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父亲给儿子的忠告(1 / 1)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儿童的精神世界却日渐匮乏,有调查显示,在我国电影、电视剧发行领域,言情剧占每年发行总数的50%以上,其中有“少儿不宜”镜头的影片约占总数的15%左右。物质水平的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高蛋白高营养食品进入寻常百姓家,这些高营养食品极大地刺激了孩子身体机能的快速发育,加上耳濡目染的“不宜”画面,孩子们的生理和心理成熟期都不可避免地有所提前。

有一位心理医生曾经接待过一个母亲,当时这位母亲显得很慌乱,说话也有点语不成句。经过医生的安慰和耐心询问才知道,原来,这位母亲有一个上小学六年级的女儿,有一天她无意中发现女儿有恋爱的倾向。

“我在整理女儿的床铺时,看见她的枕头旁边有两页稿签,展开一看,是一个男生写给她的情书。”这位母亲忧心重重地说,“我女儿刚上六年级,这该怎么办才好?”

“才六年级的孩子,怎么会谈‘恋爱’呢?”医生问道,“情书是谁写的,又是怎么写的呢?”

“是她们班学习最差的一个男生写的。”这位母亲说着把那封所谓的“情书”递给了医生。情书上说:“别看我现在是全班最后一名,你等着,我一定会成为第一名!我爱你!”

“写得不错呀,挺精彩!”医生笑着说,“看,你女儿能让一个差生下决心变成学习最好的学生,多有魅力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学习,他都不一定有那么大的劲头。你不用紧张。你女儿怎么说的呢?”

“女儿对我说,‘有人喜欢我,说明你女儿特优秀,如果大家都不喜欢你女儿,你就高兴了?’”

“你女儿说得多棒,多幽默。”医生说,“愿意与你交流就是成功的第一步!如果接下来你说,‘我的女儿能让一个男孩奋起努力,真了不起!’沟通就到位了。”这么做女儿就会觉得妈妈那么善解人意,“够哥们儿”,妈妈在女儿心中就变得更有亲和力了,以后遇到情感问题还会和妈妈说。

生活中有很多孩子,别看他(她)们年纪很小,心理却很成熟,这就需要父母和老师转变观念和思路,不能再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孩子,更不能用狭隘的心理在孩子背后胡乱猜测,否则可能会出现与你期望相反的结果。每个孩子都渴望父母能理解自己,他们也都希望自己能与父母或老师坦诚沟通,所以在遇到孩子的问题,尤其是早恋问题时,父母和老师要尊重孩子的情感,耐心交流,理智分析,帮助孩子解除雨季的困惑。

有一位父亲在面对儿子与异**往的问题时就非常智慧。这位父亲有一个上中学的儿子。有一天,儿子跟父亲说:“爸,本人看上一个女生,聪明漂亮,学习成绩也很棒,我能跟她谈恋爱吗?”

“好啊,你能看上她,她看上你了吗?”父亲轻松地说。

“她也看上我了。”儿子显得很自豪。

“那很好,你能被一个女生看中,说明你很了不起;你能看中一个女生,说明你的眼界开阔了,如果你将来想在我们这里发展,你就跟她继续交往下去;如果你想在市里发展,你将来就应该在市里去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你想到省里发展,你应该到省里解决问题;如果你想到北京发展,你应该到北京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你想在世界发展,你应该出国解决这个问题。”

儿子听了说:“关于以后在哪里发展,我还没有考虑,那我就等等再说吧。”

这位聪明的父亲用幽默而又不失理性的方式,有效地疏导了孩子心中的青春情结,可以说,在那里发展就在哪里恋爱,是父亲给儿子的一个重要的人生忠告。

由此可见,对待青春期早恋的孩子,与其把他们封闭起来,控制他的交往,不如打开大门,让孩子在广泛交往中学会与人沟通。

早恋对青少年而言是正常的,家长不必把它看成大逆不道的滔天大罪,施以重压。更不应该粗暴干预,而应该理解他们的需求,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了解爱的真谛,以平等的姿态与他们交流自己对人生、爱情、学业的感悟。要用疏导代替禁止,要用交流代替权威。告诉他们这种纯洁的感情是值得珍惜的,但却是无结果的;要让孩子懂得,人的成熟不光是性的成熟,更体现在人格、精神等方面。

对于那些“早恋”的孩子,不是简单地采取打骂惩罚、道德约束所能奏效的,关键是要顺应其身心发展的规律因势利导。就像大禹治水一样,如果一味拦截,那么终有一刻,洪水会泛滥成灾。相反,根据水流加以有效引导,事情就会向你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可以说,对待孩子的“早恋”,疏比堵更为有效。

因此,做父母的对孩子一定要采取民主的教育方式,及早察觉到他们的思想状况,知道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这样一来,孩子“早恋”的种子一旦萌芽,就能给予他们及时必要的疏导,这对于培养孩子开朗的个性、健全的人格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父母也可通过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转移早恋的兴奋点,使孩子的精神有所寄托。教导他们社交的技巧,如鼓励他们通过绘画、演出等方式表达情绪与感受,鼓励他们参加团体活动或适当的休闲活动来拓展人际交往,学会与异性合作,建立合宜的两性朋友关系。只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给予孩子切实有效的帮助,早恋现象是可以克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