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公子稍等等我给您掏个手雷(1 / 1)

因为会稽郡的事,很多原计划都要重新部署,所以即使王离有心想给赵昆报信,也无法脱身。

至于赵昆,从试验场回来后,就关在书房撰写炮兵训练手册。

虽然他很不喜欢做这种事,但训练炮兵的想法是他提出来的,所有由不得他不做。

毕竟在这个时代,也只有他看过国家电视台的军事频道。

为了写好这份训练手册,赵昆已经在书房奋笔疾书一上午了。

而与此同时,随着春季到来,天气也越来越暖和了,庭院里的燕子叫个不停,起初他还觉得吵闹,后面静下心来也就适应了。

桃花为了赵昆能及时书写,细心的跪在他身旁,为他研磨,但大雨过后房间里总有小虫子爬来爬去,所以她时而研磨,时而帮赵昆驱赶虫子。

至于赵昆,丝毫没受影响,一气呵成的写了几大篇,感觉上辈子不写可惜了。

等到赵昆放下笔的时候,外面的太阳已经破开乌云,透过窗户,照进了书房。

“总算写好了。”

赵昆拿起桌上的册子看了看,满意的点头道:“感觉还不错啊!”

听到这话,桃花迈着小碎步跑了过来,关切道:“公子,这几天你都很忙,如今午饭还没吃,奴婢这就让厨房做。”

“这马上就要离开频阳了,还有很多事没准备好,不得不抓紧点啊!”

赵昆说着,站起来伸了个懒腰:“先将册子送到印刷房,趁着他们还不忙,赶紧印发,然后送到频阳县衙。”

听到这话,桃花乖巧的点了点头,然后拿起册子,跑出了后院。

…………

当赵昆伸完懒腰,准备去正厅吃饭的时候,吴诚从外面回来了。

“公子,美原乡的棉花种子已经种下了,老里正让我请你去商量点事!”

吴诚朝赵昆拱手说道。

这几天吴诚一直待在美原乡,帮助赵昆处理一些琐事。

“怎么了?可有说商量什么事?”赵昆好奇的追问道。

“具体什么事,也没跟我说,总之,神神秘秘的,似乎有大事!”

“大事?”

赵昆一愣,心说一个村干部能有什么大事?

然而,还没等赵昆追问,吴诚又补充道:“原千口村的里正伯荪,也说有急事找您!”

“伯荪也找我?”

赵昆表情愈发古怪,不过,他也没纠结,因为有件事至关重要,他本来就想去找伯荪问情况。

至于美原乡老里正……反正都是去一个地方,且听听他要商量什么事!

这样想着,赵昆点头道:“既然如此,那就等我吃完饭,咱们一起去!”

“好!我这就去让厨房做。”

“去吧!”

………

吃过午饭后,赵昆就跟吴诚出发了。

沿途的风景生机盎然,比上一次赵昆来的时候,多了不少翠绿。

但让人遗憾的是,现在还没有可观赏的花让他采。

吴诚看着一片良田道:“今年的红薯土豆已经种下了,再过几个月,又是一个好收成。”

“红薯、土豆很吃肥料,农家肥必须要跟上,养猪场那边沟通好了吗?让他们把猪粪运过来没?”

“暂时还没沟通好,通武侯走后,养猪场现在由王恩管理,那家伙好像跟公子您不对付。”

“王恩?”

赵昆皱了皱眉,迟疑了片刻,才想起这么个人来。

若是他没记错,这个王恩应该就是原频阳县尉王宏的爹。

当初赵昆初来频阳,救治通武侯的时候,就是这老头跟他上眼药,被赶了出去,如今又来给他添堵……

“哼!”

赵昆冷哼一声,不屑道:“区区一个王家宗室,竟然如此不识抬举,莫非他真以为我不敢动他?”

“公子,王恩毕竟是王家之人,以您跟王家的关系,恐怕不易动干戈。”

“恩……”

赵昆沉吟道:“这样吧,你去找王离说说这事,若他搞不定,就让他去找姨娘,实在不行,我再想办法!”

“好!”

说话间,两人先来到了美原乡。

远远就看见两道熟悉的身影,站在马路边。

是老里正和五姑娘。

老里正还是那么精神抖擞,五姑娘的豆腐……还没有吃。

老里正见到赵昆,并且很有可能早就等候在这里,看见赵昆的身影,连忙被五姑娘搀扶过来。

“公子,可算把您盼来了。”

“呵呵,老里正身体可还好?”

赵昆笑了笑,翻身下马与老里正握手。

老里正拍了拍赵昆的手背,笑着点头道:“好好好,公子您村里坐!”

“请!”

………

等赵昆与吴诚落座,五姑娘热情的为他们泡茶,期间还朝赵昆眨了眨眼。

赵昆不由有些好笑,心说五姑娘的胆子越来越大了。

之前还是偷瞄,现在改挑逗了?

想了想,赵昆转头望向老里正:“不知老里正找我有何事商量?”

“老臣也是迫不得已……”老里正看了眼吴诚,叹息道:“不得不求公子主持公道!”

主持公道?这什么意思?

自己既没当官,又没掌权,主持什么公道?

赵昆觉得莫名其妙,于是皱眉问道:“不知老里正此话何意?”

老里正又叹了口气:“前些日子,乡亲们按照吴统领的指示,种植棉花,可好巧不巧,挖到了石碳,本来乡亲们也没在意,可千口村来人,要强行开采石碳;

乡亲们怕他们伤到棉花种子,就上前与其理论,结果双方打了起来,现在还有村民在家里躺着。”

石碳?

莫非是这频阳有煤炭矿?

想到这,赵昆心中狂喜,这有了煤炭,岂不是可以大炼钢铁?

千口村有炼铁厂,且知道煤炭炼铁的工艺,恐怕也是听说美原乡有煤炭,才急不可耐的跑来开采。

至于棉花种子,他们听都没听说过,估计以为美原乡的人不让他们开采,才起了争执,可吴诚不是在美原乡吗?

怎么不出来阻止?

这样想着,赵昆转头望向吴诚:“怎么来之前,你不给我说这件事?”

“回公子,我也是刚听说这件事,这几天我一直在县衙,内史府,美原乡,三个地方来回跑。”

吴诚无奈的解释道:“因为要将春耕种子换作棉花种子,必须要跟内史府沟通,不然会惹大麻烦,所以我就没注意这件事。”

“公子,这事不怪吴统领,是老臣故意没告诉他的!”老里正听到吴诚解释,连忙出言附和。

“嗯?”

赵昆和吴诚对视一眼,旋即望向老里正:“你这又是何意?”

“公子,乡亲们说,千口村的人以前没这么霸道,之所以腰杆挺起来,是因为公子您的照顾,他们能帮公子您办事。”

赵昆翻了个白眼,心说这不废话吗?千口村那么多工厂作坊,可不就是能办事?

不过,赵昆现在也算听明白了,这老头找自己来,恐怕不是处理什么公道,而是找事情做。

所以他想了想,道:“既然石碳出自美原乡,那就在美原乡建个洗煤作坊,由千口村冶炼厂支付洗煤工费,另外,石碳的开采也由美原乡村民负责。”

“既然如此,老臣就代乡亲们谢过公子了!”老里正朝赵昆恭敬一礼,然后没等赵昆开口,又忽然道:“不过,千口村现在作坊遍地,美原乡很是羡慕啊!”

“咳……”

赵昆正打算回礼,听到这话,差点呛住。

这话里的意思,有点得寸进尺啊!

莫非千口村有多少作坊,你美原乡也要有?

这不是扯淡嘛!

人家千口村可是一点一点慢慢发展起来的,你什么也没做,就想一蹴而就?

“另外,老臣还听说,现在的千口村村民,不愁吃,不愁穿,还存了不少钱,日子过得滋润得紧呐!”老里正摇头叹息道:“这可比美原乡好多了。”

“遥想,美原乡还是王老将军的封地,王老将军一走,这美原乡的日子,一日不如一日了……”

听到这话,赵昆实在有些哭笑不得,这找活干就找活干嘛,怎么还扯上王翦了?

“老里正的意思我都明白,这样吧,反正美原乡有石碳,那就再建造一个蜂窝煤作坊,用石碳碎渣,做蜂窝煤!”

“蜂窝煤?”

“就是可替代木炭的燃烧物,用来烧火,做饭,取暖都可以。”

“想不到石碳渣居然能做此等奇物!”

老里正一下子来了精神。

赵昆无奈的笑了笑:“不过,有一点得先说清楚,烧蜂窝煤,需要特制的炉具,这个得千口村炼铁厂来做,你们是邻村,得互利互惠!”

“这方面请公子放心,美原乡虽然不如千口村富庶,但民风淳朴,千口村做不出来的事,美原乡也做不出来。”

老里正说着,又朝赵昆行了个礼。

赵昆点了点头:“那我等会儿就将此事吩咐下去。”

“谢过公子。”

“不用谢,只要你们用心生产,别整天动小心思,本公子便能安心随父皇东巡。”

“呃……”

老里正尴尬得嘴角一抽,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赵昆看他的模样,想来他应该明白自己的意思,于是摆了摆手:“行了,我还有点事要忙,就不多留了。”

说完,便带着吴诚离开了美原乡。

在去千口村的路上,吴诚很是不解的追问:“公子,那老里正如此算计您,您怎么还给他那么多好处?”

“他算计我,其实也是为了美原乡的村民,只要不为私,我也懒得跟他计较。”

赵昆骑在马上,悠悠的说道。

听到这话,吴诚皱了皱眉,也没再多说。

就如此,两人又来到了千口村。

此时的千口村,早已大变样。

隐隐有工业化城镇的趋势。

左边是工厂,右边是良田,泾渭分明。

当赵昆二人来到村口的时候,负责接待的,还是张三。

据张三说,伯荪已经在村委大院,等候多时了。

现在的伯荪已经不是里正了,而是仓吏,主要负责县库。

至于千口村,现在由伯荪的儿子,黑涯负责。

当赵昆和吴诚来到村委大院时,伯荪和黑涯连忙出来迎接。

“臣等见过公子昆——”

“免礼。”

赵昆摆了摆手:“咱们进去说吧。”

等四人坐定,伯荪率先开口道:“公子,臣找你,是替黑涯请罪,前些时日,黑涯鲁莽,竟为了石碳,与美原乡村民大打出手,致使村民受伤……还请公子责罚!”

说完,扭头朝黑涯怒斥道:“还不快跪下领罚!”

“噗通——”

伯荪的话音刚落,黑涯一声不吭的噗通跪下,看得赵昆和吴诚面面相觑。

心说这又是演的哪一出啊?

还没等赵昆反应过来,伯荪就拿出竹板,狠狠抽了黑涯几下,道:“早就给你说过,做事不要鲁莽,如今闯了祸,看公子怎么拿你问罪!”

赵昆:“………”

吴诚:“………”

两人对视,皆是无语。

片刻,赵昆干咳一声,说:“这件事我已经知道了,也跟美原乡里正交涉了,对方答应和解,我也就不追究了。”

听到这话,黑涯缓缓抬起头,看向赵昆:“公子,那美原乡老里正可为难了公子您?若公子为黑涯受了委屈,黑涯宁愿送官法办!”

“本公子乃皇族,谁能给本公子受委屈?”赵昆有些好笑的说道。

“那……美原乡老里正是如何绕过下臣的?”

“他并没提你,只是希望本公子给美原乡的村民谋点福利!”

黑涯:“什么福利?”

赵昆:“美原乡要建个洗煤厂,为千口村的炼铁厂洗煤,还要建个蜂窝煤厂,生产蜂窝煤。”

“就这?”

“就这!”

黑涯长舒了口气,道:“石碳是美原乡的,我当时也是制作手雷心急了,才想着去抢石碳!”

“哦?”赵昆眼睛一亮,追问道:“这么说,手雷的事有眉目了?”

“前期因为材料的问题,一直没成功,我就想着公子说的钢铁,可后来发现,木炭炼钢,效率低下,便一直寻找石碳炼钢;

好巧不巧,就听张三说,美原乡挖出了石碳,然后就带人去弄石碳……结果发生的事,公子您应该知道了……”

“那手雷到底研究得如何了?”

“眼下已经有了雏形!”

“雏形?”赵昆心头一动,试探着问:“你的意思是说,已经有了实物?”

“虽然有了实物,但也是徒有其表,还有很多问题没解决。”黑涯有些为难的说道:“现在弄出的手雷雏形,跟公子的设计图,还相差甚远。”

“哈哈,那也不错了!”

赵昆开怀大笑。

他找伯荪,其实就是为了手雷。

而黑涯,则是制作手雷的负责人。

虽然黑涯现在也负责千口村工作,但主要职责,还是研究新式武器。

在公输仇来之前,黑涯就是村里唯一的铁匠,后来公输仇开始研究武器,他便利用伯荪儿子的身份,替公输仇打下手。

久而久之,学了不少本事。

自从赵昆决定造火炮,就开始考虑手雷。毕竟这玩意既能破敌,又能防身。

但火炮与手雷同时交给公输仇研发,会大大降低研发进度,于是赵昆将手雷图纸留在了千口村,让黑涯带人研发。

好在千口村底子不错,并没落下多少。

想了想,赵昆有些迫不及待的追问道:“那手雷的实物在哪,能给我看看吗?”

“公子稍等,手雷在下臣身上。”

黑涯说着,就从怀里摸出了手雷。

赵昆见状,大惊失色,心说这家伙是个狠人啊,居然把手雷藏在怀里,这要是爆了可咋整?

“公子放心,这手雷不会炸的!”似乎看出了赵昆的担心,黑涯连忙解释。

旁边的伯荪也朝赵昆道:“这手雷我也看过,最大的问题是引线,这也是我找公子的另一个原因,如果引线无法解决,这手雷只能徒有其表!”

听到这话,赵昆迟疑了一下,然后伸手道:“拿来我看看吧!”

黑涯点头,然后爬起来递给赵昆。

赵昆接过手雷看了看,很快放下心来。

这手雷的确徒有其表。

第二百五十一章义父咱们跑路吧……(为胡萝卜叶舵主加更1/2)

正如黑涯说的,这手雷只是个雏形,里面是空心的,不仅没有引线,连炸药,弹片也没有。

拿着这样的东西,赵昆感觉跟玩具差不多。

千口村炼铁厂的手艺挺不错的,这炼铁工艺也愈发成熟,只是没洗过的煤炭拿来炼铁,炼钢,含硫量高,容易出残次品。

至于手雷本身……

赵昆抬起头看向伯荪:“手雷外观没什么问题。”

“可除了外观,其他毫无进展!”

黑涯惭愧的说:“尤其是公子画的拉环和引火装置,工匠们虽然看明白了,但就是做不出来!”

“制作手雷对你们来说,确实有些难度……”赵昆点了点头。

其实他为千口村画的图,也是根据百科全书来的,有些环节,他自己都没搞懂。

如果按照工艺水平来研究,即便抗日年代的手榴弹,也是通过拉线引火,然后延迟爆炸,扔出去。

这样复杂的工艺,别说千口村的工匠,就连中央兵造的工匠,恐怕都难以实现。

沉吟了片刻,赵昆皱眉道:“引火装置我们先别管,把引线做出来再说。”

“做引线?”

“对。”

赵昆点头道:“只要有了引线,就能达到延迟爆炸的效果,虽然不是很方便,但当作武器也可以了!”

“公子此言有理!”

伯荪捋了捋胡须道:“若没有引线,这手雷就算装满了炸药,也没时间扔出去。”

“那就先解决引线问题!”

赵昆说着,朝吴诚道:“老吴,去给我弄点纸来!”

吴诚领命,就要起身。

可黑涯却有些失望的道:“公子若用纸做引线,恐怕不成,这纸的燃烧速度太慢,很容易熄灭。”

“我又没说只用纸!”

赵昆翻了个白眼,又朝吴诚道:“再去弄点火药来!”

“诺。”

吴诚应诺一声,径直出了大院。

伯荪父子满脸不解的看着赵昆。

很快,吴诚就拿来了材料。

赵昆一边将材料摆好,一边说:“其实这东西很简单,你们看一遍就知道了。”

赵昆会做引线,还是小时候捡鞭炮学会的。

那时候每逢过节,都要放鞭炮,可有些鞭炮成了哑炮,他们就捡来拨开弄火药。

火药多了,用卫生纸搓成捻子,混合火药,就成了引线,这样用来点燃火药堆,既不用担心危险,也能看到漂亮的火花。

等赵昆将做好的引线拿起来,伯荪眼睛大亮:“这就是引线?”

“不错!”

赵昆笑道:“这就是最简单的引线。”

黑涯试探着问:“公子,能否试验一下?”

“可以!”

赵昆点头,然后转身将手中的引线扔向火盆。

在没有接触明火的情况下,引线就被点燃了然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燃烧到末尾,等赵昆松手,整个引线才化为灰烬。

看到这里,黑涯激动的道:“这才是真正的引线啊!”

“不错,这的确是引线!”伯荪也兴奋地道:“燃烧的速度刚刚好,公子可以从容的松手,这引线用在手雷上,绝对有时间扔出去!”

“这是肯定的!”

赵昆朝伯荪父子道:“不过,我只是给你们提供思路,但引线的制作,还需要你们多动点心思,制作出更好的引线。”

“臣等明白!”

伯荪父子齐齐拱手。

赵昆满意的点头,然后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忽又道:“既然引线已经有了,那咱们来做个手雷试试?”

听到这话,黑涯有些疑惑:“公子说的手雷是雏形吗?”

“引线都有了,做什么雏形,当然是做真正的手雷啊!”赵昆没好气的道。

“啊?”

黑涯诧异:“公子要做真正的手雷?”

“没错,快去准备吧!”

“这……”

伯荪父子,包括吴诚在内,既有些吃惊,又有些期待。

能看到真正的手雷,那真是太好了。

赵昆将他们脸上的表情尽收眼底,然后笑着摆手:“还愣着干嘛,快去准备啊!”

“哦哦,好,我马上去准备。”

说完这话,黑涯一溜烟的跑了出去。

.........

很快,黑涯就准备好了所有材料。

赵昆指挥他装填火药,揉搓引线。

等火药装好之后,赵昆重新拿起手雷,感觉比刚才有分量多了。

“公子,这样就可以了吗?”黑涯走到赵昆身前,好奇的追问道。

伯荪也一脸期待的看着赵昆。

“只是装了引线,顶多算土制手雷!”

赵昆笑了笑,然后看向门外:“想要知道这手雷的威力,得试过之后才能明白!”

听到这话,伯荪父子连忙为赵昆开路。

没过多久,他们就来到了一处空地前。

可此时的赵昆却犯了难。

这手雷的重量,比之前重太多了,说明里面的火药十分充足。

充足的火药,意味着巨大的威力,让人感觉很危险。

他小时候将炮仗放在裤兜里,结果因为天气太冷去烤火,使得裤兜里的炮仗全部爆炸了,虽然那时候的炮仗威力小,没有伤到他,但也给他童年留下了炮仗阴影。

如今这土制手雷,跟超大号炮仗差不多,让他有些踌躇。

似乎看出了赵昆心中的犹豫,吴诚忽然开口道:“公子,要不让我试试?”

“这……”

赵昆扭头,面露迟疑。

吴诚正色道:“之前光听公子说手雷,我就觉得很厉害,如今手雷制作出来,自然想亲自试一试。”

听到这话,黑涯立刻附和:“对啊,我也想试试!”

“那好吧……”

赵昆犹豫了一下,然后对黑涯和吴诚说道:“那我就把这光荣的任务交给你们,你们谁愿意代劳?”

“手雷是在下装填的,也是在下制作的雏形,自然由在下来办!”黑涯义不容辞的说道。

赵昆点头,正打算将手雷递给黑涯,但忽然间他又犹豫了。

看着黑涯都快浮肿的眼袋,应该是最近高强度的加班导致的,想来这家伙是个工作狂,身体恐怕已经吃不消了。

要是等会儿点燃引线,跑得不及时,那不成了秦朝董老师吗?

想到这,赵昆果断的收回了手。

然后朝吴诚道:“老吴,小心点。”

“公子放心。”

吴诚拱手道:“这手雷以后要给公子防身用的,若是有危险,那可不行,我作为公子的护卫统领,理应为公子亲自试验。”

此话一出,黑涯还想要争取。

可在赵昆看来,黑涯身体不好,不适合扔手雷是他自己又有童年阴影,那就只能交给吴诚了。

至于伯荪……

老年人就应该有老年人的样子,站得远远的,看个热闹就行。

“既然如此,那就老吴来吧!”赵昆将手雷交给吴诚,并叮嘱了一番注意事项。

吴诚接过手雷,然后让黑涯帮忙,从正厅火盆里取了块木炭来。

“可以点了吗?”

吴诚扭过头,却没有发现赵昆。

东张西望半天,他才发现赵昆已经退到了院门口,这让他有些诧异:“公子啥时候练就的轻功?”

赵昆:“………”

赵昆指着自己的大腿:“前车之鉴,你不懂!”

吴诚歪了下头,有些古怪的道:“那公子要注意防护!”

“这个你放心!”

赵昆说着,然后扭头朝伯荪道:“保险起见,咱们先把门关上吧!”

“好!”

伯荪应了一声,然后果断关门。

砰——

门被关上了。

黑涯:“………”

黑涯:“爹,你干嘛呢,我还没进去啊!我还没进去……”

吴诚:“………”

“呼……”

吴诚吐出一口浊气,然后将火炭伸向手雷的引线。

只见引线被点燃的瞬间,发出滋滋的声音,然后极速燃向末端。

躲在门后的赵昆,透过缝隙注视吴诚的一举一动,当看到他点燃引线,还在发愣,急忙大吼:“快扔啊!”

听到这话,吴诚的反应很快,并且手脚麻利,没有丝毫迟疑的扔出了手雷。

看到这里,躲在门后的赵昆,下意识捂住了耳朵,另一边的伯荪也跟他有样学样。

此时的吴诚和黑涯,小心退到了墙角,静静看着正在冒烟的手雷,准备观察手雷的真正威力。

电光火石头间,只听一声闷雷般的声音,骤然炸响,震得大地都在颤抖。

附近的村民被炸响惊动,满脸愕然的抬头望天。

院子里的动物,吓得鸡飞狗跳。

山间的飞鸟,呼啦啦的扑腾着翅膀。

一股浓烟携带着尘土、碎石、草屑,漫天飞舞。

黑涯和吴诚脸色大变。

爆炸的声响完全超乎了他们的预料,脚下的震动,让他们头皮发麻,心脏猛缩。

在他们惊恐的注视下,浓烟逐渐散去,露出一个巨大的坑洼。

漫天的碎石,犹如下冰雹一般,呼啦啦的坠落,击打周围的树叶,水池,草棚,以及田埂。

等一切平息,门外的吴诚和黑涯,早已狼狈不堪,灰头土脸。

即使他们用衣袖遮挡,也无法阻止,漫天的泥雨。

闻讯赶来的村民们,一个个眼中带着惊恐的看向他们二人。

“黑涯,发生了何事?”一位村民大声的朝黑涯呼喊。

“啊?”

黑涯耳朵嗡嗡的响,根本听不清他在嚷嚷什么,于是下意识的问:“你在说什么?”

“早就给你们说了注意防护,一个个都硬刚,这下好了吧?聋了!”

村民还想追问,这时,赵昆的声音传来,同时门也打开了。

“公子,您没事吧?”

“是啊公子,您没事吧?我们听到声响,赶忙过来了!”

“这天不知道咋回事,青天白日打雷,莫非是要下雨了?”

“啊?要下雨了吗?我家里的衣服还没收呢!”

村民们七嘴八舌的询问,议论。

赵昆有些好笑的看了看他们,然后又看了看吴诚二人,摆手道:“我没事,就是刚才放了个大炮仗!”

大炮仗?

难不成就是过年放的那种?

过年时,千口村放过炮仗,那是赵昆让他们生产的,主要是过节拿来烘托气氛。

但是他们万万没想到,这炮仗的声音这么大,跟过年放的炮仗,不可同日而语。

眼见村民们面面相觑,伯荪抬手招呼道:“好了,都散了吧,公子没事,你们安心耕种吧!”

“诺。”

伯荪虽然不再管理千口村,但村民们都敬重他,所以他的话音刚落,村民们便纷纷向赵昆行礼,应诺而退。

等村民们走后,赵昆才带着伯荪去查看手雷爆炸的区域。

直到这个时候,黑涯和吴诚的心情还没有平复,难以置信的看着那片荒地。

在手雷爆炸的区域,原本还算平整的地面,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巨大的坑洼。以及缭绕的烟雾,让人触目惊心。

“虽然早就猜测过,没想到这么大的威力!”伯荪蹲下身,闻着刺鼻的硝烟,感慨道。

这时,赵昆从身后提醒道:“你看错地方了!”

“嗯?”

伯荪满脸疑惑的扭头。

赵昆指着一棵树干,道:“这手雷真正的杀伤力在弹片!”

听到这话,伯荪立刻站起身,走向树干,只见树干上有块明显的痕迹,似乎有什么东西钻进了树干。

“这是……这是手雷的碎片?”

“不错!”

赵昆点头:“这还只是手雷本身的碎片,若是装填在火药周围的弹片,那杀伤力更大!”

此话一出,远处的黑涯和吴诚急忙赶来,仔细观察。

当看到那深深嵌入的手雷碎片,脸色都变了。

吴诚急忙伸手,想要抠出碎片,结果用了很大的力,都没能将碎片抠出来。

“好了,别白费力气了!”

赵昆看了吴诚一眼,然后抬手阻止了他,并感叹道:“还好我刚才关了门,要是被这碎片打中,不死也残废!”

听到这话,吴诚和黑涯互相对视,想到刚才站的位置,不由冷汗直冒。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众人抬头望去,却见王离策马扬鞭,朝这边赶来。

“公子,大事不好了!”

听到这话,赵昆心里一咯噔,有种不好的预感。

很快,王离就来到院外,翻身下马,直奔赵昆:“公子,出事了!”

“嗯?”

赵昆眉头一皱,扶住王离道:“发生了何事,你快说来听听!”

王离缓了缓情绪,刚欲出口,然后就发现黑涯,伯荪,吴诚三人,大眼瞪小眼的看着自己。

于是有些迟疑的道:“公子能否借一步说话?”

赵昆一愣,旋即看向吴诚三人,三人连忙识趣的离开了大院。

等赵昆和王离来到厅堂,却听王离垂头丧气的道:“都怪我,公子,您就骂我吧!”

“有什么就快说,扭扭捏捏的像个娘们儿!”赵昆没好气的瞪眼道。

王离抬头看向赵昆,叹了口气,涩声道:“最近也不知怎么的,陛下总是召我议事,本来若是军情紧急,我责无旁贷。”

“可是……”

“可是陛下竟然让我议论政事!”

“你也知道,我就对军事感兴趣,政事什么的,一窍不通,可陛下总盯着我不放……”

说到这,王离又叹了口气。

赵昆显然已经失去了耐心,于是厉声道:“说重点!!”

“重点……重点就是你要被陛下封侯了!”

“封侯?”

赵昆懵逼:“封什么侯?”

王离讪讪:“具体什么侯,我也不知道,陛下说要亲自封赏你……”

“不是,我的意思是,我父皇为什么封我侯……”

“这个……”

王离不敢与赵昆对视,吞吞吐吐的道:“陛下说您献土豆,红薯,造福大秦百姓,又说你屯田之法,利国利民……”

噗通——

王离的话还没说完,赵昆的身子突然一软,直接瘫在了地上,不由望天咆哮:“苍天啊!你这是要亡我父子啊!”

“公子,公子您怎么了?”

王离吓了一跳,连忙上前扶住赵昆。

赵昆反手抓住王离的衣领,怒不可遏的道:“说!为什么要出卖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

王离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就在这时,门口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

“昆儿,你在里面吗?”

“嗯?”

听到嬴政的声音,赵昆抓住王离的手忽然一松,然后怔怔的看着王离:“你把我义父也带来了?”

“我出了陛下书房后,就马不停蹄的来找你,可府里的下人说你去了美原乡。”

王离满脸苦涩的道:“然后去美原乡,又听说你来了千口村。”

“辗转路途中,刚好碰见叔父的马车,他便让我带他来找你……”

“这么巧?”

赵昆眯眼。

“这次是真的巧!”

“那上次是假的巧?”

王离焦急的道:“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叔父在外面,你是见还是不见?”

“这不废话吗!”

赵昆瞪了王离一眼,然后按着他的头,踉跄着爬起来,叹息着说道:“事已至此,只能另寻他法了……”

说着,也不再理王离,晃晃悠悠的出了厅门。

当看到嬴政的刹那,他的眼泪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朝嬴政哭诉道:“义父,咱们完了!”

嬴政见到赵昆,本来还挺高兴,可看到他泪眼朦胧的样子,不由有些诧异。

什么情况啊这小子?

马上都要封侯了,怎么还跟小孩子似的?

嬴政抬头看了看门口的王离,只见王离垂头丧气,似乎很是自责,于是伸手拍了拍赵昆的肩膀,安慰着说:“你的事义父都知道了,封侯也挺好的……”

“不!”

赵昆摇头:“义父你不懂!”

“我弄了那么多造反武器,所有的计划都是为造反准备,始皇帝封我侯,名义上是嘉奖,其实是盯上我了!”

“这对我们起事很不妙,甚至我都怀疑,他准备捧杀我!先给我封侯,然后让我放松警惕,杀了我!”

说着,赵昆目露担忧的望向嬴政:“要不这样吧义父,咱们跑路吧……”

嬴政:“………”

王离:“………”

两人对视,一脸懵逼。

却见赵昆擦了擦眼泪,沉吟道:“始皇帝现在只是注意我,还没有对义父下手,我看不如这样;

今夜我就命人赶制热气球,只要坐上热气球,管他千军万马,都奈何不得咱们。”

“到时候,咱们再随便寻个山头,拉上几百个人,等待时机,然后与各路大军汇合,逐鹿中原……”

赵昆越说越觉得,此事大有可为。

可嬴政和王离早已呆若木鸡!

好家伙!

真特么好家伙!

这皇帝不当了,跑去当山贼头子?!

第二百五十二章想不到义父深谙苟道(为随风追逐梦堂主加更4/4)

本来按照赵昆的计划,是要跟始皇帝东巡九原郡,与扶苏汇合,然后引诱扶苏的造反之心。

可始皇帝来封侯这一出,实在让他有些措不及防。

虽然他相信王离不是故意的,但始皇帝的‘眼睛’也不是瞎子。

自己来频阳这么久,又是封村,又是造瓷,就算始皇帝不重视自己,也难免生疑。

如今得知了红薯土豆之事,相信很快就会派人来索要红薯土豆。

毕竟红薯土豆放在这个时代,绝对是利国利民的好东西。

尽管有些可惜,但粮种已经培育完成了,只要有了粮种,就能东山再起。

只是......

可惜了那些工厂!

好不容易发展的工业化城镇,竟然为他人做了嫁衣!

想到这里,赵昆的心都在滴血,但此时此刻,他必须要坚强起来,于是又朝嬴政说道:“义父,别再犹豫了,咱们快跑吧!”

“只要逃出频阳,那就是天高皇帝远,就算天王老子来了,也奈何不住咱们!”

天高皇帝远?

天王老子?

嬴政脑瓜子嗡嗡的响,直勾勾的盯着赵昆,半响,才回过神来问:“我儿说的热气球是何物?”

“义父,我说了你可别怕啊!”

赵昆看着嬴政道。

嬴政深呼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让自己的接受能力提高到最佳状态。

“行,我儿且说说,这热气球是什么?”嬴政一手扶住门框问道。

赵昆看了眼王离,朝嬴政耐心解释道:“其实热气球跟孔明灯一样,就是利用热空气向上的原理,将人拖上天,然后飞走!”

“孔明灯?”

嬴政一愣:“莫非是那晚飞上天的东西?”

“不错!”

赵昆点头:“那就是孔明灯。”

“可那孔明灯看起来并不大,如何载人?”嬴政继续追问。

赵昆:“孔明灯与热气球原理是一样,但造型不一样,孔明灯

听到这话,嬴政若有所悟,然后又皱眉道:“人真的能飞上天?”

“理论上是可以的,但实际操作,我也没经验,不过现在情况紧急,咱们也管不了那么多,听天由命,总比就地处决强!”

说着,赵昆转头朝王离道:“我拿你当兄弟,希望你这次别让我失望,要是再敢泄露我的事,咱们恩断义绝!”

“公子,我.....我真没想到会这样!”王离一脸委屈的道。

赵昆摆手:”行了,我也不听你解释,总之,我跟义父先走,你负责殿后!”

“若是遇到追兵,送他们几颗手雷!”

“手雷?”

王离挠头,面露疑惑。

赵昆抬手指了指门外的荒地:“看到没,那就是手雷炸出的坑,一颗手雷,可以抵挡几十人!”

听到这话,王离为之一惊,连忙抬头朝赵昆手指的方向看去,发现一个巨大的坑洼。

“这.....这手雷的威力也太强了吧!”

王离吃惊的说道。

嬴政见到坑洼,不由眼皮一抖,心说好家伙,这小子又弄出了自己见都没见过的武器。

如果今天不来这里,恐怕只有等到这小子造反,才能看到此等利器。

不过这也说明,自己的操作打乱了这小子的造反计划,他现在已经开始想跑路了。

哼,想都别想!

先不说那人能不能上天,就算能上天,万一掉下来了咋办?

还有,这小子居然说自己捧杀他,自己在他心中就这么不堪......居然能狠下心杀自己儿子?

简直混账透顶!

心中越想越气,以至于嬴政的脸色变成了猪肝色。

身前的赵昆见自己义父不开腔不出气,顿时有些慌了,心说义父该不会被自己吓傻了吧?

“义父,您怎么了?别吓我啊!”

赵昆看着嬴政惶恐的道。

罢了罢了!

朕不气,朕不气!

亲生的,亲生的!

“呼......”

嬴政吐出一口浊气,缓了缓情绪,然后目光复杂的看着赵昆,半响,才试探着道:“昆儿,其实你被封侯对咱们有利啊.....”

“嗯?”

赵昆歪头,一脸疑惑。

却见嬴政意味深长的道:“昆儿你想,陈平和韩信已经打入敌人内部了,你被封侯,又意味着什么?”

赵昆皱眉,想了想,道:“意味着我打入敌人高层了?”

嬴政支撑门框的手一弯,差点摔倒。

好小子!

思路果然清奇!

嬴政心里翻了个白眼,嘴上却认可的道:“没错,就是敌人高层!”

“我儿打入敌人高层,以后能办的事就更多了!”

说着,话锋一转,接着道:“不过始皇帝那边……既然他已经知道红薯土豆了,那就给他便是,反正他都快死了,拿去也没多大用处,你说是吧?”

赵昆闻言,眼睛大亮:“义父好厉害!”

王离:“........”

神特么厉害!

陛下这是怎么了?

居然跟公子说自己快死了,而且还要打入敌人内部高层?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一脸懵逼的王离,觉得自己的脑子已经转不过弯来了。

信息量实在太大,接受不了啊!

“昆儿,你看你,咱们都是做大事的人,怎么能乱了分寸呢?”

嬴政一边说,一边拍着赵昆的肩膀,正色道:“义父跟你说,就听义父的,咱们哪也不去,就跟在始皇帝身边,静观其变!”

“静观其变?”

赵昆怔怔的看着嬴政,仿佛第一次认识他一般。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最危险的地方就最安全?

乖乖隆地洞!

想不到义父深谙苟道。

难怪能在始皇帝身边潜伏几十年,就这份定力,自己都望成莫及。

可是......

“可是义父,始皇帝当真不会杀我吗?万一他查到我制造武器造反咋办?”

赵昆还有些担忧的说道。

旁边的王离真想现在告诉赵昆.......公子,始皇帝已经知道你要造反了啊!

“呵呵,始皇帝为国事焦头烂额,哪有时间管你?”

嬴政摸着赵昆的头,笑了笑,然后安慰道:“你放心,跑肯定是不用跑的,你就潜伏在敌人的内部,等到造反的时机一到,咱们便登高一呼,逐鹿中原!”

疯了!

公子疯了!

陛下也疯了!

全特么疯了啊!

站在一旁的王离,只感觉自己一定是做梦没睡醒,又或者骑马的姿势不对,导致脑子被马屁股坐了。

今天真不应该出门,也不应该找公子,心脏不好的都受不了这刺激。

这简直就是在开玩笑嘛!

陛下跟公子居然堂而皇之的谈造反?

王离的脑子已经宕机,赵昆也没注意他,反而目光灼灼的望向嬴政:“义父说得有理,那就听义父的,我潜伏在敌人内部高层,义父在外面发展势力;

等到时机成熟,咱们再里应外合,见机行事!”

“如此甚好。”

嬴政点了点头,然后父子相视一笑。

当天晚上,父子分别之后,嬴政回了宫,赵昆回了府。

距离册封大典,还有三天时间。

赵昆需要耐心的等待三天。

不过,为了保险期间,他觉得有必要准备几颗手雷,万一情况有变,到时候得靠手雷杀出重围。

..........

另一边。

赵高府邸,密室之中。

李斯、冯去疾、姚贾、赵高四人相对而坐。

再过几天,姚贾就要返回咸阳了,想到咸阳丢失的玉玺,这段时间,他都寝食难安。

特别是得知赵昆即将被封侯,更是惶惶不可终日。

“赵府令,眼下该如何是好啊?”

姚贾愁眉苦脸的率先开口道;“陛下有心推公子昆上位,倘若公子昆知道我们曾设计陷害他,恐怕饶不了我们!”

“哼!”

赵高冷哼一声,面色阴翳的道:“你以为他不知道是我们陷害的他?”

“啊?”

姚贾惶恐:“这可怎么办啊?”

“他现在被封侯,过不了多久又被封太子,等陛下故去,那就是大秦之主,到那时,吾等岂不是死无葬身之地?”

听到这话,冯去疾皱了皱眉,不悦道;“陛下怎么可能因为一两件功劳就封他为太子?”

“就算暂时不被封为太子,那也是太子的有力竞争者!”

李斯瞥了眼冯去疾,冷冷的说道。

“这......”

冯去疾哑然。

他知道李斯说得没错,现在始皇帝对赵昆的态度确实非同一般。

于是沉吟了一下,叹息道:“看来,陛下对公子昆的考察已经快结束了,要不是他年纪尚轻,被封为太子的可能,八九不离十!”

“想要做大秦的太子,没那么容易......”

赵高冷笑一声,然后环视三人道:“吾等这些年的积累,莫不是白费的?”

听到这话,李斯的眼睛微微眯起,望向赵高:“你想怎么做?”

“据我所知,徐福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

“徐福?”

李斯一愣,忽又想起什么似的,吃惊道:“莫非他找到仙药了?”

“找没找到仙药,我不知道,但骗陛下的本事,咱们之中,无人能及!”

赵高说着,扭头望向冯去疾:“冯右相,当年徐福在陛

“自是记得!”

冯去疾点了点头,然后捋着胡须道:“徐福此人,虽然口若悬河,但确实有真本事。”

“怎么?”李斯皱眉道;“你又想用那招骗陛下?”

“不用那招用哪招?”

赵高冷笑道:“陛下除了迷恋长生不老之术的时候好哄,其余时候你想借机独揽大权,简直痴人说梦!”

“可是......”

李斯有些犹豫。

赵高立刻冷嘲热讽;“怎么,李左相这些年捞足了好处,现在就想撇清关系?你可别忘了,当初徐福哄骗陛下,你也有份!”

“放肆!”

听到赵高的话,李斯脸色大变,当即站起来怒视赵高:“休得胡言乱语!”

“我胡言乱语?”

“好了,好了!”

姚贾见状,连忙起身劝慰道:“赵府令,李左相,现在不是互相攻奸的时候,当务之急,是想想怎么应对公子昆!”

听到这话,冯去疾也叹了口气,附和道:“是啊,看陛下的意思,这次封赏公子昆,恐怕有试探众臣的心思!”

“哦?”姚贾带着疑惑望向冯去疾:“冯右相此话何意?”

冯去疾:“你我都知道,陛下有意公子昆,但公子昆在朝堂毫无根基,若贸然立为太子,恐怕难以服众,所以先封君侯,看看众臣的态度。”

说着,又转头望向李斯和赵高:“若众臣态度尚可,那东巡归来,恐怕就是立太子之时!”

“…......”

李斯三人互相对视,皆是不语。

半响,冯去疾又开口道:“三日之后,就是册封大典,就看陛下的封赏是何种程度,若是一般封赏,吾等不用担心,若是超规格封赏,那吾等就要早做准备!”

此话一出,李斯立刻反应过来,然后朝冯去疾问;“冯右相的意思是说,陛下有可能给公子昆封地?”

“不错!”

冯去疾捋着胡须,点头道:“倘若陛下给公子昆封地,那就有两种情况,第一种变相的分封,公子昆将变成一方诸侯,而吾等多年维持的郡县制,也将分崩离析!”

话音刚落,李斯脸色大变。

紧接着,连忙追问:“那另一种呢?”

“另一种?”

冯去疾看了李斯一眼,有些好笑的道:“另一种自然是帝国储君!”

“整个国家都将是他的,区区封地又算得了什么?”

“这......”

李斯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赵高瞥了他一眼,沉声道:“不管是什么情况,公子昆绝不能留!”

“可公子昆深居简出,陛下又派人暗中保护,吾等如何对付得了他?“姚贾苦着脸道。

赵高冷笑道:“我们对付不了他,总有人能对付他,只要你们配合我,我有办法杀他!”

“赵府令有办法,怎么不早说啊!”

姚贾又惊喜的道。

赵高:“我若早说,李左相恐怕已经跟我翻脸了!”

“啊?这......”

姚贾有些不解的望向李斯。

李斯皱了皱眉,冷哼道:“有什么就说,少在这里拿我生事!”

“是啊赵府令,有办法就说来听听......”冯去疾附和道。

“好!”

赵高点头:“既然诸位想听,那本府就说出来大家参谋参谋。”

“据说,陛下有意派李丞相之子李由出使西域,目的是寻找大宛国,换得一批良种马,以及打开西域各国的商路。”

此话一出,姚贾和冯去疾齐齐望向李斯,只见李斯的脸色变了变,然后凝望着赵高:“此消息属实?”

“八九不离十!”

赵高皱眉道:“陛下吩咐这事,我曾参与过,所以知道些详情。”

“为何吾等从未听说这事?”冯去疾有些疑惑的问。

赵高:“当初我也不知道陛下为何突然在意西域诸国,直到公子昆与大宛商人频繁接触,我才发现了这个端倪!”

李斯眯眼:“你的意思是,陛下有意我儿出使西域,跟公子昆有关?”

“就算不是他唆使陛下派李由出使西域,但此事也因他而起!”

“这个混蛋!”

砰——

李斯心头大怒,猛拍桌案。

李由是他的长子,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李由身上,可西域那是什么地方?豺狼虎豹之地!

此去西域,恐怕凶多吉少,有去无回!

想到这,李斯怒不可遏,猛地抬头望向赵高;“你就直说,什么办法可以除掉那小子?”

“我有两个人,不方便来频阳,需要两位丞相通融通融!”

赵高面无表情的说道。

“什么人?”

冯去疾皱眉追问。

赵高摇头:“现在还不能说,只需两位丞相出具通关凭证即可!”

说着,又转头望向李斯:“另外,我会以李由出使西域的名义,招募随行护卫。”

“你到底在打什么主意?”李斯眯眼。

赵高呵呵一笑;“我还能打什么主意?除了公子昆,我谁也不在乎!”

听到这话,三人面面相觑。

隔了半响,冯去疾又踌躇的说道:“以陛下对公子昆的宠爱,贸然除掉公子昆,咱们恐怕也会凶多吉少!”

“徐福不是回来了吗?”赵高笑着道;“比起丧子之痛,长生不老或许更有吸引力吧?”

“这.....”

冯去疾一时竟无言以对。

始皇帝追求长生,足有二十多年,可见其有多固执。

如今徐福归来,以徐福的本事,恐怕又要哄骗陛下不少财物。

前些年,冯去疾还劝解始皇帝,可随着劝解的次数越多,受到的呵斥也越严厉。

以至于他坐视始皇帝的身体变差,也不敢进谏。

传闻冯去疾父子忠正耿直,可忠耿之臣,也有怕死的时候,除非迫不得已,不然谁不怕死?

就连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忠耿之臣魏征,也知道什么时候进谏,才不会被唐太宗怒杀!

所以,现在的冯去疾也只是明哲保身罢了。

眼见冯去疾哑口无言,赵高又看向李斯,询问道:“李左相,你我皆与公子昆有大仇,想必应该同仇敌忾吧?”

听到这话,李斯皱了皱眉,然后反问道:“你的人什么时候来频阳?”

“只要手续办好,很快就会过来!”

“好!我答应帮你!”

李斯说着,转头望向冯去疾:“冯右相,现在咱们在一条船上,你当如何?”

“我.......”

冯去疾面露迟疑,但在三人的目光下,又逐渐变得坚定:“既然李左相有此意,那吾也听候赵府令安排!”

“好!”

赵高大笑一声,然后举起桌案上的酒杯,朝三人道:“来,咱们共饮此杯,为公子昆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