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请众人回答:
一位公安局长在路边同一位老人谈话,这时跑过来一位小孩,急促地对公安局长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老人问:“这孩子是你什么人?”公安局长说:“是我儿子。”
请问:这两个吵架的人和公安局长是什么关系?
这一问题,在调查的100名被试中只有两人答对!调查者后来向一个三口之家问这个问题,父母没答对,孩子却很快答了出来:“局长是个女的,吵架的一个是局长的丈夫,即孩子的爸爸;另一个是局长的爸爸,即孩子的外公。”
为什么那么多成年人对如此简单的问题解答反而不如孩子呢?这就是“刻板效应”,换句话说就是“定式效应”,即依照自己固有的看法,公安局长应该是男的,从男局长这个心理定式去推想,自然找不到答案。而小孩子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也就没有刻板心理定式的限制,因而一下子就找到了正确答案。
人们不仅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会出现“刻板效应”,在认识他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也会受心理定式的影响。苏联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经典的实验:
实验者向参加实验的两组大学生出示同一张照片,但在出示照片前,向第一组学生说:这个人是一个怙恶不悛的罪犯;对第二组学生却说:这个人是一位大科学家。然后他让两组学生各自用文字描述照片上这个人的相貌。
第一组学生的描述是:深陷的双眼表明他内心充满仇恨,突出的下巴证明他沿着犯罪道路顽固到底的决心……
第二组的描述是:深陷的双眼表明此人思想的深度,突出的下巴表明此人在人生道路上有克服困难的意志……
对同一个人的评价,仅仅因为先前得到的提示不同,描述的结果竟然有如此戏剧性的差距。生活中常可见到这样的例子:青年人往往认为老年人墨守成规,而老年人又往往认为青年人举止轻浮;教授总是白发苍苍、文质彬彬,工人则是身强力壮、举止豪爽等。
由此可见,刻板效应就是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的心理现象。刻板效应普遍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当然,在家长和老师教育孩子这方面也不例外。
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和老师普遍存在着对学生社会角色期望的偏差。好孩子就是听话,否则就不是好孩子;“好学生”的标准就是“学习好”,而学习好的标准就是成绩好。家长、老师存在的“刻板效应”对孩子的成长和角色发展都带来了很大的伤害和消极的影响。
曾经有位平时学习不好的学生有一阶段学习特别刻苦,在期末考试时成绩特别突出,知道考试成绩后,孩子的父母说:“成绩是不错,作弊了吗?”
由于父母平时对孩子已经有了“孩子成绩差”这样一种刻板的印象,在孩子进步后还是以原来的标准去评价孩子,对孩子造成偏见、成见的错误认识,既伤害了孩子的自尊,也影响了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