王英明,率先与子婴结盟,吾等不费一兵一力便拿下了秦国都城,实在妙哉!”
“大王英明!”众将随声附和。
刘邦冷冷一笑,不咸不淡的道:“本王哪有你们英明,你们一入城,跑得比本王都快,看上谁家的美姬,连忙带回自己营帐,可没想着本王。”
“哈哈哈——”
众将哄笑一片。
却见刘邦又挑眉道:“笑归笑,闹归闹,但规矩就是规矩,你们似乎忘了入关之前的约定?”
“这.....”
众将的笑声嘎然而止,不由面面相觑。
“本王今夜召你们来,是为了给你们提个醒,凡事不要太过,否则军法无情!”
虽然刘邦的声音极为平淡,但听在众将耳中却寒意森然。
他已经不是当初那个痞子刘季,而是具有帝王之相的刘邦。
凡帝王者,一言一行都具有威严,不容任何人侵犯。
所以众将顿时收起玩笑的心态,正襟危坐。
眼见帐内寂静无声,萧何站出来打破僵局道:“大王,虽然您已经接纳了子婴的降书,但子婴好歹也是秦王,您打算如何处理他?”
“还能如何处理,直接杀了便是,难不成要大王永留后患?”樊哙皱眉反问。
周勃随声附和:“樊哙将军说的对,不杀子婴就不是灭秦!”
“咱们反秦的目的就是灭秦,秦若不灭,反秦有何意义?”
“对!杀了子婴,覆灭暴秦!”
“杀子婴,灭暴秦!”
眼见众将群情激愤,刘邦眉头微皱,旋即与萧何对视一眼,抬手道:“好了!诸位且安静!”
“.......”
“你们说不杀子婴就不是灭秦,那我问你们,雍城的赵昆是不是秦皇子嗣?”
“这.....”
众将闻言,一时语塞。
因为刘邦说的是事实,比起子婴,更该死的是赵昆。
可赵昆不是交给项羽收拾了么?
咱们管他干嘛?
难不成他还能敌得过项羽?
似乎看出了众将心中的想法,刘邦再次开口道:“赵昆与项羽在雍城争锋,无论谁输谁赢,我们都要面对其中一个,所以稳固现有的地盘才是当务之急!”
说着,顿了顿,又道:“子婴只不过是皇族的一员,连秦皇血脉都算不上,他是被赵高和辛胜推上皇位的,杀他与灭秦没有任何关联!”
“更何况,我与子婴早有约定,子婴也是真心投降,杀降不义!”
“既然大王不愿杀子婴,那又如何处置他?”周勃小心翼翼地追问道。
“子婴与我结盟,便是自己人.....”
刘邦想了想,道:“就让他属吏吧!”
听到‘属吏’,众人恍然大悟。
所谓的属吏,并不是指属下官吏,而是交由官吏看管的意思。
之所以这样做,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子婴私自与刘邦结盟,惹怒了辛胜,刘邦有义务保护他。
谷幮
另一个是项羽乃名义上的天下之主,自己不能擅自处理一国诸侯。
当子婴的事刚刚敲定,一直不见踪迹的灌婴突然闯了进来。
“我已聚将多时,你小子何故迟到?如若说不出缘由,定要你吃板子!”
刘邦与灌婴的私交虽好,但见灌婴迟到,也显得有些不悦。
“大王,末将奉萧先生之命,去了趟李斯府邸!”灌婴挠头说道。
“嗯?”
刘邦一愣,旋即望向萧何,打趣道:“萧先生这么早就盯上了丞相之位?”
“大王,我让灌婴去李斯府邸,是为了查找人口户籍,钱粮储备,以及各录典籍,如今我等虽入咸阳,但两手空空,如何治理周边?”萧何正色道。
“原来如此!”
刘邦恍然点头,旋即朝萧何拱手:“萧先生虽还不是丞相,但亦有丞相胸怀,刘邦受教了!”
说完,环顾众将,继续道:“之前的事,我就不再追究了,之后的事,咱们还是老规矩,约法三章,第一,凡是秦国降臣,一律不得擅杀;
第二,全军与辛胜大军一样,开出咸阳,驻守在城外两侧。
第三,废除秦法,稳定人心。”
“诺!”
众将应诺一声,连夜前往各军营地下达命令。
而萧何则带领一班文士,书写公告,直到第二天清晨,咸阳大街便贴满了公告。
........
撤军时,刘邦又带着萧何,约见了咸阳城中的各族族老,并申明大义,阐明约法三章的方略。
“诸位父老,刘邦入关中,是为了替父老们除害,并非作恶父老,还望父老们接纳刘邦,接纳义军!”刘邦扫视一圈,诚恳说道。
然而,他的话音刚落,一名族老立刻驳斥道:“你们入咸阳,作恶多端,何言除害?老夫看你们才是最大的害!”
“是啊,我族中女子多数被你们迫害,你们莫不是要屠城吧?”另一名族老惶恐的说道。
听到‘屠城’二字,其余族老齐齐色变。
刘邦见状,有些哭笑不得,但还是朗声安慰:“族老们别怕!我军乃正义之军,绝不会做那屠城恶事,之前确实有不对的地方,但以后不会再发生!”
说到这,顿了顿,继续道:“今日下午,我军便立即开拔出城,等诸侯们到来,再定规矩!”
听闻刘邦军要走,族老们才稍稍安定,并小心询问约法三章的具体内容。
当刘邦解释完约法三章的具体内容,族老们的态度顿时大变,并称赞刘邦仁义。
于是刘邦善政的名声,在各族之间不断流传,直到民间开始议论是否拥立刘邦为秦王。
.........
刘邦自然想当秦王,可辛胜和赵高不会答应,虽然他们认可刘邦入主咸阳,但绝不认可刘邦为秦王。
毕竟秦王的意义远大于其他诸侯王。
甚至连项羽的霸王之名,都比不过秦王的称谓。
因为这个帝国的实际名号便是秦王。
没真正掌控这个帝国,何谈称秦王?没得到天下人的认可,怎么当秦王?
所以当不了秦王的刘邦,开始无所事事,隔三差五与子婴谈论如何治理天下。
他觉得,纵使自己暂时不能当天下之主,但与曾经做过天下之主的子婴聊天,也是一件趣事。
“子婴见过沛公!”
子婴对刘邦恭敬行礼,刘邦笑得不亦乐乎。
然而,子婴却没笑,只是轻声问道:“不知沛公今日召子婴,所为何事?”
“没别的事,就是随便聊聊!”
刘邦说着,朝子婴摆了摆手:“你且先坐下,咱们慢慢聊。”
“诺。”
子婴应诺一声,举止端正的走向桌案。
待子婴坐下,刘邦遥举酒杯,笑着问:“子婴,你好歹也做过秦王,某问你,如何安定天下?”
“天下如何安定,子婴也曾想过,但子婴无能,不知如何表述!”子婴摇头道。
“这么说,你也是庸碌之辈?”
“庸碌之辈能选择与沛公会盟,沛公当庆幸之!”
听到这话,刘邦脸色一变,旋即沉沉的问:“既然你不知天下如何安定,那咸阳之地,可有保全之策?”
“在沛公入关中之前,子婴确实想过固守咸阳之策!”
“哦?说来听听!”
子婴诚恳道:“想要固守咸阳,先得夺取频阳,频阳乃黎安君发展之地,那里曾出产过不少新式武器,纵使工匠尽数被撤走,但根基尚在,只要沛公有心搜寻,不难找到蛛丝马迹!”
“一旦拥有新式武器,抵抗来犯之敌,应该不在话下!”
“既然你知道此法,为何不自己执行?”刘邦有些疑惑的道。
“非是子婴不愿执行,而是不能执行,秦政早已失去人心,无法凝聚民力,纵使子婴有想法,也无能为力!”
“听这意思,你觉得我可以执行?”
“沛公善政之民,人尽皆知,若沛公愿行此策,定要比子婴强上许多!”
刘邦沉吟了一下,皱眉追问:“到底是何种新式武器,让你如此有信心?难不成那新式武器能敌过项羽?”
“虽然子婴未曾见过那些新式武器,但子婴曾听故人提起过,那些新式武器能在天上翱翔,能在地下炸响,能灭千军万马,能毁百米城墙!”
“嘶......”
听到子婴的话,刘邦不由倒吸一口凉气,心说世间怎么会有如此厉害的武器?
然而,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子婴又正色道:“频阳之民,多闻项羽暴戾,不闻赵昆归来,若沛公欲躲天下,不妨入主频阳,以沛公仁义,想必频阳之民应该会为您效力!”
说完,便起身朝刘邦拱手一礼,然后紧跟着出了府邸。
等刘邦醒悟过来,子婴已不见踪影。
此时,萧何曹参恰好不在军中,刘邦反复思量,觉得真如子婴所言,便能如虎添翼。
毕竟迟早有一天会面对项羽,如果没相应的实力,怎么与项羽争天下?
至于赵昆,刘邦根本不看好他能敌过项羽。
所以他最后面对的,一定是项羽,而非赵昆。
刘邦知道,子婴其实也没安好心,他鼓励自己跟项羽争斗,无非是想坐收渔翁之利,但他无兵无权,又能奈何?
想了想,刘邦最终决定,秘密派人去频阳搜罗新式武器,不公开与项羽做对。
如此一来,可进可退。
虽然与辛胜结盟会触怒项羽,但也不是不能自圆其说,反正项羽没了范增,随便忽悠。
敲定心思,刘邦大为振奋,深感单独决定重大策略的畅快。
很快,他便召来曹参,让曹参带着约法三章的公告,前往频阳宣示。
第三百八十一章龙且终归楚君臣心存疑(为誤鴛誤譿盟主加更8/8)
当项羽派使者来索要那些楚国俘虏的时候,赵昆先是微微一愣,旋即会心一笑。
虽然他不明白项羽为何突然变性,但他本来就打算释放那些楚国俘虏,所以顺理成章的答应了项羽的请求。
不过为了彰显自己的气度,赵昆还亲自释放那些楚国俘虏。
这让那些楚国俘虏错愕的同时,也感觉稍稍有一丝暖心。
当然,更多的还是惧怕。
毕竟赵昆在柴房杀人的时候, 可是一点没手软。
此时,雍城城外站满了楚国俘虏,而赵昆则站在城门口注视他们。
“不打算跟本君聊几句?”赵昆冷不防的对龙且说道。
龙且似乎有些不知所措,迟疑的问道:“聊....聊什么?”
也难怪,现在是个傻子都能看出来,龙且与赵昆存在猫腻,可问题是龙且根本没心思跟赵昆牵扯,他只想活着回去,继续为项羽效力。
然而。
这也只是他自己的想法,回到楚营,还不知项羽如何看待他。
“你好歹也撂下几句,‘赵昆,我龙且誓要杀你为麾下报仇’,这样的狠话啊!不然回去项羽怎么信任你?”
皱眉看了龙且一眼,赵昆不满的道:“你不配合,那本君替你说了!想杀我赵昆的人很多,你算老几!”
“........”龙且面色古怪的看着赵昆。
赵昆咧嘴一笑,挤眉弄眼道:“你现在是不是有种......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感觉?”
“........”龙且脸上的表情更加古怪,同时对赵昆充满了好奇,心说这真是击败霸王的黎安君?
然而, 还没等他开口,赵昆又自顾自的说:“你知道本君为什么抓了你,又放了你吗?因为就算你回去,也没什么用了;
人心是最复杂的东西,就算你回去跟项羽对天发誓,自己永远效忠他,他会一如既往的信任你吗?
不!他不会!
因为回到楚营的不止有你,还有那些楚国俘虏,他们肯定会跟项羽谈起柴房发生的事!就算项羽最终既往不咎,但在他心中,一定会有根刺。”
“........”龙且闻言,皱了皱眉,下意识看向那些楚国俘虏。
瞧见这一幕,赵昆笑了笑,摆手道:“你不用看他们,这是必然的......可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项羽的性格就是如此,项羽生性多疑,想必你也清楚!”
说到这,忽又想起什么似的,补充道:“哦对了, 忘了告诉你,钟离昧已经投靠了本君!”
“........”龙且深深的看了赵昆一眼,眼中透露出震惊之色。
然而,依旧没等他开口,赵昆又自言自语道:“那么,我们来畅想一下,面对项羽的不信任,你该如何应对,你会想,大王对我不薄,他无情我不能无义;
纵使大王不信任,我依然要效忠他,纵使大王让我去死,我也马上去死!”
“.........”龙且闻言,嘴唇有些发干,下意识的舔了舔嘴唇,露出思索的表情。
“当你抱有愚忠的想法,你存在的意义将毫无价值,无论是对项羽,还是对本君,都不值得被珍惜,那么,假如你不抱有愚忠的想法,你会不会想展现自己的价值?
如此一来,你的结局无外乎两种,要么在楚营混不下去,投靠本君,要么等着被项羽祸害死。”
听到这,龙且已经明白了赵昆之前的所作所为,不由深吸了一口气,目光复杂的看着赵昆,叹息道:“黎安君,您是龙且迄今为止遇到的敌人中,最......最让人难以形容的存在。”
“呵呵!”
赵昆不置可否的笑了笑,旋即正色道:“那么....你是如何想的?说实话,本君不想你死,因为本君平定天下后,还有很多事要做;
你是本君看重的大将,本君无法承诺你太多,但你跟本君绝对比跟项羽强!”
“........”
听到赵昆的话,龙且再次深深的看了他一眼,旋即摇头苦笑道:“若是早点遇到君上,龙且定当誓死追随君上,但龙且不愿侍二主,还望君上体谅!”
闻言,赵昆微微张了张嘴,却是半响也说不出话来。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龙且是项羽麾下第一大将,因为龙且对项羽的忠心,早已超出了君臣的范畴。
其实龙且早知道自己回楚营的结局,所以自始自终都没反驳赵昆的分析,或许这就是他的命。
“告诉项羽,他赢了。”
离开的时候,赵昆在龙且耳边轻声低语了一句,然后转身回了城。
望着这位年仅十七岁的少年,龙且首次为项羽的安危感到担忧,为天下反秦之士感到担忧。
.........
龙且和那些楚国俘虏踏上了归程,赵昆也回到了中军营帐。
此时,营帐内聚满了麾下将领,似乎在专程等他。
眼见赵昆跨进大帐,张良饶有兴趣的追问:“君上,您成功了吗?”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赵昆表情淡淡的说了一句富有哲学的话。
张良闻言,若有所思。
而一旁的陈平却忽然开口道:“君上,姜统领传来密信,说六国诸侯已经同意项羽会盟,正准备赶往麟游!”
赵昆‘嗯’了一声,随即坐到主位,沉吟道:“项羽派使者来索要俘虏,看来并不简单,他这么做的目的,似乎在有意暴露自己,如今会盟其他诸侯,莫非另有打算?”
“以我们目前的兵力,就算仗着武器犀利,也无法对抗所有联军,若项羽会盟其他诸侯,我们也凶多吉少!”韩信点头附和道。
“这么说来,破坏会盟,或者主动出击,是我们必选的路之一?”赵昆皱了皱眉,忽然问道:“李信将军到哪了?”
“已抵达河东郡,准备与我军两面夹击叛军!”陈平道。
赵昆点头‘嗯’了一声,旋即又问:“那咸阳呢,什么情况?”
“辛胜与刘邦结盟后,就一直固守咸阳,并没有下一步动作!”
“这不应该啊!李信南下已至河东,他们不可能不知道,怎么会没有下一步动作?”
赵昆闻言大感疑惑,忽又想起什么似的,转头问韩信:“王离推进到哪里了?”
“蜀郡已归降我们,巴郡和南郡似乎还在抵抗!”韩信道。
“哼!看来这两郡是他们的退路!”
赵昆不屑的冷哼一声,沉着脸道:“告诉王离,加快推进速度,务必在入冬之前,拿下两郡,还有,陇西新产出的火炮尽数运给王离,本君就不信了,还有谁能抵抗火炮!”
“诺!”
韩信应诺一声,陈平又接着道:“君上,还有件事!”
“什么事?”
“此前姜统领便打算杀掉那些诸侯,驱散他们麾下的兵马,但忽然发现,那些诸侯的属下,个个都有野心,纵使杀掉一个,也会冒出另一个,除非彻底打怕他们,让他们无法凝聚兵力!”
“姜潮发现是对的,所谓的诸侯,不过是六国余孽,六国余孽不除尽,总有一天会卷土重来!”
说完,转头望向韩信:“韩信,你有何打算?”
“这个得容末将想一想。”韩信诚恳答道。
“好!”
赵昆点了点头,又朝扶苏问:“大哥,陇西的弹药运过来了吗?”
扶苏想了想,答道:“昨日运了一批,还有一批隔几日会运来!”
“那我们就等弹药运来再说,先散会吧!”
“诺。”
众将应诺一声,陆续退出了军帐。
走在最后的扶苏,似乎想起了什么,转头朝赵昆追问:“昆弟,你最近有看到你义父吗?”
“嗯?”
赵昆一愣,有些疑惑的问:“我义父怎么了?”
“我也不知怎么了,反正好一段时间没看到他了!”扶苏摇头道。
闻言,赵昆猛拍额头,恍然想起的道:“听你这么说,我好像也有一段时间没看到他了!”
谷鯾
“那要不我派人去找找?”扶苏试探着问。
赵昆笑着摆手道:“不用!那么大个人了,还怕他走丢不成?想必是跟通武侯出去玩了,不用担心!”
“可是.....”
“别可是了,交代你的那件事,办妥了吗?”
扶苏闻言愣了下,旋即低声答道:“投降我们的楚军将领都安排进去了,交代的任务他們也接受了,想必应该不会有问题!”
“如此甚好!”
“那.....你真的
.
信任他们吗?”
赵昆摊手:“不是很信任,所以击败项羽的事,还得咱们自己来!”
扶苏:“.......”
赵昆:“.......”
两人对视,皆是不语。
半响,同时露出一抹诡异的笑容。
…………
另一边,麟游楚军营地内。
项羽巡视军营,忽听身后有士卒朝自己冲来,顿时扭头望去,皱眉问:“发生了何事?”
“回大王,使者从秦营带人回来了!”那名士卒见到项羽,连忙拱手道。
“这么快?”
项羽皱了皱眉,旋即将目光落在彭越身上,道:“这赵昆到底在搞什么?”
“之前我就跟大王说了,我们在算计他,他也在算计我们!”彭越笑着答道。
“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做?”
“先将这些人单独安置,不让他们与营里的其他将士接触,等剿灭赵昆之后,再梳理他们!”
项羽闻言,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正当他准备按彭越的办法处理的时候,那名传令士卒却摇了摇头,面色古怪的道:“若是普通将士,按彭越将军的办法,倒是好处理,可里面还有龙且将军.....”
“你说什么?!”
听到龙且的名字,项羽瞪大了眼睛,一把抓住那名传令士卒,急道:“你说龙且还活着?”
“是....是的,龙且将军还活着!”
“走!咱们去看看!”
丢下一句话,项羽带着彭越,火急火燎的赶往营地外。
果不其然,只见龙且一身囚服,站在所有楚军俘虏前列,神色复杂的看着楚军营地。
“龙且!”
项羽远远的喊了一声,然后三步并作两步的冲到龙且身前,一把抱住他,激动的道:“你还活着你还活着.....龙且你还活着!”
被项羽一把抱住,龙且有些不知所措,但很快镇定下来,低声道:“龙且还活着,有劳大王挂心了!”
“哈哈,活着就好,活着就好,来,今晚我们不醉不归!”
项羽一阵大笑,随即抓着龙且的手,就要往军营里拉。
这时,龙且连忙道:“大王且慢!不仅龙且活着,将士们也还活着!”
“嗯?”
听到龙且的话,项羽微微一愣,这才反应过来,身前还有几万楚国将士,于是收敛起刚才欣喜若狂的神态,走到将士们前列,朗声道:“我大楚的好男儿们,欢迎你们回来,今晚本王为你们接风洗尘!”
“臣等拜见大王——!”
听到项羽的话,众将士眼眶红润,不由齐齐下拜。
“都起来吧!”
项羽抬手示意众将士起身,然后对身旁的彭越道;“彭将军,你去安排吧!”
“诺!”
彭越匆匆瞥了眼龙且,应诺而退。
没过多久,项羽便召集众将,在军帐内设宴款待龙且。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桓楚试探着问龙且:“赵昆为何将你放回来?”
“他释放楚国俘虏是为了算计大王,而我是楚国俘虏中的一员,所以跟着大家一起回来了!”龙且一脸诚恳的答道。
“就这么简单?”
桓楚有些疑惑的道:“他莫非不知你的身份?”
“张良背叛大王,投靠了赵昆,而我也是被张良下毒捉住的,想必应该知晓!”龙且如实答道。
张良也投靠了赵昆?
不会吧!
他不是刘邦的人吗?
众将听到龙且的话,不由面面相觑。
而项羽则一脸阴沉的道:“这张良不知好歹,本王对他不薄,他竟敢背叛本王,毒害本王麾下大将,以后若是捉住他,定叫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没错!此等忘恩负义之人该杀!”
“他张良罔顾国仇家恨,竟然投靠秦国,简直死有余辜!”
眼见众将义愤填膺,一旁沉默不语的彭越,忽然插嘴道:“我听回来的将士说,龙且将军曾被赵昆招降,不知是否为真?”
此话一出,众将的声音嘎然而止,纷纷望向龙且。
龙且眼睛微眯,旋即冷冷的道:“确有其事,不过本将拒绝了!”
彭越恍然的‘哦’了一声,又接着问:“那楚国老将在秦营被杀一事,可否与龙且将军有关?”
“什么?!我楚国老将在秦营被杀了?我就说怎么人少了!”
“赵昆小儿,吾等誓杀你报仇!”
“大王,请拨一万兵马,让我去杀光秦狗!”
彭越的话仿佛丢进湖面的石子,激起一层层仇恨的浪花。
项羽见状,眉头微蹙,扣案低斥道:“够了!都安静点,听龙且说!”
“.......”
项羽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在军中的威慑却不小。
只听他话音刚落,帐内顿时鸦雀无声。
而龙且则深深看了彭越一眼,朝项羽拱手:“大王,末将没什么好说的,只是有些累了,想回去休息,还望大王应允!”
“嗯?”
项羽皱了皱眉,与彭越对视一眼,后者忽然一笑:“龙且将军不用介怀,我就是随便问问,你若不想说,那咱们就不说了!”
“对对对,不说了,来,喝酒!”项羽随声附和,笑着举杯同饮。
龙且心中暗忖,也没执意离开,便与众将继续把酒言欢。
虽然大家依旧其乐融融,但实际各怀心思。
龙且不跟众将和项羽说明实情,是因为他知道,说了也用。
正如赵昆临走前说的那样,人心是最复杂的东西,就算自己对天发誓,别人也不一定相信。
时间会证明一切,辩白再多,只能让自己越陷越深。
更何况,他不相信彭越会无缘无故问自己那些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