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要善于爱孩子,教育的真谛是爱,爱的真谛就是给孩子以精神上的温暖、关怀、鼓励和帮助,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
吉娜在孩子上中学的时候到英国去了,把孩子留在了美国,每个月她都要给孩子寄来一大笔生活费用,结果才去不久,孩子的功课就开始退步,也慢慢变得沉默寡言,每天都好像心事很沉重的样子。高考到了,孩子好不容易才考上了一所大学,却又没心思好好念,整日和一群狐朋狗友东游西**,没过多久就被学校记满三次大过,受到了勒令退学的处分。吉娜这才觉得事态严重,慌了手脚,急急忙忙地从英国赶回来。
面对现实,吉娜束手无策:“该怎么办呢?”吉娜向一位教育专家征询意见。
“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给孩子充分的关怀,用爱鼓励他振作起来,帮他找到学习的乐趣。”教育专家说,“当他最需要爱的时候,你没有及时给予,现在他已经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更何况长期在外面游**,已经变成他的一种习惯,因此,要想改变他,必须要用父母的关爱来滋润孩子几近荒芜的心灵,使之复苏。”
吉娜疑惑地说:“我也很爱孩子啊,每月都给他寄足够的生活费,要什么就给他什么,让他衣食无忧,谁想到他这么不争气。”
“爱,并不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他什么,也不是给他多少钱满足他的物质需要,而是给孩子一种精神上的温暖和鼓励,让他明白父母的苦心和期望,从而改变自己目前的行为状态。”教育专家最后说。
很多父母在有意无意之间都误解或错用了爱,就像吉娜说的,孩子“要什么就给他什么”,孩子要买东西父母赶忙给他钱,难道说还不爱他吗?
错!这不是爱,这只能是满足他一时的物质享受而已,怎么算得上是爱呢!真正的爱应该是去关怀他、帮助他、引导他,让他感受到亲情的温暖,这些不是金钱所能替代得了的!哲学家卢梭说过:“不要对孩子百依百顺,那样会使孩子成为不幸的人。”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呵护和关爱,但爱孩子并不是肆意宠爱,让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对于正在成长的孩子,很多时候,和父母进行情感上的交流远远胜过物质上的需要,尤其是处在生理发育期的孩子,他们有太多的迷惑、欲望、兴奋、悲伤等情绪需要一个可信赖的倾吐对象,而父母无疑是最佳的人选。
孩子的尽情宣泄能够使他们的精神情感得到慰藉。譬如孩子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件对他来说很不寻常的事,像帮助同学解决了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内心感到高兴愉快,或者第一次目睹了一起小车祸,或者在他周围发生了一件新鲜事等,他会很急切地想回家告诉父母,但是,当踏进家门时,父母却不在,整个家空空****的,第一盆冷水已经浇在头上了,他会觉得若有所失,如果父母长期不在家,你能让他向谁去讲?
孩子的感情得不到宣泄,怎么办呢?他必须找朋友、找同学发泄!危机就出现在这时候——如果他的同学和他一样没有正确地看待问题或者情形也跟他一样,没有地方宣泄内心的情感,他们会不会去酗酒、抽烟、玩游戏、交女朋友呢?再下去就有可能产生社会问题了。
有很多父母在孩子滋事、打架、被学校记过,甚至留校察看、勒令退学时,常常凶恶地责备孩子:“你怎么那么没出息”“你看别人家孩子有多好”“人家用功读书,你却每天鬼混,科科都不及格”“爸妈哪一点不爱你,你要什么我给你什么,你还要怎么样?”
可是,这类父母却没有自我反省:当孩子最需要爱的时候,自己是怎么做的呢?你深入了解过孩子的情感世界吗?你给过孩子心灵的慰藉吗?金钱、物质能弥补孩子精神上的空虚吗?很多家长认为: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在他们的眼里只有父母的尊严,孩子的不对等一切责任都归于孩子的顽固,但就是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是不是耐心地深入细致地与孩子进行过情感上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