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以休闲的名义——探索东西部和谐发展可持续之路(1 / 1)

近代以来,世界各发达国家大多经历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路径。中国虽然极力避免重复这条老路,但是我们不得不接受的事实是,经过三十年高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无论是生态环境还是资源储备都敲响了警钟。摆在国人眼下的任务是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作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大旅游大休闲浪潮势不可挡。休闲是人们追求更高品质生活的内在需求,而休闲产业既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也是解决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矛盾的最佳途径,更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提升软实力的最佳方式,可以说,要成功推进国土整治需要大力发展旅游休闲产业,要寻找到合适的城市营销方式,实现更合理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也要借助于休闲产业。

从中国目前旅游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现状和期望极不相称。虽然拥有众多世界一流的旅游资源,但是市场意识薄,旅游发展主体更多停留在圈地卖票阶段,旅游产品打造和旅游品牌建设严重落后于市场需求,更谈不上把旅游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之一,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将其作为区域发展的关键性产业来看待。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声音,不同产业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发展模式和思路。今天的中国已经进入大旅游时代。这个时代需全新的、符合旅游产业发展规律的新思路和新法则。

工作室在进行城市或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中深刻地感受到,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无论是运营者还是消费者,大多还是将旅游作为一盘配菜,还没有完全挖掘出旅游产业的作用和价值。

为此,借助重庆三峡旅游发展战略探索之际,推出工作室在实战中的一些感悟和经验,从行业发展趋势、特征、市场、开发、消费、产品和营销等方面,结合宏观经济、城市发展战略和全球旅游发展趋势,力图比较系统地提炼出可为中国旅游发展借鉴的一些基本思想框架。