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明知道嬴元曼居心不良,赵昆还是接受了她提供的线索。
从王家别院回来后,赵昆便着手准备离开频阳的计划。
尽管有韩信和陈平主持大局,但一些现代化发展,还得让他来操盘。
就如此,转眼间,已经临近元宵佳节。
忙着工作的韩信和陈平是顾不上过节的,但赵昆对此却十分重视。
因为除夕夜他和嬴政,王离,王雅打了通宵的斗地主,实在有点无聊。
如果不来点新花样,恐怕元宵节除了斗地主,就是打麻将。
眼看正月过后,就要启程离开频阳,在这个春节即将结束之前,他想真正感受下过年的味道。
恩,不能打牌,得把元宵佳节过好。
可怎么才算过好元宵佳节呢?
赵昆心里没什么概念,他只知道这个时代的元宵节,要什么没什么。
其实“元霄节”真正被定名,是在汉文帝时期,不过秦朝已经有了元月过节的传统。
这也就意味着,元宵节的习俗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传承下来的,才不是什么棒子国的文化遗产。
然而,真要按照传统方式过节,赵昆觉得还不如打牌。
他觉得自己是现代穿越过来的,要过元宵,肯定要跟现代有相似之处。
否则怎么能感受过年的味道?
而现代过元宵,讲究的是一个“闹”字。
这闹元宵,闹元宵,不闹怎么过元宵?
可所谓的闹,并不是三五成群,跑到街道上大吼大叫,而是热闹。
想过得热闹,除了吃元宵以外,更重要的是赏灯。
当然,赵昆不喜欢吃元宵,甚至对糯米一类的食物很排斥,但说起赏灯,却是他从小到大最喜欢的项目。
在公元前,并没有“张灯结彩”的概念,首先是这个时代的纸还在赵昆手里,自然没有灯笼,其次是彩绸,一般人根本买不起。
所以,想要把节日过得热闹,还得赵昆自己张罗。
也就在三天前,他就开始命篾匠做灯笼。
俗话说,不会扎纸人的篾匠,做不出好灯笼。很显然,经过专业化培训,赵昆府邸的篾匠,成了全能“艺术大师”。
艺术大师出品,肯定是精品,尤其是赵昆让他们自由发挥,那灯笼做得有模有样。
什么圆的,方的,奇形怪状的,一应俱全。
而赵昆统一了灯笼的颜色后,便开始着手绘制花鸟鱼虫的图案,让那些灯笼更具观赏性。
府邸里的仆人们很喜欢灯笼,尤其是那些丫鬟,一到天黑就拿灯笼出来玩,每次都看得如痴如醉,喜欢得不行。
赵昆见她们喜欢,就让她们自己做,自己画,于是乎,灯笼越做越多,后山的竹子都快砍秃噜皮了。
没办法,实在是做灯笼上瘾!
这天傍晚,天色刚刚暗去,街道上有些清冷。
桃花穿着连帽的斗篷,提着“飞鹤”图案的灯笼,在院子里走来走去,立刻吸引了其他丫鬟,也拿着灯笼跟桃花一起玩。
看着少女们提着灯笼,嬉笑打闹的样子,赵昆不由感叹,这才是过节的气氛。
但显而易见,有的人却不这么认为。
“公子为夜路打更的人办了件好事啊!”
吴诚站在旁边,一边看赵昆做灯笼,一边感叹出声。
赵昆听到他的感叹,差点被竹签插破手,难以置信的道:“打更人?”
“公子,这是叫灯笼吧?”吴诚伸手指了指桃花她们手里的灯笼道:“晚上用来照明,挺不错的!”
“这不废话吗?灯笼那么亮,照明肯定不错!”赵昆白了吴诚一眼,他觉得吴诚把灯笼跟打更人联系在一起,完全无视了灯笼对节日的意义。
简直跟牛嚼牡丹差不多。
“老远就看到你府里亮堂堂的……嗯?这是什么?”王离从门口笑着走了进来,刚看到赵昆桌上的灯笼,不由一愣。
赵昆疑惑的歪头:“你怎么来了?”
“老待家里太无聊了,就想着来你这里找点乐子!”
王离一边说,一边打量桌上的灯笼,道:“有了这东西,以后走夜路都不怕了。”
“那以前没它的时候,你是怎么走夜路的?”
“有人掌灯啊!不过没这个方便!”
赵昆有些无语,心说吴诚也就罢了,怎么王离也这副德行,难不成武将的脑子里都是浆糊?
他们难道就看不到灯笼的美?
外面少女提着灯笼嬉闹,难道不好看?
怎么就把灯笼联想到好不好走夜路了?
真是思路轻奇!
就在赵昆腹诽的时候,嬴元曼笑着走了进来,同时手里提着一盏‘云雀’灯笼,看样式,应该是某个丫鬟的。
“昆弟的想法还真是天马行空,竟然能做出这么好看的灯笼!”
嗯?
她怎么也来了?
赵昆皱了皱眉,旋即看向王离。
王离呵呵一笑,解释道:“无聊的,可不止有我,还有我妹和华阳公主!”
“你们都来了,那姨娘呢?”
赵昆眼神古怪的看了看嬴元曼,又看了看王离,好奇的追问道:“你们把她一个人丢在家里?”
“怎么可能!”
王离耸肩道:“我娘可不比我们,她有牌友陪她,才不会无聊。”
“牌友?”
赵昆愣了下,旋即有些哭笑不得的道:“没想到姨娘对打麻将这么痴迷。”
“还不是你惹的祸!”
“我?我怎么了?”
嬴元曼放下灯笼,剜了赵昆一眼,嗔道:“以前通武侯出征,嬴氏还时不时写封家书,可自从迷恋上打麻将,这家书也懒得写了,以至于通武侯隔三差五派人回来询问,家里是不是出了变故……”
“哈哈哈!”
赵昆听到这话,竟忍不住笑出了声。
嬴元曼没好气的道:“你还好意思笑,等通武侯回来,肯定饶不了你!”
“呃……这……”
赵昆收敛起笑声,无奈的看向王离。
王离摇头叹息:“别看着我,这个家让我感觉好陌生。”
听到这话,赵昆郁闷的皱起了眉头,不满的道:“怎么你们一个二个的尽来扫兴,还让不让我过节了?”
“过节?”
嬴元曼愣了愣,疑惑的问:“你说的过节,该不会是上元节吧?”
上元节,其实就是元宵节,每年的正月十五,吃元宵,因此也叫元宵节。
这个赵昆是知道的,所以点头道:“今年除夕没过好,所以上元节要过好一点。”
“可上元节不是祭祖吗?”王离挠头,有些疑惑的问:“除了祭祖,还能做什么?”
赵昆理所应当的说:“闹啊!”
嬴元曼:“闹什么?”
赵昆:“闹元霄呗!”
这话让王离和吴诚疑惑的对望。
而嬴元曼却好奇的追问:“那怎么个闹法?”
“看到院子外的灯笼了吗?等元宵节一到,我们就要张灯结彩!”
赵昆指着门外,解释道:“灯笼要挂起来,时间够的话,还可以剪窗花,把我写的春联贴起来,另外,咱们还要放孔明灯!”
“窗花?”
“春联?”
“孔明灯?”
这些词汇,吴诚和王离听都没听说过,只有嬴元曼知道,春联应该与对联有关。
眼见众人都古怪的看着自己,赵昆笑了笑,道:“总之,你们想要闹元宵,听我的就对了!”
“临走之前,怎么也要好好闹一闹!”
此话一出,众人不由想起赵昆在频阳折腾的那些往事。
简直让人头皮发麻!
………
另一边,王家别院。
公孙玉,嬴氏,以及两个朝臣的夫人,在后厅打麻将。
嬴氏娴熟的摸了一张牌,打出去道:“再过几天,嫂嫂就要走了,我们这牌桌子,恐怕都凑不齐了啊!”
她私下里都称呼公孙玉为嫂嫂,所以两位朝臣夫人,见怪不怪。
公孙玉还没搭话,其中一位朝臣夫人摸了一张牌,叹道:“陛下东巡,我夫君也要随行,这一走不知道何时能回来!”
“随陛下东巡是天大的荣耀,你就知足吧,总比我夫君留守咸阳强....”另一位朝臣夫人说完,打出一张二筒。
“胡了!”
公孙玉推开牌,笑着道:“清一色带勾!”
“公孙大家的手气可真好!”那名被胡牌的夫人也不懊恼,笑呵呵的拿出筹码递给公孙玉。
公孙玉接过筹码笑了笑,然后一边和牌,一边朝嬴氏道:“通武侯这都出征两个多月了,你也不说写封信问问?”
“问什么?”
嬴氏哼了一声,道:“他上次写信回来还骂我,说雅妹的婚事我说了不算!”
“这可就奇怪了,陛下赐婚,又不是我张罗的,他要怪就怪陛下,怪我一个小妇人算什么事.....”
话刚说完,又感觉不对,忙干笑道:“我不是说陛下的不是哈!”
眼见两位夫人不说话,公孙玉苦笑着摇头:“这几天,宫里遭了秧,也不知道谁得罪了陛下,稍有不顺心的事,陛下就大发雷霆,这期间还顺带处置了不少官吏!”
“这......”
两位夫人互相对视,面面相觑。
他们夫君都是始皇帝的朝臣,倘若始皇帝突然变得暴躁,他们夫君恐怕也凶多吉少。
想到这,其中一位夫人小心翼翼地问道:“那公孙大家可有办法让陛下息怒?”
“我是没有办法......”公孙玉扫了眼两位夫人,话锋一转的道:“不过,有个人或许有办法!”
“谁?”
“公子昆。”
.........
等公孙玉打完牌回到行宫,嬴政书房的灯还亮着。
她犹豫了一会,便来到书房看望嬴政。
可刚走到书房门口,就被赵高拦下了:“公孙大家,陛下心情不好,现在恐怕不能见您。”
听到这话,公孙玉秀眉微蹙,刚要转身离开,就听到嬴政暴喝出声:“你个老狗,长了泼天的胆子?拉下去掌嘴!”
说着,便走了出来,拉着公孙玉进了书房,并随手关了门。
只留下赵高站在门外,郁闷无比。
这几天,他没少被嬴政斥责,感觉倒了血霉了。
“也不知道那个混蛋惹怒了陛下!”
赵高心中愤愤,面上却若无其事的离开了书房。
.........
书房内。
公孙急忙帮嬴政捋拂胸口,给他端茶倒水:“陛下,您的身体刚刚恢复,可不能乱发火啊!”
“不提也罢!”
嬴政摆了摆手,道:“那臭小子惹得朕不快,打也不是,骂也不是,真是气煞朕也。”
听到这话,公孙玉不由有些好笑,心说这哪是生气,这分明是在赌气嘛!
要是一般的皇子,陛下何至于这么又怒又恨又气?
陛下这段时间的举动,分明是将赵昆当作大秦的接班人来培养。
曾经自己的儿子胡亥得宠时,也从没见陛下这样过。
只有扶苏得宠时,才有过这样的‘殊荣’。
自己儿子怎么就不明白,有些东西,不是想争就能争来的。
陛下心中早已有了决断,倘若没有赵昆,陛下也只会将大秦的天下交给扶苏。
现在的胡亥,跟公孙玉也不是很亲近,相比起她,胡亥更愿意听他老师赵高的话。
作为母亲,哪有不为儿子好的,但也不是每个儿子都理解母亲。
想到这,公孙玉微微有些愣神。
“这么晚了,你来找朕有何事?”
嬴政捋顺了气,看着愣神的公孙玉问道。
公孙玉回过神来,赶紧道:“哦哦,臣妾跟几位夫人打牌了。”
话音刚落,嬴政眼睛一亮,旋即又想起什么似的,哼了哼。
公孙玉心中忐忑,于是追问:“臣妾做错了吗?”
“朕又没生你的气!”
嬴政气笑了。
“行了,你做得不错,那臭小子在朝中根基浅薄,现在多让人留意他,以后办起事来,也相对容易些!”
说完之后,嬴政又朝门外喊道:“来人,给公孙大家拨三百金,从朕的少府拨!”
“陛下,这.....这太多了,妾身用不着。”
“你为朕办事,朕给你钱玩牌,也就消遣消遣,输了也没事儿!”
嬴政笑着拍了拍公孙玉的小手,示意她不用在意。
“可是......”
公孙玉神色复杂的看了眼嬴政,然后犹犹豫豫的道;“可是臣妾每日都赢钱呀,今日赢了五十多金呢.....”
嬴政:“.........”
公孙玉:“........”
两人对视,皆是不语。
半响,嬴政站起身,一把搂住公孙玉的细腰,凶巴巴的道:“玉儿,你变了!”
“啊?”
公孙玉一脸茫然。
却见嬴政将自己搂得更紧的的说:“朕饿了。”
公孙玉:“.........”
她哪里不知道嬴政的意思,于是面色羞红的低下头,柔柔的道:“玉儿
第二百四十四章昆儿要飞升天界了(为随风追逐梦堂主加更3/3)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元宵佳节。
府里的仆人们把灯笼都挂了起来。
吴诚看着满府的灯笼,开始担忧起灯笼的安全来,毕竟这些灯笼里点的都是明火。
明火悬挂在房梁上,本来就很危险,再加上那些纸糊的灯笼又是易燃的东西,让他不由担心,赵昆会在临走之前,表演一次火烧频阳。
但这个时候丫鬟们却很高兴,因为她们发现,这灯笼挂起来比提在手中好看多了。
而且还有识字的护卫,念出灯笼上的诗词,让丫鬟们感觉还有文化,很有逼格,竟不由芳心暗许。
就这样,不到半天,府邸的门前,门廊,甚至府邸外的街道,都挂满了灯笼。
吴诚依旧担心安全隐患,看着这些灯笼频频皱眉,反复强调要注意防火。
但仆人们却心不在焉,他们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满心期待灯笼点亮的那一刻。
而同样期待的,还有王离兄妹和嬴元曼。
但这个时候,赵昆也顾不上他们的期待,因为他正在准备“孔明灯”。
在现代,元宵节里放“孔明灯”是很多地方的习俗。
年轻情侣,将祝福写在孔明灯上,许愿未来可期。
逝者家人,将思念写在孔明灯上,表达自己的情感。
生者男女,则把这种行为理解成向上天祈福。
当然,也有单纯的想看孔明灯能飞多高,然后惊呼一声:“卧槽!真他妈高!”
总而言之,孔明灯是个好东西。
赵昆喜欢孔明灯,所以仆人们挂灯笼的时候,他正在指挥篾匠做空明灯。
俗话说,不会做灯笼的艺术大师,算不上好的孔明灯工匠。
孔明灯的制作方法,其实也不难,连学习了简单物理知识的王离都懂。
主要是利用“热空气向上”的原理。
而如果想让孔明灯飞起来,还得减轻孔明灯本身的重量。
否则光靠那点热空气,还飞不起来。
因为这时候的材料有限,只能采用竹丝编织孔明灯骨架,而燃料采用煤油最合适。
只不过要减轻重量,竹丝骨架,以及煤油灯加起来,都要比灯笼轻上不少。
这个过程,赵昆经过了反复试验。
大概花了两个多时辰。
但就在他快要成功的时候,有下人忽然来禀报,说公孙玉和嬴氏来了。
嬴氏来,赵昆还能理解,毕竟王离兄妹,嬴元曼都在这。
可公孙玉来,义父不来,算怎么回事?
莫非义父还在跟自己生气?
想到这,赵昆停止了实验,出门迎接。
而此时的公孙玉和嬴氏,居然在吴诚的陪伴下,站在院子里赏灯。
赵昆三步并作两部,走上前行礼,然后问了句:“三娘,我义父呢?”
“怎么,只欢迎你义父,不欢迎我们啊?”公孙玉还没开口,嬴氏便笑着打趣。
赵昆尴尬的挠了挠头,道:“没有的事,就是许久不见义父,怪想他的!”
“你义父最近很忙,没空来看你,倒是我比较闲。”
公孙玉说着,抬头看了看院子里的灯笼,笑道:“老远就看到你这里灯火通明,特意过来瞧瞧,没想到竟如此喜庆。”
“就是不知,这是何物?”
“回三娘,此物乃灯笼,等会天黑了,全部点亮才好看。”
赵昆的话音刚落,吴诚就忽然插嘴道:“不如现在就点亮吧,外面的天已经黑了。”
“也好。”
赵昆抬头看了看天,然后摆手道:“让仆人们都点亮吧!”
“诺。”
吴诚应诺一声,便带着人下去了。
很快,府里府外的灯笼,全部被点亮。
火红的光芒,照耀在府里的地面上,照亮了每个人的笑脸。
府里的仆人们都出来了,他们东张西望,满是欢喜,甚至连厨房里的厨娘,也喜庆的来到院子里。
她们欢声笑语的赏灯,终于知道这些天大家都在忙什么了。
很少有人发现,王雅提着灯笼来到了赵昆身边,轻声道:“公子,新年快乐。”
“嗯?”赵昆见没人注意,低声道:“这是元宵节,新年已经过了。”
“我知道已经过了,但我还是想对你说,这是我过得最开心的一年。”
王雅笑着看了看手里的灯笼,温柔的道:“希望以后每年都如此,都能陪公子过春节,闹元宵。”
“那意思是,你赖上我了?”
“我们都定亲了,赖上你又怎样?”
赵昆瘪了瘪嘴:“我们不是说好了吗?三年后再成亲!”
“我又没说现在成亲呀……”王雅眨了眨眼睛道:“就想一直陪着你嘛!”
“你好像个跟屁虫啊……”
赵昆忍俊不禁,王雅也笑着看向了他。
人群之中,王雅穿着白色的斗篷,在灯笼的火光下,呈现出粉红的颜色。
她提着灯笼,笑容很温柔的看着赵昆,轻声说了句:“除夕夜没能陪公子守岁,只剩元霄了。”
“元宵也挺不错的。”
赵昆笑了笑,道:“除夕没有灯笼。”
“真好看。”王雅抬起头,斜靠在赵昆手臂上,看着满院灯笼:“公子做的灯笼,让人看着很舒心,赏心悦目。”
说话间,公孙玉、嬴氏,嬴元曼等人,不知不觉也融入其中,竟忘了自己的身份,指着那些灯笼,念出了上面的字。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话音刚落,嬴元曼扭头望向赵昆,却发现王雅正依偎在他手臂上,甚是应景。
“好一对壁人啊……”
听到这话,公孙玉,嬴氏齐齐转头,顿时露出欣慰的笑容。
而这时,王离忽然走了出来,朝人群中大声嚷嚷:“公子,公子在哪,还放灯不?”
本来唯美的气氛,被王离瞬间破坏,惹得嬴氏和公孙玉,秀眉微蹙。
“大晚上的,鬼叫什么,还让不让人好好赏灯了?”嬴氏看到王离,劈头盖脸的就是一顿骂。
王离满脸懵逼,心说我做错了什么?公子不是说元宵节要热闹吗?
这放灯不就是图个热闹吗?
就在王离不知所措的时候,赵昆和王雅迅速恢复了正常状态,明明是合法定亲,却有点像**的感觉。
看得一旁注视他们的嬴元曼咯咯直笑。
似乎为了掩饰尴尬,赵昆快速离开王雅,来到王离身边,问:“都做好了吗?”
“做好了!”
王离从后背拿出孔明灯递给赵昆:“已经试过了。”
赵昆大笑:“既然如此,那就放吧!”
王离兴奋地点头,然后朝嬴氏递了个请示的目光,嬴氏也没再跟他计较,便摆了摆手:“去吧!”
很快,王离就准备好了,双手拿着孔明灯,来到赵昆身边。
这奇怪的“灯笼”迅速吸引了所有人,使得大家将注意力集中在王离手上。
而嬴元曼她们也一脸好奇的看着王离。
只有赵昆笑而不语。
而与此同时,吴诚拿着打火机走来,递给赵昆。
在所有人的目光下,赵昆接过打火机,轻轻拨动了几下,然后点燃孔明灯底座,让这个在大家眼中奇怪的“灯笼”亮了起来。
几个呼吸之间,王离慢慢退开,然后松手。
“哇!快看!那灯笼浮起来了!”
不知谁喊了一句,使得院子里的所有人惊呼连连。
嬴元曼的眼睛逐渐发亮,目光随着孔明灯,飘向空中。
即便是制作孔明灯的篾匠,也没想到它居然会灯,一个个目瞪口呆。
他们吃惊于这种无法解释的现象。
但很快发现,随着孔明灯越升越高,那散发着火光的底座,逐渐模糊,而“灯笼”却越发好看。
“好漂亮啊!”
“这灯笼,飞起来了!”
“哈哈哈!我做的灯笼飞起来了!”
院子里的仆人们,包括篾匠在内,一个个大呼小叫起来。
…………
另一边。
秦皇行宫。
嬴政背着手站在行宫书房外,感受着微凉的寒风,幽幽叹了口气。
父子俩的脾气都犟得像牛一样,谁也不肯主动认错。
“跟那小子已经赌气好几天了,也不知道那小子咋样了,有没有想朕?”
嬴政自言自语的说着,又摇了摇头:“不对不对!”
“兴许那小子已经知错了,只是不知道怎么找朕,嗯,一定是这样的!”
话到这里,嬴政又开始自责起来,心说自己一把年纪了,怎么还跟小孩子置气。
或许对赵昆的期望太高了,嬴政希望赵昆能慢一点,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规划来,而不是像他那样推倒了重建。
推到固然容易,可重建却难上加难。
如今大秦虽然有很多问题,但在自己手上,还能维持,既然能维持,为何不能一点一点改变?
可商业税改革也不是小事啊!
嬴政又开始踌躇起来。
他一辈子都没这么犹豫不决过,这段时间却被一个十五岁的小子,弄得心神不宁。
“哎,算了吧,朕再等等看。”
就在嬴政摇头叹息的时候,行宫外的大理石路上,郑国急匆匆地走来。
等走到石阶上,他才注意到嬴政在书房外站着。
“老臣郑国,拜见陛下——”
郑国赶紧朝嬴政行礼。
“这天色已经黑了,老令卿怎么还来找朕?”嬴政眯着眼,淡淡的询问。
郑国面带喜色的道:“回陛下,好事,天大的好事!”
“什么好事?”
嬴政气不打一出来,低斥道:“老令卿可不是个好大喜功的人啊!”
郑国拱手道:“陛下,老臣是为陛下高兴,咱们国库有钱了!”
“嗯?”
“老臣在陇西郡试点提高商税,短短七日,陇西郡太仓令交上来的税........陛下猜猜有多少?”
“少跟朕来这套!”
嬴政眼睛一瞪:“快说,到底有多少?”
“二十万金!”
郑国讪讪一笑:“老臣已经命人运到国库了!”
“什么?你说七天收了二十万金的税?”
“是啊陛下!咱们不用愁钱了,有了这二十万金,可以办很多事!”
“这......”
嬴政倒吸了一口凉气:“你的意思是,就在陇西郡提高了一成的商税,七天,就给朕弄来了二十万金?”
“对!”
郑国笃定的点头。
嬴政目瞪口呆。
仅仅一成的商税,而且还只在陇西郡这片范围,七天之内,二十万金。
“真是没想到,这些商贾居然这么有钱,而且还是经历过战乱,他们怎么存了这么多钱?”
郑国也震惊得无以复加,他一直觉得农业税才是国之根本,没想到商业税才是大头。
而且,他的固有思维觉得,商人赚不了几个钱。
可真金就摆在他面前,由不得他不吃惊。
看着郑国跟自己一样吃惊,嬴政顿时喜笑颜开:“好!做得不错,你也别跟朕分享这消息了,抓紧找冯去疾他们,把陇西郡的灾情解决了!”
“老臣遵旨!”
郑国欣然领命。
望着郑国离去的背影,嬴政眼神有些迷离,有些喜悦,也有些懊恼。
现在仅仅只是短时间提高商税,就能解燃眉之急,由此可见,赵昆那小子的眼光有多毒辣。
可嬴政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商人这口子,现在还不能大开特开,毕竟国本摆在哪,不能操之过急。
但无论如何,嬴政现在的心情很好,这么想着,他便朝赵高道:“去将公孙大家召来!”
“回陛下,公孙大家已经出宫了!”
赵高小心翼翼地提醒。
“嗯?”
嬴政一愣,扭头望向他:“可知去哪了?”
“应该在公子昆府邸,今天是上元节,她们在公子昆府邸过节!”
“上元节?”
嬴政皱了皱眉,忽然想起除夕夜在赵昆府邸通宵斗地主的事,不由哑然失笑。
“这臭小子,应该又会弄出不少新花样吧!”
嬴政想了想,摆手道:“罢了罢了,既然玉儿去了赵昆府邸,那就不打扰他们了......”
说完,他便准备转身回寝宫休息。
就在这时,一阵惊呼突然响起:“快看!那是什么东西!”
“嗯?”
“发生了何事?”
伴随着疑惑的声音,嬴政扭头望去。
只见一个忽明忽闪的孔明灯从赵昆府邸缓缓升起,如同星辰降临人间,又飞往天空。
嬴政睁大难以置信的眼睛,因为他实在无法理解,脑海之中竟然冒出了好久没有出现的想法。
“我儿莫非真的是仙人?”
“这是要飞升天界了么……”
嬴政痴呆的看着飞走的孔明灯,突然心头一震,紧接着,激动的高喊:“昆儿,别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