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好奇心、兴趣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对于原有的学习内容,他们很容易出现经常性的厌倦情绪,这是因为小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动爱玩、喜新厌旧,一成不变而又需要不断重复的学习很容易使他们感到厌倦,这很不利于他们的深入学习。这时,可以通过孩子自己选择游戏的方式,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父母和老师都清楚,只要每天坚持练习,不管是弹钢琴还是拉小提琴,孩子相应的能力都会日积月累地不断提高。但是如何让孩子一直保持兴趣,却一直是令家长们十分头疼的事情。
寅次是一个聪明灵巧,很有小提琴演奏天赋的孩子,无论什么曲目,他总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但他的问题也很明显:只要开始学习一首新曲子,寅次就会表现得热情十足,他不仅用心地听老师讲课,还非常努力地练习,其表现和一个刻苦用功的好学生没有两样。但是,一旦他觉得自己学会了,就会马上松懈下来,再也不愿意花一点工夫在同一首曲子上。作为一名初学者,他不具备足够的毅力和耐心,而这样子是很难取得大成就的。
除此之外,由于寅次总是学得比其他的孩子快,所以,当别人还在认真练习,试图掌握新曲子时,寅次就已经变得无所事事了。当他觉得一个人很无聊时,开始不断地做鬼脸、发出阵阵怪叫声,或者将女同学的辫子绑在课桌上,他调皮捣蛋的行为不仅把孩子们逗得大笑,还严重扰乱了课堂纪律和学习气氛,影响了其他孩子的学习。
一次,正在捣乱的寅次被铃木老师(日本著名教育家)发现了,老师为了惩罚他,不仅每次上课都让他待在自己身边练习曲子,还让他长时间地重复练习,以免他接触到别的同学。
寅次一次次找老师报告:“老师,我已经练完啦。”
老师也一次次告诉他:“还不行,必须再努力,直到非常熟练为止。”
寅次并不能理解老师维护课堂纪律,打磨他毅力和耐心的一片好心。相反,因为在每堂课都是练习同一首曲子,时间长了,他便养成了松懈、应付的坏习惯,经常跟父母吵闹,说是不愿意继续学习了。
经过沟通,寅次的老师和父母终于明白,寅次不想去上学,并不是因为他不想学习,而是枯燥的练习使他失去了好奇心。
孩子是不容易集中注意力的群体,如果没有新奇的事物,他们很难长时间专注于一件事情。单调的弹钢琴和拉小提琴练习会让他们疲惫不堪。为此,老师需要让学习的方式具有趣味性。
如何提高孩子们练习同一首曲目的兴趣呢?铃木老师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一次,铃木老师和妻子一起去逛百货大楼,当时,百货公司正在开展一个“抽签中大奖”的促销活动,参加的顾客似乎都非常踊跃。看到他们欣喜若狂地疯狂拥挤时,铃木老师忽然灵机一动:“如果在教育孩子时采用‘学习抽签法’会取得怎样的效果呢?”
第二天上课时,铃木老师决定试一试自己想到的新方法。他向孩子们宣布,上课前大家要先来做一个游戏。他把写好曲目的竹签放进竹筒摇一摇。然后说:“寅次,你来抽一支签吧。”
十几双眼睛充满了疑问和探寻,它们注视着跑到老师身边的寅次,寅次则屏住呼吸抽了一支签。“是《巴赫的波尔卡舞曲》。”铃木老师说,“寅次同学,这是你抽到的结果,那么你是否同意今天就学习这支曲子呢?”
寅次使劲点头:“我同意,我同意,抽签的结果哪能随便改呢。”
原来如此,孩子们纷纷明白了,他们觉得这个游戏一定很有趣,于是一个个地举起小手,围着老师大声叫喊:“该我了,该我了。”“我也要抽!”“该轮到我抽了。”“老师,我有点够不着。”
最后,所有的孩子都抽到了自己的签,他们无比热情地投入了练习,连“调皮大王”寅次也没有再捣蛋。他练习得很认真,因为他认为“这支签是我自己抽中的,如果练不好该多丢脸呀!”
这个由铃木老师创造出的“学习抽签法”从此在音乐教室开始推广。实践证明,它能够非常有效地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孩子们表现出非常欢迎的态度,学习起来劲头十足,不管是学习新曲子,还是练习曾经学过的曲子,他们都显得信心百倍。他们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地演奏中签的曲子,因为那是一个“好彩头”。
后来,学校和父母发现,不管是在课堂上练习学过的曲子,还是在家里练习课外布置的曲子,都可以采用“学习抽签法”。对于那些初学的学生,“学习抽签法”尤其有效,因为可以激发他们在家中主动练习的热情。
通过这种方法,孩子们进步非常明显。寅次已经能够极其熟练地演奏巴鲁特的《小提琴协奏曲》,一些四五岁的孩子也能自如地演奏巴赫的《小步舞曲》和《快乐舞曲》。
兴趣是最大的老师,当学习变得没有新意,一成不变的时候,孩子学习的兴趣就会下降,效率就会降低。如何想办法培养孩子的兴趣,将学习融于游戏中,才是引导孩子学习的关键。
在孩子眼里,只有自己喜欢的游戏才愿意不厌其烦地做,因为这是他们的天性。父母在教育幼儿时,不要指望孩子能具有那种所谓的“自觉性”。即使孩子对学习产生了厌烦,家长也万万不能责备,而应该进一步寻找让孩子愿意学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