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宾是布莱尔的好朋友,在他结婚5年后,太太为他生了个金发碧眼的女儿。他开心得像个孩子,逢人就说他女儿多么可爱,真是顶在头上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宠爱得不得了。
“你很爱你的女儿。”布莱尔也有一个近一岁的儿子,他能理解罗宾的举动,“小家伙一定很可爱。”
“当然,”罗宾高兴得眉飞色舞,“哪天让你见见我的小天使。”
万圣节放假时,罗宾约布莱尔一家到郊外去玩。他终于见到了罗宾的女儿,才7个月大,果然像个小天使一样可爱。
野餐时,他们铺了张大地毡,布莱尔的妻子把儿子抱在怀里,时刻注意他的动向。儿子哭了,妻子马上取过奶瓶;爬出地毡,她立即把他抱回来……整个野餐中,妻子的目光几乎没离开过孩子。
吃过饭,布莱尔和妻子更是一切围着儿子转。而罗宾夫妇就不同了,他们吃饭时,珍妮哭了,罗宾为她送去一瓶水,让她自己捧着,噙着奶嘴喝;野餐后,他们干脆把孩子扔在地毡上,夫妻俩手挽着手,像恋爱中的年轻人一样,东游西逛去了。
布莱尔的妻子很生气,认为罗宾夫妇把她当成免费的保姆,让她照顾他们的孩子来了。可布莱尔却不这么认为,罗宾绝不是这样的人。
回去的路上,布莱尔不顾妻子的阻拦,把这个疑问当面向罗宾提了出来。
罗宾听了,也不做任何解释,直接把布莱尔夫妇拉到了他们家。进了房间,罗宾就将一张影碟放进了DVD机,一按按钮,电视屏幕上出现这样的画面:
一个美国妈妈用儿童车推着一个小男孩逛超市,从有冷气的超市里,走到阳光高照的大街上,这个小男孩一直在睡着。回到家,妈妈马上把小男孩放到了一张小**。当小男孩哭时,妈妈先是检查了一下他的尿片,接着递给了他一瓶奶。小男孩手捧着瓶子喝完奶,自己玩起了床头的玩具。
眨眼的工夫,画面上那个嗷嗷待哺的小男孩长到了1岁多,他像模像样地自己用勺子吃饭。一不小心,他的脸撞进了食物盘里,他抬起脏兮兮的脸,惊恐地瞪大眼睛。外出时,小男孩跟在妈妈身后,跌跌撞撞地走着。忽然,一下子跌倒在地,妈妈开心地笑着,等在一旁,而小男孩也笑着爬了起来……
“太残忍了。”布莱尔的妻子抱紧儿子,“这样对待孩子,他心里会有阴影的。”
“不会啊,”罗宾愕然地说,“这也是我们养育孩子的方法。”
“我还是认为,这个孩子的妈妈并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布莱尔的妻子不理布莱尔对她的暗示,一口气说了出来。
“噢,”罗宾笑了,“她就是我妈妈,而那个男孩子就是我。”
在美国,这样的教子方式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美国人普遍认为,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有两件事,一个是教育,另一个就是独立。
在美国公园的水泥地面上,我们经常可以看见蹒跚学步的小孩子摔倒在地上的情景,如果正值夏天,有些孩子踝露出来的膝盖还会磕出一片暗红的血印。孩子抬起头望望父母的反应,如果父母很快跑来抱起他,心疼地安慰、揉抚他,他便会委屈地哭起来;如果大人以很鼓励的态度说:“要不要再试一试?”孩子会很快爬起来,又接着练起来。孩子磕痛了,父母当然很心疼,但这是孩子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决定,父母应该尊重他的愿望,不要过多地干涉,让孩子自己决定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