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古代帝王,他们在登上权力宝座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江山社稷,消除危及其统治的各种因素,总会采取一些手段进行整顿。刘邦、朱元璋等人均对不愿被驯服的有功之臣痛下毒手,不留后患;宋太祖赵匡胤则是采取“杯酒释兵权”的和平方式解除了功臣的兵权,然后赐给他们良田美宅,让他们回乡享受天伦之乐,不再过问朝政,不仅没有因为固权防变而导致流血事件,反而使君臣关系更加融洽。
胜保曾在太平军和捻军起义时,率清军与两支起义军作战,招抚过太平天国淮北团练头目苗沛霖和捻军首领李昭寿,又招抚义军首领宋景诗,因此立下了战功。他还是辛酉政变中支持慈禧的大功臣之一。因此在辛酉政变成功后,慈禧对他委以重任,将他由四品京堂候补降职身份提拔为正二品兵部左侍郎,由镶蓝旗汉军副都统升为上三旗中正黄旗满洲都统、正蓝旗护军统领。这一时期的胜保,成为慈禧所倚重的满洲大臣,真可谓是红极一时。
然而,就在慈禧任命胜保主持山东、安徽的“剿捻”军务,前线战事吃紧的关键时刻,慈禧却突然变脸,于同治元年十一月传旨将胜保革职,次年七月赐令胜保自尽。
原来,同治元年六月,胜保以钦差大臣的身份督办陕西军务,镇压起义。不久,曾被他招抚的太平天国降将苗沛霖、宋景诗等人复叛,光禄寺卿潘祖萌、顺天府丞汴宝第、御史丁绍周、华祝三等人因此而先后参劾胜保的诸多不法行为,如骄纵贪**、冒领军饷、收受贿赂、拥兵纵寇、欺罔贻误等。
慈禧闻奏后,命钦差大臣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等人查实具奏。经核查,胜保被参劾的诸多不法行为均属实。慈禧为此而震怒,颁布上谕揭露胜保的各种罪状,并传旨将胜保革职,交刑部问罪。
同治二年,慈禧发布上谕,称胜保利用苗、宋二人来挟制朝廷。这在封建社会可是杀头之罪。慈禧之所以给他安上这一罪名,一是因为胜保恃功自纵,而且不肯认罪;二是胜保“拥兵养寇为自固”确有其嫌,这一点是慈禧无论如何都不能容忍的。
就这样,得宠一时、风光无限的胜保,最终还是被慈禧赐死了。
正所谓“树大招风”“功高震主”,自古以来,为什么许多开国功臣不得善终?又为什么所谓的明君会屠杀功臣?原因无他,都是因为臣下的爵禄官位太过隆盛了,所以不是震主而招来不测之祸,就是惹人忌妒而身陷险境。
知足是明智的,知足就会少了一些耻辱;知道适可而止也是有大格局的表现,只有知道停止方能长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