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心理学在心理和教育方面涵盖范围广,外在环境的影响当然也在其中。过去所推崇的那种内省型心理学太过狭隘,为弥补这种心理学所遗漏的东西,德国心理学家威廉·冯特(1)认为有必要创建一种新的科学——社会心理学。但个体心理学却不这样认为,因为个体心理学在研究个体心理的同时,也不会忽略社会心理的影响因素。它既不会只专注于个体心理,而忽视影响心理的环境因素,也不会只注意环境的影响而不考虑个体心理的独特性。
负有教育责任的人或教师不应认为儿童仅仅从他那里获得教育。外部环境也会对儿童的心理产生冲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他。换句话说,外部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是通过他们父母及其心理状态来实现的。外在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个体心理学必须将其考虑在内。
首先,所有教育者必须考虑经济因素对儿童心理造成的影响。例如,我们要知道,有些家庭世世代代都很贫困,总是生活悲苦,艰难度日。这种家庭终日生活在压抑凄苦的环境中,他们的心灵饱受生活的压抑,总是受到经济问题的困扰,因此不可能形成一种健康和乐于合作的态度。
另外,我们也要知道,如果长期处于半饥饿状态,或者生活在恶劣环境的话,父母和儿童在生理上都会受到不利影响,而生理影响又会转而影响其心理。这种影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出生的儿童身上表现得十分明显。他们和上一辈人相比,出生和成长的环境更加艰难。除了经济环境会对孩子产生影响,由于父母缺乏生理卫生知识而给儿童带来的影响也不可忽视。父母的无知与胆小和溺爱相伴而生。父母溺爱儿童,担心他们吃苦受罪,但是父母有时候却又粗心大意,例如,他们想当然地认为儿童弯曲的脊柱会随着长大逐渐恢复正常,而没让孩子及时就医。这当然是错的,尤其是生活在并不缺乏医疗服务设施的大城市中的父母。身体状况不好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和危险的疾病隐患,给孩子留下心理创伤。从个体心理学角度来看,每种疾病都是一个“难关”,所以要尽可能避免触碰。
如果这些“难关”难以避免,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儿童的勇气和社会情感让其危险性降到最低。事实上,只有当一个儿童社会感情不强时,才可能会在心理上受到生理疾病的影响。如果这个孩子感觉到自己已然融入周围环境中,那他在心理上就不会像患有同样疾病而且被溺爱的孩子那样深受摧残。
儿童的个案显示,通常那些得过百日咳、脑炎等疾病的孩子,都会产生心理方面的问题。人们认为这些问题是由疾病造成的,但事实上,疾病只是这些孩子潜在性格缺陷的诱发因素。在患病期间,孩子会觉得自己仿佛获得了某种力量,因为他能够以患病为理由来控制、左右家人。他看到父母脸上的担忧和恐惧,知道这都是因为他。痊愈后,他想继续得到大家的关注,他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会提出各种要求来控制父母。当然,只有那些缺乏社会情感训练的孩子才出现这种情况,因为这种孩子会抓住任何机会去表现自我。
但是有意思的是,疾病有时候却能改善儿童的性格。我们通过一个案例加以说明。一名教师很为这个孩子担忧,却又束手无策。这个孩子有时会离家出走,是班里最差的学生。就在父亲要把他送到改造所的当天,却发现他患上了忧郁型肺结核。这种病需要父母的长期悉心照料。痊愈后,他竟变成了家里最乖的孩子。他最渴望的就是父母的特别关心,而在患病期间他得到了这种关心。他以前不听话是因为他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哥哥,他感觉自己生活在哥哥的阴影之中。因为他不能像哥哥那样得到家人的赞扬,所以就一直用叛逆的行为来抗争。但通过这一场病,他知道自己也能像哥哥那样受到家人的喜爱,也因此学会了通过好好表现来获取父母的关注。
在此,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疾病会给儿童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孩子们通常会对威胁生命的疾病和死亡感到震惊。疾病留在他们心灵上的印记,会在之后的生活中显现出来。我们发现许多人对疾病和死亡产生了兴趣,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能好好利用这一兴趣帮自己走得更好,成了医生或者护士;但更多的人却从此担惊受怕,无法走出疾病的阴霾,严重地妨碍他们从事有意义的工作。通过调查上百名女孩的经历,我们发现,有近50%的女孩承认她们人生中最大的恐惧就是对疾病和死亡的想象。
因此,父母要保护好自己的孩子,尽量避免他们过多地受疾病影响。父母应该让孩子了解关于疾病的知识,好让他们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尽可能避免其受到突如其来的疾病的打击。应该让孩子有这样的认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重要的是要活得有意义。
儿童生活的另一个“难关”是跟陌生人或跟家里的亲戚朋友接触。儿童跟这些人接触可能会让其犯错误,因为这些人对孩子并不是真正感兴趣。他们喜欢逗儿童玩,或在最短的时间内做那些让孩子印象深刻的事情。他们夸张地称赞孩子,导致孩子的自信心膨胀,变得自负起来。他们在与孩子的短暂相处中,会尽力宠爱和纵容他们,这样做会不利于对孩子的正常教育。所以,我们应当尽量避免此类情况发生,不应让陌生人干扰父母对儿童的正常教育。另外,陌生人通常会搞错儿童的性别,把小男孩说成是“漂亮的女孩子”,或者把小女孩说成是“漂亮的男孩子”。这同样需要避免,我们将在孩子的“青春期和性教育”一章里进行详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