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急着告诉答案(1 / 1)

科学并不是只有像爱因斯坦那样绝顶聪明的人才能掌握,也不需要大堆的科学术语和昂贵的科学设备,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并且积极和他们一起探索就行了。

安娜是一名普通的七年级学生,一次,全班人一起到普林斯顿大学参观。在喷水池边,安娜看到一个男人站在那儿,聚精会神地盯着水珠落下,头一会儿偏向左边,一会儿偏向右边。好奇的安娜走近他,发现他在自己面前不停地晃动着右手手指。

察觉到背后有人,观测者转身问道:“小姑娘,从一大片瀑布中看出一个个水点来,你做得到吗?”然后,他开始继续摇晃他的手指。

安娜被感染了。她学着他的样子,在喷出的水流前伸出自己的手指晃动,顿时,水流仿佛凝固成千万个微滴。他们开心地在那里看着,交流并改进着自己的观测技巧。最后,先前的观测者要走了,他望着安娜的眼睛叮嘱:“孩子,别忘了,科学就是像这样子去探索、去寻找乐趣!”

这位喷水池边的观测者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他通过这个事例告诉孩子:科学就是探索,探索使人快乐。

孩子们就像天生的科学家,本能的好奇心促使他们渴望探索周围的世界,只要对他们进行积极的引导,就一定能帮助其进入神秘的科学世界。

一位科学家到某农村小学二年级的一个班,与学生座谈“以科学为职业”这个题目。可爱的孩子们不停地问道:

“您看见过蚱蜢吃东西吗?可是,我学它们的样子吃草叶,却把肚子吃疼了。这是为什么?”

“眼泪是什么做的?”

“小蜘蛛是从哪找丝结网的?”

“我是不是像个装血的口袋?不然,为什么不管什么时候弄破皮,都会有血流出来?”

科学家认真倾听孩子们千奇百怪的问题,他微笑着鼓励着他们,虽然对于孩子们的问题他并不是全部都知道,都能回答上来,但是他仍微笑着说:

“不知道。不过,也许我们可以找出来。”

然后他开始和孩子们一起探索、讨论他们的问题。

鼓励孩子们去探索有时候更甚于直接告诉孩子答案。即使你知道孩子所提问题的答案,也要抑制回答的欲望——须知,那样做只会丧失讨论机会。强化刻板的教育将会带给孩子错误的概念:科学不过是储存在成人头脑中的一大堆事实;科学意味着各种烦琐深奥的解释。世界上充满了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但科学是需要探索的,它并不仅仅是列举事实,而且还解释背后的意义。

进行探索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父母要留给孩子们时间思考,耐心地等候他们经过思考后的回答。成年人一个大毛病就是盼望孩子一问即答。研究显示:成年人等候的耐心通常不超过一秒钟——这样短的时间孩子根本来不及思考。

而当你给孩子超过三秒的“等待时间”时,孩子们的回答往往更符合逻辑、更完整和带有创造性,孩子思考的能力也将更为完善。

在帮助爸爸洗刷盥洗室的时候,玛格丽特发现盥洗室里用的橡皮活塞挤压地面时,会和地面粘住,用尽全力才能把它们拉开。

玛格丽特很困惑地对爸爸说:“爸爸,我要用好大的力气才能把它们拉开。”

爸爸问:“为什么你用这么大的力气才能把它们拉开呢?”

玛格丽特稍微想了一下说:“因为里面的空气被封紧了。直到我拉出一条缝,才全部跑出来,于是就听见‘啪’的一声响……”

爸爸没有发表评论,他耐心地看着小玛格丽特。

玛格丽特说:“嗯,也许不是这样的,让我再想想。”

过了一会,她开心地说:“爸爸,我知道了。是因为所有的空气都被挤出了活塞,里面的空气压力比外面的大气压力小。”

一旦你把孩子引入对科学问题的讨论,不要急于表态“说得对”或“很好”,这些夸奖话对鼓励良好行为很有效果,但对促进科学交谈有弊无利。

同时,你也不要催促孩子“想”——这样说毫无意义,因为孩子本来就在想,即使你不告诉他们。更糟的是:这可能把交谈变成一种“表现”:他会揣测你希望的答案,并用尽量少的话说出来,以免猜错时受的责备太重。而且,做出的反应如果以问号结尾,如“是这样吗?”并不意味着他想继续讨论这个题目,而只是想以此证实答案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